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发展研究类论文范文 跟济南回族摔跤运动类本科论文范文

主题:发展研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0

济南回族摔跤运动,该文是发展研究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和回族和摔跤和运动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洋务运动的论文新文化运动论文运动杂志洋务运动论文

李 晨 何恩鹏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摘 要:文章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济南回族摔跤的发展进行研究,山东省最大的回族分布区就在济南市,而济南又是山东省省会,济南历史悠久,受到济南历史发展和省会城市这一特殊位置的影响,研究济南回族摔跤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研究济南回族摔跤运动的发展变迁和在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开展情况,更好的推进济南回族摔跤运动的发展,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好的为各个民族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关键词:回族 摔跤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1—0129—03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作为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济南也位列其中.[1]济南市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在济南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据很大的比重,济南市第6次中国人口普查公布结果[2],在济南居住的少数民族共有49个,其中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少数民族都是回族,济南回族的分布特点和全国一样都是“大分散,小集中”. [3]众所周知,济南别称“泉城”,但在当时,很多的江湖人士更愿意称之它为“跤城”.说起摔跤,现代的人可能会立马想到蒙古族摔跤、柔道、相扑等等,其实,中国式摔跤才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古老技艺,尤其是济南,是当时著名的四大跤场之一.[4]民国以前,山东当地人都称摔跤为“摸泥鳅”,是因为他们在摔跤时不穿上衣而得名.[5]济南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就与另外三座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保定)一并称之为中国的“四大跤城”. 济南大观园跤场现如今仍保存完好,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四大跤场之一.2010年济南市第3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里回族谭氏摔跤就在其中.

1 研究方法

文章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搜索有关济南回族摔跤运动的文献,对济南回族摔跤运动进行归纳总结.

2 结果与分析

2.1 济南回族摔跤运动的历史发展

济南回族历史的形成,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6]回族的人们在当时为了求得生存,经常要与自然界和野兽进行斗争获得生存,或者在部落之间的冲突中,利用自己的力量、技巧取得食物和进行自卫,从而产生了古代的摔跤,当时的摔跤特点就是一定要分出胜负,所以后来演变成了摔跤比赛.由于摔跤开始于蚩尤氏,后来的人又称“蚩尤戏”.所以称蚩尤戏是我国古代摔跤的雏形.陕西省长安客省庄汉墓出土的铜牌上也刻有摔跤图,画面上是两位农民打扮的男子在树底下两人对摔.此图足以说明,摔跤活动在汉朝时期已经能较普遍地开展,摔跤场所也不仅局限于某一个地方,田野、路边也成了摔跤的场所.

2.2 济南回族摔跤运动的功能发展

据考证,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已经把摔跤作为军队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摔跤也成为了当时的政治家们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削除异己的一种政治手段,这种目的在当时济南回族的贵族之中也被普遍的运用.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摔跤运动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几乎在每一次的战役取得胜利之后,或者在军队休整期间,都能看到军队在进行摔跤比赛.[7]在元代,摔跤运动,也叫“争跤”,元朝时期得到了广泛地开展.历史进入明清时期,摔跤又被称为“扑跌”和“掼跤”.[8]尤其是在清朝,相扑受到了极大的推崇,还在侍卫府设立“相扑营”,后称“善扑营”,但是,摔跤在当时是一项贵族运动,只为宫廷达官显贵们献艺取乐.

中国摔跤发展至此,已达到较高的水平.直至民国初年才统称为摔跤,一直延续到至今.如今,回族摔跤也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从最初的以斗争为目的角斗,现在逐渐发展为集运动、娱乐、健身、竞技、弘扬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于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其内涵丰富,竞技性更为突出、规范.[9]摔跤运动已具有多种功能,这种摔跤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民俗和文化交流.

2.3 济南回族摔跤运动的服装发展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它反映的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特点.回族的摔跤服也是如此,极具民族的特色,在图案上颇为讲究.在古代,摔跤比赛的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摔跤手在赛场上穿的跤衣上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而且种类丰富,有的图案大方庄重,有的图案色彩鲜明.根据摔跤者的年龄不同,所穿的跤衣也有所差别,年长的摔跤手们所采用的布料都很昂贵,而年轻摔跤手们所采用的布料相对于年长者的布料来说稍便宜些,但却色彩鲜明,款式独特.而在民国时期,山东人形象的称摔跤为“摸泥鳅”,是因为摔跤手上身,下身穿着肥大的裤子,因此得名.但是在“”期间,上面刺有许多精美的图案的民族服装被取消,直到八十年代以后才逐渐被恢复[10] ,近年来,在竞技比赛中,为了公平起见,统一了服装,使跤衣既不失特色又有规可循.

2.4 济南回族摔跤运动的赛制发展

据史料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出现了摔跤运动.回族摔跤运动在清朝达到了鼎盛时期,设有善扑营,专门用来训练清朝贵族青年摔跤,供达官显贵观赏 ,或用来与蒙古族摔跤手进行比赛,这叫官跤,在那时摔跤手和教练都是终身职业.在摔跤比赛中,摔跤者穿特制的短上衣,系腰带,穿长裤,衣、带可以抓,全身可以握抱,但不允许抓裤子,不允许击打,不允许使用反关节动作,三点着地(两脚加一手一膝着地)即为失败,采取三跤两胜的制度,没有时间限制.练习或比赛时由有技术权威的年长者主持,他们充当教练或者裁判的职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摔跤项目发展到现在,其规则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期间还颁布了许多比赛规则,在原来的规则基础上,又增加了个人赛、团体赛等;在比赛时间上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这些新规则的改变,使摔跤这个项目更具通俗性、观赏性,在一定时期内更好地促进了摔跤运动的发展.

2.5 济南回族摔跤运动的学校发展

近年来,济南回族摔跤运动在逐渐走向衰败,随之真正掌握摔跤技术的专业人员也逐渐减少.为了进一步推动济南回族摔跤运动的传承与发展,可以让回族摔跤走进济南地区的中小学校园里. 每周开展理论课和实践课,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回族摔跤的传统魅力,另外可以培训一些摔跤教练,帮助学生们进行正规的摔跤运动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增强自我防御能力[11].

在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摔跤课程是有必要的,一是能丰富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二是摔跤运动具有一定的竞技性、观赏性、娱乐性,能够满足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三是将回族摔跤理念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融合,以学校为平台,更好地发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6 济南回族摔跤运动的社区和家庭发展

相对于学校来说,摔跤进入社区和家庭更为简单、方便,家庭是人一生接受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初都是通过父母感知外面的世界,因此可以将摔跤运动引入社区和家庭,培养孩子终身的体育学习意识;而社区是聚居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生活的主体,社区兼有提供服务和教育的功能.所以应以社区为单位,定期举办摔跤活动或比赛,多举行一些亲子活动,让父母和孩子多多参与,既可以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又可以加深邻里情,让住在社区的人们彼此之间不在陌生,最重要的是宣传了传统民族体育运动,培养了孩子终身体育的意识.

3 结论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济南回族摔跤融入了回族人民勇敢、团结和不怕困难的民族性格.即使在今天,回族人民还是会经常举行摔跤比赛,以此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通过对回族摔跤运动的发展研究来看,回族摔跤运动不仅强壮了人民的身体,而且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凝聚.在发展济南回族摔跤的过程中,既可以锻炼体能,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又可以在其交流的过程中增进各民族间的团结,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进程.既响应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号召,又是增进人与人以及各民族之间交流的重要途径.

归纳上述,上文是关于发展研究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回族和摔跤和运动相关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
崔馨颐山西省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山西 太原 030021摘 要摔跤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体育项目,它将力量、技术、灵敏、柔韧……方面的因素融为一体,其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动作复杂多变,具有不规则.

济南名士王尽美
王尽美, 原名王瑞俊,字灼斋,1898 年6 月14 日出生在山东诸城大北杏村的一个佃农家庭,是中国早期创始人之一,出席过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 年6 月, 因肺病复发,.

指尖运动健脑力
﹃心灵手巧﹄常形容一个人聪明能干 手指和经络是相通的,全方位活动手指不但能够疏通经络,还可有效地开发脑细胞 其中,让手指快速地在桌上﹃行走﹄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国外自3年前就开始流行﹃手指滑板﹄,以手.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惠水县老年大学学员参加迎新长跑比赛
1月1日,2018年惠水县“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第三十四届迎新长跑比赛活动在贵州科技学院(惠水县校区)举行 惠水县老年大学组织1000余名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当日上午8点3.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