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电大论文>材料浏览

艺术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兼谈锡剧周派艺术风格类论文例文

主题:艺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8

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兼谈锡剧周派艺术风格,本文是艺术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跟兼谈和艺术风格和锡剧有关论文怎么写.

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导论论文领导艺术论文艺术教育杂志艺术期刊

一个戏曲流派的形成,是戏曲演员在艺术上成熟的标志,更包含了演员在戏曲艺术中做出的开拓性、创新性、独特性贡献.周派锡剧艺术,是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周东亮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锤炼而形成的一种锡剧艺术流派.周东亮在长期的实践中,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点和舞台风格,自成一派.

周东亮,江苏省锡剧团团长,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得主,他扮相俊美,唱腔跌宕起伏、嗓音独特、曲调优美、行腔如流水,博采众长、敢于革新、唱腔多变、曲调丰富,堪称戏曲界难得一见的才俊.

每个演员都有模仿偶像的过程,周东亮的父亲周林华就是他最早的偶像.可以说,周林华对锡剧唱腔的理解有自己的理念,并能根据自身条件和声区的特点,在传承的基础上展开全新的诠释,每个大戏几乎都由自己设计、谱曲,这在当年的那拨演员中实属罕见.《磐石弯》是周父标志性的创新作品,味重腔正、腔中生花、回味无穷.周东亮爱唱、戏迷爱唱、学生爱唱,现在编入了锡剧兴趣班的教材之中.他的唱腔别具一格,使锡剧男腔焕然一新,是周派唱腔典型的基石.“切莫让小天地遮住目光,要看到大海上浪恶风狂,艳阳天还需防寒流聚降,百花园、百花园”,唱腔大开大合、韵味深长,且朗朗上口,“常备不懈,我们要铭记在心上,怎么够抱了孩子,丢了.”从抒情回归到锡剧的常规板式,铿锵有力、坚定豪放,充满阳刚之气.

模仿是别人的,创新才是自己的.周东亮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耳濡目染,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锡剧的种子,并经过了五年省戏校严格科学的系统训练.从师承上说,同样得益于他从王彬彬、王汉卿、刘洪儒等老一辈艺术家那里汲取的营养.在唱腔方面,周东亮继承了彬彬腔的精髓,把彬彬腔腔高气足、送字远、旋律美等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他又依据自己的嗓音条件进行了革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在做工方面,他更多地继承了王汉卿派与刘洪儒派能文能武、唱念做打俱佳的长处.由于他幸运地同时传承了这风格迥异的两派艺术,前者是高亢阳刚的,后者则比较低沉婉转,王汉卿的风格尤其具有抒情性.这样兼容起来,就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周派锡剧艺术的成型来自于周东亮几十年来的舞台实践,是集唱腔和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锡剧舞台艺术.舞台上的他,嗓音洪亮,高亢激越,音色甜美宽畅,扮相英俊潇洒,文武兼备,风姿翩翩.许多资深戏迷奉他为“锡剧王子”.他最擅长响遏行云气势磅礴的唱腔,高超的技巧,色彩苍润相间,跌宕起伏又从容不迫,奔放豪迈而又不失法度,有如狂风骤雨般酣畅淋漓而又明丽浑厚,摄人心魄.品周派的戏,如品一坛经年温醇的美酒,婉转的唱词缓缓在舞台流淌而出,观众未饮先醉.

历经岁月更迭,锡剧依旧在中国的戏曲长廊中,在丝竹声乐里,在亭台水榭上,在小桥流水间,蓦然绽放,似一朵徐徐醒来的莲花,让人惊艳、心动.可以说,具有现代气息的《珍珠塔》是为周东亮量身的.凭借在《珍珠塔》中的出色表演,他曾荣获“曹禺戏剧奖优秀表演奖”、第19 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10 届文华表演奖.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周东亮惊艳的演绎彻底颠覆了《珍珠塔》的表演格局,让观众看惯了的复制式方卿形象的锡剧,有了一次凤凰涅槃的重生,站在观众面前的周东亮,成了锡剧的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周派的唱腔特点也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人说周东亮的声音是慢热型的,其实不然,他是循序渐进型的;有人说他的声区以中高音见长,但同时他又不乏低音区的发挥,他在“前见姑”中,“姑母啊”的哭腔从bB 的1 下滑至bB的1,这种十五度大跳,荡气回肠,极具震撼力.一改锡剧老腔的土气和音节停顿,使腔音和旋律紧扣相连,更使得人物的情绪缜密环生.这一句大腔既原汁原味又运用了现代歌剧的演唱风格,融会之精准使人信服又称道.周东亮的高音也成了当今戏曲界议论的焦点和热点,他的高音既有宫廷式的辉煌和震撼又具有锡剧最传统的质朴声韵,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看过他的《珍珠塔》,谁都不会忘记那句惊天地的“把桥过”是方卿对命运不屈的呐喊,是生死关头的祭命——怎么过?是角色的坎也是演员的坎,而周东亮在全场跌打滚爬的尾声阶段,在极具疲劳中他的一声“把桥过哇”从bE 的3—1,十三度的大跳,十二秒拖腔后的加强装饰音,余音袅娜、惊天动地,震动全场.周东亮的音域宽广、跳跃幅度大,他可以从bE 调1—1,跨越两个八度,在这个音区中自由驰骋,他对声音的把控能力、驾驭能力炉火纯青,一般演员望尘莫及.

自《珍珠塔》以后,周东亮连续在《沙家浜》《红色恋人》《桃花村》《浪子情缘》《玉飞凤》《状元打更》《玉蜻蜓》《双珠凤》《双女闹花堂》等大戏中领衔主演,无论是古装戏、现代戏,都极大地拓宽了周东亮的唱腔表现力,也逐渐形成了周派唱腔的风格,加上他自身独有的爆发力、持久力、渗透力、震撼力,以及几十年所形成的在演出市场的影响力,周东亮的唱腔逐渐形成流派特点,得到了学术界、观众戏迷的认可和追捧.他在《玉蜻蜓》里饰演申贵升徐元宰,让多少观众潸然泪下、泣不成声.在《双珠凤》里饰演文必正,那么风流潇洒、才华横溢且又爱情专一.在戏曲程式化表演的基础上,他又糅进了影视话剧的表演手法,舞台上的人物更加血肉丰满、鲜活可信.

锡剧无疑是美的,它美于情真,美于意切,美于词的绮丽,美于曲的婉转,美于妆的华美,美于舞的娇柔,美得好似一场梦.戏曲很大的特征,就是它的叙事性,经过诗意的叙事过程以后,唱词把情感直接呈现出来,画面性很强.一方面,戏曲本身是音乐性非常高的艺术形式,同时唱词也是视觉性非常高的一种文学形式.就像“不到江南,怎知春色如许”这十个字,的确是一个可以入画的画面,因为它会抓住一个景观上的东西,感官性比较强.在周东亮的锡剧世界里,美是一抹转角的回眸,藏着千言万语,含着数顷秋波;水袖翻飞,云出云没,不刻意去言说美,却早已是美入骨血.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是说,弦乐(丝)不如管乐(竹),管乐又比不上声乐,可见声腔艺术的至尊地位.看了周东亮的《珍珠塔》和《玉蜻蜓》之后,你可顿悟到古人千年前说的话,同时也可体味到古人所云“余音绕梁三月”的意境.周东亮的嗓音犹如苏杭的丝绸般华丽高贵,时而高亢激越、时而珠圆玉润,充满着磁性魔力.同样,一个流派的形成并不只侧重于声腔,其他诸如身段表演、武功底子等缺一不可,它是综合实力的体现.从艺30 年的周东亮已经具备了这些实力.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的戏曲剧种,它的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变化体结构,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调为簧调,包括老簧调、反宫老旦调以及簧调慢板、中急板、开篇、长三腔、哭腔、说头板、滚板、行路快板等板式唱腔.锡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可以说,锡剧周派小生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周派行腔自然流畅,注重字与字、句与句之间的呼应,不做过分修饰.周派行腔如行云流水,颇具“道法自然”的东方神韵.由于周东亮有天赋的好嗓音,使他在高低音的使用中,没有过渡不当的痕迹.他对高低音的处理,可以说是到了运用自如、随心所欲的地步.这种高低音的自然过渡,使得周派唱腔表现出自然、流畅的特点.这一特色,与多用断续腔、具有明显顿挫感的彬彬腔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周派表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因为锡剧的剧情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有头有尾,再加上曲调诙谐欢快,使得锡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又适合演一些大场面戏,其曲调委婉动听,在关键剧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挑战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观众听清.我们知道,戏曲唱词在叙事的传统当中,有一个理性规则,它必须从开始一直到最后,要有一个编织的结构——不像歌曲的结构常常不那么严谨,歌曲的结构可以跳.周派戏曲演唱视觉是转移的,有点像电影镜头,转移性跟自由度都非常高.他的戏,有时像水仙盆景,那么素洁,却很美,没有一点花边、没一点火气,完全不表现,这其实是很难的.也好比观察一棵树,最好在冬天,褪去所有的叶与花的繁华,没有任何的果与藤的喧闹,没有蝉声,没有鸟鸣的遮掩.你能看见这一棵树为了生存的全部挣扎与渴求,能看到它作为一棵树全部的伤痕和荣誉,能看到它作为一个生命的骄傲,能看到它对另一个生命支撑的力量,像一个鸟巢.周东亮就是这样一个的名角,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信仰,不急功近利,不浮夸轻薄,做到宠辱不惊,淡定从容,但也会大笑,也会打闹,心,却静如水.淡定安逸,学会懂得,从而学会慈悲.周东亮注重细节的处理,尤善表现人物诙谐、戏谑的一面.他演《救风尘》中的周舍,在念白的同时,以折扇挑宋引章的下巴,配以戏弄的眼神,其动作轻佻浮浪,十分符合剧中人物角色的要求;《吃面条》中,陈士度抱怨妻子而又不敢出声、暗发牢骚的细节,点火点不着、趴在地上吹火的虚拟动作;《浪子情缘》中贾金龙在雪地里往手上哈气,表示天气寒冷;《珍珠塔》中以雨伞挑着装有珍珠塔的匣子扛在肩上,以说明方卿不知道所带之物的贵重,皆十分到位.

许多观众感觉,听周东亮唱,锡剧味道很浓,同时时代的特色也很强.他本身的演唱方法,既继承了锡剧的滩簧的香火戏剧种特点,在唱上追求韵味、追求精巧,同时在唱法上,弘扬了老艺人创造的那种演唱精华,就是在吐字的功力、吐字收韵的俏头,在唱腔上冷热调剂,以及在节奏控制上快中有巧、慢中有味,他都运用得自如得体,可以说,他和他那种唱法的时代感结合得特别好.所以他的唱功就让人感觉到,欣赏唱不是欣赏传统,而是欣赏站在传统之上的今天的一个优秀艺术家的演唱.听周东亮道白也颇有意味——想象中,就像是苏南人字斟句酌用尽真情写的情书,一不留神,把旁边人也感动了.

周派戏曲走的是多样化的道路.戏曲中越剧、京剧、昆曲,还有流行歌曲他都能唱,分别吸收它们的一些特点、一些养分,为己所用,他与作曲紧密合作,还移植、借鉴了不少兄弟剧种如川剧、黄梅戏甚至通俗歌曲的音调,在相当的程度上拓宽了锡剧唱腔的表现力,这也使得周派锡剧唱腔多变、曲调丰富,不拘一格.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周东亮自信爆棚,加上敢于大胆创新的意识,他把气声与叙事唱腔融会,民歌发声和戏曲高腔合一,把越剧的柔美、沪剧的轻松、昆剧的洒脱、京剧的高亢,结合自身条件、一一梳理,无论大陆、簧调、玲玲调以及各种小调都信手拈来.他在《吃面条》中的表演,一反舞台小生的常规手段,把青年农民陈士度的大男子主义、做事的笨拙、对老婆的惜恋,表演得生动俏皮、诙谐风趣、入木三分.各种小腔小调随着人物的演变,唱得滑稽动人,新的舞台形象笑爆全场.而这些也改变了周东亮的创作思路.周东亮扮演的郭建光,英俊威武、文武双全.许多经典唱段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听对岸”,他在长达七分钟的演唱中层层推进、迭起,“听对岸、响数”从bB 的3,一句拖腔“声震芦荡”声区直冲bB 的6,这种大跨度、高难度,真是声震了芦荡.没有超一流的唱腔功底是无法胜任的.进入叙事“湖面上……”那种舒缓平静从心底流露的念情和唱腔的结合到“阿庆嫂她不来探望”,那情、那景、那声、那腔,真叫人陶醉……之所以周东亮在舞台上能征服观众,有那么多人喜欢他、追捧他,先入为主的一定是他的周派唱腔.他在继承传统曲调的同时,大胆将现代时尚元素融入到锡剧声腔及表演之中.不过,终究根子还是在锡剧.周东亮致力于尝试一种艺术的多种可能性,跨界与创新,把流行歌曲的时尚元素糅进了锡剧唱腔,五光十色的舞台音乐,跨越时空的兴衰起落,鼓起能够吞下剧场的张力,他甚至在经典《跌雪》一折中,糅入了芭蕾舞步,无论扑、翻、跌、滚等形体动作,他都是以美为标准,赋予诗意.找到了基调和主旋律,然后就是纵情安排音符.由此,在互动过程中创造、沉淀与传情——从内到外,都美得不似人间之物,犹如五月莲花初绽.台上他一举手一投足,天然便是一道风景.锡剧的台步行云流水,伴着长长的水袖翻飞,眼角眉梢俱是光影.这些,既归功于周东亮本人的舞台表演与演唱实践,在现代创作条件下,也与相关作曲、编导及琴师等幕后团队的努力密切相连.同样,讲究情韵的锡剧,对于妆容和服饰的要求都极为严苛.妆容根据情绪的递进陡转都会有所变化.而人物的造型、演员的身姿动作、戏文的唱腔,都舒缓徐趋,自成一种风韵.

紫砂,是中国文化生活史的一个缩影,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藉此雅集交游,其本身蕴含丰厚的传统文化因子,堪称天然的传承、展示活态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周东亮演绎的新剧《紫砂梦》中,古老的紫砂与清丽的江南音韵,两帧分别带着江南温润和艺术精灵的风景,如茫茫岁月中的星光映照,为了冥冥中的相知相惜,终于有一日邂逅,深情相拥,上演了一场演绎紫砂文化和壶道精神的新紫砂传奇——具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气质的这出戏,来自他的精神原乡,包容、从容不迫,精致唯美,如入画境.正如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季国平所说,《紫砂梦》有一个民族魂在里面.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此文总结:本文论述了关于兼谈和艺术风格和锡剧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艺术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永远的尹桂芳,永远的尹派艺术
2000年3月1日8时40分,一代宗师尹桂芳离开我们了,数以万计观众冒着雨、排着长队前去为尹桂芳先生送别,他们个个神情黯然,悲难自抑,场面感人肺腑 尹桂芳先生是创造越剧史上殿堂级艺术的一代宗师,是中国.

马连良先生和马派艺术
马连良字温如号古历轩主回族北京人 京剧“四大须生”之首,与周信芳先生并称“南麒北马”他唱做并重,着重表演,塑造了许多舞台人物形象,深受广大戏迷的欢迎,他.

陕西筝派艺术风格与演奏技法
【摘 要】陕西筝派,正是凭借着其婉转凄凉,激昂豪爽的音乐性格在中国的陕西地区自成一派 陕西筝派独到的风格特色,依靠历史的沉积以及开拓的创新所呈现出来,用以表达演奏者亦苦亦欢的、简单而复杂的心声 只有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