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比较研究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与中日文学中的女侠形象比较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主题:比较研究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17

中日文学中的女侠形象比较,该文是比较研究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和中日文学和女侠和形象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外国文学期刊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文学杂志排名

摘 要:中日侠义小说中都曾存在“女侠”这一形象.然而,“女侠”这一概念在日本,却发生了种种变异.最为突出的差别就在于“女侠”身份的认定上.日本文学中所认定的“女侠”,多指具有反抗气质、生活在游里的艺妓.她们虽然身份卑微、以取悦他人为生,然而在这个群体中,却不乏具有骨气、不畏强权的女子.她们为维护贞洁或尊严,敢于反抗武士的专横,带有一丝豪气,日本人将这类女子称作“女侠”或“侠妓”,数目众多的“侠妓文学”即可证明这一点.

关键词:女侠;形象;中日;比较研究

本文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东亚视域下的侠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5XJC752001)及博士启动项目《日本汉文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4E007)阶段性成果.

“侠客”,原本是男性社会的专有名词.据《二十四史侠客资料汇编》所收,有370余人之多的侠,无一例外均是男性1.且侠客之名,无论是“以武犯禁”“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疆于世”,都充满阳刚之气,与温和、柔顺、驯良等女性特质相距甚远.故尽管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少数类似拥有侠径的女性,如《吴越春秋》中的越女,《列女传》中的赵娥,《搜神记》中的李寄等,却从未被冠以侠名.总体来说,女性侠客的芳踪,其个人的生命姿采直到中、晚唐才开始受到重视,如后来被文人们津津乐道的聂隐娘、红线、荆十一娘、贾等,也直到《太平广记》中,才得以“豪侠”称谓.其后“不让须眉”的奕奕神采散落在邹之麟的《女侠传》、徐广《二侠传》、冯梦龙《情史·情侠》之中,充满鲜明的侠调.据林保淳考证,南宋洪迈(1123-1202)在《夷坚志》卷一中记载的《侠妇人》,是最早将“侠”与“女性”结合的作品.其后元人龙辅的《女红余志》中亦有《侠妪》,叙述某一老妪以神奇法术援救遇难母女的事迹.可见在宋、元之际,以侠称女子,已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然而,这种介入事实上并未使女性在侠客世界中有更进一层的拓展,充其量不过可视为《列女传》的延伸而已.所强调的仍是传统妇女的道德节操,而与“贞”“烈”“节”“孝”紧密联系在一起.

然而,“女侠”这一概念在日本,却发生了种种变异.最为突出的差别就在于“女侠”身份的认定上.日本文学中所认定的“女侠”,多指具有反抗气质、生活在游里的艺妓.她们虽然身份卑微、以取悦他人为生,然而在这个群体中,却不乏具有骨气、不畏强权的女子.她们为维护贞洁或尊严,敢于反抗武士的专横,带有一丝豪气,日本人将这类女子称作“女侠”或“侠妓”2,数目众多的“侠妓文学”即可证明这一点.

与中国习惯将卖身为生的女子称为“”“娼妇”不同,德川时代的日本习惯用“游女”来代称这一行业的女子,是法律允许的一种职业.如果说“”单纯强调了性方面的金钱交易,而“游女”却带有游玩、闲荡之义.其语最早见于《诗经·周南·广汉篇》:“汉有游女,不可其思”,即指在河畔游玩的女子,视为汉水女神,又意为湖畔女神.她们从小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具备琴棋书画的本领以取悦客人.其社会地位虽然低下,但在江户文化诞生的源流中,却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江户时代的“游女”生活的地方,称为“游廓”,承认的地方叫做“吉原”,虽然偏离于主流社会秩序之外,但却与主流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自己特有的秩序.

在此,笔者拟以依田学海3所撰汉文小说《侠妓小柳》(收录于《谭海》4)为例,探析典型的日本式“女侠”的特征.小柳乃幕府安政庆应之际,江户新桥一带名妓.时遇当权者大先生设宴于新桥,邀新桥之绝色佳人纷纷到场.席间觥筹交错,歌舞升平.有一新任官员名曰河岛,为人谨慎厚重,不会饮酒,便坐于席后.大先生见状,大为不悦.手执酒杯,强令其饮.河岛心惊手颤,不慎酒洒.大先生嗔怒令再斟,命其速饮.此时名妓小柳登场,其“斜睨良久,遽前夺其觥,一饮而尽,即膝行至大先生座,大言曰:‘大先生,妾代河岛君以拜赐矣,大先生请尽之.且河岛君,妾情人也,妾不忍其困辱,醉而困人,殊非雅观,大先生休矣.’”小柳其言语惊四座,连大先生都被她的气焰所压倒:“默然不发一言,遽称病去.”5此小柳机智善言,敢于窘境中挺身而出解危除困.她虽没有飞檐走壁的高强的武功,却因异于常人的胆量与气魄,而获侠名.作者赞曰:“其侠之以勇于义也.”6

在以儒学思想为主导的江户时代,男尊女卑是社会意识的主流.对女性的要求乃是必须百依百顺、任劳任怨.而一如小柳之流的艺妓,相较于其他女子而言,却具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那就是盛行于江户时代的时代气风——“意气”.九鬼周造所著《意气的构造》中将其解释为“倔强、矜持、自重自爱”.对于她们所不喜欢的客人,不管多么有钱有势也绝不待见,这种傲慢的“意气”使女性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习惯逆来顺受的日本普通良家妇女中极为罕见,因而可谓别具一格,对男性来说却平添了一种特殊的魅力.流行于当时的“洒落本”和“人情本”中,这种傲气的“意气”被作为游女们的可贵品行而加以赞美.如十舍返一九所著《东海道徒步旅行记》中充满对游女心高气傲的赞美,如:“要说女郎,还是江户的好.江户的女郎很傲气”(意気も張り).不仅傲气,江户的侠妓在幕末维新中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从很多维新重臣都娶艺妓为妻上即可为证.同理,中国亦有“自古侠女出风尘”.

第二类日本“女侠”的类型,跟中国的“列女”非常相似.如1913年出版的《烈女侠妓》一书,就收录了《侠妓梅香》(渡边默禅)、《烈女胜野》(青户浦人),吸收《列女传》中所颂扬的女性之美德:“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近世日本的女性观受中国儒家思想以及《列女传》的影响较深.与古代中国一样推崇“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思想,当时流行的《女训书》是女性道德修身的范本.如曲琴马亭《开卷惊奇侠客传》中的“垣衣”(第三集登场),接受了列女的性格与贞洁观.她在遭遇面前,为保贞洁而投身自尽,这一情节与《封神演义》的“烈妇”乃同出一辙.据日本学者滨田启介考证,这一情节的塑造,与曲亭马琴直接阅读过《女仙外史》7原本有密切的关系8.

再回头来看唐传奇中的女性所表现的开放与不为旧传统所羁的性格,与江户日本女性的处境是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与唐代女子因受时代风俗的熏染,尚武意识较强不无关系.在豪侠小说中诞出了一系列女侠形象,她们性格刚烈、身怀绝技,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惩奸除恶在所不惜,其行为举止与传统意义上柔弱的女性形象大为异趣.“女侠”自唐传奇中诞出以来,一直是中国侠义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题材.唐朝的女性们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从旧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她们常常着男装骑马游玩,还可与男子一起参与狩猎、猎鹰等活动,甚至还出现了女子马球国际比赛.崔奉源《中国古典短篇侠义小说研究》中提到,所谓侠客,无论男女,对异性的观念并不谨守礼教,唐人爱情小说中,更是充满了浪漫的气氛,以及对礼教的反抗9.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那时的女性观也并没有被重视.陈东原在《中国妇女生活史》中指出,据《新唐书·公主传》统计,“实际的贞洁观念,唐时尚不甚注重,故公主再嫁者,达二十三人.高祖女四,太宗女六,中宗女二,睿宗女二,元宗女八,肃宗女一.三嫁者四人,高宗女一,中宗女一,元宗女一,肃宗女一”.10君主之女甚可改嫁,庶民之中就更不用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了.继汉代班昭的《女戒》之后,唐代虽然也出现了若华的《女论语》,阐述妇女道德论,但这种书在当时似乎被认为是奇谈怪论.这种思想与日本江户时代提倡以儒学治国的思想相背离,故而唐传奇中那些利用婚姻为挡箭牌、报仇雪恨的女侠们,在日本的社会是难以被接受的.鉴于日本女性的地位、礼教的严格,故唐传奇中勇猛尚武、个性张扬的女侠形象,断然在日本要受到排斥.此外,日本文学自平安时代以来所形成的“重情”“风雅”的审美理念,在面对唐代女侠的决绝、无情的态度时,亦会形成一种接受的阻力.

至现代,日本大众文学中也出现了一种打破传统文学观念,以身怀绝技、神秘莫测的女性为的文学类型,那就是山田风太郎所开创的女忍者系列小说——“くノ一”(kunoichi).由于忍者属于特殊身份和行事原则,她们往往来无影、去无踪,而且个个武功高强,与唐传奇中女侠有异曲同工之妙.山田风太郎笔下的女忍者,打破了日本传统文学对于女性描写的诸多禁忌,而且在西方侦探小说、冒险小说的影响之下,增加了幻想的成分.甚至,他还根据女性的生理特征,在忍术设计方面增加了性的描写色彩,大大地提亮了现代读者的眼球.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想象力丰富的近代文学,是为日本接受中国当代武侠小说奠定了基础.紧随其后的武田泰淳在六十年代创作的《中国忍者传·十三妹》,即是将中国《儿女英雄传》当中的女侠十三妹与日本女忍者的形象相结合的一部架空性作品,在日本被喻为“第一部由日本人撰写的武侠小说”.日本对唐宋豪侠小说中的不同表现,形成“一迎一拒”的不同态度,显然体现出其接受心理远远不只是为了满足异国猎奇与异域想象,而是出于更深刻的动机与内在需要.

注释:

1.

龚鹏程,林保淳主编.《二十四史侠客资料汇编》.台湾学生书局, 1995.

2.

尾形鹤吉.《本邦侠客之研究》.第169页.

3.

依田学海(1833年-1909年),日本汉学家、文艺评论家、小说家、剧作家.幼名幸造、信造,通称七郎、右卫门次郎,其师藤森天山为之取雅号学海.著述凡有《芳野拾遗名歌誉》《侠美人》《谭海》《话园》《学海日録》及《吉野拾遗名歌誉》等.

4.

《谭海》:收录于《日本汉文小说丛刊》第一辑 笔记丛谈类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刊行.

5.

依田百川《笔记丛谈二》 .《谭海》,第73页.

6.

同上.

7.

《女仙外史》全称《新刻逸田叟女仙外史大奇书》.属于神魔小说,又将历史人物纳于其中,富于传奇色彩.此书约成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梓行于康熙五十年(1711).清政府因其中有一些"淫亵书",把它划入淫书之列;故被列入禁毁之书.

8.

参见(日)滨田启介著.《“劝善惩恶”补纸》,收自《近世小説f営為と様

.出版会,1993年12月術》,京都大学学見私式に関する

9.

崔奉源.《中国古典短篇侠义小说研究》,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1:175

10.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98: 118.

作者简介:

吴双,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中日近代文学关系.

上文汇总,此文是一篇关于经典比较研究专业范文可作为中日文学和女侠和形象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与形象
摘 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英籍和美籍的作家对英语文学进行创作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文学的转播范围越来越广泛,现在已经蔓延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结构,和全新的发展趋势 这篇文章就是对英语文学.

论英美文学评论对莫言女性形象的误读
摘 要莫言是中国到目前为止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深刻的洞察力以及他在作品中对人性的理解和把握,给了读者许多美妙的遐思和深远的启迪,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巨大的影响 英美文学评论对于莫言的作品的.

近几年广东短篇小说新城市文学的多元和同质
内容摘要活跃于广东文坛的作家,大多注重描绘当下现代大都市人们的生活百态,在艺术形式上,搭建起一个个自成风格的、丰富多元的城市空间 然而城市生活体验和情感认知的同质性,造成了新城市文学从题材到主题,从语.

从孙少平形象反观当下青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内容摘要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是路遥先生笔下着墨刻画的人物形象之一,文本中的孙少平生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变革,更是尝透了贫困的滋味,但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和所追求的生活价值,令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