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素质教育方面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与素质教育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素质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7

素质教育,本文是素质教育方面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跟素质教育和浅析方面论文范例.

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论文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杂志素质教育杂志社

摘〓要:〖HTK〗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定义.有些定义属于词语定义,有些定义属于哲学定义.不同的定义强调点也不同,一些人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另一些人同时强调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即使是同一种强调点,关于素质的内涵也众说纷纭.但是,不论哪一种说法,都认同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此外各种定义的表述不一,但是都主张素质教育不仅是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而且是个性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但素质教育自1996年被明确提出到现在,我们的教育并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着实提高了民族素质.不仅素质教育并没有取得应有的实效,而且人们对素质教育本身也存在着各种误解.

〖HTH〗关键词:〖HTK〗素质教育〓现状〓问题〖HT〗

〖CS%0,0,0,70〗〖HTDH〗

一、素质教育的现状〖HT〗〖CS〗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文化教育是中心,智力开发是关键,思想道德培养是根本,良好的体质是保证,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是个体差异需求的必要补充.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当下,一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效果实在难以尽如人意,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其他方面素质的教育有所欠缺,尽管有的想方设法改变教育方法,但从根本上并未真正摆脱诸如题海战术的教育模式.导致应试教育不断强化、素质教育日渐式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一是认识上的偏差.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是很难适应新时代需求的.要改变教育模式“一手硬,一手软”的不协调现状,就应从教育管理方式和教师教育方法上入手加以改变.这是因为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不协调问题,说到底是教育管理方式和教师教育方法的问题,是一些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本意,或者说没有真正找到落实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要知道,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矛盾,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学生学好文化课考出好分数,而且要求学生的其他方面素质同步提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是,素质教育是培养有创新思维能力、有驾驭知识能力、能做知识主人的学生;而应试教育则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二是教育方法和教育管理方式的制约.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既要有系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水平,又要有在课堂上深刻全面、生动形象地把知识讲活讲透的能力,从而取得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理解掌握并懂得应用的良好教学效果.素质教育是把老师讲课与学生学习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的作用.如果可以按照素质教育的方式实施,这一就可以在学生面前接受学习,将学习看做兴趣.

〖CS%0,0,0,70〗〖HTDH〗

二、素质教育在推进中的问题〖HT〗〖CS〗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观的基础上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的许多重要文件多次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突出地提了出来,教育界也开展了对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同时全国各大高校以及中小学也开始了素质教育的实践.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由于角度不同,关于素质教育的定义也各有不同.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①综合分析素质教育的现状,在推进素质教育的30多年中,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普遍认为中国的素质教育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效.

〖HTK〗(一)学生主体性的失落〖HT〗

无论是哪一种教育模式,教育的核心都是“人”.素质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教育活动是引导人发展的一种活动,素质教育即为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以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交往实践活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到生活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②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并不是教育者作为主体改造受教育者这一客体的过程,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作为互动性的主体凭借教育资料等*客体进行沟通的交往实践活动.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采取的是“主体——客体”的模式,将教师看作主体,学生则被认为是被改造的客体,处于受支配的地位.在发展素质教育的近几十年中,也一直未摆脱这种思想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本该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在传统思想的指导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未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学生主体性失落的第一个表现是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地位的不平等.一般情况下,教育者相较于受教育者知识面更加广泛,社会阅历更加丰富.因此教育者的主体性由于其职业性质和传统教育活动本身的特点,在教育过程的一开始就能显露出来.在传统的素质教育模式中,形成了教师“灌输”学生“吸收”的程式化的教育形式,教师和课本被奉为权威,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探索.在教学内容上,不是学生要去学习哪些知识,而是教师要求学习哪些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被学生当作任务来完成,学生的疑问和见解不被重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很少有学生去挑战教师的权威,或者说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可以而且应该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诉求.

学生主体性失落的第二个表现是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更多的强调社会本位,忽视学生个人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培养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不可否定,这不只是素质教育更是教育这一活动重要的社会功能.但是素质教育的依据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还有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近几十年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强调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养的人才,学校需要培养学生哪些素质,家庭需要培养孩子哪些素质,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学生自己的发展应该培养哪些素质.长久以来单纯的塑造使得学生失去了自我判断的个性,失去了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失落的第三个表现是素质教育的结果并没有使学生拥有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在于培养人的素质,而人应该拥有的素质又有哪些?“传统的观点是,素质教育就是多开设几门课程,使学生能在德、智、体、美、劳、群(即与人相处)等方面全面发展.其实,这只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并且是很浅层的一方面.”③狭义的素质主要指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等内在素质,但素质教育培养的更应该包括学生的能力、行为等外在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又可以说一种能力教育.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因此素质教育的结果最终要通过学生处理自己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关系中体现出来.

〖HTK〗(二)忽视知行统一〖HT〗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④,发展人的能力素质本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仍然是以智育为主,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建构,这就偏离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实质.

首先,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大多数学校依旧是以知识理论教育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占据大多数课时,而这些科目的学习也是以知识灌输为主,并没有注意在实践中的运用.有些学校名义上开设了音乐、美术等课程,但是这些科目所占的课时比例很少,并常有被占有的情况,尤其是在高年级中.即使是配备老师来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素质,也是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讲解而不是实际能力素质的培养.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生学到的只是这些知识内容包括哪些,并没有掌握这些知识是如何得来的,没有学会如何学习这些知识,不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在教学目标上也是追求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内容、掌握了多少知识内容,而不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批判、如何实践、如何生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⑤这样,在结果上就必然体现为学生不能在学到的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知而不行、知多做少的情况.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传统的填鸭式讲授法,教师只是在课堂中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并没有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重新回到实践中去.素质教育成了一种为知识而学习,而不是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模式,割裂了认识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

其次,在教育评价上,沿用了传统教育模式中以考试,尤其是笔试为主的评价机制,忽视知行转化.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仍然是以考试为主,使得一些发展素质教育的措施渐渐偏离其初衷,评价机制的僵化忽视了教育过程中的知行统一.例如山东省在2007年实施新课程标准高考后,为推进素质教育,在考试科目中加入了一项基本能力.基本能力测试⑥涵盖范围广,贴近生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基本能力列入高考范围,旨在使学校和家庭都更加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但是基本能力测试如艺术、体育、信息技术以及一些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课目仍然通过笔试的方式来考察,这就将这些课目的学习引向死记硬背的应试状态.由于评价方式的僵化,基本能力的学习也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在一些学校,基本能力的学习并没有专门的学习时间,也并未配备专业的教师,而且基本能力的学习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并没有机会去实践.不少学生和老师没有在基本能力课程的学习中受益,并且抱怨这些课程占用了其他传统科目的学习时间.可见将基本能力引入高考的用意并未在师生中得到正确理解,其作用也没有真正发挥,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由于评价方式的单一和不科学,这种为素质教育而采取的措施忽视了知行合一,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违背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初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而以培养素质的名义走向了应试教育.由于缺乏实际发展学生素质的效用,山东省在2014年取消了高考中的基本能力.因此,在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寻求考试制度与教育素质化的契合点是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关键.

〖HTH〗注释:〖HTK〗

①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J].中国民族教育,1998(01):4~8.

②〖JP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2.〖JP〗

③杨江南.教学反思:高分与素质并重的学习方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21~22.

④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56.

⑤张永泽.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当代德育意义解读[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3.

⑥“基本能力”测试是指对新课程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及科学与人文素 养的考查.“基本能力”的考试范围涉及高中新课程的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人文与社会、科学六个学习领域 的必修内容.

〖HTH〗参考文献:〖HTK〗

[1]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J].中国民族教育,1998(01):4~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杨江南.教学反思:高分与素质并重的学习方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4]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5]张永泽.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当代德育意义解读[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3.

[6]卢新勤.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论人的全面发展[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0(06):14~16.

〖HTH〗作者简介:〖HTF〗丁欢欢(1989〖KG-*2〗-),女,博士研究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评论,上文是一篇适合素质教育和浅析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素质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素质教育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论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
【摘 要】舞蹈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智育的提升、体育的增强和美育的发挥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舞蹈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图.

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
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对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工作,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加强教学评价,真实评价每个学生实.

刍议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基本处于外部引导建立的阶段,而影视动画……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小学生的言行举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教导学生学习教材之中的内容外,更应该培养学生在日常如何举止得当,起到正确塑造.

让家长成为素质教育5十2工程的重要力量
王友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近年来,泰州教育局在全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52”工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