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民间美术类毕业论文范文 与衡阳民间美术的传承和保护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主题:民间美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2

衡阳民间美术的传承和保护,该文是关于民间美术类本科论文范文和民间美术和衡阳和传承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民间美术论文参考文献:

民间美术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少儿美术期刊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关于美术的论文

【摘 要】纵观衡阳民间美术的异彩纷呈、源远流长,令人惊叹辉煌的同时不得不担忧时代观念对民间美术传承和保护带来的问题:继承人渐少、继承方式落后、现代教育方式难以交集等.面对民间美术在继承、保护与发扬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思考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发挥对民间美术传承与保护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承;保护;数字化*

衡阳自公元前201 年置县开始,已走过2200 多年光辉历程.衡阳人杰地灵、源远流长.集湖湘文化、书院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于一身,孕育凝聚了地域特色鲜明的衡阳文化.衡阳市包括周围县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诸多艺术品种并存,竞相争艳,异彩纷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绽放出炫目的光彩.湘剧、祁剧、衡山影子戏、衡州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衡南“七巧龙”、耒阳“敖山庙会”“蔡伦古法造纸”、常宁“瑶族谈笑”“杨裕兴面条制作技艺”“祁东渔鼓”等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衡山县被称为“皮影艺术之乡”,衡东县被称为“剪纸艺术之乡”,衡阳县有“竹木雕艺术之乡”之称,等等.衡阳县库宗乡家具市场有“鲁班一条街”的美称,家具市场以木雕艺人杨奇尚制作的仿古家具闻名遐迩.库宗木雕兴盛于民国时期,已有逾百年的历史.库宗木雕有三派:杨派、欧派、陶派.杨派最突出代表人物就是杨奇尚,杨家祖上的技艺是代代族传家承、口传心授、秘而不宣.他的木雕手艺精湛、技法高超.库宗木雕是衡阳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衡阳县石市镇盛产楠竹,这里的楠竹与别的地方不同,根如水桶般粗壮,因此,当地百姓的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品多用楠竹制成,由此催生了竹雕艺术.石市竹雕始于秦汉之前,至汉代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明清两代成为鼎盛时期,作品遍及大江南北名楼古刹,因曾国藩给慈禧太后七十寿诞送上一件石市竹雕“丹凤朝阳”,深得慈溪喜爱,从此石市竹雕由民间进入皇宫,被朝廷诏为贡品,身价倍增.石市竹雕具有显著的艺术特色,造型讲究,立意奇巧,恣意浪漫,形态逼真,灵气生动.刀法细腻洒脱,线条流畅,舒展自然,虚实结合.现在的石市竹雕化古出新,拓宽意境,给人留有想象空间,也兼顾中西文化差异,致力于美感、动感和灵感的表达.釉下五彩瓷是我国一种传统的陶瓷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是我国瓷器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异花奇葩,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形体美、装饰美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釉下五彩是黑、蓝、红、褐、绿五种高火釉下彩颜料,制作时先上色,后施釉,烧成后的瓷器釉色晶莹剔透,图案艳丽夺目.衡阳界牌釉下五彩瓷,使用的瓷土是本地特有瓷土,使用颜料特殊,装饰技法特别,因此它既具备青花、釉里红等釉下装饰工艺的共同特点,又有着区别于它们的鲜明个性.界牌釉下五彩瓷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始创于清朝末年,盛行于20世纪80、90年代.采用釉下五彩技术生产的瓷器,釉面晶莹润泽,釉胎白里泛青,并具有耐摩擦、耐酸碱、无铅毒、耐氧化、永不褪色等特点.

衡阳民间美术品类繁多,竹雕、木雕、石雕、版画、剪纸、漆艺、釉下五彩瓷等民间技艺在衡阳的各个地方闪烁光芒、若隐若现,传播着衡阳的文化火种.

一、衡阳民间美术的传承现状与问题

(一)衡阳民间美术的传承现状

不仅衡阳地区,纵观全国的民间美术,在传播和继承中现状大抵趋同.具体表现为如下现象: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大多是一种师徒制的传授形式,如言传身教、口传心授、心领神会、艺诀流传等.除了较为普遍的技艺,许多祖传的技艺大都在家庭或行业内流传,是一种家庭式的表现.作为成熟的技艺一般都秘不外传,并遵循传子不传女或传媳不传女的祖训.

民间俗语“宁帮十吊钱,不把手艺传”是民间技艺传承传播的真实写照,也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结果.与现代教育方式相比,不管传统的民间美术传承方式如何封闭落后,但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传统的民间美术传授不是科班式的速成教育,而是一种耳濡目染的综合素质教育.在教授传承的过程中,不仅要靠心领神会的感悟,而且除了技艺的传授,与技艺相关的待人接物、信仰禁忌、情感*等都需要全方位的学习.因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是现代教育方式中不易体会的,它体现了传统技艺传授中*性的一面.衡阳民间美术以这样的传播传承方式为主,持续几个世纪,年深日久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二)衡阳民间美术在民间传承中存在的问题1、传承人渐少

库宗木雕的传承人杨奇尚谈及现在木雕师越来越稀缺,其身价也越来越高,由于学习雕工辛苦枯燥,而且学习周期长,耐得住寂寞的人少,青年人大都不愿意学,木雕技艺传承状况堪忧,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木雕技艺能得到传承,人们能够更多关注传统民间工艺.

不仅是手工木雕艺人越来越少,随着人们生活日趋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多的民间手工艺被工业化取代,从而导致民间土生土长的手艺或民间美术日渐失传.民间艺人纷纷改行,也没有人再愿意花费毕生的经历去研究和继承一项民间技艺,因为用这手艺谋生未必获得最佳的利益和最好的生活质量.

2、传承方式落后

衡阳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口传心授、心领神会、艺诀流传为主.与其它的民间美术一样,传承方式落后,不能更好地运用现代科技.在杨奇尚的工作间,笔者看到他带的三个徒弟.据了解,通常一位民间美术艺人一生带的徒弟数量不会超过100 位,一半以上坚持不了太长时间中途放弃,剩下的再一半去改行,剩下的再一半悟性平平不能完全继承技艺的精髓,到最后真正能继承衣钵的可能只有一两个人.这样传统的继承方式造成师傅累,学生累,学习时间长.因此如果学生不能再带学生,技艺的传承就会中断,如此是一个致命的弊端.

3、时代观念对民间美术传承的改变

由于人们价值观、信仰、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以及传统生活方式、文化与自然生态之间关系等的改变,或者说传统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民间美术的生存延续必然受到影响和冲击.人们不会为了保护年画而在新式楼房里贴满大红大绿的神像,也不会找木匠完家具再找漆工熬制土漆涂刷.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民间手艺人由于没有用武之地而改行,从而传承人越来越少的同时民间美术的创造性发展也在萎缩.如果连继承都难,那么发展就更难.因而此时,对民间美术的记录、收集和抢救势在必行.

(三)衡阳高校发挥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衡阳的高校在衡阳民间美术的传承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衡阳市的两所高校南华大学和衡阳师范学院都开设了地方民间美术课程,其中包括地方特色民间美术.据调查,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美术学专业为“十二五”“十三五”全国高等院校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试点专业,近年引进了地方特色民间美术进课堂,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可详细见到衡阳民间美术的课程,例如:衡州陶艺、南岳木雕.通过把地方特色民间美术引入高校课堂这种方式,衡阳民间美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承,这对于地方民间美术的继承无疑发挥着促进作用.另外,衡阳师范学院的协同创新中心正在研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项目,也取得一定的成效,对衡阳地区的民间美术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高校教学对衡阳民间美术的继承作用是有限的.首先,继承的范围有限.在高校课程设置上,对科目的选择,高校能够引进课堂的民间美术必定是一定范围中的几项,可能只有一二项,换句话说就是只能选择少数几种民间美术来设置几门课,不能完全担负起传承民间美术的责任.在民间美术的传承中发挥的作用谨小慎微.第二,从师资力量上看,高校教师几乎都是其它高校毕业的硕士和博士,到目前为止承担衡阳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师都不是正宗民间美术传承人,授课未必能发挥正宗的导向,而真正的民间美术传承人不是高校教师又不能来高校承担授课任务.在这个问题上,高校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高校聘请民间美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当客座教授或临时讲师,来讲授该门民间美术课程,这样对地方特色民间美术课教学提供了有力的辅助.第三,继承的深度十分有限,继承的效果未必好.由于高校学习时间短,每门课的学习时间是阶段性的,只有四到六周的时间,对于科目的学习或许只到了解的程度,或者仅学会民间技艺的操作方法,更谈不上深程度的理解、感悟和发挥创造性.例如一门木雕技艺,如果要完全继承首先取决于继承人自身应有的素质,包括勤奋、悟性及对这门艺术的热爱程度,哪项都不可少.再由师傅言传身教,多年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好的情况就是不但完全继承该艺术的操作方法和思想精髓,更能结合当代美术和其它艺术而发挥优良的变异,这样才是有发扬的继承.而高校即使开设地方特色民间美术课,由于学习时间短,教师不是传承人等原因,只能从艺术共性中找出一点规律学习和尝试,或者仅教会学生操作方法,这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

二、对衡阳民间美术传承和保护的思考

民间美术的命运决定了民间美术传承的现状.然而,文化的发展不能仅以民间美术的自生自灭来决定民间美术的传承,因而无论是政府、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要积极地做出应对,使民间美术传承下来,留下文化的火种.

(一)创造民间美术合理适宜的生存空间

将传统民间美术与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日常生活内容有机结合,才是更有效地对民间美术保护与传承.只有为民间美术创造合理适宜的生存空间,才更有益于文化的成长.民间美术自始至终就生存在民众及民众的生活当中,例如板桥乡“板桥剪纸”,早在明末清初就大量运用于民间,结婚喜庆剪窗花,逢年过节扎龙灯,红白喜事做纸扎,所表现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有花草鱼虫、飞禽走兽,这些题材多为人们喜闻乐见,与生活息息相关.民间美术如果脱离了传统民间文化生态,往往只能留下一个空洞的躯壳,形同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无法血脉相通地传承.因此,政府、社会、民众应该想方设法创造民间美术合理适宜的生存空间,使民间美术在民众生存空间中找到一片真实自然的天地.例如政府可以倡导传统的年节习俗,对民间美术的展览展示提供原生态的方式等.这也是全社会应该重视的研究课题.

(二)对民间美术的数字化保护

首先,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民间美术保护的数字化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关于两者的结合主要有两个突破口,一是数字信息技术对于民间美术的整理、展示和传播的技术支持.比如通过这项技术我们可以更为方便地进行民间美术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记录,并且可以使我们的调查成果以直观的方式向大众展示,推动民间美术的传播与传承;二是,可以通过对民间美术图案辅助设计系统的研发,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文脉传承有一种技术的保障,简单地说,就是为我们以“为生活服务”为目的的设计提供更为方便的素材库及软件技术,使这些设计更为明显的体现民族传统特色,进而使得传统文化的大众认同感加强,营造一种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氛围.总的来说,这些技术的实质就是应用现代化的数字信息技术进行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使民间美术的保护不仅仅停留在专家和爱好者的层面,让更多的人了解、响应这种本土文化的保护,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到目前为止,衡阳师范学院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的信息技术研发,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可以对衡阳一些民间美术进行三维动画展示和整理、保存、收集,对衡阳本土民间美术的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继续完善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传承方式

当前,衡阳的高校对衡阳民间美术的传承正发挥着积极作用,尽管目前来看,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甚微,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高校对地方民间美术传播和传承的作用,引用更多有价值的民间美术进课堂,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研究和完善民间美术传承与保护的软件来记录和保护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可以对教师进行长期或短期培训,学习地方民间美术的技艺和思想,使之在教学中对民间美术的精髓能够把握得更加准确.或者,高校在开设民间美术技法课时可以聘请民间美术传承人来主讲或辅助授课,或者带领学生到民间美术存在的乡镇考察,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真实地了解和学习民间美术.这些做法都利于民间美术的传承.另外,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也可以引进地方民间美术进教材,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本土文化.

结语

衡阳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有的流传几十年,有的流传几个世纪.传承方式在今天的现代化社会里日显其弊端.现代化的生活使人们与传统手工艺渐行渐远.民间美术面临着继承人缺失,继承效果不好等危机.尽管当下政府和民众对民间美术较之过去有更多的重视,但是付诸行动却又困难重重.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对本土民间美术保护和传承的义务,尤其是美术工作者更应该思考如何更有效的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使民间美术落实到正规的人文艺术教育内容中,使生于斯、长于斯的民众都能熟悉、了解并珍爱自己的传统民间美术,进而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如何发掘、整理、保护、学习并去芜存菁、整理出除了艺术专业人士之外普通学生也乐于接受的民间美术教材;如何探索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授、学习民间美术的方法及手段;如何改变重洋轻土的艺术教育制度和观念,并培养民间美术师资,以担负起传承、传播民间美术的重任,这一切应该是我们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乃至专业美术教育应该思考的一系列问题.

注释:

*项目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学重点建设学科项目.

参考文献:

[1]杨秋良,彭家果. 衡阳县民间手艺[M]. 北京:团结出版社,2016.

[2]唐家路. 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潘鲁生. 民艺研究[M]. 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

[4]王岳. 论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9(4).

简而言之,本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民间美术和衡阳和传承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民间美术本科毕业论文民间美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高校美术教育和民间美术的现代传承
摘 要民间美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 在当前时代,在高校的美术教育中引进民间美术,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简单分.

对花瑶山歌传承和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a 2018 06 073摘要湖南隆回的花瑶山歌体裁众多,内容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呜哇山歌”.

民间美术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本文在此主要针对民间美术元素和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以及民间美术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措施……内容,进行细致的论证解析,希望为我国民间美术可持续传承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服务贡献 【关.

民间美术中约定俗成的审美特征和价值分析
“约定俗成”一词最早出现于荀子的正名篇,荀子认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名有固善,径易而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