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高校教育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和地方文化融人地方高校教育的价值诉求和策略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主题:高校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4

地方文化融人地方高校教育的价值诉求和策略,本文是高校教育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和地方高校和价值诉求和策略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高校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企业文化的论文医学教育管理杂志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高校教育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教育,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契合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内在需要,是创新高校教育方法路径上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应自觉担负起传承、建设与创新地方文化的责任,转变教育观念,在促进人文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文化自觉自信与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充分发掘地方文化的教育价值.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教育可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加以推进.

关键词:地方文化;地方高校;内涵;功能;价值;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29(2017)05-0065-08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关于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关注与重视.“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伟大创造物,是整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流和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地方文化虽是历史文化积淀,但“在世界的变迁、社会的演进和嬗变中,也昭示着某种现代精神和当代意识”[2].在高校较为集中的地区,一般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区域文化特色也较为显著.地方高校根植于地方,其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反哺与滋养.地方高校占据区域文化的高地,汇集大量智力资源,集聚“天时、地利、人和”,在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方高校应自觉肩负起传承、建设与创新地方文化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掘和运用地方文化资源与精神.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教育对于推进高校人文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形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地方文化的内涵结构与功能意义

(一)地方文化的内涵结构

在我国,地方文化一般指某一地区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地区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地方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异变,“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3].地方文化作为整体文化的重要因子,从不同的维度看,由不同的要素构成.从时间维度看,地方文化可分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近代革命文化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类型维度看,有物质(有形的)文化和非物质(无形的)文化,前者指以实物存在的、比较具体的遗迹或遗物,后者是学术思想、风俗习惯、典章节庆、民间艺术等比较抽象的内容;从内容维度看,地方文化主要包括方言、民俗风情、民间信仰、饮食文化、民间建筑、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变迁、民族分布和历史区划等;从空间维度看,地方文化主要是以本土文化为主,也包含与邻地交流互鉴过程中形成的融合文化.地方文化虽然各有不同,主要体现在象征符号、价值观念、规范体系和物质文明这四个要素的差别上,但基本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功能逻辑却是统一的.地方文化结构中的文化元素最能独立、细致地反映民众的生活内容,其文化丛深刻地体现着民众的生活逻辑和生存方式,其文化模式指导着民众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秩序.

(二)地方文化的功能意义

地方文化是独树一帜的亚文化,以其亲和力和独特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方民众的生产、生活,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维系社会运行和发展上发挥着独特的功能,日益成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地方文化具有整合功能,能协调一定范围内群体成员的行动,使成员之间的行为达成共识,促成合作;地方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方向,指出行为标准,在合理或不合理的行为模式中获得正确判断,从而选择有效的行动;地方文化具有涵化功能,可以促进人的社会化,提供人们生活的知识“背景”,使人接受一定情境文化的熏陶,掌握一定的文化规则,被社会或他人接纳.

地方文化各要素在地方历史演进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领域.当代,各具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地方文化一方面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与地方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成为地方发展的窗口和品牌、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等产业的基础性条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地方文化的精华内容和优秀因子,是地方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与资源条件.

文化是多维的,故以文育人也应是立体地、多层次地展开.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中蕴含的*道德与根本精神来教育人民,正是伴随社会转型而完成文化自觉转型的需要,也可进一步促使地方、国家、民族教育回归到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上来.当前,中国文化正在经历新的、复杂的建构过程,这将是一个进一步弘扬包括地方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确立主流价值体系的地位、明确地方文化的“支流”作用、吸收其他文化的有益成果、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建构的过程[4].在高举弘扬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旗帜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无视地方文化的存在意义.

二、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的教育价值

(一)地方文化是地方人民的实践智慧与精神标识,是地方高校促进人文教育的珍贵素材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当今,人文精神缺失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更是地方高校教育的一大缺憾.不少大学生精神空虚,实用主义、功利思想盛行,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不够,“小我”思想浓重,“大我”精神缺乏.对于青年学子,虽不要求人人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也不必要人人都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意识,但“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和“明德知礼”的道德修养却必不可少.

南宋教育家朱熹主张道德教育应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言:“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学校贡举私议》)大学教育应是“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如果只追求知识技能而缺乏德行教育,人就会迷失自我.然而,地方高校的目标定位重在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己任,往往过于强调“应用”的原则和“职业”的育人色彩,导致在很大程度上违背大学之道———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圆融统一[5].无论何种目标定位,大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知识,懂得技术应用,更应该着重对学生实施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认识社会的教育,让学生“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准确来说,高校教育是“全面人”的教育,人文教育有其存在的内在逻辑,即“人文教育是现代大学之基”[6].

现代人文教育关乎人的知行统一,关系到人的精神品格培养、终身教育和生命价值的探索.人文教育活动“既要体现一种精神追求,又要追求一定的精神.不然只追求一种精神,却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无法体现精神追求,就会流于形式,徒有其表”[7].人的技能由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构成,其中的自我管理技能最为关键,关系到人的可持续发展.而自我管理技能其核心指向人的精神品格,精神品格的培养则主要依托人文教育.社会学认为,个人的社会化需要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文化素养的提高、品格的塑造需要一定文化情境的浸染和切身的体验,地方文化恰好提供了这种情境.作为“文化人”,都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倾向,即关于“我”无限存在、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探索.地方文化详实、真切,能营造特定的文化情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同身受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精神品格的形成,培养其文化精神,满足其价值期待.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人数急剧增加,原有的校园文化资源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甚至成为很多地方高校人文教育的瓶颈.地方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积淀下来的历史文明,充分反映了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代表了地方人民独特的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文化是融合了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复合体”[8],高校文化系统和育人环境的建立离不开地方文化的补给.如今,各地政府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文化资源得到大力挖掘,文化场所建设如火如荼,这些都为地方高校全面促进人文教育创造了条件,如加以合理利用,定会助推高校的教育教学.

(二)地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因子,是地方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资源总书记在关于文化发展繁荣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源、文化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自觉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基础和资源,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内涵厚重,有着内在的功能逻辑,文化模式独特,凝聚着区域内人们的处世哲学和生存之道,蕴含着人们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其文献古籍、文学艺术、民风民俗、道德信仰、乡言乡规等貌似难言大雅,但其中的精神要义和集体意识却具有普适性,因而也能发挥强大的育人功能.

地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流,它记载了地方历史,又孕育了地方人民的精神品格,反映了地方人民的价值追求,可为地方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应接地气,扎根于地方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入挖掘和阐发地方文化的时代价值,使地方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要探寻地方文化资源与人文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教学的契合点,让地方文化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得以充分运用,讲好本土文化故事,还原文化真实场景,让众多地方杰出人物、历史事迹及其蕴含的精神品格鲜活起来,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共融共进,发挥其文化引领作用.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思想工程,如果采取说教式地灌输或粗暴式地强求的方式方法,肯定会引起学生的排斥与逆反心理,最终效果适得其反.应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本土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佳话,从现存的历史遗迹、历史文物,从民间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中,开启教学话题,将其导入教学内容,使之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学主旨.价值观培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一两个教学案例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其有所触动,一两节课可以影响学生的认识与理解,但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使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地植入内心,并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高校教育者在推进此项工程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支撑,需要有丰富丰满的文化资源素材,还需要熟知地方文化,对地方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综合创新.

(三)地方文化是集体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地方高校形成文化自觉自信、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力量源泉

地方文化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包含了地方人民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地方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反映了地方人民的集体潜意识.地方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地方人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的精神结构是意识和潜意识的统一体,潜意识又可分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是体现人的社会特性的潜意识[9],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同一地域的群体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经历成千上万年的积淀,成为这一区域群体的集体潜意识,再经过抽象与概括,升华为区域范围内共同认可的地方文化.这个历史过程表明了集体潜意识是一种群体文化的内化,地方文化是集体潜意识的外化成果,是地方民众共同的精神创造.

在作为种族记忆的集体潜意识中,保留着人类祖祖辈辈适应生态和生存环境而积累下来的生产、生活经验,它们构成了现世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深层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依据[8].“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走向何方? 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是2015年总书记在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的讲话,充分表达了文化自信的历史之源.文化自觉离不开高度的历史意识与历史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人们创造的文明成果的深刻把握.

地方高校应结合地方实际,深入研究和把握地方文化的价值资源与独特优势,努力实现地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融合现代文化,以推进地方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文明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9月,总书记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同年3月,主席访欧期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扎根地方,读懂地方,地方高校只有在充分把握地方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理解地方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共有的精神诉求与价值观念、集体的精神创造,从而才能推动形成更基础、更广泛、更坚定的文化自信.

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中华文化的根基之上寻找符合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办学之道.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充分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10].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体现.

三、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教育的策略

(一)支持地方文化建设,搭建教育教学新平台

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应是互动互惠的.地方高校具有大量且集中的智力资源,是传承与创新地方文化的主力担当,理应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但事实上,大部分高校对地方文化服务意识不够、参与度较低、主动性不够,以致资源闲置.地方高校应自觉担负起传承、建设与创新地方文化的重要责任,积极探索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路径.

1. 高度参与地方文化建设

高校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是服务社会的体现.通过参与能显著增强地方文化的辐射作用,同时,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也是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和人文素质的重要方式.地方高校应主动联合政府门共谋文化事业,为地方文化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给予理论指导,并参与当地的系列文化活动.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文化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领略文化的魅力,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2. 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一个社会的文化是开放的,供所有社会成员共享.地方高校既然以服务地方社会、文化发展为己任,就应将自己的馆藏资源、文化场所定期向社会开放,与地方社会成员共享.联合社会文化机构创办特色学术刊物、设置特色专栏,积极配合和开展地方项目研究,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地方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地方高校不应漠视当地的文化机构和文化场所,更不应忽视它们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应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引进来”,积极主动寻求合作,与其建立长效的联动机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在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的同时,利用其丰富的文化资料和文化实物作为教育教学的素材和工具.

3. 搭建网络教育平台

网络媒体技术的革新给文化学习、传播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人们可以更加自主、多元地共享文化资源.地方高校在融合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可广开思路,多途径地融合线上渠道,搭建文化网络传播平台,联合开发主题类APP、公众号、社交端口等新媒体,将地方文化以主题形式通过新媒体端口向地方高校传播,将地方文化资源以当代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予以推送,让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多元地习得地方文化资源的精神要义,从而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学生.此种方式是新时代学生所乐见的,所产生的叠加效应甚至会呈几何数增长.

(二)依托课程建设,完善人文教育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的核心是课程.从培养人的角度看,专业课程体系本应不会因为地域而存在较大差别.然而事实上,高校往往自带体系,有着维持自我平衡的运行系统,教学体系的建立并没有完全遵从培养“文化人”的目标需要,常常忽视人文素养的基础性作用.少许地方高校心高气傲,漠视地方文化的教育意义.时下,中国的发展、改革向纵深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地方高校不可能置身事外,只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地方高校基于地方文化的差异和凸显办学特色的需要,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区域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别样的教学体系已成为必然选择.

1. 重视地方文化对人文课程建设的作用

在高校人文教育中,人文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促进精神成长发挥着统领作用.但现实情况却难以让人乐观.因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之需要,地方高校设置的课程更倾向于实用性,人文课程较少,仅有的人文课程不是行政指导下的公共课,就是根据职业素养需要而开设的基础课,大多都未将地方文化列入显性课程体系之中.地方高校要凸显办学特色,在设置课程时就不能一味盲目迎合市场需要,而是“需要重新审视学校课程,需要重视地方文化,重视学生本土认同感的养成”[11],结合办学特色,积极利用俯首即是、色彩斑斓的地方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完善人文教育教学体系,以此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人文教育的效能.高校是教育资源的整合者,一切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文化资源都应为我所用.地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人文课程有着极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化课程内容

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建设,是满足“地方文化人”价值期待的需要,也是我国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价值取向的应然性选择[12].从课程评价的角度看,实用性课程的效能较为直观、容易量化,而人文课程被认为只是用来扩大知识面和培养兴趣的,其效能难以评价与量化.因此,许多地方高校在设置人文课程时,往往忽视其内在逻辑,任意拼凑,“点菜式”开设课程,致使课程体系杂乱无章,内容零散无内在逻辑.许多高校人文课程的学分占比并不低,但课程的品质却不高,缺乏文化性、整合性和多样性;课程教学也流于形式,许多教师因课程得不到重视而随意应付、无心钻研教学,“社会无需要,教师无精力,学生无兴趣”正是人文课程在地方高校处于尴尬境地的真实写照.因此,丰富、丰满的地方文化资源在优化地方高校人文课程内容方面的独特功能亟待有识之士充分挖掘.

3. 依托地方文化资源设置相关专业

专业的发展能带动教学体系的完善.地方高校应主动“联姻”地方文化产业,基于地方的人文资源和产业资源,结合地方的文化传统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利用、整合地方文化品牌资源和优势项目,设置与当地文化产业相匹配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通过设置专业和调整课程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以文化管理专业带动其他关联专业的发展,丰富地方高校的人文教育教学体系.

(三)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拓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新路径

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建设须重视和解决好几个重要问题:地方高校有无有效模式和条件,能够使闲散、沉寂的文化资源有机、鲜活地呈现于教学之中;融入、宣扬地方文化时,能否不自我封闭、唯我独大,以开放的姿态去融汇非地域文化;能否很好地厘清学生品格培养和知识技能获得之间的关系,适时、适度地引入文化教育素材;地方高校是否具备一支熟知地方文化的专任教师队伍.在具体做法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将融入地方文化贯穿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

在不影响专业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将地方文化相关素材融入到、体现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评价等多个单元中,并适度地将其以“硬指标”对待,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同时,鼓励教师申报和开设地方文化类选修课,开发新课程,允许选修课程的多样性存在.也可选择性地邀请地方文化名人到高校开坛讲学,将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料和文化实物作为教育教学的好素材、好工具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增强地方文化的辐射力,提升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2. 重视隐性课程的功能意义

地方高校多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技能型人才为主,如果将大量的地方文化类课程设置为显性课程,显然不科学也不合理.其实在显性课程之外,高校还存在一定规模的隐性课程.《教育大辞典》中将隐性课程定义为: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可以说,学生在课堂外无意间习得的由教师以特定方式呈现的文化序列是隐性课程的特点.隐性课程是高校人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第二课堂无疑是隐性课程具体呈现的有效渠道.将地方文化引入高校的第二课堂不仅可有效传承地方文化,而且还能丰富高校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内容.

3. 创新地方文化教育教学方法

在实施地方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地方文化进行简单叙述和单一的理论灌输,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让其成为学习的中心,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并尽量多地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以体验式为主,在文化空间里创造学习空间.地方文化素材丰富、详实,非常有利于制作成学生喜闻乐见、适合学生学习的小微视频.

4. 开辟教学实践基地,参与地方文化活动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青年学子可感受到浓郁的地方历史文化气息,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汲取其丰富的养分.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地方高校应广泛开辟文化教育基地,让课堂走出校园,适时、适度地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区域内的文化场所和机构,参与地方文化活动,通过现场教学,实现教学上的双向流动.

(四)借助地方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方高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体现的是师生共有的文化心态和生活方式.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支点作用,能春风化雨般地影响青年学子的精神建构和品格塑造.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多元的文化资源,校园文化也离不开地方文化的滋养.“地方文化催生、凝练、浸润校园文化”[13],汩汩流动的地方文化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活水”之源.

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实体自然景观的打造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实体自然景观是校园文化最直观、最鲜明的体现.地方高校的校园景观,如建筑风格、园艺布局、标语标识、雕塑展板、文化设施等,都可吸收、融合地方文化的元素,使之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意蕴,进而从感官上予以师生文化美的享受.

物理空间上的自然景观是固化的校园文化,虚拟空间上灵活多变的文化互动则是鲜活的校园文化,因为其更具拓展性和渗透力.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践行者和建设者,各地方高校应支持鼓励学生社团积极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来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将地方的“非遗”资源、乡土风情、文学典籍、曲艺歌舞、轶事传记、文物古迹、天文地志等,通过社团活动展现出来.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如歌舞文艺、摄影比赛、文化论坛、歌谣诗赋与书法绘画创作、体育竞技、手工制作等,寓教于乐.如此,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同时,也能使教育方式更具有亲和力,还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地方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引发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的地方文化资源中,民间艺术最适合也最容易走进校园.其一,民间艺术接地气,贴近生活,同时,高校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较高;其二,民间艺术的发展延续需要一定的群众基础,而高校人员集中,文化价值观念较为趋同,利于文艺的传扬;其三,民间艺术小而全,不受场所限制,较为完整,而且有其独到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接触起来直观、有趣.因此,地方高校应该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将民间艺术的名(传)人、组织、演艺群体、表现形式等引入校园,营造良好的文化互动氛围.

四、结 语

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教育不是简单地照搬、仿古,也不是地方文化的保守主义,而是对地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再造过程,是地方高校内涵发展和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需要,是更广泛、更深入地发挥地方文化教育价值的现实要求.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教育应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立足高校办学特色,结合时展需要和学生精神诉求,赋予其新的时代涵义,多维度、立体式地有序开展.当然,高校不能一味地“索取”,高校是地方文化精神的“塔尖”,是地方的文化高地与决策智库,应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要重新审视、有效发掘和升华地方文化资源的现实价值,优化组合地方文化资源,提高其教育效能;要注意与地方文化发展的联动,共享文化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发挥自身的社会文化功能,以求互促互进、共融共生.

参考文献:

[1] .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2014-09-25)[2017-04-2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25/c1024-25729181.html.

[2] 郭连锋. 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及策略探讨[J]. 教学与管理,2011(15):85-86.

[3] 罗钢,刘象愚. 文化研究读本[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 王思斌. 社会学教程[M].4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5.

[5] 李枭鹰,牛军明. 大道泛兮: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耦合[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7-9.

[6] 杨叔子. 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5-74.

[7] 肖海涛,曾静. 人文教育的多维向度[J]. 江苏高教,2015(3):20-23.

[8] 汪一江. 高校文化提升地方文化的价值审视[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46-48.

[9] 胡义成,傅明. 中国地域文化:作为“集体潜意识”系统[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35-39.

[10] 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EB/OL].(2017-05-16)[2017-04-23].http://www.gov.cn/zhengce/2017-05/16/content_5194467.htm.

[11] 李臣之,王虹,董志香. 地方文化的课程价值刍议[J]. 教育科学研究,2014(9):61-66.

[12] 胡少明. 地方文化人:地方高校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理性选择[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9-112.

[13] 曹毓民. 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构建的影响[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8):179-181.

ValueAppealsandStrategieortheIntegrationofLocalCultureinLocalCollegeEducationZHANGYONG,XUXuesui (DepartmentofBasicCourses,GuangdongPolytechnicCollege,Zhaoqing 526100,China)

Abstract:Collegesaretheimportantorganizationorscientificandculturaleducationandtalenttraining.Localculturecontainsabundanteducationalresources.Thereisanaturalconnectionbetweenlocalcultureandlocalcollegeeducation.Theintegrationoflocalcultureintolocalcollegeeducationmeetstherequirementsofmodern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andtheneedsofthe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Itisalsonecessaryfortheinnovativepathandmethodofhighereducationinlocalcolleges.Localcollegesshouldconsciouslyassumetheresponsibilityforlocalculturesinheritance,constructionandinnovationandchangetheconceptofeducation.Localcollegescanfullyexploretheeducationalvalueoflocalcultureinthepromotionofhumanisticeducation,thecultivationofsocialistcorevalues,theformationofculturalconsciousnessandconfidenceandtheinnovativedevelopmentof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Fromtheaspectsofculturalconstruction,curriculumconstruction,teachingreformandconstructionofcampusculture,localcultureshouldbeintegratedintolocalcollege

综上所述,上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高校教育本科高校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地方高校和价值诉求和策略方面论文范文.

论红色文化在北京地方高校少数民族生思想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郑 伟  李 娜(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北京 100191)摘 要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融合的国家,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 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高……教育及文化传播是促成民族平……、团结、和.

莆仙民间音乐文化和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杨奇阳 (莆田学院音乐学院 351100)摘要莆仙民间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学习、保护和传承地域优秀文化遗产,是地方高校的责任和义务 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相结合.

微探本土民间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承和开发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也在逐渐转变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 本土民间音乐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表现形式,是展示各地区风土人情的重要文化符号 因此,在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当中融入本.

地方高校发挥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策略
在这个世界文化多元进程的时代中,科学技术的变革以及人才竞争的激烈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常态 在这种环境下高……教育更是要担负起终生教育、衔接教育使命,从本质上提升大学生教育质量,在坚持德育先导前提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