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文字类论文范文检索 与诗是一种怎样的文字艺术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文字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8

诗是一种怎样的文字艺术,本文是文字类论文范文检索和诗和文字艺术和文字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文字论文参考文献:

文字论文参考文献 领导艺术论文现代诗投稿艺术教育杂志艺术期刊

许道军

“诗”是什么?有无数个答案,我们直接跳过“(审美)意识形态”、“实践活动”、“话语”这些描述,回到它的本质上来:“诗”一种文字艺术.无论它“行善”还是“作恶”、“再现”还是“表现”,“沉思”还是“抒情”,它都是意愿、想象力、经验与技巧的综合.在英语语境里,Art有时被称为FineArts,即“精致艺术”,这更加说明,艺术不是粗鄙之物,虽然它们可以描写粗鄙之物,但“技术”的介入总能把它们从日常或粗鄙状态中区分开来.缺乏“技巧”的情感、想象、经验,不会自动成为艺术,传递审美的愉悦,除非它们凑巧暗合了“艺术”的形式,或者已经经过了“艺术”装置的选择.如果我们承认诗是艺术的话,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诗是一种怎样的文字艺术?

首先,我们认为,诗是文字压缩的艺术,格律诗是,自由诗也是.

相对于小说的“典型性”、戏剧的“三一律”等等这些“以小博大”、“以少博多”的技巧,诗更是试图以最少的语言去表现最多的情感与生活信息,高度简洁、凝练是诗的首要特征,如诗人徐芳所言,一首好诗的标准,也许就是如何做到以最少说最多(《今天我们该如何写诗》).在文字上做减法,删去一切不可观看、不可感知、无法产生意义、无关结构的字词,惜字如金,抛字之至简至少,这是诗在体制上的基本要求.

一首被称作“诗”的分行文字,总有自己的字面信息和言外之意.假如我们把一首诗要传达的生活内容、个人情感、经验智慧、判断认知等信息比作“所指”,而诗人所选择使用的文字及句式所实际传达出来/读者可能会接受到的信息比作“能指”的话,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字面之义与言外之意,通过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们判断分行文字,即所谓的诗,是否成立提供帮助.一般说来,如果它的字面之义与言外之意、“能指”与“所指”明显不符,这显然是辞不达意,语句不通,缺乏基本的文字表现能力,这不在我们讨论之列.如果它的字面之义明显大于言外之意,“所指”大于“能指”,如果不是特别的修辞的话,比如刻意模仿、拟态或者追求一种饶舌的风格,那么这些分行文字极有可能是“啰嗦”.如果一段分行文字的字面之义、“所指”严格等于言外之意、“能指”,那么它们极有可能是公文,法律条文,科学术语、概念等,我们自然不能把它们称之为“诗”.如果它的“能指”远远大于“所指”、“言外之意”远远大于“字面之义”,即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文字去解释它的“言外之意”、“能指”,这样的分行文字极有可能就是诗了,或者说它们就是诗的语言,哪怕它们是不经意之间的生活语言.“只要一想起人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张枣《镜中》),这样的文字充满了张力、潜台词,没有说出来的远远比说出来的多,其蕴藏在“所指”之中的意味,无论使用何种理论去整除,纵使知无不言,也会言之不尽,留有余数.

其次,诗是一种炫技、主动修辞的文字艺术.

从传递信息角度上说,实用文体的写作追求文字的字面之义与言外之意、“能指”与“所指”的吻合,达到语言的明白晓畅目的,避免语言的不当运用,我们把这种语用称为消极修辞.而在诗这里,“明白晓畅”、“准确无误”会导致文字的一览无余,恰恰是要避免的行为.好诗往往使用或连续使用特定功能的修辞格,自由跳跃,超常规组合,甚至“扭断语法的脖子”,建构一种新颖别致的陌生化与“含混”的效果,让“所指”通向“能指”之路百转千回.从文体成规上说,诗是一种以极简主义为立身之本,在文字的“所指”与“能指”之间,设置巨大的信息和情感容量与最小的篇幅之间的对峙,尽可能地通过修辞上的省略、并置、象征、意象切割、“蒙太奇”特写以及结构上的抛字、跳转等方式,简化语言同时又增大意蕴空间,留下有意味的“空白”、“不确定性”,完成特殊的文体审美要求.

在表情达意方面,诗自觉选择了“困难模式”,没有困难也要创造困难.格律诗是这种困难模式的极致,它将一首诗的字数、行数、声音及节奏等等各方面做了严格限定,格律诗写作,就是带着格律的镣铐跳舞的行为.当然,格律只是有型的镣铐,格律诗(包括仿格律诗、俳句等)的写作完成的是规定动作.自由诗不愿意遵循格律的限制,要求“自由自在”的创作,表演“自选动作”.但我们不能由此认为自由诗的写作就降低了难度,准入门槛“无下线”,实际上,自由诗写作是带着无形的镣铐跳舞.我们很难比较格律诗与自由诗写作的到底哪个难度更大,但失去了格律的外在限制,许多人反而不知“创新”的方向和“自由”的限度,相反,借助于格律或仿格律的帮助,诗似乎更容易被完成、被辨识(这也是为何“老干部体”诗流行的原因).但正如最优秀的运动员总能在限制中实现大自由、在自由中加大限制,尽可能地发挥人体潜能,诗同样要借助各种形式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字的潜能,完成由“文字”到“艺术”的提升.

第三,诗是一种反转度最高的文字艺术.

叙事就是讲故事,故事是事件,叙事文体以讲故事、说事件为己任.长篇小说、电视连续剧讲长故事,讲人的一生、长时段的事件;短篇小说、小品文讲人的某个时刻、短时间的事件.无论是长故事还是短故事、大事件还是小事件,“变化”总是其情节线索:或人物的转变,或事件性质(我们对它的认识,比如秘密被揭示,意义被翻转等)的转变.长篇故事讲主人公的成长或颓废,短故事讲事件的突转、出人意料.巴赫金曾将人类的故事情节概括为“成长”和“死亡”两大变化结构,而“欧·亨利结尾”则形象的揭示了短篇小说/短故事的结构秘密:反转!但在结构上,诗却是一种反转度最高的文字艺术.这种反转或是体现在意象与意义之间,或是体现在行为与动机之间,或是现象与价值之间,等等.

特雷斯修女的《无论如何》写道:“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如果你友善,人们会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如果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如此反复之后,她又坚定地告诉人们:“不管怎样,还是爱他们”、“不管怎样,还是要友善”、“不管怎样,还是要成功”……这里面存在着行为与动机的不合常规的断裂,到最后才告诉读者:“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这决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行为与动机之间的反转,省略了完整的论证过程,极大增加了诗的容量,也让我们理解了诗人高贵的情操和异常坚韧的内心世界.

在很多时候,“反转”与“翻转”、“反差”是等同的,反转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各个层面的反差.这种反转最常见的体现在它的体制上,即以高度仪式化、非日常化的装置去表现普通的生活内容、永恒的人类情感,在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最“不自然”的艺术.这一点我们在古体诗、格律诗中看得更清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即是.这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反差,是“诗意”产生的重要渠道和外在表征.另一种常见的反转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新奇的发现,或者给日常生活赋予新的意义,像我们第一次发现它一样,这是自由诗、现代诗最常见的构思方式,当然也是“诗意”产生的内在机制.

在一首诗的内部,行为、意象与主题之间也会存在结构上的反转,雷平阳的《杀狗的过程》中,“金鼎山农贸市场3单元”发生的“杀狗”事件与记录这个事件的“诗”、杀狗的残忍与狗对人的忠诚、“人性”与“狗性”、表面的冷峻与文字内部的炽热等形成了意义上的对峙,但这些对峙所产蕴藏的惊心动魄的力量在结尾的反转中爆发出来:“11点20分,主人开始叫卖/因为等待,许多围观的人/还在谈论着它一次比一次减少/的抖,和它那痉挛般的脊背/说它像一个回家奔丧的游子”.“回家奔丧的游子”与全文格格不入,刹那间扭转了上述各种对峙双方的位置.实现反转功能的句子可以在结尾,作为点题收束句说段落;可以在中间,它就是整首诗的核心句;可以在开头,作为核心意象;甚至还可以作为题目,比如伊沙的《张常氏,你的保姆》,“我在一所外语学院任教/这你是知道的/我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不向教授们低头/这你也是知道的/我曾向一位老保姆致敬/闻名全校的张常氏/在我眼里/是一名真正的教授/系陕西省蓝田县下归乡农民/我一位同事的母亲/她的成就是/把一名美国专家的孩子/带了四年/并命名为狗蛋/那个金发碧眼/一把鼻涕的崽子/随其母离开中国时/满口地道秦腔/满脸中国农民式的/朴实与狡黠/真是可爱极了”,正是诗的题目“张常氏,你的保姆”扭转了整首诗的文字信息:张常氏,不是他人的保姆,是你我的保姆,在文化传播与文化自信上,我们包括“外语学院的教授”都没有成人——这不是“真是可爱极了”,而是一点也不好笑.

诗永远是文字艺术,这其实是常识,但诗不是文字艺术已经很久了.不尊重常识,“常态”也不正常,诗也如此.否认或者没有认识到诗是文字艺术,等于完全拆掉了诗写作的门槛,导致“口水诗”、“老干部体”这些伪诗横行、泛滥,真正的诗反而被淹没.没有认识到或否认诗是文字艺术,导致我们这个时代对那些精致的文字、真正的诗充满了偏见,“读不懂”、“装”、“学院派”伪批评甚嚣尘上.我们一边在抱怨没有“诗”,一边在抱怨“读不懂”;一边在恶意攻击诗的艺术属性,一边在责备诗的粗鄙.诗与批评、诗人与读者无法正常对话,最终受伤的还是诗本身.

爱诗之心等于爱美之心,读诗与写诗是自由选择,无可厚非,但是,读懂好诗、写出好诗却不是天赋权利,缪斯女神也从来没有按需分配,因为诗不是粗鄙之物,诗是文字艺术!

上文汇总: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诗和文字艺术和文字方面的文字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文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批评是为了打破规则:白蛇原型与其出场的诸种艺术表现形式
上海论坛主持人杨乃乔(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2016年6月20日至21日,一个精致的国际学术工作坊在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召开,其讨论命题为“传说的风景、媒介的时空与人性的政治文.

读薛行彪的油画艺术作为一种纪念的文字
【摘要】当代著名油画家、福建省画院名誉院长薛行彪2018年1月19日在福州病逝 薛行彪是福建省油画届的领军人物,从艺58年,其人品与艺品为业界敬重,本文追忆了行彪老师生前的艺术探索轨迹,并对其艺术展开.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点和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逐渐由传统阅读转向网络阅读,不可否认,其有效打破时空的制约、具备更加丰富的资源,但是传统阅读中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我国人民日常交流的.

纯诗与物的可能朱朱近作的一种
在一幅肖像素描的背面,朱朱曾写下这样的句子“现在你的生活如同一条转过了岬角的河流/航道变阔,裹挟更多的泥沙与船”a 这或可概括朱朱创作的某种转向 在一次新诗集的分享会上,朱朱也.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