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故乡的冬天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与故乡的冬天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主题:故乡的冬天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5

故乡的冬天,本文是故乡的冬天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与故乡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故乡的冬天论文参考文献:

故乡的冬天论文参考文献

薛荣

在晋北生活过的人,谁能忘了数九天那个冷呢.

我的故乡地处晋北怀仁县境西部的洪涛山区,村西有一座高高的清凉山,村北有一条细细的鹅毛河.阴历五月,雁门关以南,已是草长莺飞一片姹紫嫣红.荒凉的塞外大地却才春华初发,只在向阳处萌发出一层新绿,像十五六岁的小男孩唇边明明暗暗的茸毛.一阵微风吹过,鼻子里依稀嗅到一丝和暖的草香.抬头一看,柳树的枝条变得柔软了,在风中款款地摇曳着,像少女的腰肢.人们方知春声近了,这才折身回屋脱下穿了大半年的破棉袄,身形倏忽间像才剪了毛的羊似的,一下子小了许多.穿着夹袄走出屋门,依然觉得凉意侵人,打了两个嘹亮的喷嚏,便被淹没在或高或低、或粗或细、或远或近的柳笛声中了.才入八月,关南正是金菊怒放的时节,怀仁西山的农家小院里,葡萄就要下架了.院墙上,南瓜的藤蔓早就干枯了.房檐下,再也看不到夏日里蓬勃的萱草那金黄的笑靥.偶尔能听到一两声秋蝉的呜叫,却也有气无力,欲说还休,越发显出塞外寒村的寂寥和萧瑟.大清早起来,推开屋门一看,院子里已落满了秋霜,便又赶紧把休眠了四个月的破棉袄烂皮袄找出来,胡乱披在肩头,从秋光深处走入漫长的冬季.

1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冬季足有一个世纪那样漫长,寒露和霜降一过,小北风就从遥远的鄂尔多斯高原呼呼地吹来了,透过窗户纸的缝隙发出一阵阵尖利的呼啸声.我们坐在小学校冰冷的石条凳上,缩着脖子走风漏气地朗读课文《寒号鸟》:“冬天说到就到了……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那时候,孤陋寡闻的我哪知道在北极的冰盖上,还有爱斯基摩人和北极熊相依相伴过着幸福的生活?皮都快冻破了的我有一万个理由相信,我的命运和处境比寒号鸟强不到哪里去,我的家乡肯定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

早年读《朔县志》,记得书中收录有一代圣主李世民的咏朔边塞诗《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这首诗描写了平定宋金刚之乱时,在寒冷萧瑟的塞外,王师北出长城,大雪裹征衣、铁马踏冰河、旌旗卷烽火、朔风断胡茄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率兵出征保卫疆土,犁庭扫穴消弭边患的壮志与豪情,被称作唐诗的辟荒之作,读之令人荡气回肠,感慨系之.我却独对诗人对塞北寒冷的描写感受至深,纵观全诗的意象,但觉得寒气逼人.

在光绪版的《怀仁县新志·卷十一·艺文下·题咏》中,对怀仁贫瘠寒凉的描写更是比比皆是:

雪勒春寒花事晚,只今犹及看花来.

——郭子直《咏青凉山》

苍茫关外路,秋半已寒生.

树树皆霜色,山山闻水声.

——郭子直《怀仁道中》

重阳未到雨生寒,点点声催夜未阑.

地僻漫酤黄菊酒,衣单薄袭素罗纨.

——李文林《途中苦秋雨》

萧萧飒飒北风寒,竞体绵装尚觉单,

唯有一裘披最好,也来垂钓子陵滩.

——李文林《羊裘》

关外多石田,五谷半不生.

七月飘严霜,艺获难满盈.

——李曹溶《岁甲辰四月至六月不雨》

怀仁黑子邑,残疲缀云边.

云边尽瘠土,砂石满平田.

亩收三斗粟,击鼓庆丰年.

彼苍安可必,旱涝何速绵.

糠秕值珠玉,万灶绝炊烟.

稚儿哭无力,老翁跽呼天.

频年欠国赋,生聚已萧然.

老稚一死足,门户倘苟延.

那知出不返,白骨弃荒阡.

——魏象枢《于怀汉出粟赈饥曹》

云中之高高天下,寒飙猎猎无冬夏.

土白沙黄雨泽希,原田枯旱愁禾稼.

我来出守阅五年,庚申艰食民无天.

鬻子抛妻一饱难,草根榆树争相搴.

——唐庚尧《庚申,云中大祲》

明代兵部尚书王越当年不知是心血来潮还是君命难违,从北京城溜达到俺们雁北一带搞调研.王部长就着漫天的风沙、莜面窝窝山药蛋,也许还有稠粥黄糕烂腌菜吃了个肚儿圆,迤逦回到皇城根儿,在他珠帘绣幕、画栋雕梁、仙花馥郁、异草芬芳,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的书房里挥毫泼墨,写诗赞曰: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

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

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

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

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雁北人,我感觉王部长对俺雁北之春的描写,有几分贬损.比如说百里并无梨枣树就不真实,其实梨枣树还是有几棵的.我家土屋后头就有两棵百年老树,一棵是梨树,另一棵恰好是枣树,可见王部长工作作风不够深入.家乡人却从来没从这首诗中读出丝毫揶揄的味道,反倒把它当作最好的广告,每在省城开个像样的饭店,便工楷抄了,张贴在大堂最显眼的地方供万民瞻仰.从中可见雁北人的粗犷厚道处.诗中的描写却又有几分溢美,比如说早穿皮袄午穿纱就值得商榷.早穿皮袄是真实的.雁北有句流行很广的谚语,叫做“朔县三件宝,莜面山药大皮袄”.这句谚语到了我们怀仁,就成了“怀仁三件宝,瓦盆毛炭大皮袄”——毛炭是块状的原煤,一般有碌碡大小.可见皮袄在俺雁北大地是公认的宝贝,皆因早晚温差极大而又冬季漫长几无春秋,皮袄陪伴着家乡人从春天走到冬天,从孩童走向老年.一入阴历八月,雁北的秋光就老了.一阵北风吹来,小老树上的黄叶哗啦哗啦掉了一地.远远近近,沟沟坡坡,山山梁梁,一个个羊皮袄裹着的圆球在瓦蓝瓦蓝的天幕下时而移动时而定格,不知是人形的羊,还是羊形的人!

午穿纱却要存疑.估计王部长是江南人氏,想当然地认为天热了就得穿纱.其实俺们雁北人活得最是敢爱敢恨痛快淋漓,绝不拖泥带水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待到月黑风高夜,端起土碗能喝酒,吼一嗓子耍孩儿敢杀人,打儿子打老婆更是拿手好戏,每日里勤学苦练操演不辍.偏生老婆贤惠儿子孝顺,生火时被男人或老子打得鬼哭狼嚎,饭一上炕就头挨头围成一个圆圈,糊糊喝得震天响,一派安定祥和.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叫作情绪稳定生活秩序正常.暑天的大晌午,爷们儿脱掉皮袄就光了膀子,皮肤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烁着古铜色的光泽.从莜麦地黍子地高梁地胡麻地回来,把锄头挂在房檐下,喝两碗或苦菜或甜苣或新杨树叶子淋的浆水,就坐在树荫下石条上,边抽洋旱烟,边半眯着眼无限惬意地搓身上的汗泥和垢甲,直到搓出手指般粗细的一根黑棒,拿到鼻前闻了又闻,才百般难舍地远远扔出去,引逗得脚下的小狗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美味佳肴,箭一般射出去叼到嘴里,一尝不好吃才又从毒日头下快快地踱回来,从眼角偷向主人射出两道怨恨的光.

男人们在夏日里活得舒坦洒脱,女人们也一样泼辣自在.老家人有句俗话:“姑娘的奶是金奶,媳妇的奶是银奶,二老板的奶是狗奶”——二老板是指三四十岁拖儿带女的妇人们.意思是大姑娘小媳妇的无比金贵,一上了年纪性别意识就模糊了.大晌午上半身脱得一丝不挂,站在院子里的春灶前蒸糕捏莜面,忘我地劳作,两只像两只空空的布袋,在胸前晃呀晃,晃呀晃,公公来了不躲,大伯子见了不羞.那年月,要是谁家的媳妇大夏天戴个胸罩走来晃去,反倒会被人们看作怪物.现在想起来,那些光着上身在灶前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妇女们——我的姥姥,我的母亲,我的姐姐,我的嫂子们,早巳在我记忆深处定格成一尊尊雕像,永远地闪耀着圣母般的光辉!

2

大约从本世纪初开始,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报道不绝于耳.似乎一觉醒来,珠穆朗玛峰的冰山就像夏日阳光下的雪糕一样迅速融化,海平面急剧上升,巍巍太行霎那间化作海底世界,地处内陆的古城太原变成椰风吹拂的海滨城市.哪位市民想举家出国遛弯了,挈妇将雏踱进南海街的一家羊汤店,喝一海碗羊杂碎,吃三两个烧饼,一个个满脸油汗,打着饱嗝,从大南门码头踏上国际游轮的甲板,过十天半个月就看到了夏威夷的灯塔,热情的土人扭着屁股跳起草裙舞欢迎远方的客人……其实,20世纪全世界平均温度仅攀升了0.6℃.回望童年,方知关于故乡冬日那种朔风凛冽、摧杨折柳、寒气逼人、侵肌透骨的感受和记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食薄衣单,饥寒交集.人是恒温动物,没有深海鱼类在平均温度约为3.5℃的大洋里生存嬉戏的本领,要想在严寒的冬季活下来,大抵需要三个条件:除了食能裹腹,衣可蔽体,还要有足够的皮下脂肪储备可以阻挡寒冷的侵袭,延缓热量的散失.君不见热带民族头戴竹笠口嚼槟榔,一个个体形精瘦、身轻如燕,在原始森林的枝桠间辗转腾挪如履平地,好似敏捷的金丝猴.而生活在极地的人们则身穿兽皮足踏毡靴,一个个魁梧壮硕、虎步龙形,静静地匍匐在冰天雪地上等待猎物出现,一如沉稳的北极熊.

年少时读《红楼梦》,记得第四十九回写道,天上搓棉扯絮一般下了一夜大雪,大观园文联主席李宫裁召集诗歌爱好者在芦雪亭吃烧烤开笔会,琉璃世界的脂粉香娃们顺便搞了一场时装秀.除了吃低保的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并无避雪的时装;孀居的李纨穿一件青哆哕呢对襟褂子.众姊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受贾母疼爱的薛宝琴披着一领斗篷,金翠辉煌,原是野鸭子头上的毛做的.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耙丝的鹤氅.颇有侠士风度的史湘云打扮得像孙行者,穿着贾母与她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戴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湘云本是个心地坦荡口无遮拦的主儿,这会子越发显摆上没完,索性脱了褂子,露出里头的家当,“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褙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穿着唐皮小靴”.你瞧这身衣裳读起来那个费劲!一心要赏雪景的宝二爷那日还没穿差点要了晴雯命的俄罗斯国贡品雀毛裘,只穿一件茄色哆罗呢狐皮袄子,罩一件海龙皮小小鹰膀褂,身披玉针蓑,头戴金藤笠,足踩沙棠屐,这副户外运动的行头你说酷也不酷?我最不能理解的是黛玉,贾母那么宠她,一见面就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地叫着大哭;宝哥哥那么爱她,从早到晚和她腻在一处玩耍;*馆的人居环境不算差了吧,宝姐姐送的燕窝又能管饱吃,小日子过得那么舒坦,却不知为何心里只管酸痛,每日里总要哭一会子,才算完了这一天的事.你看人家小姑娘那日参加大观园文联诗歌协会的笔会,与宝二爷踏雪行往稻香村时穿的是啥:足蹬“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绉面白狐狸皮的鹤氅,系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上罩了雪帽”.这群俊男靓女,别说饱餐了烤鹿肉,就是饿上三天肚子扔进两丈深的雪窝子里,凭人家那一身行头,十天半个月也冻不死.

孩童时,生活在雁北苦寒地的我和小伙伴们怎生打扮?但见:

头戴一顶说黄不黄说灰不灰,说蓝又不蓝,说黑又不黑破帽子.讲究的人家,帽里子是灯芯绒的,帽面子是兔子皮的,中间絮了新棉花,两个帽翅像两弯小月牙向外微微地翘着,和宣传画上雷锋叔叔的棉军帽有几分相似.贫寒的人家,帽里子是各式碎布拼成的,用煮黑染了,经了雪打风肷日头照便焕发出五彩斑斓的模样.帽面子则因陋就简,随心所欲,有兔子皮的,有绵羊皮的,还有猫皮的.谁家的猫到了冬天失踪了,小伙伴们必定两只眼睛像鹰隼似的,盯着满街的棉帽子看,看着看着就揪住一个孩子的领口在灰坡上打作一团,咬牙切齿地骂道:“死你灰妈的,杀死了你爷的黄狸猫,缝个妆老壳子准备下阴呀!”这两个孩子便从此结下了不共戴天的死仇,没个三五十年解不开.如此精工制成的棉帽子两个帽翅软沓沓的,胡乱拴在头顶又从后脑勺出溜下来,像在头上扣了个掺了糠的高梁面窝头,活似林海雪原里那个苦命的小炉匠.

身上穿的呢?当然是对襟棉袄大裆裤.那年月,瓜菜半年粮,一到冬天,家家都只吃两顿饭.早饭照例是玉米糊糊煮土豆,稀得能照见天上的星.呼噜呼噜喝上两大碗,立马肚子滚瓜溜圆.出门没走二十步,哗啦啦一泡尿撒得是痛快淋漓,顿时肠子绞作一处,不到半晌午就饿得前心贴后背眼冒金星.肚里没食,身上没膘,就格外怕冷.一夜北风紧,便见老少爷们儿缩着脖子哈着腰,两只手藏在袖管里,像一口钟一样蹲坐在背风向阳处.老人们冻成枯树上的苍鹰,雕塑般一动不动,身材佝偻得像十来岁的小孩.小孩们冻得像挨了打的刺猬,上下牙打着架拖着鼻涕缩作一团,脚步蹒跚得好似七十岁的老人.举目看去,一街的人鹑衣百结,满脸菜色,个个都像华子良.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似乎没见谁大冬天穿过一身三面新的棉衣.辛劳一生的老人像重轭下负重前行的牛一样,在尘世间艰难地跋涉,直到汗水流干了,气力使完了,要开始一场没有归程的旅行,被小鬼敲脑壳打孤拐紧催着走上奈何桥头,摸一下身上的衣服,依然是补丁摞着补丁,就在心里喃喃地叹道:“受了一辈子牛马罪,临走咋就挣下个这!”两行清泪冰凉冰凉地,慢慢流下来,滚落在陪伴了大半生的荞麦皮枕头上!小伙子们苦挣苦挨好容易说下个媳妇,要拜天地了,当娘的才满村子找家底厚的人家给儿子借一件拜天地的缎棉袄.千恩万谢地借了来,不等闹完洞房,那家人就打发个半大小子站在街门洞忙不迭地要了去.第二天,新媳妇要回门,新女婿却没有了缎棉袄,一看婆家光景过成个这,流着泪跑回娘家半年不回来.

婚丧嫁娶尚且穿不上件好衣裳,小伙伴们的冬天就愈加凄惶了.一团团黑黑的棉花从破棉袄的前襟后背争先恐后地钻出来,放在手心里,吹口气呼地一下飘散得无影无踪.屁股后头粗针大线缝上去的各色补丁针脚开了,一片片屁帘在冬日的阳光下呼答呼答迎风飘扬,吹得裤裆里煞是凉快.那时候,我们对人世间的风云变幻了如指掌,好似三国时的诸葛亮,水浒里的公孙胜,在街头玩耍时刻不忘观察天象,一看天边风起云涌彤云密布,便知即刻便会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就赶紧伸出两只手死命按住身后的屁帘,生怕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再也吃不上掺了糠的高梁糕,长了芽的山药蛋.每当狂风过后,我看到小朋友们虽然一个个满面尘土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但却像打不死的吴清华一样依然活在人间,便都为自己的劫后余生兴奋不已,于是先是嗟叹之,接着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还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反正高兴得没法说.

3

在那个神奇的年代,寒冷的冬日里还有许多妙不可言的趣事,至今难以忘怀.夜静更深,捧一杯清茶独对孤灯,恍兮忽兮,神游八极,偶然忆及,不免扼腕垂泪,唏嘘不已;抑或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这些趣事,第一便是顶上一头乱发如同离离原上草,纵然春风不度,长势也堪比平原驰马.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要是日子过得不舒坦,也容易呈现出蓬头垢面的景象.似乎有限的养分全让头发吸收了去,好似乱坟岗的枳棋一样,向四面八方恣意而蓬勃地生长.冬日的塞外,经常上演这样的活剧:一个牧羊人,满头乱发夹杂着许多柴草,穿件露棉花的烂棉袄,腰间系根草绳,站在黄土坡上盯着天边的流云怔怔地看,直引逗得暮归的鸟儿以为这汉子偷了它的巢顶在了头上,便凄厉地呜叫着从蓝天上俯冲下来,在这无辜的人脸上抓出五道或六道血痕,顺便在头顶拉下一摊鸟粪.这人却并不生气,向地上呸呸吐两口唾沫,接着看天上的云.

白发三干丈,缘愁似个长.平日也还罢了,到了年根总该把这堆荒草收拾一下了吧.可怜全村没有一把手推子,理发还得靠祖宗传下来的剃头刀.这剃头刀不知出自哪个铁匠的巧手,刀把有半尺多长,刀背有五分多厚,刀刃锈迹斑斑,豁牙露齿,钝得连豆腐都切不开,当娘的却偏要施展才艺,给不同年龄的孩子设计制造不同的发型.半大小子,要大刀阔斧,把后脑勺和鬓角全部剃光,只在头顶留下圆圆的一丛,远远看去,像顶了只火盖在街头行走.穿开裆裤的小孩,要小心翼翼,在头顶剃出一只寿桃,脑后留下一撮救命毛,编成猪尾巴似的一条小辫,细细的,黄黄的,一看便知是个三代单传的独苗.遇着这样的孩子,说话行事便要格外留心.否则倘若这孩子中道崩殂,妨死他的人必定要偿命.工程如此浩大,设计如此精美,偏偏剃刀又钝得像木头,一刀下去,头上就锯开一道血口子,孩子便倒吸一口凉气,撕心裂肺地号哭.当娘的一边捡一撮烂发止血,一边咬牙切齿地骂:“又不是杀你呀,我死了你也哭不成这么伤心!”孩子就喊道:“别剃了,干脆杀了我算了!”当娘的生了气,下手就更狠了.于是,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美丽富饶的小村庄,到处回荡着孩子们凄惨的叫声和悲怆的哭声,好像家家户户都在私设公堂,对志士仁人严刑拷打.也有受刑不过的,索性夺门而出,在大街上狂奔,可爱的阴阳头被瑰丽的晚霞镶了金边,漂亮得一塌糊涂.

过了两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一把足有两成新的手推子在俺们村一个大户人家横空出世,立即像神六的回收舱溅落在四子王旗一样,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小朋友们顶着凛冽的寒风在这家人门前排成长队,试图体会手推子在头皮上行进时,那咔嚓咔嚓的响声和凉嗖嗖的感觉.那家人却深沟高垒,严防细作人等入内,只差在山寨门前挖条护城河修座吊桥.好容易看到一个孩子从那户人家杀出重围,小伙伴们呼啦一下围上去,想听那孩子召开新闻发布会,细说手推子的妙处.却见那孩子头皮少了好几块,疼得龇牙咧嘴,眼里含着两包泪,作抱头鼠窜状,口中说道:“剃头刀是锯哩,手推子是拔哩.”我情知和这户人家交情尚浅,本也对和手推子的亲密接触不存奢望,见了那孩子的惨状,一发万念俱灰,过年的幸福指数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恨不得不长头发,如一个青皮葫芦活泼泼地浪迹在天涯.或者干脆出生在前清,脑后拖一根油光水滑的大辫子,走关南,闯岭北,何等地风流快活.

4

第二便是唇上两条小河汹涌澎湃奔流不息,好似王右军的笔势,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话说老夫当年,小学初上了,破帽遮颜,石板作书,随了村中大儒也学一些经世济民的勾当.忽一日,那先生讲了半天没盐淡水的故事,又说了两个时辰自己苦难的身世,眼看小孩子们一个个像三更天的草鸡,脖子没了骨头,一溜烟脑袋全耷拉到了裤裆里,那先生大喝一声:“呔,我今日若不给你们多少施展一些手段,你们便不知道我肚子里有多少学问,一发把我看轻了,我今天索性领你们朗诵一回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让你们知道我这马王爷到底有几只眼.”我们村有个人叫四白,是个二傻子,红火得不得了.一听老师说写诗的叫李白,估计也十分有趣,便抖擞了精神,拿定主意豁出小命和这先生朗读他狗日一回.而且我们见过白布黑布红布蓝布,从没见过瀑布,想见也是个稀罕物件,情绪便益发亢奋.那时候,正是三九,天气端的十分寒冷,身上又穿得单薄,小学校的教室偏又四面透风,说是有个炉子,里边的炭火却又半死不活,小孩子们便都一个个冻得涕泗横流.跟着先生念“日照香炉生紫烟”,鼻涕哧溜一下淌到了唇边.又念“遥看瀑布挂前川”,鼻涕淌到了胸前.又念“飞流直下三干尺”,鼻涕已淌到了腿上.再念“疑是银河落九天”,鼻涕淌到了脚面.好在我们的鼻涕质量上乘,弹性一流,看起来气息奄奄,摇摇欲坠,却又总是藕断丝连,绝处逢生.老师刚说了一声停,只听得教室里哧溜哧溜哧溜,一阵吃粉条的声音过后,鼻涕全部收兵回营,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那天下午,阳光格外好,透过窗户纸和暖地照进来.借着这光亮,我看到我的伙伴们,由于长期的鼻涕冲刷,上嘴唇形成了两道红红的河床.当他们拿着一寸多长的铅笔头,在洋灰袋子做成的写字本上鬼画符的时候,鼻涕便慢慢淌下来,陪伴着这些贫穷而快乐的孩子.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水仙花一样不胜娇羞!

多年以后,看到电视上出现了MTV,我根本不屑一顾:我们六岁的时候,就以诗配画的形式尝试过这种文艺样式了.稍长,借来一本没皮的《三国演义》.伴着油灯没日没夜地读.但见第二十回写道:一日,曹操设樽俎,置青梅,与刘备对坐小亭下,煮酒论英雄.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天上刮起了龙卷风.曹操和刘备玩起了脑筋急转弯,考问刘使君知不知道龙是如何在天上玩的.皇叔当然要装疯卖傻,一问三不知.曹操却偏要卖弄学问,侃侃而谈:“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读到此处,我小人家忍不住拍案而起:“听你这老汉唠叨了半天,原来龙的本事和鼻涕一样,看来英雄也没啥了不起!”

5

第三便是身上一群活物神出鬼没,长势喜人,颇有倜傥潇洒、飘逸脱俗的魏晋风度.

在我们身上生存繁衍的这群活物便是令人憎恶的虱子.它们未必是乡村的特产,但绝对是穷人和懒人的专利.这种奇怪的生物,生存和繁衍大抵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卫生条件太差外加习性疏懒,二是衣服过于破弊以致无法洗涤.二者或居其一,则大事谐矣.鲁迅先生在《阿0正传》中,这样描写阿0捉虱子的情形:“有一年的春天,他醉醺醺的街上走,在墙根的日光下,看见王胡在那里赤着膊捉虱子,他忽然觉得身上也痒起来了.”阿O“于是并排坐下去”,“也脱下破夹袄来,翻检了一回,不知道因为新洗呢还是因为粗心,许多工夫,只捉到三四个.他看那王胡,却是一个又一个,两个又三个,只放在嘴里毕毕剥剥的响.阿0起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看不上眼的王胡尚且那么多,自己反倒这样少,这是怎样的大失体统的事呵!他很想寻一两个大的,然而竟没有,好容易才捉到一个中的,恨恨地塞在厚嘴唇里,狠命一咬,劈的一声,又不及王胡的响”.阿0因此和王胡破口对骂以致大打出手.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个有趣的人物,是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吧.我曾经几次坐在绍兴的街头,看乌篷船沿着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小河,吱吱呀呀地从百草园摇过,从三味书屋摇过,从上大人孔乙己倚栏喝酒的咸亨酒店摇过,又伴着水草的清香和两岸的渔火,摇到六一公公的鲁镇,摇到演社戏的赵庄……船头坐着的这个孤独而冷峻的少年,几十年后在上海的租界,呼啦啦地展开了一面左翼文化的大旗.这是闲话.我要说的是,这水气氤氲波明如镜的江南,是要让梅妻鹤子的沈复,枕着芸娘的手臂,眼望风生竹院、月上蕉窗的景致,写下让人一读泪双流的《浮生六记》的地方呀,阿0和王胡尚且要在春日的土地祠前,举行一场你死我活的虱子大赛,那么,寒冷贫瘠水贵如油的塞外,更是虱子们幸福生活茁壮成长的温柔乡了.

回望童年,冬日里的一天,雪在背阴处堆得和房子的后墙一样高.天交巳时,太阳暖暖地照着,一丝风也没有.鸟儿从树枝上飞下来,叽叽喳喳地呜叫着,在雪地上蹦跳着觅食.三个或者五个鹤发鸡皮、鸠形鹄面的老汉,在古庙的西墙下坐定了,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地聊闲天,说的也都是千年万代的事.一个驼子说,昨晚梦见和四丑驴搭伴下窑背炭,大毛炭重得像一座山,腿沉得一步也走不动,四丑驴却身子轻快得像在水上飘.醒来一想,四丑驴死在窑底下快有五十年了.就呸地吐一口唾沫,恨恨地骂:“这死鬼是要叫我去做伴了!”老汉们就说:“就你背后那口锅也管够你背的了,还背炭,下辈子哇!”正说着,一个蓬头厉齿的老妪扶着孙儿的肩,从雪地上脚步蹒跚地走过.一个酒糟鼻盯着老妪的背影发一回呆,就又一声长叹:“五猫娃他奶过门时,是我赶着四套骡子的马车去磨道河接的亲.新娘子蒙着红盖头,走了大半天也不知长得什么样,就见裙子底下露出两只穿着绣花鞋的脚,小得像两只豇豆粽子.我那时快四十了还打光棍,看到这两个粽子,心里头痒痒得像有猫抓.借着马车拐弯,忍不住伸手摸了一把.偏偏让五猫娃他爷看见了,灰牲口把我按在雪地上,打了一身黑青.”老汉们就说:“快甭抖落你那些臭气了,谁不知道你打小就是个灰骚胡.论辈分五猫娃他爷还叫你大爷哩,你倒也能下得了手!”酒糟鼻却陷入了回忆,鼻头一发红得像草莓.

过一会儿,没人吱声了,老汉们就耷拉着头打瞌睡,一条条涎水从没牙的嘴里慢慢淌下来,亮晶晶的,流得比岁月还长.迷糊了没一袋烟的工夫,就觉得身上痒庠起来,伸进去手四面八方抓挠了一回,感觉不过瘾,索性脱下烂棉袄,翻开大裆裤,把鼻尖凑到针脚前,大海捞针一样仔细地查找缉拿,比追捕逃犯还要声势浩大,只差开出十万二十万这样诱人的赏金.翻呀翻,找啊找,虽然布下了天罗地网,战果却并不辉煌.一个老汉把一个物件捏在两指间,就着日光研究了两个时辰,才万分失望地远远地扔了出去,嘴里嘟囔着:“我以为是个虱子哩,结果不是个虱子.”另一个老汉沿着那物在蓝天下画出的弧线,飞快地跑出去,趴到雪地上,好似一条兴奋的猎犬,寻找了许久,终于捕获了一只蠕动的活物,也就着日光研究了两个时辰,喊道:“我以为不是个虱子哩,结果是个虱子!”就又把这宝贝押送回到它主人的裤裆里,快乐地放生.

小孩子是猴子变的,看到老汉们红火成这样,也觉得很有必要展示一下逮虱子的才艺,就伸出鸡爪子似的两只黑黢黢的小手,在棉衣里四下里乱抓,抓着抓着就扯出一团黑乎乎的烂棉花,连忙生起一簇火,把那团棉花扔在火上烧,只听得在棉花里玩潜伏的那群地下党,一声口号都没喊,就在火光中噼噼*响成一片爆竹.这是火刑.更好玩的是石刑.把衣服里的棉花放在两片青石中间狠命地砸,霎那间就砸成了殷红的一团,孩子们就守着这团棉花嗤嗤地笑,两管鼻涕拖得老长,高兴得手舞足蹈.只是衣服里的棉花越来越少,便冷得缩成一只刺猬,恨不得变成一只麻雀,在墙头上找个窟窿钻进去,度过这寒冷的冬.

虱子的确是令人生厌的.但它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绝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它是穷人的伴侣,当你穷愁潦倒沦落江湖,蓬头垢面鹑衣百结的时候,这厮们必定不请自来,仿佛从天而降,与你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开水煮不死,寒风冻不死,半月二十天没吃没喝也饿不死,三年五载不沐浴更衣也熏不死.世界上好像没有一种生物有虱子那样顽强的生命力.亲们还有着极强的政治定力.皮糙肉厚浑身酸臭的贩夫走卒它不嫌,衣香鬓影的靓男俊女百般引诱它不走.咬定穷人不放松,立根原在破袄中.端的是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的时代楷模.然而,当你金榜题名衣锦还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的时候;当你腰缠万贯富甲天下,白马红缨彩色新,不是亲者强来亲的时候,虱子们却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绝不死缠烂打,闹出索要分手费,赔偿青春损失,搞亲子鉴定,找网络包养秘史,到你官衙或字号门口击鼓喊冤、撒泼上吊、拉条幅、拍肩膀套近乎那些下三滥的事情.其气节和操守,似乎比那些傍大款的官员、当二奶的小姐要高尚得多.

由此看来,在你身处逆境运途多舛之时,身上长了虱子也不见得是多么丢人的事.当这些不速之客在你身上安营扎寨宾至如归,呼朋引类纵横驰骋,觥筹交错大开宴席,忽聚忽散来去如风的时候,你应当时刻警醒: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以悬梁刺股、临深履薄之心砥砺意志发愤图强,体会民生之艰难,感受创业之不易.诚如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所说:“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作恶,可恶是贱而无能.”遥想当年,勾践卧薪尝胆、刘备织席贩履的时候;陈毅元帅在梅岭身陷重围,“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写诗感慨“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的时候;朱老总在太行浴血抗战,林弹雨中挥泪痛悼左权“名将以身殉国家,……留得清漳吐血花”的时候……身上的虱子估计都少不了.斯诺在《西行漫记》里曾经这样记述第一次见到时的情景:陕北高原上的气候还有点凉,但窑洞外面的阳光很温暖.在谈话间不经意地解开了裤腰带,将手伸进裤腰里捉虱子.捉到吸满了血的虱子,就用指甲挤破,*作声.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是那样地无拘无束、洒脱自如,这是真正伟大的人物身上才有的特殊的魅力.

如果有空翻检一下史书和典籍,你还会发现自魏晋到唐宋,虱子的社会地位好像并不低.我们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和士大夫,喜欢洗澡的人似乎不太多,这就给虱子繁衍生息大显身手开辟了空间提供了舞台.这些被称作形似琵琶的生灵,竟循着大师的笔触,昂然走进了晋史汉赋唐诗宋词的深处.

先说魏晋名士嵇康吧.嵇叔夜美词气,有风仪,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说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其“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这么个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的美男子,却“土木形骸,不自藻饰”,特别不爱讲卫生,“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曹魏景元元年,他的好朋友山涛想推荐他到朝廷当大官.这按说不是件坏事.现如今有些中年得志的官场中人,据说把“升官发财死老婆”当作人生三大快事,钻头觅缝地奔走于权贵之门,多少钱都敢送,多大官都敢当.而我们的嵇康先生却偏偏不领情,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把好朋友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顿.其中阐述自己不愿做官的第三个理由竟是:做官须“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在嵇康心目中,官不如虱,宁可高官不做,也不愿放弃己所珍爱的虱子.三年后,嵇康被司马昭以不孝的罪名杀于洛阳.临刑,康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日:“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言毕,引颈就戮.那些曾经随了先生纵酒放达抚琴长啸的虱子,也从此消失在了幽深旷远的林谷之中.

《晋书》里也记述了两个同样有趣的人物.

一个叫王猛.《晋书·王猛传》说他年轻时卖畚箕为业,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没人能看得起他.王猛却一点也不在乎,有个叫徐统的人叫他去做官,他不动心,跑到华阴山玩野外生存训练去了.桓温领了十万人的精锐部队入关作战,王猛感到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既不准备见面礼,也不推荐信,披了件破棉袄就去敲人家桓大将军的门.见了面高谈阔论也还罢了,竟还当着将军的面旁若无人逮虱子.这要搁现在,谁敢在这么大的官面前如此放肆,估计早让人家一按电铃,呼啦来一群警卫或保安乱棍打出了.想提拔,做梦去吧.桓温却看出这后生是个人才,不仅没让秘书把这个养虱专业户提着衣领拉到辕门外,把他的烂棉袄从楼上扔出去,再让防疫站的弟兄拉响警报赶紧来喷一回雾,反而“赐猛车马,拜高官督护,请与俱南”.这样的好领导估计几千年碰不到三两个,王猛却一点也不珍惜,聊完天领着他的虱子高高兴兴回家去.

另一个叫顾和.《晋书·顾和传》说,王导任扬州刺史时,调顾和为刺史从事.按汉制,刺史的秩级仅为六百石,只相当于中下级的县令.那时的县比现在的范围广,县令以及刺史相当于今天的地厅级干部.刺史每年八月起巡察郡国,年底回报告工作,只有监察权,没有处置权,其工作性质和现在的巡视组有点像.由此推测,顾和的级别最多是个副厅级.初一那天,顾和该向主要领导汇报工作了.按说这是多么严肃的一件事情啊,顾和却既不认真熟悉汇报材料,也不精心准备恭维领导的话语.却把他那辆破桑塔纳停在市政府门外,聚精会神地抓起了虱子.这一幕情景偏偏让当时任武城侯,后官至尚书左仆射的周顗(经常被人们的引用的“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就是后来当了丞相的王导误杀了他的恩人周顗,知情后大哭时说的话,伯仁是周顗的字)看到了.老周一看顾和这么好玩,就返回去指着顾和的心口问:“此中何所有?”“顾搏虱如故,徐应日:‘此中最是难测地.”’周顗感觉顾和的回答意味深长,进了会客室告诉王导说,你老人家的手下,有一个将来可以当部长或副部长的人才.后来顾和果然当了尚书令,看来周顗的确是独具慧眼的.掩卷长叹之余,只希望我们的组织部门多几个像周顗这样的人.

“搏虱如故”的魏晋风度也深刻地影响了唐宋两朝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李太白《赠韦秘书子春(之二)》写道:

徒为风尘苦,一官已白须.

气同万里合,访我来琼都.

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

留侯将绮里,出处未云殊.

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据说我们的山西老乡白居易先生也不怎么爱洗澡.且看他在《沐浴》一诗中的自画像:

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

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余.

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

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

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

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知.

好你个白乐天!洗了个热水澡,揽镜一照,竟然瘦得不认识自己了,邋遢成这样,不长虱子才怪.

王安石更有意思.宋朝的洗浴业已经相当发达,老百姓都经常到公共澡堂泡澡,王总理断不至于穷得家里安不起一只莲蓬头.面药(增白霜)、红雪(祛斑祛痘)和口脂(润唇油)、澡豆(沐浴露)之类的贵族洗浴美容用品,杜子美一个建设部副部长都用得起,曾在诗中写道:“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王总理这么高级的国家公务员,估计的同志也没少往他家送.但他老人家偏偏“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懒就说懒吧,偏要把自己塑造成艰苦奋斗的典范.据说他最得意的诗句是“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似乎只吟得一联,终未成章.宋人陈正敏的《遯斋闲览》写道:“荆公、禹玉熙宁中同在相府.一日同侍朝,忽有虱自荆公襦领而上,直缘其须上.顾之笑公不自知也.朝退,禹玉指以告公.公命从者去之.禹玉曰:‘未可轻去,辄献一言以颂虱之功.’公曰:‘如何?’禹玉笑而应曰:‘屡游相须,曾经御览.’荆公亦为之解颐.”如果搞一个虱子博物馆,王荆公这只在宰相胡须上遛弯,又经常被皇上接见的虱子,注定是要被放在红丝绒上、聚光灯下供后来人瞻仰的.

看来,不是虱子伟大,而是要看它长在了谁的身上.

我生平最讨厌的是和我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一旦进了城,或投亲靠友做了个小官,或坑蒙拐骗发了点小财,或假充内行混了个职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人一阔脸就变,从不敢提起自己曾经浑身长满虱子的光荣历史,似乎生下来嘴里就含着金钥匙,脚下踩着两朵祥云,干净得一尘不染,圣洁得好像天使.还是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的好:“富贵之家,常有穷亲戚来往,便是忠厚.”这些人的不忠厚处,就是进城之后再不和故人来往.若有个同学或乡党闯入他那七八十平米的豪宅,逐客之后必定像妙玉接待了刘姥姥一样,把地板用清水干百遍地洗,嘴里还不忘用最恶毒的话咒骂这人不知趣.其实,我们身上不长虱子,也好像没有多少年.记得上高三时,每天学得昏天黑地,连洗脸刷牙的时间都没有,偏偏一个个初开了情窦,朦朦胧胧地竟然能辨别出女同学哪个长得漂亮,哪个长得寒碜.其中就有一个女生,小脸红红白白的,走起路来脑后的马尾巴一甩一甩的,学习成绩又格外好,于是就骄傲得像一个公主,根本不和凡人说话.我那时穿得烂走得慢,学习成绩也扯淡,当然也没有勇气和公主套近乎.有一天我上讲台擦黑板,慌慌张张地经过公主的座位,竟然把人家课桌的书本横扫到了泥地上.公主当然张嘴就骂,我的大脑里却一片空白,只看到公主的小嘴一张一合,却听不到一丝声音.胸膛里像有一只小鹿在咚咚地撞:我的妈呀,公主竟然和我说话了,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我为此激动得三个晚上没有睡着觉.谁知更大的还在后头.过了两周轮换座位,我竟然坐在了公主的身后.有一个冬日的下午,教室里的火炉熊熊燃烧,把人炙烤得昏昏欲睡.我抬起头来,忽然看到一只虱子,一只十分健壮的虱子,在公主的马尾辫上徘徊.热身之后,便大踏步地前进,大踏步地后退,还不住地挤眉弄眼,外加翻跟斗耍把式,活泼得不得了.我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本想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那货缉拿归案,在公主面前将功赎罪.但转念一想,一旦人家矢口否认和这厮的血缘关系,反告我个性骚扰,我就有嘴说不清,一失足成千古风流人物,连高考也参加不成了.诚如此,则如何面对故乡漫山遍野的大豆高梁还有我那衰老的爹娘!于是我就权当没看见,低了头深入研究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会失败.用了一下午的时间,终于找到了答案: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同时虱子的反动势力太强大.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没见过我这位漂亮的女同学.终于有一天,接到一位*学的电话,我们当年共同心仪的公主,作为一家跨国公司华北大区的总裁,即将光临龙城太原参观访问,这便成为我们在太原坚持抗战的同学们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幸福的时刻终于来临了.车门开处,我首先看到公主阁下两只一尺多高的高跟鞋,接着是一阵浓烈的香味滚滚袭来,估计我们的公主临来之前刚被从香水池里捞出来.下得车来,我看到公主的小脸还是红红白白的,风韵不减当年,只是脂粉挂满了脸颊,一说话就扑簌簌掉下来,好似下了一场六月雪.要吃饭了,公主面对满桌佳肴无处下箸,用雁北话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普通话说:

“我不喝茶,喝了失眠.”

“我不吃猪肉,容易发胖.”

“我不吃海鲜,嘌呤太高.”

“我不吃辽参,你们太原不会有真货.”

便拣两片青菜叶,在半碗温水里涮了又涮,方才皱着眉头艰难地咽下去.我看着公主这般痛苦,忽然想起当年在她的马尾辫上飞檐走壁的那只虱子,心说,那货要是还活着,该有三十二岁了吧.假如我有幸再遇着它,非让狗日的承担农民起义失败的责任不可.想到此处,嘴里的一大口干红呼的一声喷了出去,溅了人家坐在对面的公主一脸,把宴会的气氛弄得十分尴尬,从此很少再有人请我吃饭.

6

第四便是两只脚板黑如炭,硬如钢,不惧斧钺刀,敢闯龙潭虎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计划生育的曙光还没有普照到塞北蛮荒之地,我们这些人于是得以厚颜无耻地苟活在人间,成为时代列车飞速前进的最大累赘.人多没好饭,猪多没好食.家家户户养育五六个甚至七八个儿女,要想吃得可口穿得光鲜简直是天方夜谭.孩子们脚上的鞋,全靠当娘的一夜一夜不睡觉,就着煤油灯豆大的光亮,干针万线做出来.可恨我们美丽的村庄地无三尺平,到处怪石嶙岣,手工纳的底子又不经磨,初一才上脚的新鞋,不到二月二就鞋底磨出了洞,鞋面张开了嘴.当娘的坐在小板凳上,边拉风箱边把满地的鞋一只只拿起来看,边看边一迭声骂:“这些费缰绳的驴,打双铁鞋也能磨烂.”

铁鞋当然没有福分享用,铁脚还是可以打造出来的.七九河开,燕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我们熟知这农谚,只要看到一夜间桃花红了,杏花白了,阡陌之间草色青了,一树一树的柳絮洋洋洒洒地飘了,便忙不迭地把脚下的破鞋两个飞脚踢上房顶,踩着一地的花瓣,追着小燕子墨绿色的身影扑向了无边的田畴.在长达七八个月的漫长时光,我们穿林过水,披荆斩棘;我们上大树掏鸟窝,下小河摸鱼虾;我们披星戴月捉迷藏,翻山越岭砍圪针……全凭一双光脚板.走啊走,走啊走,脚底硬是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轻易又舍不得打半盆水洗一洗,脚面上便结了个黝黑的壳,伸出脚像穿了两只分趾的翻毛皮鞋,帅呆了,酷毙了,给多少钱都舍不得卖.

在野地里疯跑,脚底板难免要划开口子扎进刺.好在我们知道革命道路并不平坦,早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受了伤并不哭泣,一只脚跳着,找块石头坐下来,倒吸一口凉气把指头粗的毒刺拔出来,顺手抓把黄土止住血.本来疼得钻心,却故意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胡乱哼着些小曲继续操练,割草便割草,放羊便放羊.到了伏天,一发脱得精光,每人裆间带着一串小零件,挺着小肚子,像一只只站立着的螳螂似的,昂首阔步向前走.看见一处下雨积成的水塘,不问深浅,扑通一声栽下去.过了小半天,才从泥水中露出头,便见学堂的先生带着一脸坏笑蹲在水塘边.下面的情景愈加充满了戏剧性,我们被满腹诗书的先生拉着耳朵带到学堂,沿着教室的房檐一溜站好,接受全校革命师生的的检阅.忽然觉得裆间那一串小零件没遮没拦,开放得有些过头,便伸出两只小脏手急忙挡住,先生的教鞭就带着风声抽向胳膊,“你们这伙人也懂得羞?”那时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分,围观的小女生脸上的笑容好似盛开的向日葵,一片金黄.现在想来,我们竟然小小年纪就成了天体运动的先驱者,也不枉年轻过一回.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在水塘里尽情地遨游了一个伏天,身上涂满了泥浆,让骄阳烤炙得恰似铜铸的精灵,又像才出土的陶俑,古色古香,丽质天成.忽一抬头,看到水塘边的杏树叶子血染了一样红,一阵北风吹来,在水面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小伙伴们从泥水里探出身来,不觉打了两个寒噤,便知夏天的好时光离我们远去了,就像小蝌蚪进化成了青蛙一样,慌慌上了岸,把些破衣烂衫七长八短地套在身上,继续扮演脊椎动物.脚上却依然不肯穿鞋,路见不平,还要飞起一脚将那巨石踢到天外.为了检验大半年艰苦磨砺的成果,找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在四面八方仔细潜伏了,待到积雪有半尺多深,踮起脚尖在雪野上走出一串串梅花.大人们见了,以为是风雪天狼饿得招不住进村觅食了,把孩子们关在家里死活不让出门,孩子们就躲在门后面,捂住嘴偷着乐.乐着乐着,数九天来临了,孩子们才一万个不情愿地找出张着嘴的破棉鞋,套在一双铁脚上,到村外的冰河上栽跟头耍把式,活泼得像花果山的猴子.玩得正在兴头上,突然觉得*不听使唤了,低头一看,棉鞋和冰面早冻在了一起.使劲一抬脚,只听得哧啦一声,两只鞋底子留在了冰面上.孩子们就穿着两只鞋帮子,打着得胜鼓,敲着得胜锣,高唱凯歌还.

棉鞋没底子也冻不死人.虽然没读过《孙子兵法》,但对付寒冷,我们惯用火攻.每日下午,我们在学堂里随了先生多少学些革命道理,以便长大以后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我们知道要想当英雄,肯定活不长.胡兰姐姐只活了15岁,雷锋叔叔21岁,刘文学14岁.龙梅玉荣没牺牲,但手指头全冻坏了.眼看革命形势这么严峻,我们也一个个早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掐指一算,要是到14岁就光荣牺牲,也就还剩不到七年的活头了.所以决计趁现在头颅还在肩膀上,热血还在腔子里,先饱饱地到野地里放几场火,也不枉在人世间行走过一回.那时候,一盒火柴比还金贵,为了放火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火种.课间休息,我们假装去上厕所,觑着没人,从怀间飞快地掏出一面火镜,从破棉袄上扯下一团棉花,几个小脑袋围成一圈,屏声静气地从太阳上取火.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烂棉花冒起了烟,我们赶紧嘬着嘴轻轻地吹,吹出了香头大一点红,慢慢引燃了火绳,便让一个政治可靠历史清白的同志揣到袖管里,继续到教室长期潜伏.火绳在袖管里,点着了破棉袄,一缕蓝蓝的烟从革命者的脖子后面慢慢升起,教室里很快飘出了烫猪头的味道.为了不暴露起义计划,这位义士一动不动地埋伏在老师的教桌前,任凭身上青烟袅袅……

下课的铃声终于响了,小伙伴们簇拥着我们的英雄,像受惊的狡兔,像脱缰的野马,扑向了山峦和田野.在那密密的树林里,也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我们静静地埋伏在冰天雪地,待到夜幕降临,便以火光为号,一同举事.头发烧焦了,眉毛燎光了,借着火光看去,一个个面目变得狰狞,活似庙里壁画上的夜叉.棉鞋烧得剩下半只,由它去,跺灭了火接着玩.裤脚烧得一长一短,怕娘发现了挨揍,卷成一样高,夜半更深再回家.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只见山山岭岭,沟沟坡坡,一丛丛野火熊熊燃烧,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把我们苦涩的童年装点得光芒四射!这个美丽的夜晚,如今还经常在我的梦境中出现.

7

我大学毕业那年,四川雅安市石棉县的英雄少年赖宁为扑灭山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15岁.不知何时,太原市少工委在北城区的东仓巷给小英雄塑了一尊像,静静地伫立在省军区第二干休所的门口,为戎马倥偬的老军人站岗放哨.好多年过去了,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可爱的小男孩是谁.有一年的冬天,一个原籍四川的老军人披着大衣出门散步,看到他的小老乡穿着短裤背心,肩上背着书包,笑眯眯地站立在料峭寒风中,刘海上落满了灰尘,心里觉得不忍.就招呼了两个小战士,把赖宁抬进了干休所的走廊,意欲等明年春暖花开,再让小英雄上岗执勤.谁料太原某报的记者有一天从东仓巷经过,一看碑座上空空如也,赖宁不翼而飞,立马含着热泪奋笔疾书,在报纸上发起了“寻找小英雄”活动.那张报纸一时间洛阳纸贵,许多领导同志作出了重要批示.老军人一看事情闹得动静有点大,赶紧趁着夜色又把小英雄请了出来.这件事早惊动了附近一所小学,老师带领一群红领巾迤逦而来,在塑像前敲锣打鼓,吹号献花,好像还宣了誓,热闹了足有两堂课的工夫.那天我恰好从这里经过,看到赖宁同学小脸洗得干干净净的,一身短打扮迎着寒风向我微笑,想起自己年幼时漫山遍野放火的荒唐经历,不禁羞愧莫名.

荒唐是荒唐,但当年我们对放火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那种有条件要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放的执着,那种看到四面八方烈焰熊熊时难以言状的快乐,也是异常真实的.十七世纪印象派大批评家金圣叹和他的朋友在十日的阴雨连绵中,住在一所庙宇里,计算出了三十三个人生极快乐的时刻.其二十九日:“做县官,每日打鼓退堂时,不亦快哉!”官场险恶,步步惊心,一天又混过去了,是挺好玩的.其三十日:“看人风筝断,不亦快哉!”这老汉好有童心,却又率真得可爱!其三十一日“看野烧,不亦快哉!”哈哈!读到此处,不觉拊掌大笑.我真想抱着这四百年前的知己,在他虬髯森森的脸上亲一口.据说拜伦一生中只有三个快乐的时候,真是个可怜人.若是随了我们去放火,至少能有四个快乐.还是林语堂先生说得好:“世界岂不是一席人生的宴会,摆起来让我们去享受.”

我怀念故乡的冬天.

2015年2月写于太原

责任编校王小王

总结:上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故乡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故乡的冬天本科毕业论文故乡的冬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谈谈故乡的年俗
当年在故都过年,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一进腊月门,大家就忙活起来了 北平有一首民谣“送信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煮饽饽 ”就是说,一吃腊月初八熬的腊八粥,就告诉您年尽岁逼啦 .

愿有故乡住心头
去年腊月我回老家,看到这样的情景山梁下,一群人打着火把缓缓移动着,夜雾紧裹着大地,仿佛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感 这是我那些从远方打工回来的乡人,刚从火车或者飞机上下来,便马不停蹄地赶回老家 我的一个远房三叔.

望月思故乡
我家门前就是公园 中秋夜,我兴趣盎然地到公园赏月 公园里早已熙熙攘攘,扶老携幼,轻晃花灯,劲挥光管,……候着那“人生几见月当头”的一刻 这时,我忽然听到有几个小孩子,高声朗诵起.

下雪的冬天
不经意间朝窗外看了一眼,目光不由停顿下来,那悠悠荡荡从空中飘下来的,不正是雪花吗我的内心充满欣喜,同事们也激动不已 接着,整个大院都沸腾起来了,大家纷纷议论着这场难得一见的雪 我安静地看着窗外 雪花像.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