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电大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经济发展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改革,定向突破,服务广东社会经济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主题:经济发展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3

改革,定向突破,服务广东社会经济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文是经济发展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华南农业大学和改革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改革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社会心理学论文和谐社会论文

自2015年广东省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华南农业大学人选为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瞄准国际农业发展制高点,紧密结合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长远,检视不足,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在近三年里,学校通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构建研发平台,汇聚高端人才,促进原始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等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一、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汇聚高端人才,培育高端原创性科研成果

一是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建设特种研究机构,提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新型研发机构,构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平台,着力推进广东特色农业现代化.学校出台《华南农业大学关于建设跨学院、跨学科研究中心(院)的实施意见》,打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学科资源优势,建设前沿科技培育高水平研究特种机构,采用灵活机制组建新型研究队伍,专门成立群体微生物研究中心,打造在微生物群体感应技术领军地位,专门开展新型的病害防控理论研究和应用方法研究,在动植物病害防控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强化与地方政府合作,相继建设独立运作的华农(肇庆)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珠海分院和茂名现代农业研究院等6大“政产学研资”合作新平台.新型的研发机构作为学校独立运作的二级科研机构,授予其高度的人、财、物等资源支配和管理的自主权,以创新性成果为基本指标,对科技人员实行“以岗定标、岗标结合”的分类评价、年度述职与聘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开放评价与同行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通过以上措施,增强了新型研发机构自主权,释放研究活力,大大提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44项,项目经费3.08亿元.2016年国家启动重点研发计划以来,我校承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经费13476.23万元,位居广东高校第三位、全国农业高校第四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6项,居全国农业高校第二位.

二是汇聚高端人才,培育青年才俊,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健全人才政策层次结构,在纵向上,涵盖了从国家最高层次的两院院士、千人计划、省级千百人计划、博士后、优秀博士生等各个层次的人才类别.在横向上,则覆盖了学校人事管理的“选”、“用”、“育”、“评”、“留”五个方面全部内容,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的高层次人才政策服务体系.为强化高层次人才服务能力,建立人才工作专门机构,打破传统进人模式,全年实行高层次人才招聘“一人一议”和“一人一策”面向全球招聘政策,实现最大限度汇集高端人才;为强化青年人才培养力度,推动人才培养,学校出台《华南农业大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专项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设立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予以重点资助培育;根据广东省农业产业结构特点,针对畜禽生产养殖药物滥用、危及食品安全问题,重点建设“兽医微生物耐药性创新研究团队”,学校给予400万元科学研究经费.三年间,该团队共承担国家级项目28项,项目经费1.9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36篇,授权发明专利15件.团队分别人选科技部“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

三是构建激励机制,鼓励成果生成,重点培育高端原创性科研成果.对有望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奖的科技成果的、对高水平科技论文的、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的、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的均给予培育和奖励.其中,对有望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科技成果予以50万元培育资金,对于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予以奖励,其中最高可奖励100万元;对于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所需的申请费、审查费、登记费、印花税费和授权后6年内的年费等费用,以及取得国际检索报告并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的PCT申请的申请费,通过设立知识产权发展基金给予全面解决.三年来,学校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增强,被选为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单位,连续两届荣获广州市专利创造贡献奖,入选广东省贯彻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高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增长幅度为57%.

二、改革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改革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提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动力.学校出台《华南农业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改革文件,制度上保障科技人员成果转化合法收益,把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比例从原先的30%提高到80%,并允许按规定协议确定科技成果交易、作价人股的;引导和支持科技人员参与国家和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积,鼓励科技人才积极承担企业委托科研项目,联合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学校派驻或新型研发机构长期聘用的科技人员,学校将保留其基本工资、职称等待遇;其依托新型研发机构所承担的科技项目、获得的科技成果、成果转化等业绩,在职称评审和岗位考核予以与在校期间获得的成果同等对待.三年来,教师共申报专利1365件(其中发明专利1123件),获得授权专利660件(其中发明专利460件),分别较前三年增长67%和27%.其中,签订技术转让及专利许可实施合同100多项,转让金额超过一个亿.

二是完善科技转化服务组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学校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委员会,实体化运作“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力求“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迅速转化成果”,提高服务绩效,鼓励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入驻,开展成果熟化和转化.根据广东农业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围绕生物技术、农业装备、物联网、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产业链条开展研究,推动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服务广东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一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制定科技成果信息采集、加工与服务规范建立起标准化科技成果信息存放平台,并规范化提供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务.二是建设高素质产业技术体系服务队伍,推动成果直接与需求端结合.学校31名教授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其中首席科学家1人;33名教授入选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有100多位科技人员入选企业科技特派员或农村科技特派员,有力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近3年间,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等达4.5亿元,直接经济效益近百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近千亿元.

三是与地方政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共同推进成果转化.学校在深圳、佛山、揭阳、珠海等8个地级市建立了新型研发机构,多个领域与多个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深入合作,实现研究平台共享,协同创新,加速基础应用研究,服务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围绕新品种选育与改良、农产品加工与产品升级、种养殖关键技术攻关、畜禽疫病防控及疫苗研发等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紧密合作,优化企业供给侧改革.在良种良法结合推广方面,以“强源活库”技术与良种选用相结合,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6个,在华南地区推广应用620万亩,辐射长江流域近1000万亩,为农民创造经济效益近20亿元;在优质畜禽品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培育的瘦肉型品种猪已在全国31个省份推广应用,年上市肉猪超过1500万头;培育的黄羽肉鸡新品种占广东省的46%,使广东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鸡产区;三年来,培育特色优质高产植物新品种32个,农业部认定超级稻品种2个;研发产业化关键技术12项,申报各类专利35项.在重金属污染生物一化学联合修复技术、有机污染物微生物修复和面源污染生态治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三、发展高精尖农业技术与装备,服务“广东农业4.0”,助推广东经济创新驱动发展

一是以高精尖农业装备应用为重点,服务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瞄准国际高端农业装备研发前沿,致力于现代农业装备的“广东创造”元素,促进“农业一工业一信息业”的高度融合,建立以生态农业和智能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推动精准农业装备与技术应用方面,将人工智能引入设备制造,建立起精细农业关键技术,实现了农情信息快速采集技术、水田激光测量、机器视觉及计算机图像分析和精细农业作业平台等集成,能比人工撒播、抛秧等传统耕种方式增产1 0%-30%,劳动力成本降低了80%,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确保国家水稻种植农业装备处在国际领先水平.“水稻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获中华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奖,“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农业航空飞行器技术的研发方面,开展农业航空、遥感信息技术、农业航空飞行器技术的研究,制订农用无人机相关标准,制定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地面与航空高工效施药技术及智能化装备”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应用,预计潜在市场1000个亿以上.

二是高水平的动物营养与疫情防控技术,助推畜禽安全生态养殖.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广东农业产业中占据支柱位置.为解决畜禽业面临的“畜禽供应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三大关键难题,学校围绕畜禽健康养殖与产品安全产业链上的品种、营养饲料、养殖、屠宰与储运、环境控制等5个关键要素进行强化科技创新,建设技术一流的现代畜禽业高新技术创新创制孵化中心.中心派出专家团队,长期为温氏、大北农集团等龙头农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人才支持,帮助其成长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并创造了享誉全国的“高校+公司+农户”农业科技产业化模式、“产、学、研”科技创新新机制和“责任捆绑、权利捆绑、利益捆绑、科研捆绑、人才捆绑”的“大华农模式”,促使广东温氏集团成为国内最大和深交所市值最大的畜牧企业.

三是以实施“433工程”为抓手,开展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学校实施“433工程”,构建高校农业科技服务新型模式,助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该工程包括3个子工程:一是“4个l工程”,即1个教授团队、联1个企业、兴1个产业、富一方农民;二是教师“三进工程”,即让教师进企业、进政府、进农业园区,发挥服务作用;三是学生“三进工程”,即学生利用假期“进村头、进田头、进户头”开展科普服务.构建了“示范基地+互联网+基层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79个.同时,联合地方政府,主动布局,共同推进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学校主动承接政府委托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500余名,开展各类国际培训班100余个,长期派出多名农业专家对巴基斯坦、缅甸、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农业技术支持,并在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点,开拓科技成果转化新市场.先后累计向国内外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近200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7.96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近1000亿元.

四、建设高端智库,主动开展社会服务,树立起学校承担社会公共服务的典型模式

一是建设高端智库,为地方政府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根据国家、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建设新型智库,为广东“三农”政策制定、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参考.在农业发展的关键难题方面,成立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开展对“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是农业发展的键难题进行系统研究.其中总结《崇州农业共营制:一个创新性发展方向》,倡导的“农业共营制”为农业发展关键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得到政治局常委副总理和汪洋副总理肯定性批示,并获得农业部批复,获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在广东农村治理与援助研究方面,围绕“三农”问题,探索农村基层治理援助模式,对农村公共治理及农业应急、广东农产品供给安全及监督、等重大社会问题和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广东省法律顾问进村(居)制度改革检查评估报告》受到省委书记胡春华的重视,并做了重要批示.

二是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中心,提升社会公共卫生安全能力.中心专家被选为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动物流感专家组组长,在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发生期间多次准确预测禽流感流行趋势,积极开展病毒溯源,迅速提出疫情防控措施,为地方政府提供防治疫情发生与抑制蔓延的政策建议,避免了社会恐慌,极大减少了养殖企业与国民经济损失.协助我国制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5个制度,起草中国兽药典和动物疫情分析报告,为制定国家和地方兽医防疫政策及法律文件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编辑发行《养禽与禽病防治》,发行范围覆盖了全国21个省,惠及全国90%的大型养殖企业及1000多个养殖专业合作社,近30万人受益,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养禽与禽病防治科普杂志;主动到广东养殖基地开展畜牧科普活动讲座500多场,为广东成为养殖科技强省发挥重大作用.

三是主动开展社会志愿服务,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在社会工作方面,学校依托社会工作、社会学等专业,针对问题少年、孤寡老年人、残障人士、流动人口、失业人群、戒毒人群、社区服刑人员等特殊社会群体的特殊需求,联合社区组建广州市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及家庭综合类服务,累计服务人数已超过30万人次,帮助特殊社会群体重树人生信念,为社会和谐与进步贡献了力量.该中心先后被授予“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百强社工机构”和“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

五、结语

实践表明,在当前高校推进的“双一流”建设、“分类发展”、“综合改革”等诸多改革与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做好定位,立足长远,检视不足,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着眼区域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全面开展深化综合改革,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与区域经济社会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互动关系.尤其是要重点开展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改革与创新,构建研发平台,汇聚高端人才,注重开展上游原始、中游应用与下游成果转化的创新全链条建设,构建科技成果的产生激励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以此带动地方高校向特色化、内涵化方向发展,为地方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源源不竭的资源与动力.

参考文献

[1]向延平.地方性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分析——以吉首大学为例[I].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100-104.

[2]张宝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以牡丹江地区6所高校协作为例卟教育研究,2015(07):142-149.

[3]杨志群,王青峰等.以奇制胜服务广东农业现代化[N].南方日报,2017-05-018(10).

[4]赵哲,董新伟.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问题分析与路径选择——以辽宁地方高校为例卟高等农业教育,2013(08):16-19.

[5]吕剑红,吕建秋.区域性高校服务地方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12(06):48-49.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7年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改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7JGXM-MS13.

作者简介:郭燕锋(19 85 -),男,广东揭东人,华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回顾述说:本文是关于华南农业大学和改革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经济发展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农村金融改革,促进服务三农
刘 宇,于 岩(鸡东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黑龙江鸡东 158200)摘要针对当前涉农贷款缺少有效抵押物问题,提出鸡东县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创新金融产品方面的做法、成效 关键词创新;农村.

二元经济结构,构建和谐社会
朱建国(巴里坤县委党校, 新疆巴里坤 839200)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 (2016)05003601前言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是当代中国普遍性的矛盾,各地只是差异程度不同,.

深化改革,另辟蹊径,创设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河南省桐柏县方树泉中学
摘要方树泉中学德育室根据当前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实际现状,在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探索中,尝试性地渐进地推行以德养德、主体发展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实现凝魂聚气,育德固本,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