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艺术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与论汉画像石之《百戏图》的艺术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主题:艺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4

论汉画像石之《百戏图》的艺术,该文是艺术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汉画像石和《百戏图》和艺术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图论文百家讲坛杂志艺术百家杂志社论文图

摘 要:画像石又被成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连环画,其以图案的形式为大家呈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写照及愿望,能从侧面体现出当时的文化、思想乃至政治、经济,研究价值极大.本人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一块珍贵的拓片,顿时我十分震撼,感叹早在那么远古的年代亦是如此发达,于是我开始着力研究此块拓片,写下此文.这篇文章首先介绍了汉画像石的背景、形成原因,而后围绕此块拓片阐述了画像石的艺术特色和画面内容的研究.

关键词:画像石;背景;习俗;雕刻;艺术

我此次研究的画像石拓片我把它暂且命名为《百戏图》(图一),画面十分磅礴大气,人物丰富,动态各异,画面繁而不杂,构图分布十分讲究,极具汉代文化特点.下面我将简单介绍一下画像石的背景以及它形成的原因.

一、画像石的背景、形成原因

1.背景

画像石,是在棺、墓壁表面镌刻墓主人生前活动或想象于天上生活的场景,不仅装饰华丽,更是充实了墓室祭祀的含义.盛行于汉朝,多被发现于地下墓室、祠堂中、墓的碑阙之上,其作为陵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图二),也作为壁画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眼前,其内容之丰富,数量之多,为大家研究汉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汉朝(前206—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汉的开国皇帝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刘邦,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在画像石上,一般是河南、山东、苏北地区出土较多,这些地区多山及丘陵,石材资源十分优秀,其中以河南洛阳出土居多,因为东汉将首都定都于此,这为画像石的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的汉朝可谓是极盛一时,全国人口达到60000万左右,经济文化繁荣,疆域开阔.在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发展文化艺术,再加上当时厚葬之风的盛行,更是使得画像石十分普遍,内容也十分多变.

2.画像石形成的原因

关于促使画像石形成的原因,我们在经济、文化、政治、厚葬习俗等方面可以有迹可循,而在此我主要讲解两个方面,分别是文化以及厚葬习俗.

(1)文化方面

西汉时期,统治者在黄老之学(指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的影响下,主张无为而治,领导世人在世时追求长生不老,追求物质享受,相信神仙之说.这时期的人们刚从秦的暴政中走出来,在君主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下逐步走向繁荣,人们得到了休养生息,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了,下层建筑的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必定带动了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思想各家并存,无为而治已然已经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求,这时董仲舒提出了“独尊儒术”,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有什么,人就有什么,天有阴晴风雨,人有悲喜哀乐,天有春生夏长,人有春种夏锄,一一对应,从这里可以初步看到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将壁画分为好几个部分,分别记载生前活动、天上的生活,他们认为天上与人间是一样的,人的死亡只是在这个世界肉体的消亡,预示着天上生活的开端,这也不奇怪人们为什么会带上自己生前用过的器皿、服饰等物品入墓,认为灵魂会继续生活在天上.此后又结合谶纬之学文化,(“谶”,即一种神秘的预言假托神仙圣人预决吉凶),能看出早在秦汉时期就出现了最早期的巫师,这对画像石影响极大,也对道教思想影响深远.

(2)厚葬习俗

厚葬习俗是推动画像石蓬勃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王符的《潜夫论?浮侈篇》中提到:“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祟丧,或至金缕玉匣,{木需}梓姬楠,多埋珍宝偶人车马,造起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务崇华侈.”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墓葬竟华贵如此.据说汉武帝即位后始经营陵墓,修墓53年,据推算要耗费全国贡赋的三分之一,最后,几百米长的墓中竟已堆不下这些金银珠宝,皇帝如此大张旗鼓的修建自己的陵墓,使得百姓肯定也会受到影响,据挖掘的资料记载,两汉时期一户普通人家为自己过世的五岁儿子所建的墓室都极为华贵,再加上“孝廉”之举更加助长了“厚葬”之风,当时的“孝子”在父母过世后竟可倾家荡产去为得到“孝”而建造华丽的墓室,画像石在此时就起到了记载以及装饰的效果,得到了很好地传播.

二、画像石《百戏图》的艺术特色

在了解了画像石形成背景的基础上,我们来分析一下《百戏图》的艺术特色,我主要从构图、内容、雕刻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论述.

1.内容

此图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主要是刻画了墓主人死后车马回归的场景,而中间两个拿着帚低头迎接主人的两个人物又将上部分一分为二,他们拿着扫帚代表已将屋舍打扫干净,代表尊敬,迎请主人.关于拥彗还有个典故,话说汉高祖思念家眷,返乡探望,太公是农民出身,见了当皇帝的儿子也不懂什么礼仪,但是汉高祖却向太公跪拜问安,一位家令进言道:“太公虽是皇帝的父亲,但是到底还是人臣,怎能让人主跪拜人臣呢?太公很是为难,于是家令教太公,一日,刘邦来朝见太公,太公连忙拿起扫帚,边扫边退,刘邦十分吃惊,太公道:皇帝乃是人主,万不可为我一人乱了天下法度,于是刘邦幡然醒悟忙扶太公,回宫后赏黄金五百斤予家令.右部分则是主人乘着鸟头兽身的仙兽轿撵到来,后面还跟着一位骑马的人,左部分则是有两辆双辕兽车上,分别有两个驾车的和两个乘车的.很明显看出由于受到谶纬思想的影响,这是在想象死者天上生活的场景.

下部分主要刻画的是娱乐、古代杂耍的场景,明显是为墓主人表演的.当时陈禅提出:“帝王之庭,不宜设夷狄之技”反对杂耍,但是汉安帝不顾其反对,公开邀群臣欣赏,此时也正是画像石最为流行的阶段.小小画面竟容下14人及二兽,表演内容也十分丰富,从左看起一人跪拜于左上角,然后依次是飞剑跳丸(即飞剑弄丸,越过飞剑接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跳圈、掷丸、长袖舞(表演多表现对称变换之美,表演者腰如束素,长袖如风中摇曳舞动)、戏兽、演奏.最右侧一条边框内则也是如此舞动.

2.构图

汉画像石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满”,这也从侧边体现了汉文化的特点.不管是在建筑方面还是在画像石上,都讲究巨大与饱满,体现的是囊括宇宙,容纳万有,在这幅《百戏图》中亦是如此,画面构图十分饱满,可又不乱,人物几乎是“比肩接踵”,上部分的人马贯穿整个横向,从这里可以看出,建造者在绘制前是经过细细考量,统一画面的思考.这幅《百戏图》中采用的是散点构图来呈现在一条水平面上,各个人物只能靠左右关系来辨别位置关系,与此同时,人们喜欢把画面分为几段,形成分割,又有“时空合一”的意思,把历史、现在、未来墓主升天的生活放在一个时空里,呈现着与死者相连的世界.

3.雕刻艺术

汉画像石雕刻技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则是线刻类,线刻又可分为阴线刻、凸面线刻、凹面线刻.第二类则是雕刻类,又可分为透雕、浅浮雕、高浮雕.在这幅《百戏图》中运用的浅浮雕,减地平雕阴线刻,将主体物凸出来,将底子减掉一层,而后用阴线刻画细节.

4.表现手法

首先为什么人们会多选择石头来刻画表现呢?一部分原因是因地制宜的因素,一部分是因为建造墓室的材料,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墓室主人都有一种希望自己长久不灭的意图,像石头一样坚硬,经久不变,并且采用石头来进行装饰墓室不易被腐蚀,能够长久保存,也正因为古时候人们的这种思想让我们今天才得以见到这么多精美的画像石,有机会去研究那个时代.

在画面中我们能发现,早在那个时代人们就已经有了高度概括能力,学会抓住大体大貌,突出对象的形象特征,没有因为细节而失去大体的型.在《百戏图》中我们能看到对马的姿态已做了最洗练的塑造(图三).

《百戏图》画面满而不呆滞,反而十分生动,显得栩栩如生,能看出古人早已知道如何以动写神,画面多以弧线和波浪纹的动势出现,人物腾跃之中产生了许多曲斜线,使得整个画面充满生气.

画面提倡以块求力、以块求韵,画法十分古拙,为强调“鲜车肥马”常常采用夸张的手法,把马身体处理得十分肥硕,而马蹄却十分纤细,粗细对比下加上点线面的结合,足以体现当时的艺术造诣.

三、结语

此文简要阐述了画像石的发展背景及形成,而后重点介绍了《百戏图》的艺术特色,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汉朝的繁荣昌盛以及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综上而言,该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汉画像石和《百戏图》和艺术方面的艺术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百骏图》:清廷洋高官的中西绘画大融合范本
作者郎世宁年代清代现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纸质稿本)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绢本)纵102厘米、横813厘米郎世宁1688出生于生于意大利米兰,27岁的随着耶稣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在此之前,年仅27岁的郎世.

《步辇图》:初唐汉藏关系图录
作者阎立本年代唐代现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38 5厘米,横129 6厘米步辇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

袁江《骊山避暑图》和袁耀《巫峡秋涛图》
首都博物馆的“翰墨载情·丹青传心—首都博物馆典藏精品书画”展览中,展出了清代画家袁江与袁耀的作品各一幅,这两幅作品是他们的代表作,画作展现出的高超画技.

再读杜甫《八阵图》文学解读和历史验证综合
摘要八阵图一诗末句“遗恨失吞吴”向来解读甚多,大致可分为文学研究和历史分析两类 文学研究多以此诗咏史之性质,重视对基本史实的了解,分别考证仇注四说之正误,抑或新论 历史分析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