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老年人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与仁则寿儒家仁爱观念对老年人心灵建设类论文如何写

主题:老年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2

仁则寿儒家仁爱观念对老年人心灵建设,该文是老年人类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与儒家和启发和观念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老年人论文参考文献:

老年人论文参考文献 儒家思想论文班组文化建设论文图书馆建设杂志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

摘 要:老年人的价值观念对其晚年生活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如若引导不当则会导致老年抑郁、老年自杀的状况.而现有的研究往往关注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发生机制,缺乏针对老年人群体提供的精神支持的系统理论.分析中国传统儒家哲学表明,在宗教之外,老年人的价值感与意义感可以通过儒家提供的道德价值实现,即克制自我、奉献他人,以完善道德人格的方式追求个人的道德境界.基于此,从儒家仁爱观念中择取自爱、亲人、仁心三个概念构建理论框架,并以此为基础阐述儒家哲学对老年人心灵建设的启发,从而为老年人的心灵建设提供哲学意义上的精神支持.

关键词:老年人;心灵建设;仁爱

一、问题的提出

截至2016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达到2.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6. 7%,是世界上老年人人口最多的国家.①然而在当代中国,伴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动,养老模式也与过去产生了较大的变动,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日益增多.数据表明,截止到2010年,我国单身户和只有一对老夫妇户这种空巢家庭已占60岁及以上老年家庭的32. 64%.②而2000-2010年,我国独居老年人口总量几乎增加了一倍,2010年全国独居老年人口达到了1443万人.子女所承担的家庭照料功能日渐衰弱,加上社会相关养老产业的不完善,使得老年人不得不面对被社会边缘化的弱势生活.而老年人在退休之后,社会支持与社会参与有所丧失,容易走进消极,拒绝和外界接触的困境,使得他们在精神上抑郁、生活上空虚,变得孤独寂寞.同时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更是存有无形、慢性、难发现的特征,如若指导不当,无法应对,则容易发生较为严重的心灵困境,致使老年群体走入无穷无尽的消极漩涡,产生“心病”,不仅降低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更会对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老年人遭遇心灵之困境,在一定积累之下容易导致老年人抑郁、自杀等状况的发生,并且在当下中国情况较为严重,不可忽视.李甲森等曾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数据,发现我国中老年人31. 2%存在抑郁状况,并且老年人年龄越大,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也越高.2014年的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空巢老人的抑郁患病率更是高达40. 4%.除此之外,1987 - 2010年我国55岁以上老人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为7. 29万人(平均每天200人),其中城市、农村每年平均自杀死亡人数分别为1. 07万、6.22万,农村自杀老人是城市的6倍左右.养老贵养心,老年人选择自杀与其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想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周脉耕等人曾在2004年对304例老年自杀死亡者进行死前负性生活事件分析,发现老年人自杀死亡者最常见的10项生活事件中有5项与老年人因未处理好人际关系而想不开相关.[5]0而除了生活琐事之上的想不开之外,在笔者看来,老年人心灵问题的根源更在于价值观念与生存意义的丧失.根据穆光宗提出的“丧失理论”来解释老年人的自杀状况,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因素即“理想的丧失”.这种丧失常常是老年人持有的悲观观念的反映,表现为生活上缺乏积极的目标,自尊自信的降低,抱着“活一天算一天”的消极心态等等,因此,在一定意义上“理想”的丧失也可以理解为“追求的丧失…‘意志的丧失”和“心理健康的丧失”.据统计,2000 - 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中信教的比例维持在14% -17%之间,②整体趋势而言各大宗教占老年人口的比重都在不断下降.面临着“丧失困境”而引发的心灵上的生存困境,无论是帮助老年人平静看待日常生活之琐事还是促进其价值观念的确立,老年人的心灵建设都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

然而就现有的老年学的学术研究来看,关于老年人的心理建设方面则多是集中在老年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研究上面,这些研究多倾向于以定量的方法研究老年心理问题的产生机制,如关于老年人抑郁、老年人自杀的相关研究,都是倾向于对老年人产生这种心理问题抑或是消极心理所导致的消极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以定量或者实验研究的方式研究老年抑郁、自杀的影响因素固然重要,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找到缘由之后还需帮助老年人找到与其适应的情绪出口,以系统性、理论化的精神支持帮助老年人消除精神贫困,走出心灵困境.本文所指老年人的心灵建设便是在解决老年人精神困境的基础上,尝试为老年人从意义感、价值感的维度构建心灵大厦,帮助其以和谐心态应对老年生活的一种理论构想.

笔者认为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能够从道德人格完善的角度帮助老年人构建和谐的内心秩序,进而填补老年人心灵建设上的空白.《论语·雍也篇》中子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儒家的仁义观所强调的悠然、淡泊的生活态度适合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同时其构建的道德价值观也能为老年人的理想追求提供精神养料.除此之外,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强大的根基,相对于宗教信仰而言对中国老年人也有着较高的可接受性.因此,本文择取儒家“仁爱”观念中的自爱、亲人、仁心的概念构建理论框架,进而对老年人的心灵建设提供哲学性指导.

二、儒家仁爱观念

之所以将儒家思想归为人世的哲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将人放在很重要的地位,承认人的合法性地位,是一门以人为本的系统思想.“质言之,则儒家舍人生哲学外无哲学,舍人格主义外无人生哲学也.”[9]75在儒家思想观念之中,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应该以何种方式存活,因此如梁启超所言,将儒家哲学归于人生哲学并不为过.当人进入老年期,因为自身能力的下降而退出社会,逐渐放弃了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而这种放弃背后还存有一个原因即是对追求何种价值的无知.青年人能够通过工作创造自身的价值,这种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是可视的,并且能够给人直观的成就感.然而老年人在退休之后,这种直接价值感的获得逐渐衰弱,便容易致使老年生活失去价值上的方向感.一旦个人的价值丧失,便容易使人走向极端,发生抑郁以至于自杀的极端状况.而儒家观念所能够提供的价值观是终身适用并且更适合老年人群体的,这种价值感并不需依赖于现实产出,而更多地集中在道德意识的建立上面.《礼记·中庸》和《礼记·表记》中都提出“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也指出“人也者,仁也.合而言之,道也”,都重在说明人之所以为人,意义便在于“仁”的实现上面.而坚守之“道”也不过是人与仁的集合,即是说明道在人的身上直接体现为“德”,而遵循“仁”的指示则可实现人道.从某种程度上讲,儒家文化中“仁”的概念一方面是道德*的指向,同时更是人世生存的守则.从儒家文化之中,我们可以有所汲取,在老年人群体面临“自找…‘他者”这两个客体时提供心灵建设的指导.因此,本文从儒家文化中选取“仁爱”的概念,从“自爱…‘亲人…‘仁心”三个角度构建老年人“仁爱”观念体系,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哲学性的建议.

1.仁者自爱

“仁者自爱”在整个“仁爱”体系之中实则是起点与终点的合一.“自爱”首先是与自我进行对话,与自己的思想进行沟通,清楚地辨析个人的好恶,才能以此为评判标准与他人进行相处,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这一过程需要的则是“克己…‘修己”.“克己…‘修己”的本身意义并非消极,而是实现“成己”的终极要义,即在个体道德意义上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这一过程并非行为主体刻意追求的目标,而是在“为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境界.因此,从源头来看,“仁者”先需自爱,然后才能够实现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而从价值来看,“仁者自爱”则是对行为主体积极的价值关怀,是由内向外的根植于行为主体的生命本源的内在驱动力.从*学的角度看,“仁者自爱”所趋向的应该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自我定位的问题.‘”1自爱的观念首先是承认自我,认可自我,其次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我进行反思与感悟.当然,自爱也只是仁爱观念的起点,不能完全停留在自爰的环节,而是以此为出发点不断实现仁的境界.

2.亲爱亲人

儒家文化的核心范畴是“仁”,并将“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原则.孔子认为,人际关系中存在着亲爱之情,这种亲爱之情有两种维度,第一重维度是“亲亲”,即“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的对象是与自我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亲属.而第二重维度则是“亲人”,其对象则扩充到大众.从此出发,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的道德律,即所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的“亲爱亲人”的观念是一种内收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并非是从自我出发,而是以接触的人或物为标准调整自我的一种思维模式.在与人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儒家要求行为主体尽可能地内收自我的情感,并以自我的认知为依靠猜测他者的想法,并尽可能地满足他者.在这个过程之中,如若存在矛盾冲突之处,则需要对“自我”进行“克制”,使自我的行为能够满足“仁”的要求.因此,在强调“亲人爱人”的“仁爱”思想之中他者在道德上优先于“自我”.

在这种思维体系之下,并非强调一味的牺牲与奉献,在上一环节“仁者自爱”之中,在牺牲与奉献之外在行为主体身上可以得到现实的道德意义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来源于“做丁应该做的事”,而这也即是“天人合一”的实现.儒家的“亲人爱人”思想表面上是一种放弃自我的表现,而其本质上则是成就自我.从某种程度上讲,儒家的仁爱观念是将“自我之心”安置在“他者之心”中,并从他者之身寻求个人价值的过程.如果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都能够遵循同样的仁爱观念,则整个社会便会达到“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会减少冲突与矛盾.

3.仁心之境

儒家思想“仁”的道德境界构建由心性论开始,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是人性本善.孟子的“四端”说正是对这种内在之善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解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起始,是人天生的本性,即人性本善.所谓“仁心”,在儒家即是人心之本然状态,即为这种天生的“善”.在儒家看来,现实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种种“恶行”,根源在于本然之心被私欲遮盖,难以显现其全貌.人心之本体作为一种灵能本应该指引人们的道德行为,但人们之所以不能发现“仁心”、按照“仁心”的要求去做,原因就在于心中的“私欲”.当人们的私欲与道德行为发生冲突,私欲的力量便会阻碍良知的发现,指引人们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人们有所为去发现“私欲”并追求“仁心”.在儒家,境界则体现为作为个体的人对“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前文说到,儒家观念的道德善感是天生根植于人内心的,而为了不受到各种名利、、蒙蔽的干扰,则要通过自身的修养工夫“求其放心”,进而实现内心之善念与“道德之天”的有机结合,即自觉地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儒家哲学不同于一般性的宗教信仰,其关注的是道德意义上人格的无限追求与完善,即将“人性之善”根植于人的内心之中,也就是所渭“仁心”,使现实的人能够通过修养工夫克制内心的私欲进而使人格朝着更高更完美的方向发展.因此说,所谓“仁心之境”实则是对本然之心的无限探求,也是对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现实践行,更是君子毕生所求的理想人格目标.

通过以上对儒家仁爱体系的梳理,不难发现“仁者自爱…‘亲爱亲人”与“仁心之境”并非割裂的,而是相互推演相互联系的三重环节.其中,“仁者自爱”是基础,其通过与自我的对话进而实现对自我道德观念的肯定,而“亲爱亲人”则是在“仁者自爱”的范畴之上形成与他者之间内收性的相处之道.而“仁心之境”则是以“亲爱亲人”为途径所完成的对自身理想人格的最终追求.因此,三者之间实为一体,是儒家道德体系之下的三重逻辑进程.而透过整个儒家的道德观念,我们可以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心灵的精神素材,并可以选取其精华的部分为老年人的心灵建设提供哲学性指导.

三、仁爱观念对老年生活的启发

首先,学会“仁者自爱”并明确自我定位.当人进入老年期之后,原有的生活模式与工作环境发生变化,而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身份的转变.社会角色的转化导致老年人失去原有的生活轨迹,而这种生活模式往往是其习惯了几十年的一个结果.而在这种状况之T,便极容易产生失落感、自卑感.除此之外,他们还有面临身体机能衰退而带来的种种问题.在这种状况之下,老年人更是一定要学会自爱自乐,因为他们自己才是积极老化、活跃老化和快乐老化的主人.

学会“仁者自爱”首先要懂得与自我进行积极对话,承认“自我”存在的合理性,明确自我概念( self-concept)并寻找到自我的价值.很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浑浑噩噩,每天待在屋子里面无所事事,只能与电视机为伴,更有老年人认为活着的日子所剩无几,生活不再存有意义,不如苟且地过日子.而当老年人进入这种缺乏沟通与交流的生活之中时,就容易走入自我的精神困境.困在其中,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就会慢慢导致抑郁、自杀的发生.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老年人一定要学会与自我进行对话,与自己进行对话不是别的,而是要反思自己,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喜欢什么,自己厌恶什么.而明确了这些事情之后,便要合理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规划进日常生活之中,尽可能地避免让自己接触有所厌恶的事物和情绪,从而过有准备有规划的晚年生活.而在简单的情绪的快乐之上,老年人心灵建设更深刻的内容则是对自我价值的寻找.

正如上文所言,“仁者自爱”的目标是对自我应该是怎样的人的确定,而对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确定则是对个人的人生价值或者意义的明确.生活的前行需要精神支柱的支撑,而这种精神支柱从另一个角度则是人生的意义.老年人的生活因为临近人生的终结,因此很容易放弃这种精神支撑的寻找等待死亡,原因则在于对结果的一种预设以及对自我爱惜程度的缺失.而强调自爱是因为其根本在于确立自我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并对其进行积极的追求.

其次,懂得相处之道,学会以爱人的方式积极融入社会.仅仅学会自爱并不能促使儒家强调的道德价值的实现,因为整个儒家文化的道德基础是通过与他人直接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实现的.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基本含义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创造健康、参与、保障(安全)的最佳机遇”.其中“参与”一词强调了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性.邬沧萍、彭青云指出,“参与”是指老年人根据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喜好,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活动.老年人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家庭、社区和社会发展中,利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继续为家庭、社区和社会做贡献.在事实上,若干纵向研究已经发现社会支持的结构与死亡风险降低之间的关系,极度的社会隔离以及较差的社会支持可能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因此,老年人要学会多参与社会,实现反哺社会.

而老年人在积极地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如上文所言,应该以“仁”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接触.具体而言,践行“仁”的观念就是要去爱人,爱人又包括同情人、关心人、帮助人等等.而“仁”的对象有所不同,则“仁爱”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存有不同.“仁爱”如果表现在子女身上即是“孝”,如果表现在父母身上则为“慈”,如果表现在兄弟姐妹朋友身上就是“情”.人不是单个肉体的存在.而是整个社会关系的总和,践行“仁”本质上即是以“爱”来联系人际关系.而这种“爱”的产出也一定是由内而外自愿做的,如果是被迫做的,就不能称其为“道”.

这里以“时间银行”为例说明老年人在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忠恕之道”.所谓“时间银行”是指组织各年龄阶段的人(其中也包括较年轻的老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过程中积累服务时数,当自己需要别人帮助时,也可享受同等时数的免费服务.当然,这种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内容与对象可以是多元的,但主要应是老年人,特别是为高龄老人提供的服务.‘”1时间银行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服务的相互交换.有余力的老年人可以为生活存在障碍的高龄老人提供服务,而当自己面临生活无法自理的时候则会有相对年轻的老人来服务自己,实质是以时间为维度的服务交换.而在向他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更应该遵循儒家的相处之道,即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黄金律.老年人在进入生活不能自理期时照顾难度大,一方面身体上的照顾需要人的耐心,同时老年人的精神支持也格外关键.“时间银行”的照料模式虽然存在形式上的监督,但将服务落实到生活中的时候更多地是依靠人的“良知”.因此,在对高龄老人提供熙料的过程中更需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信念,即便是没有血缘关系,也应该心存善念,以自己希望被照顾的方式要求自我、照料他人,切不可因为被照料者弱势而对其发生、辱骂行为.而被照料者本身也应体谅照料者的不易,不应将这种服务视为理所应当的行为,而同样要心存感激,不对照料者本身有过多不切实际的要求.

以上只是以“时间银行”的照料方式为例进行说明,而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同样要以谦卑仁爱之心处事,将自我内心之中的自私自利的想法尽可能地克制,完善自我的道德人格.在上文中所引诱使老年人自杀的十大现实因素中,有一半是老年人在与配偶、代际、亲人朋友之间交往的过程中出现心灵上的问题.在面临这些负性事件的过程中,老年人应该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心态积极面对,反思是否是因为内在“自我”的过度膨胀而导致自我的心灵困境,切不可以外放性的思维方式,即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待人处事,而是应该选择上文所提及的内收性的思维方式,这样会减少很多现实问题.

最后,积极实现个人的道德价值,追求理想人格.老年人在退休之后,随着身体机能的衰老、社会参与的缺失,其生活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而当面对这些问题,如若不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则容易选择轻生的途径解脱自我.

学者穆光宗曾构建老年辱寿压力一自杀解脱的理论模型(见图1),在老年人遇到了诸如老年贫困化、老年残障化、老年边缘化以及老年孤独化的问题之后,一方面找不到解决的途径,另一方面更是在心灵方面寻找不到合适的情绪出口,于是便会否认自我存在的价值走向自杀解脱的终结之路.作为现实中的人而言,无论何时都会遇到诸多问题与困难,而人到了老年期各方面能力的下降致使这部分群体看不到前方的道路并丧失积极寻求解决途径的信心,而其根本性的问题出在自我存有价值的模糊.一旦追寻不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人便会走向歧途.这时,为老年人提供能够引导其前进的价值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论语·为政》中,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人生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随着生命的延续对于人生的认识也是越来越深刻.面临着生命终结的结果,老年人应该采取的态度不是消极的等待,而应该是积极的面对.而积极的应对需要有价值性的追求目标,在儒家则是超脱于自我、物质之外的对“仁心之境”的追求.从儒家的观点来看,这种境界实际上是大彻大悟般发觉人之本然,复归于终极实在的存在.这种复归于心之原初结构的境界说,是超越于道德主体的先验的情感感受.但从现实角度看,这种复归是“无入而不自得”的精神上的充实与满足.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实际上就是道德人格的完成,是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对社会进行反哺,无索求地帮助他人而获得的.不同于宗教构建彼岸世界使现实的人将价值寄托于虚幻的事物,儒家的道德价值感通过现实便可以直接实现.通过梳理道德价值观,老年人会建立对生活的热情,可以在退休之后重新确立自我的定位与价值,主动走出房间与他人进行沟通.在网传对陈司寇老人的采访中,有这样一段话让笔者印象深刻:“现在很多老人想问题从自己出发,想未想去总觉得别人对不住自己……要想得开,就一定要放下自我,换位思考.不要回报,只要奉献,我养大了儿孙,是我的奉献.但我不图儿孙的回报.我一直以助人为乐,若能帮助他人,我就感到快乐.”从某种程度上看,陈司寇老人确立了内心的道德信念,在这种信念中,“自我”的地位被放得很低,真实的幸福感与价值感来源于他人,通过对他人的给予而获得内在性的实现.这种道德价值感的树立可以帮助消除现实中的老年人因为个人利益缺失而带来的烦恼,同时也帮助其建立起理想信念与道德意义上的价值感.

四、总结与展望

《论语·雍也篇》写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者之所以长寿,重点即在于仁者心境平和,能够实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精神境界.实际上,笔者所构建的“自爱一亲人一仁心”即为“仁”的概念的展开与铺陈,而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仁者自爱一亲人爱人一仁心之境”在笔者看来即是对“仁”的追求过程.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这一点并不会因为生存时间的变化而有所改变.老年人职业上的退休并非退出社会.因此,老年人群体在退休之后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将自我封闭,要学会积极融入社会,与社会相接融,这样一方面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也能够对社会进行反哺,对他人提供社会支持.而在积极融入社会的基础上老年人更应该从社会交往中寻求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儒家所提供的这种通过与他者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道德理想的构建对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的老年人群体来讲,是一种可行性与价值性并存的思想理论体系.其原因便在于儒家思想本质上所构建的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自我能够透过与他人的交往实现个人价值.这种价值感本身来源于对道德的崇敬,内心深处的快乐并非寄托于物质,而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道德人格的满足感.如明代大儒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所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心灵建设对于人的作用不言自明.当老年人的心灵寻找到了寄托,其晚年生活也就寻到了方向.

该文点评:上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儒家和启发和观念方面的老年人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老年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老年人再婚需学德国观念
随着全球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老年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老年人恋爱和再婚的问题越来越受关注 老年人恢复单身之后选择新的配偶是正当的,不论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还是生理需求,都无可非议,对老人的身心健.

先秦两汉诗歌对儒家人际传播观念影响
摘 要一直以来,儒家的人际传播观念对我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封建社会当中,人际传播的内容具有极强局限性,人们的行为规范以“三纲五常”“.

老年人可以自主选择监护人吗
吴老太是一名退休工人,老伴去世后,行动不便的她雇请保姆赵阿姨照顾她的生活 吴老太一生没有生育,收养一男为养子 养子爱赌,吴老太的20万元积蓄放在养子那里她有些不放心,于是吴老太和赵阿姨协商,由赵阿姨做.

老年人热衷于盲目投资,这是一种社会病
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黑龙江哈尔滨市警方最近打掉了一个以字画、纪念币……艺术品投资能够快速升值为幌子,专门游说老年人投资的诈骗团伙 被骗老人大多在60岁到80岁之间,不少老人含辛茹苦一辈子积攒下来的钱都.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