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水稻类硕士论文范文 和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其杀菌剂应用进展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水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9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其杀菌剂应用进展,该文是水稻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和杀菌剂和水稻主要病害和应用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水稻论文参考文献:

水稻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的前言主要写什么论文的主要方法论文的摘要主要写什么论文主要内容

(接上期)

二、水稻细菌性病害

我国发生的水稻细菌性病害主要有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和细菌性基腐病.

1.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细菌病害,而以日本、印度和中国发生比较严重.我国主要发生在华东、华中、华南稻区,在西北、西南、华北和东北部分稻区也有分布.

(1)白叶枯病发生规律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黄单孢杆菌的水稻致病变种引起,是一种维管束病害.病原茵经伤口或水孔等进入寄主维管束,沿维管束传播,再在木质部中大量繁殖,最后蔓延至整个植株,导致病斑不断扩大和加重.白叶枯病在潮湿和低洼地区发病比较频繁,一般籼稻重于粳稻,双季晚稻重于双季早稻,单季中稻重于单季晚稻.受侵染的水稻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能够达到50%.同时,造成米质松脆,发芽率降低.如果在分蘖期出现凋萎型白叶枯,会造成稻株的大量枯死,损失会更大.

(2)白叶枯病的防治

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治此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我国抗白叶枯病育种取得巨大进展,新选育的水稻品种基本都是抗白叶枯病或耐病的,这对控制白叶枯病的流行奠定了基础.在江苏,所有推广和种植的品种必须是高抗白叶枯病,因而白叶枯病在江苏已经多年没有大流行.

化学防治能够快速达到防治目的,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最主要的措施.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药剂主要包括叶枯唑、噻枯唑、噻菌铜、壬菌铜、噻唑锌、中生菌素、链霉素、氯溴异氰尿酸、寡聚酸碘、氟苄嗯唑砜等.化学防治的效果受药剂本身特性、施药的技术、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白叶枯病化学防治的难点是目前使用的杀菌剂持效均较短,而白叶枯病发生期长,遇大风大雨天气更易暴发,因而需要多次施药,且灾害性天气后需要补充施药.

(3)白叶枯病菌抗药性研究

据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表明,白叶枯病菌对链霉素、噻枯唑均产生抗药性;2007-2009年,采用活体寄主测定法测定了来自云南、江苏、安徽、湖北、广东、海南、湖南七省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抗噻枯唑菌株出现的频率分别是11.21%、20%、10.42%;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仅有0.98%,且均为云南省的菌株,其他省份没有检测到.

2.细茸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由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引起,是水稻生产中一种重要的检疫性细菌病害,其发生具有流行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等特点.该病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稻区生产的主要病害,当气候条件适宜时,可造成40%—60%产量损失,对水稻的高产稳产造成严重威胁.

(1)细菌性条斑病发生规律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主要在病稻谷和病稻草上越冬.病原菌侵染种子,随着种子调运而远距离传播.病原菌主要通过灌溉水、雨水接触秧苗,从气孔和伤口侵入,侵入后在气孔下繁殖扩展到薄壁组织细胞间隙并纵向扩展,形成条斑.田间病株病斑上溢出的菌脓,主要通过风雨和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引起病害扩展蔓延.农事操作也起病害传播作用.

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程度取决于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等.虽然目前尚未发现免疫的水稻品种,但品种间对条斑病菌的抗病性差异明显.一般常规稻较杂交稻抗病,粳稻、糯稻比籼稻抗病.同时水稻叶片气孔密度和大小与品种的抗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叶片气孔密度较小及气孔开展度较低的品种抗病性较强.

在同时种植一定面积的感病品种时,此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雨水.发病适温30℃,暴风雨,尤其是夏季台风的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和传播,容易引起病害流行.不同年份间流行程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此期的雨湿条件.此外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特别是灌溉、施肥也有密切关系,一般深灌、串灌,偏施和迟施氮肥,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与危害.

(2)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

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尽管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鉴定和抗源筛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还未选育出对细菌性条斑病具有高抗性的品种.将籼稻改种粳稻也是比较好的选择.(2)加强检疫:针对未发病地区种子调入的检疫,是控制病害扩展的重要手段.(3)化学防治:在发病区,可以用强氯精、二氰硫基甲烷进行种子处理可杀灭种子中携带的病菌,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生产上,仅依靠种子处理控制细菌性条斑病,其效果有限.因为此病原菌在稻草中的带菌量更大,后期田间喷药是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的关键.防治白叶枯病的药剂均可以用于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如噻唑类、抗生素类.

细菌性条斑病的化学防治,其效果也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需要连续、多次喷药才能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近期的研究表明,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的噻酰菌胺对细菌性条斑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据我们2017年试验表明,噻酰菌胺按600g a.i./hm2施药量在移栽时施于秧盘中或移栽后10天内施于稻田中,到水稻生育后期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且施药方便,持效长,一个生长季节仅需施药一次.

(3)细菌性条斑病菌对杀菌剂抗性

细菌性条斑病仍属于局部性发生,据南京农业大学检测结果表明,在2010年检测的415个菌株没有发现抗噻枯唑和链霉素的菌株.

3.细菌性基庸病

由玉米狄克氏细菌引起的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水稻上重要病害之一.该病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在日本报道,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浙江省首先发现,此后江苏、江西、湖南等长江中下游稻区和南方稻区的15个省区都有报道发生.

(1)细菌性基腐病发生规律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主要发生在分蘖至抽穗阶段.在分蘖至拔节期侵染危害,会造成稻株枯死,影响基本苗数.在孕穗期后发病,造成枯孕穗,半枯穗和枯穗,秕谷率增高,千粒重下降.大田发病一般有3个明显高峰,即前期“枯心死”,分蘖期进入第一个发病高峰,发病幼苗100%在拔节前死亡;中期“剥皮死”,孕穗期进入第二个发病高峰,发病株10%不能抽穗而枯死;后期“青枯死”,抽穗灌浆期进入第三个发病高峰,病株可致枯孕穗.

(2)细菌性基腐病的防治

水稻田的水浆管理对细菌性基腐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保持田间浅水灌溉、适时多次性晾田可有效地预防基腐病的发生.

细菌性基腐病的化学防治,应立足于预防,在发病前或发病初进行药剂喷雾.据浙江的试验结果,供试的10种药剂中,以3%噻霉酮WP和40%春雷·噻唑锌SC的效果最好.

四、水稻线虫病

水稻生长过程中会受到200多种植物病原线虫的侵袭.随着节水栽培模式的推广,水稻寄生线虫病害变得日趋严重.水稻主要的寄生线虫包括根结线虫、滑刃线虫、潜根线虫、茎线虫和孢囊线虫等.

1.水稻干尖线虫病

水稻干尖线虫属于繁殖,雄虫数量充足,但在一些群体中也存在孤雌生殖现象.除取食水稻和草莓等植物外,水稻干尖线虫也可以真菌为食.

(1)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发生规律

水稻干尖线虫在水中和土壤中不能长期生存,带线虫种子是最主要的初侵染源,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带虫种苗和稻壳等.种子遇水后,线虫开始复苏并游离至水和土壤中,大部分死亡,少数线虫遇幼芽后从芽鞘、叶鞘缝等部位钻入组织内,以口针刺人细胞吸食细胞液,在秧田和本田中随灌溉水传播扩散.少数感病品种在4—5片真叶时开始出现症状,大部分品种在病株拔节后期或孕穗后症状开始明显.干尖并不是水稻干尖线虫为害的唯一症状,很多水稻品种并不表现干尖,但在穗期表现为穗小、结实数少.在幼穗形成时,线虫侵入穗原基,孕穗期集中在幼穗颖壳内外,花期后进入小花并迅速繁殖,随着谷粒成熟,线虫逐渐失水进入休眠状态,造成谷粒带虫.

不同水稻品种在产量损失上差异较大,感病品种空瘪率可达40%,产量损失在10%~50%之间,其他农艺性状,如剑叶面积、千粒重和分蘖数都明显低于对照.

(2)水稻干尖线虫的防治

水稻干尖线虫是典型的种传病害,防治的首要方法应严格实行种子检疫和使用无病种子,在无病区选留无病种子是最简单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带病种子进行药剂种子处理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

化学药剂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比较简便,可使用阿维菌素、噻唑膦、二硫氰甲烷、杀螟丹等对水稻种子进行48小时浸种处理.据我们测定14种杀虫剂对干尖线虫的室内活性和田间效果,噻唑膦和杀螟丹对该病防治效果优于其他药剂,且安全性高,使用方便.

2.根结残虫

根结线虫是全球线虫学家公认危害性第1位的植物寄生线虫,其中侵染水稻的根结线虫有拟禾谷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水稻根结线虫和萨拉斯根结线虫等.此外,在我国水稻田中曾发现和鉴定有林氏根结线虫和海南根结线.拟禾谷根结线虫是分布最广的根结线虫.

(1)拟禾谷根结线虫的为害

在稻田非淹水条件下,该线虫2龄幼虫能够快速侵染寄主根系.幼虫在所形成的根结内经过3次蜕变为成虫,完成一次生命周期大约需要15—20天,具体时间取决于土壤温度和湿度等条件,持续淹水可减少该线虫为害,因此旱田条件下较水田造成的损失更重,沙性土壤较粘性土壤更有利于根结线虫为害.拟禾谷根结线虫引起的典型症状是在根尖形成根结,稻株受害后变矮,叶片变色,生育期缩短.拟禾谷根结线虫在我国的福建省、海南省、湖北省和江苏都已有报道.

(2)拟禾谷根结线虫的防治

防治拟禾谷根结线虫的最佳方法是使用抗性品种.目前已在栽培稻和非洲稻中发现对拟禾谷根结线虫具有抗性和耐性的品种.

在农业防治方法上,水旱轮作是防治拟禾谷根结线虫最有效的措施.尽管拟禾本根结线虫在深水田中可以存活甚至繁殖,但在淹水条件下线虫再侵染受到抑制.

在化学防治中,主要在水稻秧苗期对苗床进行药剂处理和在稻苗移栽前药剂浸根处理,目前普遍使用的药剂为阿维菌素及噻唑膦等.

3.潜根线虫

潜根线虫属的种类繁多,为害我国水稻的潜根线虫主要有3种:水稻潜根线虫、尖突潜根线虫和细潜根线虫.

(1)水稻潜根线虫的为害

水稻潜根线虫系迁移性内寄生线虫,侵入根系后在根内取食形成虫道,造成根系坏死,引起二次侵染.在土壤营养丰富的条件下,低密度的线虫量侵染能刺激水稻苗须根产生,但在中、高密度下则能显著抑制幼苗须根的产生,虫量大时会造成大面积的植株矮化、黄化,并影响有效穗数,产量损失可达15%—30%.

(2)水稻潜根线虫侵染和致病机制研究

对水稻潜根线虫进行高通量测序,发现细胞壁降解酶3-甘露聚糖酶在线虫食道腺中表达,推测其很可能参与潜根线虫侵染水稻过程中降解植物细胞的半纤维素.此外,分枝酸变位酶和异分枝酸酶也被发现是水稻潜根线虫的效应子,其作用很可能是降低寄主体内的防御激素水杨酸水平.

(3)水稻潜根线虫的防治

通过蔬菜水稻轮作、烟草水稻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可对水稻潜根线虫起到良好的防病增产作用.在旱稻根区或水面施用化学药剂,比如克百威,可有效防治潜根线虫的为害,但这些药剂很容易污染水源,对环境造成污染.植物源杀虫剂对潜根线虫有较好的抑杀效果,如黄花菊、夹竹桃花、茶叶、大蒜、杏仁、川芎等的甲醇或乙醇提取物.因此,植物源杀线虫剂可能是防治稻潜线虫的重要品种.

五、水稻病毒病

我国发生的水稻病毒病主要有以下5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该病于2001年在广东省阳江市被首次发现;其传播寄主主要为白背飞虱.2010年我国南方13个省超过130万公顷水稻受害,导致许多田块失收.

水稻锯齿叶矮缩病:病原为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该病于1 978年在福建省发现.其传播寄主为褐飞虱,此病在我国福建、广东、台湾、江西、湖南、云南和浙江等省先后出现为害.

水稻条纹叶枯病:病原为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其传播寄主为灰飞虱.该病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广泛;保守估计2004年仅江苏地区因水稻条纹叶枯病导致的损失就达上亿元.

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其传播寄主为灰飞虱.该病在我国于上世纪60年代初发现,并先后于6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在浙、沪、苏等省市稻、麦和玉米上次大流行发生.

水稻矮缩病:病原为水稻矮缩病毒,其传播寄主为黑尾叶蝉、电光叶蝉和二条黑尾叶蝉.该病曾于世纪60年代在我国华北、华东地区流行,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稻区.

水稻病毒病防治最根本有效的措施是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防治病毒病传毒媒介昆虫的发生也是控制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而许多针对病毒的钝化剂以及针对植物抗病性的药剂实际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笔者等试验了12种病毒制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其中最高防效只有50%.

六、小结

1.病害的致病机制和侵染规律还有待深入研究.水稻的干尖线虫病、根结线虫病其病原与水稻间互作关系及其致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稻曲病菌的侵染规律及侵染循环也没有一致的定论,是稻曲病菌的厚垣孢子还是菌核萌发的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源?病菌是什么时间侵染到植株?侵染什么组织?对于病害发生规律的深入研究,对其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2.需要进一步研究水稻病害防治方法和技术,尤其是简便高效的防治措施.如水稻根结线虫和潜根线虫的防治,采用棉隆等药剂土壤处理,需要在处理后覆盖提高处理效果,费工费时难以推广.水稻细菌性病害防治需要多次连续喷药,受到天气因素等影响,往往会错过防治适期,选用长持效期的杀菌剂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较好方法.

3.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是水稻病害防治根本措施.推广抗病水稻品种,对控制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流行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其他水稻病害的防治也需要抗病品种的推广才有可能彻底解决;即使是选育耐病性强的品种,也可使病害防治的压力下降.

4.新药剂的创制和筛选对水稻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农药企业新药剂在抢占市场,我国农药大企业也应该加入到农药创制的队伍中.可喜的是我们有些企业已经开始这方面工作,但要加快步伐.目前,要加大新药剂的筛选,在水稻病害上筛选出高效、长效的药剂作为技术储备.

5.加强病原菌抗药性监测和抗药性治理的研究.目前许多单一作用位点的杀菌剂在水稻上大量使用,特别是甲氧丙烯酸酯类(如嘧菌酯用于水稻上多种病害的防治)等高风险杀菌剂,需要对这些杀菌剂抗药性加强监测,并加强抗药性综合治理研究,储备一些技术方案,以防生产上突然出现抗药性问题而导致水稻减产.

(参考文献略)

(全文完)

总而言之:此文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杀菌剂和水稻主要病害和应用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水稻本科毕业论文水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马铃薯窖藏病主要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刘惠全1,李素珍2(1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平凉744000;2 甘肃省平凉市植保植检站,甘肃平凉744000)摘要马铃薯在贮藏期因管理不当,如受冻、受热、空气不足……,或受病原菌.

豫西山区春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和防治
赵宏伟(河南省灵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灵宝472500)摘要该区地势较高,气候温良,海拔高度500米以上,降水分配不均匀,热量资源较好,适于春玉米生长,面积较大,产量较高 然而近年来受到几种主要病害.

小麦主要病害的发生和综合防治
楚扩(河南省沈丘县园艺工作站, 河南沈丘466300)摘 要 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用途也比较广泛 由于小麦在种植期间,容易引发病害的发生,所以,病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是至关重要.

花揶菜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花椰菜别名花菜、菜花,以花球供实用,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维生素C含量较高,并且含有多种 花椰菜是消费者喜爱的一种蔬菜,种植经济效益较高 在生产上,花椰菜病害发生比较严重,影响花棷菜的产量和品质,笔者.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