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体育场馆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跟我国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指标体系构建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体育场馆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2

我国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指标体系构建,该文是关于体育场馆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跟体育场馆和建设规模和指标体系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体育场馆论文参考文献:

体育场馆论文参考文献 建设法规论文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班组文化建设论文图书馆建设杂志

邹本旭1, 王熙默2, 曹连众2, 李军岩3, 孙来爽1, 陈祥岩1

(1.沈阳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2.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辽宁 沈阳 110102;

3.沈阳体育学院 管理与新闻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摘 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我国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标准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一个动态指标构成的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规模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并通过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和国家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进一步确立了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规模的参考指标,为未来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体育场馆;中小城市;建设规模;构建方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0520X(2018)05003606

Construction of Indicator System of Sports Venues in SmallMedium Cities

ZOU Benxu1, WANG Ximo2, CAO Lianzhong2, et al

(1.Social Sports College of Shenyang Sport Univ.,Shenyang 110102, China;

2.Postgraduate Dept., Shenyang Sport Univ., Shenyang 110102, China)

Abstract:Through literature study, Delphi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and logic analysis, the paper investigated the proble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cale of sports stadium construction in allmedium cities in China. A quantifiable indicator system of allmedium cities scale’s sports venues which consisted of four first grade indexes, twelve secondary indexes and one dynamic indicator was built. Through the Sixth National Sports Site Survey and empirical calculation of national statistical data, the paper further established the reference index of allmedium cities scale’s sports venues in order to provid theoretical basis and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Key words:allmedium city; sports venue; construction scale; indicator system

众所周知,体育场馆(本文特指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与跳水馆等单体规模较大、建筑形式相对独立、附属功能较为完善的体育场馆)是人们进行体育健身以及体育训练与竞赛的重要载体.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规模体育场馆总数为14 006个,其中分布于中小城市的规模体育场馆有10 302个,占全国规模体育场馆总数的73.6%;全国规模体育场馆总体场地面积为11 677.99万平方米,其中中小城市规模体育场馆场地面积为9 715.49万平方米,占全国规模体育场馆总体场地面积的83.19%[1].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促进其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而人口健康问题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全局性的促进作用[2].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在整个国家全面健身体系中作用独特,且结构关系更为复杂.有关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不仅一直受到国内专家学者较为广泛的关注与探讨,更是实现其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研究期望能为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提供有效控制的标准,使建设规模更加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场馆自身的功能,优化中小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的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促进我国中小城市规模体育场馆建设健康、有序、协调、可持续发展.

1我国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标准执行面临的

主要困境

现有体育场馆建设标准是由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编制,分别于2003年和2009年颁布了《体育建筑设计规范》和《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文件,其中均对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标准予以明确规定,对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建设规模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3].在文件执行过程中,由于该标准的指标维度单一、缺乏量化及动态指标等现实问题,使得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亟需予以细化与完善.

1.1困境1:建设规模标注的指标维度单一

现有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以人口规模作为确定体育场馆建设规模的基本依据.如果需要承办赛事,体育场馆建设规模需要依据体育赛事的具体要求另行审批确定.我国近十年中小城市人口规模大幅度增长,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到体育健身的人口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单从人口规模来确定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除此之外,在选址和建设条件上,只阐述了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和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在经济指标上主要考虑的是造价问题,力求做到经济、合理.由此可见,现有体育场馆建设标准虽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还不够精确,无法满足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1.2困境2:缺乏定量指标

目前,在《体育建筑设计规范》及《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之中,除了确定人口规模与坐席数和用地面积的比例之外,其他有关赛事、经济、选址和建设条件等方面并无定量指标,我们在参照这些标准时,并没有得到一个具体的数值,告诉我们具体应该建设成多大规模,因此我们所参照的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缺乏一定的定量指标.而其中定性指标的设定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虽然每个方面都有列举,但还是没有具体到某一个实际的方面上,缺乏科学的分析对其进行支持.一套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不仅应该包括定量的指标,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权重,并加以量化,能够有真实的数据提供参考,而且还应该包括定性指标进行辅助参照.

1.3困境3:缺乏动态指标管理

在中小城市规模体育场馆的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情况来作为体育场馆建设规模的侧重点.因为每个中小城市的发展与当地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不能用固定的标准来判断当地的体育场馆建设规模.因此,在制定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指标的动态性.需要我们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体育场馆建设规模的问题.比如,各中小城市由于各自基础不同,它们在经济、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必然会存在一定差异,在同等人口规模的城市中,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体育文化程度高于另一城市,那么这个城市在建设体育场馆时,建设规模就需要比另一个城市大.所以,只有确定出合理的指标体系,才能科学地反映出体育场馆建设规模的问题.

2影响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规模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体育场馆建设规划等方面文献的梳理、总结与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学者对体育场馆的研究都提出了一些共同的影响体育场馆建设的因素,并且根据现有的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确定指标,这些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规模、城市总体规划以及赛事等因素.

2.1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一个城市的财力、物力是由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的,同时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能决定对体育场馆的供给能力.即中小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体育场馆规模也就相对扩大,反之亦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高的城市,也会催生其居民对于消费的需求,当地的居民对体育场馆的需求越高,也会决定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的大小.因此,在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体育场馆需求量大的地区,总会建设规模较大的体育场馆.另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同时会有大型的体育比赛的举办,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小城市而言,就更适合建设服务于城市居民的群众性体育场馆,使场馆规模更加合理,提高其利用率.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依靠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多少反映出来,而恩格尔系数反映了区域内的富裕程度,以及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等重要指标,这些指标都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参考因素.

2.2城市人口规模因素

在《体育建设设计规范》以及《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中都提及到人口规模与体育场馆建设规模的比例问题.所以人口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在城市规模略大的中小城市中,人口肯定会比小型城市的人口多,其经济发展水平也会比小型城市高,所以其流动人口数量、健身人群也会相应的增加,所以只有明确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才能在制定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时做好规划,才能更好地使体育场馆满足人们对体育文化生活的需求,不至于造成体育场馆资源的巨大浪费[4].

在现有的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中,只是对场馆规模与城市人口的对应关系做了规定,但是在体育场馆的建设规划过程中,单单依靠这个固定的参考数值,是无法确定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的.随着中小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常住人口、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城乡人口比例等都是不断变化的,体育人口的数量也会直接影响到体育场馆的建设数量及其建设规模.城市的体育人口数量是体育场馆生存及发展的根本保障与直接动力,并且城市体育人口数量与当地政府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当地优势体育项目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因而,体育场馆规模会随着城市人口数量、优势项目和相关赛事的承办呈现出相应的变化.

2.3赛事等级因素

一个城市在建设体育场馆时一定要明确建设的方向,是更侧重于服务竞技比赛的体育场馆还是侧重于群众健身的体育场馆.如果一个城市需要建设侧重于服务居民进行休闲体育锻炼的体育场馆,那就需要结合当地经济、人口等情况进行建设.如果一个城市需要建设侧重于服务竞技比赛的体育场馆,那么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还需要参照比赛赛事的级别.

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有些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与中小城市当地情况略有不符.中小城市之间应该是中等城市建设规模大、等级高的城市,小型城市建设规模小、等级低的城市,适当地拉开层次,进行合理的利用.

因此,在建设时一定要依据实际合理确定体育场馆.不要不顾实际地贪求大规模的体育场馆,这不但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浪费资金,而且也会增加建设负担,浪费资源,同时建设不符合赛事等级的规模体育场馆,也会为后期场馆的日常使用与维护带来困难.

2.4城市总体规划因素

城市的总体规划主要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现状、自然环境发展现状以及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地部署,规划出城市的规模以及城市的发展方向.合理地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的空间布局,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5].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纽带,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体育场馆建设需要从居民便利的角度出发,交通便利的城市其修建的体育场馆一般会得到更多的居民利用,利用率越高,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也就会相应增加.城市交通作为联系居民与规模体育场馆的载体,是规模体育场馆建设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考虑,建设环保型的体育场馆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使命.中小城市在我国所有城市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我国目前正在着重发展中小城市.但是我们不能以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为由,随意破坏生态环境.因此,规模体育场馆的建设需要将生态环境列入其考虑的因素之内,避免人为地破坏环境.

城市总体规划需要以城市的整体发展需要为目标,充分调查与利用城市的经济、交通、环境、旅游资源等条件,进行合理地规划、缜密地论证,使得规模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更加符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实现城市体育场馆功能的最大化[612].

2.5技术水平因素

技术水平因素是一个比较主观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从设计师的设计角度出发.像设计规模体育场馆这样的建筑,设计师和决策者往往希望将体育场馆做大做全,不仅建设成为功能全面的体育场馆供居民和体育竞赛使用,同时也希望建设成标志性建筑.所以在设计规划时规模往往偏大,有些甚至违背了建筑美学或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造成了许多不合理之处.另外,随着建设设计的逐步深入,新的要求也会不断地出现.比如:对体育场馆使用功能上的增加,数量的增加以及范围的扩展等等.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建设规模的增大,超过初期的设计规模.所以,应该设计出一套明确的建设标准,最大限度地规避这些问题,对建设规模加以控制,保证体育场馆的建设符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

2.6政治制度因素

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和政治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纵观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法律、法规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可以看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并且始终把群众体育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从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20多年的时间里,广泛地开展了群众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并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近几年国家连续发布了多个和体育相关的文件,如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85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发展体育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做出了进一步的指示.

3路径与选择:我国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3.1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指标体系的确定

中小城市规模体育场馆到底要建多大,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参考标准.根据现有的体育场馆建设标准并结合体育场馆建设规模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科学选取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及确立指标权重,并结合场馆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中小城市规模体育场馆建设的量化参考标准,是体育产业与时俱进,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参考《体育建筑设计规范》以及《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现有评价指标及对中小城市规模体育场馆建设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初步确立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7项的中小城市规模体育场馆建设指标体系.5个一级指标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规模、赛事等级、城市总体规划、技术水平与政策制度.其中政策制度作为定性指标,对体育场馆的建设提供指导.

通过两次专家问卷的发放、回收,剔除相关度不高的指标,增加专家认可度较高的指标,最终确定中小城市规模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指标体系(见表1).

表1中小城市规模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指标体系

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1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GDP

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三产业增加值

2城市人口规模

常住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

体育人口比例

3体育赛事

赛事级别

赛事类型

赛事密度

4城市总体规划

道路铺装率

人均场地面积

场馆建设成本

3.2体育场馆建设规模的结构模型

为深入探究我国中小型体育场馆构建的影响因素,在相关专家评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在对问卷数据进行权重分析的基础上,对本文矩阵的一致性进行判断:

CR等于CI/RI等于0.0196/0.90等于0.0208<0.1

根据以上结果可知,矩阵具有一致性,即所得权重集可以反映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说明权重分配合理,具体结果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图1体育场馆建设规模结构模型

(2) 权重判断矩阵

一级指标权重判断矩阵:

图2规模体育场馆建设规模判断矩阵

权重为:W等于(0.31,0.34,0.17,0.18)

二级指标的权重计算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小城市规模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指标权重

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1经济发展水平 (0.31)

人均GDP (0.39)

人均可支配收入(0.37)

第三产业增加值(0.24)

2城市人口规模(0.34)

常住人口数量(0.36)

人口密度(0.29)

体育人口比例(0.35)

3体育赛事 (0.17)

赛事级别(0.44)

赛事类型(0.37)

赛事密度(0.19)

4城市总体规划(0.18)

道路铺装率 (0.31)

人均场地面积(0.35)

场馆建设成本(0.34)

3.3中小城市规模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标准的应用

3.3.1标准制定流程

依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在数据中首先筛选出所有中小城市,对所筛选出的中小城市再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将所有运营亏损的体育场馆所在的城市剔除,再将剔除后的数据进行整理,分别筛选出运营较好的五个体育馆、五个体育场以及四个游泳馆.由于以上筛选出的场馆运营较好,可以作为依据,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价值.根据所筛选出的五个体育馆、五个体育场以及四个游泳馆,确定出这些场馆所在的城市,并依据上文表2确定的场馆建设规模指标体系,通过查找政府信息公开网、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和国家统计数据,查出该场馆的所在城市的相对应的12个指标数据.分别将所筛选出的五个体育馆、五个体育场以及四个游泳馆所对应的城市的12个指标的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变成能够进行计算的数值.

3.3.2优选中小城市数据实证

(1)以规模体育馆为例,将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代入公式:y等于a1x1+a2x2+…+a11x11-a12x12 (在此公式中a1,a2,…,a12为所在城市相对应的12个指标的数据的无量纲值,x1,x2,…,x12为12个指标的权重,因指标12是场馆建设成本,在计算过程中应采用减法),代入公式之后得出得分(见表3).

表3中小城市规模体育馆对应城市得分

城市得分

X1城市3.4258

X2城市1.6111

X3城市1.7050

X4城市2.3029

X5城市4.0636

表3中的得分为筛选出的五个体育馆对应的城市的12个指标数据,经过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后,所得出的可以计算的数值,并将其代入公式:y等于a1x1+a2x2+…+a11x11-a12x12 ,所得出的分数,得出的五个分值即为该五个城市各自的体育发展水平.

(2)在场地普查的数据中分别查找出五个体育馆所对应的座位数(见表4),并且将表4中算出的得分与座位数进行运算,即为座位数/城市得分:

表4筛选出的体育馆座位数

城市座位数

X1城市3 120

X2城市3 000

X3城市3 000

X4城市3 900

X5城市3 878

座位数/城市得分:

3120/3.4258等于910.7277

3000/1.6111等于1862.0293

3000/1.7050等于1759.4850

3900/2.3029等于1693.5448

3878/4.0636等于954.3319

以上五个得数表示为1分代表的标准座位数,可以称作场馆座位数的标准化处理,即场馆座位数/城市得分.用所计算出的五个结果,进行平均数的计算,来表示数据集中趋势:

(910.7277+1862.0293+1759.4850+1693.5448+954.3319)/5等于1436.0237

即1分等于1436.0237座位,在体育馆的建设中1分等于1436.0237座位.

(3)《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中依据观众席容量将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级别(见表5).

表5我国中小城市规模体育场馆划分标准

场馆名称场馆类别观众席容量

体育馆

特大型10 000及以上

大型6 000-9 999

中型3 000-5 999

小型500-19 999

依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中设定的体育馆的规模分级,可以用规范座位数/平均座位数,得出一个相对分值,即为:

特大型体育馆:10000/1436.0237等于6.9637

大型体育馆:6000/1436.0237等于4.1782

10000/1436.0237等于6.9637

中型体育馆:3000/1436.0237等于2.0891

6000/1436.0237等于4.1782

小型体育馆:3000/1436.0237等于2.0891

3.3.3确定参考标准

根据标准座位数/平均座位数等于相对分值,所得出的相对分值即为每一个等级的体育馆的相对得分.得分在6.963 7以上的城市应该建设特大型体育馆;得分在4.178 2~6.963 7之间的城市应该建设大型体育馆;得分在2.089 1~4.178 2之间的城市应该建设中型体育馆;得分在2.089 1以下的城市应该建设小型的体育馆(见表6).

表6中小城市规模体育馆参考标准

场馆名称等级观众席容量(座)参考分值

体育馆

特大型10 000以上6.963 7以上

大型6 000-10 0004.178 2~6.963 7

中型3 000-6 0002.089 1~4.178 2

小型3 000以下2.089 1以下

根据标准座位数/平均座位数等于相对分值,所得出的相对分值即为每一个等级的体育场的相对得分.得分在6.013 3以上的城市应该建设特大型体育场;得分在4.008 8~6.013 3之间的城市应该建设大型体育场;得分在2.004 4~4.008 8之间的城市应该建设中型体育场;得分在2.004 4以下的城市应该建设小型的体育场(见表7).

表7中小城市规模体育场参考标准

场馆名称等级观众席容量(座)参考分值

体育场

特大型60 000以上6.013 3以上

大型40 000-60 0004.008 8~6.013 3

中型20 000-40 0002.004 4~4.008 8

小型20 000以下2.004 4以下

根据标准座位数/平均座位数等于相对分值,所得出的相对分值即为每一个等级的游泳馆的相对得分.得分在10.229 6以上的城市应该建设特大型游泳馆;得分在5.114 8~10.229 6之间的城市应该建设大型游泳馆;得分在2.557 4~5.114 8之间的城市应该建设中型游泳馆;得分在2.557 4以下的城市应该建设小型的游泳馆(见表8).

表8中小城市规模游泳馆参考标准

场馆名称等级观众席容量(座)参考分值

游泳馆

特大型6 000以上10.229 6以上

大型3 000-6 0005.114 8~10.229 6

中型1 500-3 0002.557 4~5.114 8

小型1 500以下2.557 4以下

3.3.4指标体系在城市体育场馆建设决策中的应用

(1)某中小城市如果需要建设体育场馆,首先确定出该城市的12个指标.

(2)将12个指标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变成可以计算的数值.

(3)将无量纲后的数值带入公式:y等于a1x1+a2x2+…+a11x11-a12x12 ,得出一个分数.

(4)将得到的分数与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如果需要建设体育馆则参考表6;如果需要建设体育场则参考表7;如果需要建设游泳馆则参考表8.

(5)将城市得分与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后,确定出建设什么规模的体育场馆,再要考虑到城市已有的体育场馆,用确定出建设的规模体育场馆的座位数-已有场馆的座位数等于需要建设体育场馆的座位数.

4结语

构建建设规模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城市在规模体育场馆建与不建、建多大问题上提出了理论依据,为科学合理决策提供了可量化的参数标准.其与现行《体育建筑设计规范》和《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配合使用,可以更有效发挥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因决策失误导致的场馆资源浪费现象.但建设规模指标体系构建也因采用的样本数量偏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差,这在使用中会随着国家统计数据的不断规范和完善而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Z].20131231.

[2] 编者.中小城市的现状[EB].http://www.ciudsrc.com/zh uanti/zhongxiaochengshifazhan.

[3] 曾建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空间布局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4] 仲崇超.中小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合理布局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 罗鹏,董赵伟.中小城市体育场馆适宜性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13(17):1922.

[6] 舒宗礼,王华倬,夏贵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县域公共体育场馆配置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1)1824.

[7] 陈元欣,王健.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未来趋势、域外经验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3,34(10):313.

[8] 沈朝阳.大型体育场馆选址布点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9] 余胜茹.中、美两国政府投资大型体育场馆决策模式的比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5):6974.

[10] 李安娜.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制度改革的区域差异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2735.

[11] 柴仲学.“互联网+”时代我国体育场馆服务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2):8892.

[12] 陈元欣,黄昌瑞,王健.职业体育俱乐部参与体育场(馆)运营研究[J].体育科学,2017,37(8):1220.

上文汇总:该文是关于对写作体育场馆和建设规模和指标体系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体育场馆本科毕业论文体育场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高校教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吴美丽 战 颂 丁洪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 抚顺 113001)摘 要 教风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 本文按照客观性、 系统性、 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

我国中小城市的建设整体风格与架构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每个城市都高楼大厦林立,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师们更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高标准居住条件的要求,不断的创作和设计出新型的建筑风格,在更好的发.

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智库建设和服务体系构建
【摘要】 在数字化背景下,旧有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创新和变革服务体系成为了图书馆当前的首要任务 本文将深入论述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智库建设,并提出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

高校学生贫困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2011 年11 月29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宣布,将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300 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 此后以2300 元为基准不定期调整,2016 年为3000 元 但由于家庭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