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政治教育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标实现的建构进路基于认知之维和道德实践辩证关系的启思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政治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8

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标实现的建构进路基于认知之维和道德实践辩证关系的启思,该文是政治教育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建构进路和认知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政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政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思想政治教育期刊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摘 要]个体通过道德实践获取其对

道德原则的第一手认知之维,使道德原则真正内化其自身的道德感情,继而上升到道德理

性,最终实现向道德实践的飞跃.这种认知之维与道德实践的辩证关系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

“实践活动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存在的基础”的原理,又能够突破传统的道德培育活动所带

来的困境.基于认知之维与道德实践辩证关系的启思,突破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标实现的

现实困境,重新建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标实现的逻辑进路:立足生活,培养感受力;提升

认知,增强认同感;回归实践,内化自主性.

[关键词]认知之维与道德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建构进路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8)06-0006-06

认知之维是与自在之维相对的领域,在社会道德培育工作中,认知之维是指人的意识领域中

对社会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及其评价,包含着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社会道德培

育工作的目的在于社会个体拥有社会需求的道德水平并进行合乎道德的实践和行为选择,这

就需要正确认识并运用认知之维和道德实践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在于受教

育者的内化接受情况,道德培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正确认识认知之维

与道德实践的辩证关系,使受教育者立足生活实践、增强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感、提

升内化自主性,拥有社会需求的道德水平,选择合乎道德的实践和行为,真正实现思想政治

教育的道德目标.

一、认知之维与道德实践的辩证关系

认知之维包括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两个维度,是产生于个体的道德生活并作用于道德生活的

意识.道德实践是社会个体在现实中面临主观或客观的道德选择时,根据内在道德价值观的

指导和外在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规范,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认知之维与道德实践的辩证关系

基于认知之维和道德实践的内在逻辑联系.

(一)认知之维

在道德培育工作中,认知之维的第一个维度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个体在实践中获得的第

一手感性材料,是产生道德理性并进行道德实践的基础.在现实的德育工作中,道德情感来

自于个体的道德感受力,包含对社会现象和道德行为的感性认识和评价,具有潜在隐性的

特点,容易被教育者所忽略.亚里士多德曾将教育所要达到的效果总结为“教会学生爱其所

当爱,恶其所当恶”[1]39.人的自然属性中具有趋利避害的特点,快乐欣喜等正

面情感使人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痛苦厌恶等负面情感使人自然地选择忽视和规避.因此,

相较于对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宣传与教育,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道德感受力更加迫切

,使受教育者在面对社会现实的道德实践时能够对符合社会道德原则的道德行为产生正向的

道德情感,对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现象产生负面的道德情感,从而为道德理性和价值观的树

立奠定来自受教育者内心的情感基础.

在道德培育工作中,认知之维的第二个维度是道德理性.道德理性是在道德情感的基础

上,能够将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原则与自身的价值原则结合起来,即使在道德实践面临困境时

,依然能够克服感性认识的负面因素,做出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道德选择.尤其是当道德实

践中出现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个体往往会陷入矛盾困境中,此时,道德理性则能

够在正确道德情感的引导下,以集体利益为重,选择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实践行为.道德理性

以道德情感为基础,以道德实践为最终目的,具有稳定性和隐含性,以内化的形式存

在于个体的价值观中,融合在个体的意识结构中.

认知之维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以德育对象为出发点,将道德培育工作建立在受教育者

自身道德意识建构的逻辑出发点上,能够克服以往道德培育工作将道德准则单纯地作为宣传

内容而硬性规范受教育者的道德选择实践的困境.教育在于立德树人,立德首先是受教育者

自身的道德,只有从着重培育其正确的道德感受力出发,才能够使受教育者产生对社会道德

原则的正向道德情感,并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内化,使道德情感上升至具有稳定性和隐含

性的道德理性,并在以后的道德实践中,都能够以道德理性为指导思想.正如马克思关

于对象的现实性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论述:“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成为

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

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

对象成为他自身.”[2]86可见,认知之维是将作为对象的社会道德准则和道德规

范与人的现实存在结合起来的纽带,虽然每个社会个体由于前知识结构的差异而对普遍的道

德准则形成不同的理解和内化结果,但只有经过认知之维的过程,才能够使道德真正成为

凝聚社会成员共同生活的内在力量.

(二)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社会个体在现实中面临主观或客观的思想、行为选择时,根据内在价值观的指导

和外在社会行为准则的规范,所进行的社会性活动.在受教育者没有建构成熟且完整的

道德价值观念,或者缺乏道德意识的情况下,道德实践只是在社会道德舆论或道德行为准则

的硬性约束下捆绑受教育者进行道德选择的结果,不仅不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而且还可能

由于解释不到位而使受教育者滋生逆反心理.因此,德育工作者应该为受

教育者创造合适的道德实践机会.首先,使受教育者从道德实践中获得第一手道德情感,在

现实的实践中获得对社会道德原则的认同感;其次,通过道德实践加强对道德原则的理解和

切己性,使道德情感内化且固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道德价值观;最后,将善的思想观念通过

道德实践变成善的现实,从受教育者的角度使每个社会个体从自身的道德善行中为和谐社会

建设贡献力量.

人们的思想观念都是实践的产物,即使是教育者所讲授或灌输的理论观点,最终还是需

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转化成人们内在的认识.受教育者最终能够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

点、道德原则的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评判思想政治教育活

动的标准.因此,实践在教育活动中不仅具有本源性地位,而且是整个教育活动的落脚点.

“一切真正的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都是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养成贯穿于

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离开了实践活动单纯地在教育中对受教育者进行客观知识的传授,是

对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异化’,会彻底泯灭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由此可见,在进行道德培育工作时,实现受教育者观念上的道德与现实中的道德

实践有机统一,不仅能够知善,而且能够行善,从而真正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三)认知之维与道德实践的辩证关系

1.道德实践产生认知之维的道德情感

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来看,马克思曾经指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

证,因而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观能力而自为地存在那样为我存在着,因为对我来

说一个对象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官来说才有意义)都正好以我的感官达到

的程度为限.”[2]79在马克思看来,感性认识是人从实践中得到的第一手认识,

以实践的需要为动力,建立在感知能力之上.因而,感性的对象就是实践的对象,它总是相

对于一定的实践目的而言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

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

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4]72人们的道德感受力只有建立在现实的道德实

践中才能得到培养,即在道德实践中对符合社会道德原则的行为产生积极正向的道德情感,

对违背社会道德准则

的现象进行抵触和抨击,并通过现实道德实践增强对社会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认同,增强社会

道德原则与社会个体日常生活的关联,使社会道德原则不再是生冷强硬的文字教条,而是指

导人们更加和谐地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向导.

2.道德情感激发认知之维的道德理性

道德理性是人们对道德原则背后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道德理性将社会个体自身的意

识和人格与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相结合,能够以相对稳定的和具有持久意义的价值观的形式

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在道德情感的引导下,社会个体

更加容易产生道德理性.柏拉图曾指出,感性认识的正确培养先于理性智慧的构建,且为理

性提供必不可少的认识基础,“事实上,如果快乐以及与快乐相似的东西,痛苦以及与痛苦

相似的东西,在达到获得理智的年龄之前就已经在灵魂中形成,那么等这个年纪一到,由于

早年在习惯方面接受的约束是适当的,这些感觉就会与理智一致,这种一致作为一个整体就

是美德.”[5]653然而,由于道德情感很难进行量化,也没有具体的统一标准评

判受教育者是否具有正确的道德情感,因此道德情感一直被道德培育工作所忽视.而道德

情感却是道德理性的基础,能够激发个体把握社会道德原则的意义,产生道德理性.

3.道德理性引导道德实践的发生和实现

道德理性是个体的道德意识与社会价值观念融合的产物,是上升至道德价值观念的稳定性意

识结构,能够指导个体在日常生活的道德实践中选择合乎道德理性的行为.在个体的现

实生活实践中,道德理性能够引导个体自觉反思道德现象,对不同的道德行为进行合乎社会

道德原则的舆论评价,当个体在道德实践中,能够在道德理性的指导下切实履行社会道德

原则所要求的义务,选择正确的道德实践.而在道德培育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便是个体道德

知行脱节,“个体固然可以形成理性的认知、作出价值的判断、理解普遍的规范,但这

些方面与他的存在过程仍可彼此相分或隔绝,所谓知行脱节”[6],这与传统的道

德培育主要以灌输宣传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只有正确处理道德认知之

维和道德实践的关系,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从道德实践中培育道德感受力,通过道德情

感激发道德理性,再由道德理性指导道德实践,增强社会道德原则与个体日常生活的联

系和切己性,才能使社会道德原则真正发挥其指导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标实现的现实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也包括道德培育,更加需要正确认识并运用道德认知之维与道德实践的辩证关

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目标.然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

道德目标的实现存在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标实现过程中道德实践不够

在社会道德培育工作中,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观念既来自于社会发展要求及国家意识形

态传播要求,又离不开社会个体的道德现状和道德发展需要.然而在现实的道德培育工作中

,教育者往往只将作为意识形态传播产物的社会道

德价值观念作为宣传的内容,把教育效果停留在背记文字上,却忽略了受教育者对道德原则

的理解和认同,使道德准则成为受教育者道德选择的硬性约束.如此一来,道德培育就偏离

了初始目标,受教育者不仅不能在日常生活的道德实践中以社会道德原则为实践指导,而且

由于缺乏正确解读很容易陷入对道德原则的怀疑,反而不利于受教育者将社会道德原则内化

为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即使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原则宣传教育工作之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

解和认同道德原则,但当其面临真实的复杂的道德选择实践时,道德原则并不一定能成为指

导其进行正确实践的向导,导致知善和行善相分离,道德实践无法真正实现.这种道德原则

宣传教育使道德原则只是在符合受教育者既有道德意识结构和符合其自身利益的范围内发挥

作用,不能经受道德实践的检验.“在与人相对的形态下,这些价值原则和*规范往往呈

现外在的形态:认知、评价和普遍的规范确实都不可或缺,但对具体的个体来说,它似乎更

多地呈现为对象性的观念,具有超越性,而缺乏相关性.”[6]因为价值原则并没

有完成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化,所以道德实践与道德价值原则并没有建立起应有的联系,也就

必然导致知行脱节.道德价值的第一个维度,来自于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需要,这种道德价值往往具有高度

凝练性和抽象性,如果不加以道德实践的引导和增强个体内化活动,那么很难成为受教育者

自身的道德价值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核心价值的认同,一般不同于学历层面的理

论分析或逻辑推理,而主要来自长期的日常体认或日常的经验的积累.”[7]如果

在没有道德实践的支撑下,社会道德价值原则与受教育者内心产生冲突和矛盾时,那么受教

育者很容易手足无措.

(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标实现过程容易产生主观臆断

道德目标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很难进行客观量化考核的内容,在道德培育过程中容

易陷入主观臆断的困境中.首先,道德培育内容往往具有较高的凝练性和抽象性,直接进行

内容的宣传很难使其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道德素养,需要教育者研究和解读社会道德原则

,并在此基础上使理论性的价值观念生活化,形成易于受教育者理解和接受的内容,这并非

每个教育者能轻而易举完成的.其次,道德培育工作需要将理论与受教育者道德发展实际相

结合,有针对性地化解理论与受教育者内心已有道德意识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教育者灵

活掌握各种道德理论,并运用*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分析受教育者所面临的

各种道德实践选择的困境,引导他们做出符合社会道德原则的道德实践,实现知善和行善的

统一.而在道德培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教育者不容易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

程度以及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教育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的困境中.总之,道德目标难以实现的症结来源于社会道德培育工作中道德实践不够,并且在道德培育

过程中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的困境中.这有其深刻的现

实原因.首先,道德培育的工作量极大,教育对象不仅是学生,而且包括其他社会成员,他

们分别有不同的前知识结构和道德素养基础,因此需要设计不同的道德实践才能满足其有差

别的需要.其次,在教育者方面,主要采取理论的灌输宣传的方式方法,忽略受教育者将道

德原则内化的过程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再次,受教育者所

处的日常生活环境和道德实践环境对其道德的培育具有巨大作用和影响,这就客

观要求每一位教育者都要在自身所擅长的领域潜移默化地给受教育者以正向的道德引导,而

这对于教育者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最后,当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种信息膨胀,价值观念

多元,不同的价值观念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念在宣传方式的包装下迷

惑受教育者,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工作增加了客观难度.

三、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标实现的建构进路

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育对象的认知之维与其道德实践的融合,需要

更加注重从教育对象出发,立足生活,培养其对道德实践的感受力;提升认知,增强其对道

德原则的认同感;回归实践,加强教育对象践行道德原则的自主性.

(一)立足生活,培养感受力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面临的重大问题便是受教育者对道德现象无感的社会现实,要想改变受教

育者“只要道德问题不来找我,我就不去找道德”的虚妄的道德情操,就要立足于现实的社

会道德实践,唤醒受教育者的道德感受力,使其在面对社会现实和事件时,能够自主地做出

自身的道德评判和道德行为选择.在纷繁复杂而又良莠不齐的道德价值观念中,教育者不可

能一一标记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当然,即使这样也并不能保证受教育者对价值观

能够进行完备准确的评判.因此,道德培育需要在培养受教育者敏感的道德感受力方面

下功夫.道德感受力的培养离不开道德现实的基础,即使受教育者在某次道德实践中出现失

误或走偏方向,也能够在教育者的指引下从侧面或反面强化其对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的

正向道德情感,在遇到不良价值观宣传时,能够自主自觉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认识就逐步深入和全面,人们利用认识了的客观事物本身所固

有的必然规律去自觉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而取得成功时,人的自由就实现了.”[8

]9正确运用道德认知之维与道德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要通过道德实践,使受教育

者获取自身的对道德原则的第一手认知之维,首先使道德原则真正内化为其自身的道德情感

,其次上升到道德理性,最终实现向道德实践的飞跃.

(二)提升认知,增强认同感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与社会所需要的思想观念、道德原则和政治观点相统一的,而目标的最

终实现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认知和认同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教育者往往将价值观念以教学的各种方式灌输给受教育者,认为这样能够使受教育者了解价

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内容,进而熟知,并以此作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否实现的

标准.然而,受教育者是否真正认同教育内容和目的,是否能够将其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

是否能按照教育内容进行行为实践都不能由此得到确证.因此,个体的价值观需要经过其自

身的思考、评价和践行,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权衡之后澄清内心所认同的价值观内容.在社

会道德培育工作中,教育者应该扮演“中立者”角色,在对教育对象进行价值澄清的活动中

,为其创造深入了解主流价值观念的机会;当教育对象面对价值矛盾和困惑时能够利用思想

政治教育方法引导其向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方面思考和靠拢,提升受教育者对社会主流价值

观念的认知,增强其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来说,人们对二

十四个字的内容的熟知并不代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只有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

蕴含的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层面的内涵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奠定

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回归实践,内化自主性

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在提升对教育内容的价值认同感后,还需要自主地践行价值观的

内容.在具体的社会现实中,复杂的利益权衡和多变的矛盾关系往往会成为人们践行社会主

流价值观的阻碍因素,因此,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标内化成其自身的价值评判标准和

行为规范.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内化程度是决定社会能否获得实践能量的直接因素.受教育

者能够自主地选择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行为实践,将自身的实践投放到整个社会发展的

步伐中,才真正完成了价值观念的内化.个人的价值观念最终来自于自身的经验,思想政治

教育

者的任务不是去制定规范和标准约束个体的实践个性,而是在于为受教育者提供真正获得第

一手感性认识材料的机会和平台,要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标真正内化

为自身的价值观,实现自我培育道德观.

在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从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感受力出发,正确运用认知之

维与道德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将道德培育的关注点回归到受教育者身上,实现社会道德原

则和价值观念在受教育者个体中完成自外而内的自我培育,最终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道

德目标.

参考文献:

[1]尼各马可.*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3]黄杰英.何为实践教育哲学[J].教育学术月刊,2015(1):3-11.

[4]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王晓朝.柏拉图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杨国荣.*生活与道德实践[J].学术月刊,2014(5):49-56.

[7]朱晨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河北路径——基于“善行河北”主

题道德实践活动的探索[J].河北学刊,2014(7):152-155.

[8]杨丽珍.《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马克思历史观新探[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9]康雁冰.“互联网+”条件下人的主体性发展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

17(10):24-28,35.

[10]张镜怀.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目标误区与科学构建认识[J].教育与教学

研究,2017(9):24-29,49.

(责任编辑:苟亚春)

结束语:这篇文章为一篇大学硕士与政治教育本科政治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思想政治教育和建构进路和认知方面论文范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新建构主义理论
摘要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 然而,不论是教师群体还是学生群体,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运用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兴起的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很有必要 因.

名城名都建设目标下加强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摘 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在名城名都建设的目标下,探索如何创新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很有必要 本文围绕名城名都的建设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的“.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途径探析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高……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途径研究,分别是高……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方法创新途径探析;高……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内容创新途径探析;高……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功能
【摘 要】自上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和社会思潮开始相互碰撞和影响,而在现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社会思潮中,首先则重点关注社会思潮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的独特位置和影响力 发挥思想政.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