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郁达夫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与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结果和评语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郁达夫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8

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结果和评语,本文是关于郁达夫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郁达夫和评语和终评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郁达夫论文参考文献:

郁达夫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论文老师评语毕业论文评语导师评语职称论文评语

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获奖作品

中篇小说奖

《蘑菇圈》 作者:阿来

(《收获》2015年第3期)

中篇小说提名奖

《所有路的尽头》 作者:弋舟

(《十月》2014年第2期)

《世间已无陈金芳》 作者:石一枫

(《十月》2014年第3期)

《我准备不发疯》 作者:祁媛

(《收获》2015年第5期)

短篇小说奖

《野象小姐》 作者:张楚

(《人民文学》2014年第1期)

短篇小说提名奖

《归来》 作者:黄锦树(马来西亚)

(台湾《短篇小说》杂志2014年12月号)

《眼泪石》 作者:蔡骏

(《江南》2015年第6期)

《金刚四拿》 作者:田耳

(《回族文学》2015年第3期)

中篇小说奖

★8票

《蘑菇圈》

《收获》2015年第3期 作者:阿来

毕飞宇:阿来的《蘑菇圈》很醒目,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容易的选择.小说的跨度有一个甲子,对一部中篇来说,危险性很大,有瘦长条的焦虑.阿来却稳打稳扎,写出了气象.

李敬泽:一种博物学目光构成了阿来近期小说的内在机杼.这种目光里既包含着现代性逻辑:指认、分类、发现、进化,也同时包含着一种反现代性的情感:人与植物、草木之间移情的、寄托的、比喻的、诗学的关系.

《蘑菇圈》亦当如是观.阿来在小说中既思考藏族的文化命运,又思考人性——他总是能够出人意表而又精确地在复杂的身份中找到一个作家的立足之处.

苏 炜:近时读了太多当下网上流行的粗俗汉语写作(好几篇入围作品也难以免俗),我一直期待读到一种空灵、纯亮的汉语表述.《蘑菇圈》从布谷鸟的鸣唱开始,让我听到了那个汉语叙述的“庄重的停顿”,一个空灵的声音.此作其实是一个大的历史叙事,借蘑菇圈的特异故事写了人物命运(包括民族命运)在一个时代的流变.羊肚菌—斯炯—胆巴—“刘工作组”,以这样几个意象和人物串起了西南藏区几十年的翻覆沧桑、真实世变.此作的长处不是结构(作为中篇,结构有点散漫),而是叙述.作者毕竟是“老姜”和“老”,此文读来行云流水,笔调冷静,意境清丽,细部精彩且又跌宕多姿.写大饥荒遇“鬼”而获益获救的一段,读来令人揪扯魂魄,是那一段少为人言但必定刻入历史骨髓的史实的生动记述,却因为“蘑菇圈”的新异切入点而不显突兀刺眼.相比之下,后半段“蘑菇圈”走大运的大段后续故事,反而显得有点行笔匆匆了.

陈建功:一个藏族女人的一生,小说具有经典性,展示了人性的力量和民族的思维特色,又浓缩了时代的演变和当下危机.最素朴的哲学,用最具分寸感的方式予以表述.藏地风情写得令人倾倒.堪称名篇佳作.

金宇澄:围绕蘑菇的恩怨,作者笔底的时代冲突,注入了醒目的诗意,人间纠葛也柔化为一种善意回旋、民歌风范,蜿蜒跨度六十年的习俗史,大篇幅的体量,读来却轻灵,毫不漫长.

施战军:藏区的中国故事,历史变迁和现实情境的互相参照,忧患今日和相信未来的心灵对谈.

程永新:小说围绕藏族少女斯炯与她守护的蘑菇圈,讲述了饥荒、“”以及改革开放这样的大时代变迁怎样强力地在藏族的一个村落里发生影响.阿来为个体,尤其是少数民族个体在时代中的价值坚守以及对自然的守护立下了一个传记.小说成功塑造了主人公斯炯,一个赖于土地生长,却因此富有神性的藏族女性形象.

★5票

《所有路的尽头》

《十月》2014年第2期 作者:弋舟

毕飞宇:从大处说,弋舟的调性好,这是一个有可能的作家.《所有路的尽头》是类型小说的路数,弋舟却写出了深邃和纯度.

李敬泽:是个中篇,但其实有长篇的体量.处理极复杂的精神困境,野心很大——但这篇小说的问题其实也就在于野心太大.图穷匕见,但这个匕是否足以了结这个主人公和了结时代的精神困境?最后归结到诗人那里,难免让人感到直接和“文艺”.

但这篇小说确有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来自弋舟那种执拗的、拒绝旁顾的专注,这使小说获得了说服力.当然,颇具技术难度的叙述者的设置和展开,也从根本上保证了小说的艺术品质.

苏 炜:这是此次全部入围作品的阅读经验中,唯一一部让我“坐不住”的作品——从“躺着阅读”“坐着阅读”到“站起来阅读”.

这是“一代人”的寓言,也是一首关于那个逝去年代的挽歌,一个为时代与人生的“招魂”之作.

“可他成功地死了,我还没有.”在作者仿佛醉人醉语却不动声色的叙述语调中,贯穿着某种时代性的锥心之痛.作品在一个自杀者(邢志平)的心史追踪过程中,以一种貌似琐屑的个人叙事,写出了一篇蕴含诗情的宏大叙事.带着具有相当距离感的叙述视角(因为“我”与“他”本来并不熟悉),那个逝去的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史诗情怀,被搅缠在围绕“我”和“弱阳性”的“邢志平”之间那些似远却近的人物关系中.酒色男女、分分合合,离乡还乡、成功失败,有微末、卑微的细节心理刻画,更有宏大、渊深的哲思升华.和很多此次的写实作品一样,小说通篇都写到了那个无处不在的雾霾.但在这个“空气中都是玩笑和恶作剧”的当下世道里,作者写出了“和整个时代的正面相遇”——小说中的“我”在两天之内“重温了一个时代”;作为阅读者的“我”(“我们”),也在回味和反省着“代表着一个时代和一种价值观”的过往.当作品最后的“包袱”抖开——最终造成主人公自杀的、压断骆驼脊梁的那最后一根稻草,竟然是那个在“邢志平”心目中代表着那个时代最大的崇拜和最耀眼光环的“诗人”人物,实际上在“那本书里”入不了章节——历史老人的品评中“完全没有位置”,“卑下者的徒刑已经服满了”,“一个人一无所有的孤独,最终都被摔在了海之深处”.作者*历史的冷峭眼光,在这里乍然闪现了!作品的思想力度,也由此敲出了最强音——读到终卷,在读者面前崩塌的,岂止是那个“回不去”的逝去时代的光环,更有令人坐不住的观照过往与当下的冷静思索和前行的观瞻.“你看到了,我还没到头儿.”这个题为《所有路的尽头》的作品的结篇,正因为“还没到头儿”,所以,它让它——他和她,我们,还可以触到一丝暖热,看到一线曙光和“希望”.

此作欠缺之处,是人物对话.几乎所有对话都不是人物的个性化表述,而是作者风格的语言.

程永新:今天看似成功的富商刑志平,曾经亦是怀有信念和伤痛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精神的失落从未找回,最终以延缓的姿态给我们的主人公致命一击.弋舟的小说写出了一代满怀理想的知识分子在走入另一个时代中的迷惘与绝望.

★5票

《世间已无陈金芳》

《十月》2014年第3期 作者:石一枫

李敬泽:石一枫如果对陈金芳更具“同情的理解”就好了.当然,他已经尽力,但他或者小说的叙述声音越不出自身的世界观.

这部小说确实和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构成了对比,那种巴尔扎克式的活力和,但它也确实表明了北京不是巴黎、这里昔日的贵族也不是那里昔日的贵族.

——有价值的、值得深究的文本.

陈建功:一个卑微者在拜金时代的觉醒与毁灭,生动传神的语言浓缩了这个时代的乱象与人物百态,堪称为世相人性与人心的展陈.

金宇澄:小说如一种见识世道人心的万花筒,人与城市的变化,柳暗花明,步换景移,有如奔波于原始森林里狩猎,条件与悬念,黑白互换,此消彼长,可读性很强.

袁 敏: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北漂女孩”奋斗、挣扎、追求,最后梦想破灭,自杀未遂的辛酸故事,塑造了一个闯进大都市,踏入上层社会,发誓要活出个人样的农村女孩陈金芳的形象.而小说中与陈金芳相对应的我,却是一个活得率性、内心崇尚自由的人,他鄙视和抗拒人们眼里约定俗成的“成功学”.这个人物其实更有意思,他的人生哲学从某种意义上抨击了当下社会价值标准的单一化,折射出当下“成功学“的狭窄.他冷眼旁观陈金芳这个时代“弄潮儿”的自我膨胀、迷失与沦落,内心是不屑的;但少年时期,陈金芳在窗下听他拉琴的遥远记忆,又让他无法将这个女孩完全从心中抹去.小说在这种人物内心的复杂纠结中,让明朗的主旨有了一种扑朔迷离的游移,而这种游移赋予了小说更多元的走向,意义就拓展了.

程永新:与众多底层人物的奋斗悲剧不同的是,陈金芳的悲剧并不只是对物质追求的失败,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追求的失败,陈金芳一生跌跌撞撞,以看似愚昧又危险的方式勇猛向前,不过是为了“活得有点儿人样”.失败几乎是注定的,而悲剧性的努力却另有一种哲学意味的美.

★5票

《我准备不发疯》

《收获》2015年第5期 作者:祁媛

李敬泽:这一篇可以与《所有路的尽头》对读.祁媛没有总体性视野,孤独具有充分的具体性.

作为浙江的年轻作家,她不像弋舟、石一枫那样成熟,但显示了准确有力、令人悚然地雕凿经验的能力.

苏 炜:本来,已入选的《所有路的尽头》写“自杀”,此作写“发疯”,作为入围评奖作品似乎太有同质性,但是把阅读过的中篇笔记重新浏览一遍,反复权衡之下,我还是忍不住把此篇收入我遴选的“优秀作品”项内.实在是因为,此作的整体叙述格局堪称完美,叙述语言上佳,叙事手法纯熟,而叙述情境的像层层洇染一般的自浅而渐深、自淡而渐浓的推进,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进入规定情境,“相信”“我”的“发疯”是或迟或早必定要发生的.——从让人匪夷所思的“疯妈”到的“疯我”只是咫尺之遥,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和寓言性跃然纸上.篇末那个与“断头”对话的诡异片段,“疯妈”那段大篇幅的慷慨陈词,反而透出了此作的深邃寄意与作者的人文关怀的悲悯胸襟.

金宇澄:叙事自由自在,叠床架屋,滔滔不绝,人物由幽默逐渐过渡,直至失常,甚至占据整个空间,触目荒诞,也极为真实.尤其一气呵成的叙事底气,可圈可点.

袁 敏:投给祁媛的这一票,在我有一个纠结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在现场似乎只是一瞬间的冲动,但实际上在心里早已来回翻了数个跟斗.郁达夫小说奖的评奖特色是公开透明,我想就索性把自己的心理历程也透明地写出来吧.

这次的备选作品,中篇小说实力水准整体强于短篇,因此也更势均力敌,难分高下.阿来的《蘑菇圈》毋庸置疑地优秀,若拿大奖,实至名归.第一轮时,我就投了《蘑菇圈》和其他三个中篇小说.因为大奖加三个提名奖,只能投四部小说.祁媛的《我准备不发疯》是那种撕心裂肺的小说,写到极致,无可替代.但这部小说毕竟更多关注的是个体生命,与那些承载更多社会意义的小说相比,格局还是小了一些.所以在必须权衡取舍时,我忍痛割爱.然而,选票交上去的一瞬间,我听到心里有个声音在喊:你放弃这部小说,你会后悔!一刹那的犹豫后,我做了一个反转的选择,我拿掉了《蘑菇圈》,改投了《我准备不发疯》.我相信《蘑菇圈》不差我这一票,而祁媛,可能会因为这一票而上榜.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没错.《蘑菇圈》依旧获得大奖,而祁媛因为这一票而过半数,获得提名奖.

程永新:现代人的孤独来自于思想上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现代人的痛苦亦是来自于自由的思考.祁媛小说中的主人公处在疯母亲、男友、好友等各种不确定的关系当中,最终不得不直面自己的孤独.疯狂的种子隐藏于主人公的身体里,时刻准备着.

★4票

《斧头剁了自己的柄》

《收获》2014年第3期 作者:王手

马 原:这篇小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特点是高度形而下,挺好读,又有很多经典小说的元素在里面,有悬念,甚至有玄机.形而下的好处就是它是可感的,能够增加质感,你能把握,而且有悬念,你就会读下去,会有去猜测故事走向的.我现在对太重的小说有种抵触,而我们的小说在全世界也独树一帜的地方就是写得太重、主题太大,小说里要承载的东西太多,这篇东西没有这个问题,因此比较欣赏.

陈建功:一个设局讨债的故事写得如此精彩,很难得.更难得的是设局者最后人性和良心的发现与自责,使故事升华到一个境界.

袁 敏:读这部小说像在看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悬念重重,疑窦丛生,情节扣人心弦,层层推进,结局更是出人意料,又令人伤感痛心不已,让人看得透不过气来.小说结构精致,语言精练,人物内心刻画精准,是一部可以作为小说经典范本来剖析的佳构.

★3票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天涯》2015年第3期 作者:薛忆沩

毕飞宇:薛忆沩是一个很独特的作家,对公众来说,他有些怪.这篇小说对混乱的呈现打动了我,它使混乱上升到了虚无.

苏 炜:此作的特异性、异质性是它入选的理由.在文体意义上,有一种久违了的先锋、实验性.碎片化、平面化的都市人生,仿佛是呓语式的内心独白,写出了某种卡夫卡式、加缪式的人际疏离感和社会陌生感及焦虑感.从逃离“这样的生活”的妻子落笔,通篇都是“我”在“这样的生活”里的“逃离”却无以“逃离”.失语与隐喻贯穿了全篇.“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确实是个世纪之末的“特别的日子”,但这个“特别的日子”行走全篇却见不出任何“特别”——“逃离”平庸却只能安于平庸,“活着就是胜利”;价值与信仰的追问最后都只能落到这个“逃离”上,“‘虔诚的基督徒’是一件质地很差的时装”;整个九十年代都是他(“我”)对八十年代的“逃离”,那么九十年代的最末一天,也即是“世纪末”那一天呢?这个“特别的日子”将会有什么发生?读者期待着那个穿过都市破碎的影像走向家门的“我”的发现……篇末留下的空白与省略,对于读者却又是不言而喻的.

★2票

《哀伤书》

收录于小说集《哀伤纪》 2014年出版 

作者:钟晓阳(中国香港)

陈建功:此系香港女作家钟晓阳新出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苍凉和无奈,此作不仅止于,而且有许多人生的遭际和感伤.

金宇澄:气质与郁达夫接近,异域背景、虚无的主题,都似一种面对老友的亲切,梳理人生的亏欠与沉痛,看不到技术层面的努力,却涌动着感人的文学,描绘精致,信息量强大.

★1票

《汤因比奏鸣曲》

《大家》2014年第4期 作者:宁肯

★1票

《声音史》

《十月》2015年第1期 作者:罗伟章

毕飞宇:《声音史》是我渴望写的作品,一直没写出来.我喜欢这篇小说,天老地荒.我支持罗伟章.

★1票

《阅读与欣赏》

《人民文学》2015年第3期 作者:刘建东

★1票

《墓园里的春天》

《江南》2015年第5期 作者:陈仓

袁 敏:《墓园里的春天》是一部接地气、有情怀,贴近现实生活,戳中社会热点的小说.作者陈仓是近两年来创作势头很猛的一位作家,他来自陕西大山深处,却在大都市上海扎根.他的进城系列作品,聚焦农民进城后的内心撕裂,在大都市无根的漂泊感,进入新商业社会后无所适从的悬浮和焦虑,引发进城打工者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无数人泪奔,被誉为“一代进城者的心灵史,一个大时代的伤心碑”.这部小说集中体现了陈仓小说创作的特点,既有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厚重的生活底蕴,又瞄准了时代的大众痛点,有一种打动人的力量.

★0票

《平原上的摩西》

《收获》2015年第2期 作者:双雪涛

★0票

《老闺蜜》

《收获》2014年第2期 作者:须一瓜

★0票

《种桃种李种春风》

《人民文学》2014年第1期 作者:余一鸣

★0票

《第四十圈》

《人民文学》2014年第2期 作者:邵丽

短篇小说奖

第一轮

★7票

《野象小姐》

《人民文学》2014年第1期 作者:张楚

李敬泽:不太喜欢野象小姐灵魂重量的细节,但依然被这个人物所打动.一个短篇,能够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心中有一个确切的人,这个人携带着她自身、她的世界的重量在跳舞.

苏 炜:仍旧是小人物与世道人心的主题.反复权衡比较了主要几个贴近现实、直写当今世态浮世绘的中、短篇作品,最后还是选择了这位“野象姑娘”,是因为——温暖.文学的暖意,文字的暖意,其实是今天的文字书写的稀缺物,却又是文学之所以会成为“人学”、写作之所以可以影响世道人心的原动力.夸张但流畅自然的人物刻画和场景描写,情感的分合关节和细部的穿插,写来真实、细致,效果强烈却亲切可信.略带类型化的夸张因而很具形象冲击力(比如那个“灵魂五斤重”的细节),但又因病房诸“美”的亲疏交集而处处溢出让读者熟悉、亲切的现场感和当下感——也就是如今时兴说的“接地气”,每处落笔,都很见作者的功力与匠心.这是本次入围的同类写小人物和市井生活的作品中(如《章某某》《西凉》等),《野象小姐》胜出一筹的地方.

陈建功:一个令人唏嘘的医院清洁女工形象,个性旷达而充满善意,小说群像生动,故事感人.

施战军:傻大姐般的复杂行止牵系着社会的人情冷暖.以往的“小人物感伤”在此衍化为对“整全的人”及其生命精神的真切体恤.

袁 敏:《野象小姐》最初并没有特别吸引我.一直读到小说后半部,当“鲁叶香”这个很女性的名字跳出来时,我的心突然柔软了一下.小说女主人公野象小姐,这个肥硕、粗鄙,在众人眼里也就是个能逗乐的傻大俗的胖丫头,一个卑微的医院清洁工,却心地善良,情感细腻,懂得人生百态中的酸甜苦辣.无论她在迪厅里扭着大屁股跳钢管舞,还是咧开大嘴在电视上做痛风广告,都掩盖不住其来自底层的暖心的大爱无疆的气场.

程永新:主题悠远,野象小姐在一个病人的视野里呈现,想法独特,那个五斤重的灵魂细节给人印象深刻.它用一种幽默的轻语调写一些承受痛苦的病人,给人一种反差的感觉,反而更能展现出小说中人物的痛苦.

★7票

《归来》

中国台湾《短篇小说》 2014年12月号

作者:黄锦树(马来西亚)

马 原:不错,耳目一新.但还没有惊喜,要说评大奖,觉得也不够,而且我们不知道这部小说的背景、来龙去脉,它跟马来西亚、我国台湾那些地区的作家写作的传统以及当下的写作生态之间的关系,它是不是放在马来西亚也仍然是独特的呢?

李敬泽:对大陆语境的读者来说,《归来》提供了一种新鲜经验,密集的、绚烂的、热带的.这很好.但也需要把作品放回马来华文文学的语境中、放回诸如李永平《大河尽头》的语境中去估价.

苏 炜:题材的特异、叙述方式的奇特和意象色彩的斑斓绚丽,是《归来》入选的理由.此作有一种粗粝的、元气淋漓的原生态文学氛围.叙述角度就异常少见,以母亲口气的第二人称却忽隐忽变的叙述视角;简直是堆出来、涌出来满坑满谷的异域色彩的细节——鬼火,冥婚,雨林古木,油棕果,娘惹菜,“女马共”“车大炮”等等,都是当今汉语文学罕有而新异的文学呈现.叙述语气将普通话、粤语和马来方言融于一锅而不失流畅,许多譬喻富有新异创意,如:“目光依然明丽动人,好像是个什么信物似的”.作者为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此作,也可视为近年海外华文文学崛起的一个小小实绩吧.

陈建功:一个很沧桑的故事,是热带雨林里老华侨生活的悲凉记忆,也展示了黄锦树对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突破.

金宇澄:作者笔下的热带乡土,陌生的动植物、环境、禁忌,家族脉络,都可链接到汉语言的根脉,引起共鸣.小说承载密集,精心浓缩,甚至过于奢侈,令读者难忘.

袁 敏:域外华语作家这次入围的作品水准令人欣喜.马来西亚的作家黄锦树的《归来》,读来既陌生又亲切,陌生的是异域生活背景,别样的人物心境;亲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和血脉.还有那种松弛的叙述和表达,淡泊随性,不强弩,不刻意,也是我所喜欢的.

程永新:作为马来西亚华人题材写作,黄锦树的语言似乎比大部分的华人作家更靠近中国传统.小说《归来》以二舅的人生经历为中心,辐射出去,再到周围的亲人,马来西亚的殖民地历史遗留,风土人情在文中逐渐自然呈现.其描写的除主人公外的其他亲人也很好地代表了马来西亚华人的一个群体.

第二轮

★9票

《野象小姐》

《人民文学》2014年第1期 作者:张楚

金宇澄:人物的设置相当独到,作者以温良和善的情怀,时时抚慰惨痛不堪的人生,有如阳光覆盖废墟,体现最后一种亮色的轮廓与苦涩,显示作者对生活、生命的复杂思考.

(另外评语见前)

★0票

《归来》

中国台湾《短篇小说》 2014年12月号

作者:黄锦树(马来西亚)

(另外评语见前)

第一轮

★7票

《归来》

中国台湾《短篇小说》 2014年12月号

作者:黄锦树(马来西亚)

(另外评语见前)

★6票

《眼泪石》

《江南》2015年第6期 作者:蔡骏

李敬泽:一种动漫风格的想象力,在现有的纯文学作品中很少见到.上海与十九世纪巴黎之间的互文颇见机巧.浪漫、伤感的调子也合于郁达夫小说奖的宗旨.

苏 炜:可以说是对雨果《悲惨世界》的刻意“戏仿”.在人名和人物关系的对应中,隐喻了今天中国社会底层所面对的,其实是如同《悲惨世界》里面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贪婪和世道残酷.这位叫“珂赛特”的留守女孩的遭遇,她的“眼泪石”引发的资本与价值的炒作奇观,以及最后的自我沦落,既有对底层生活和人性百态的逼真呈现,也有将扭曲社会更加变形扭曲的魔幻想象.现实场景与经典小说场景的交错呼唤,现实身份与虚构身份的刻意混淆,使全篇小说弥漫着一重仿佛在一八三二年的、煤气灯下堆满垃圾的塞纳河岸角的阴郁气氛;世态巨变中不断长大的女孩和“我”的忽连忽断的交往,更从虚幻虚妄中逐渐回到那个被卖和自卖的残酷现实——最后珂赛特那个“这个世界都是坏人”的“顿悟”,和她的本来值钱的“眼泪石”最终化为了一汪苦泪,无疑是对当下世道人心的一声断喝,一个警醒.

陈建功:这是一篇足以展现本奖转型和突破的作品,也是郁达夫命题和风格的继承和拓展.小说以大胆而凄美的笔触,由悲天悯人深入到社会的罪恶和人性的无救,是一篇足以体现情感深度的作品.以《悲惨世界》作为对应的背景,展示了小说家丰富的营构力与叙事才华.眼泪石作为象征物,给读者带来巨大的震撼.

金宇澄:探索叙事的新形式,嫁接于个人的阅读世界,使这部小说的审美,溢出奇异的质感,作者眼中的图景,混淆了更为复杂的色调和多声部效果,非梦非醒,亦新亦旧,相当可读.

施战军:充分容纳小说元素的繁复性和确凿性,并不影响作品的好读和深意.对小说文体的解放具有启示意义.

袁 敏:《眼泪石》让我有点意外和吃惊,它带给我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小说通过一种超现实的手法来反映现实,有一种浪漫的质地,更有一种探索的姿态,还给人一种让想象在现实上空飞扬的感受.这部小说有很强的实验性,突破了传统文学的模式,它的意义恐怕更多的不是在于作品书写的题材、叙述的故事、塑造的人物,我觉得这部小说的意义在于作者大胆地把纯虚构的、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一种物质——眼泪石,以一种极为真实的介质打入现实世界,让小说的背景上海都市一角与十九世纪的法国巴黎互为映照,让《悲惨世界》中的人物和小说中的人物重叠,造成一种奇特的混淆,让读者在辨识和梳理这种混淆中,琢磨人生况味.

文学需要创新,作者原是一位写悬疑小说的畅销书作家,他把网络畅销的元素引入传统文学,这种碰撞和尝试很有意义,特别难得.

★3票

《小尾巴》

《人民文学》2014年第6期 作者:曹文轩

马 原:因为我现在是一个幼子的爹,所以我对一个妈妈和一个小女孩的故事有感触,对亲情的题材深有感触,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蛮喜欢.

毕飞宇:我承认,面对曹文轩我有些纠结,我觉得他得不得奖无所谓,但是,我还是静了下来,让自己老实一些.我的任务是给好作品,我投《小尾巴》.

★3票

《大马士革剃刀》

《天涯》2014年第4期 作者:王方晨

金宇澄:小说由始至终,以传统的短句,梳理一则隐隐约约的坊间传闻,剃刀形成的悬念,时断时续,如闻其声,如见其影,朴素留白的叙事,显示了波澜不惊的魅力.

程永新:小说把老实街的市井人物写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轻盈的历史感,道德与之间的纠葛暗藏在看似平和的传统风俗之下,愈显示出人性的力量.要是两个人物的角力多一点点铺垫,小说会更接近完美.

★3票

《金刚四拿》

《回族文学》2015年第3期 作者:田耳

李敬泽:田耳确有讲故事的好本事.“城与乡”、出走与回归,本是现当代文学的基本主题,仍被他讲得别开生面.对古老乡俗的篡改、关于城乡之间的游荡-游民,都机敏而具洞见.

陈建功:田耳用白描手段,勾勒出蜕变中的山村、风俗以及鲜活的人物,其生动性因其分寸的拿捏而格外引人赞叹.按传统的说法,四拿是真正可以称之为“典型”的人物.他的身上既积聚了农民的聪颖,又闪现着具有时代特征的个性光辉,挑战了某些所谓紧贴“现实”之作虚张声势的说教与图解,由此而成为当下小说的力作.

程永新:在传统农村尚存的旧仪式中,罗四拿体会到了遍寻不得的尊严感.田耳的小说以传统农村为背景,以主人公罗四拿对“金刚”这一身份的追求为线索,展现的是时代变化中传统习俗的日渐消亡与追寻个人价值的失落.作者成功塑造了罗四拿,一个具有平等意识和浪漫主义色彩、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人物.

第二轮

★6票

《金刚四拿》

《回族文学》2015年第3期 作者:田耳

金宇澄:乡村坐落于隐隐不安之中,重整秩序,焕发出崭新的力量,终于攀到了顶峰,作者的叙事魅力,同样也一路攀升,尤其最后的“四拿”表示留下,是这部短篇极为意外、极漂亮的一笔.

(另外评语见前)

★2票

《大马士革剃刀》

《天涯》2014年第4期 作者:王方晨

(另外评语见前)

★1票

《小尾巴》

《人民文学》2014年第6期 作者:曹文轩

(另外评语见前)

★3票

《大马士革剃刀》

《天涯》2014年第4期 作者:王方晨

(另外评语见前)

★3票

《小尾巴》

《人民文学》2014年第6期 作者:曹文轩

(另外评语见前)

★2票

《纪念我的朋友金枝》

《人民文学》2015年第9期 作者:金仁顺

毕飞宇:金仁顺的金枝让我动心,这也许是金仁顺写得最好的一个人物,当然,袁哲这个人物弱了一些.不只是人物,金仁顺的语言也长进了.金仁顺不算年轻的作家,可她还在进步,这个要奖励.能不能得奖我都要祝贺金仁顺.

★2票

《云淡风轻》

《长江文艺》2015年第12期 作者:方方

毕飞宇:方方一直有力,她直接.《云淡风轻》是一个宽恕的故事,却是迂回的,平淡的,这篇小说会不会是方方的一个拐点?我习惯于方方的残酷,这一次我感受到的是她的温暖.

苏 炜:写实功力,是中短篇小说写作的根基;而起承转合,则是短篇小说写作必须把握的“重器”.方方此作的优处缺处,都可成为一个教科书式的范本.从小区邻里写到世道人心,从失亲之痛写到良知底线,方方写来似乎波澜不惊(叙述语调一直缓慢冷静)却又跌宕悬疑:那条小区树林一再被划车的疑案线索忽然被儿子骤逝的大恸情境冲淡;母亲自然而大度地原谅肇事孩子和家人的至善胸襟,忽然被朱某人为私己利害骂骂咧咧的“平庸之恶”泼上了污秽脏水,读来让人从关怀迅速转向揪心,禁不住发出“世道沦落”“公道何在”的诘问.至此,划车之疑与失亲之痛的纠结忽然被推向了情节和情感之巅.那个忽然豁然而解的关节突然出现(又发生新的划车,因之为死去的孩子雪了冤),此时小说结构来到了“起承转合”的“合”上(也就是俗说的“抖包袱”),作者行文的戛然而止似乎是想把不言而喻的谜底交给读者玩味,却让读者(我乃其中之一)感到“包袱”抖得不痛快也不够漂亮——更具体地说,如果“结”得让人更出其不意,此作就显出某种欧·亨利式的经典高明了.这是此作留下的一个小小遗憾.

★2票

《不速之客》

《收获》2014年第5期 作者:孙频

毕飞宇:孙频所呈现的依然是她拥挤的能力,她渴望从人堆里挤出来.《不速之客》是人堆里的故事,很容易被埋葬.谢天谢地,孙频挤出来了.孙频会认路,我盼望着孙频学会简单的那一天,那是她的新开始.

金宇澄:接近童话的男女对手戏,循环演绎某种魔法和不可知的牵引,表现了吸引、逃避、弱点、恐惧的戏剧观,总把异常变为正常,仿佛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兴趣点.

★1票

《棋语·靠》

《作家》2015年第10期 作者:储福金

袁 敏:储福金写棋语小说是系列,长中短篇都有,这和他本身是个有段位的棋手是分不开的.小说在语言上拿捏特别有度,有很好的控制力,棋与人相融,有生有死,大起大落,但表述得却平淡如水,是有一种大智慧包藏其中的.

★0票

《西凉》

《人民文学》2015年第11期 作者:斯继东

★0票

《完美无瑕的生活》

《青年文学》2015年第5期 作者:哲贵

★0票

《汉阳的蝴蝶》

《上海文学》2015年第2期 作者:林白

★0票

《章某某》

《收获》2014年第5期 作者:马小淘

该文评论:该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郁达夫和评语和终评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郁达夫本科毕业论文郁达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第五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明年4月于深圳举办中国电子报社继续承办主论坛与奖评选
本报讯记者刘静报道 11 月2日,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于2017 年4 月9 日至11 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共同举办第五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17) 中国电子报社继续承.

舞动浙江放飞梦想从第三届浙江舞蹈奖看浙江舞蹈
舞动浙江放飞梦想——从第三届“浙江舞蹈奖”看浙江舞蹈发展梁 凉2016年11月2日夜晚,杭州剧院星光闪耀,舞者云集 这是浙江省舞蹈界展示丰硕成果的日子 .

红凳纠葛剪不断理还乱评第四届福建百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双人舞作品《不属于她的他》
【摘要】福建省歌的陈文聪和芳华剧院的胡翔两位青年编导创作表演的现当代双人舞作品不属于她的他在第四届福建舞蹈“百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中展露风采 舞蹈道具的巧妙运用是该作最突出的特.

节日欢歌  绽放精彩茅台集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五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举行
近日,茅台集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五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举办,离退休党支部组织近100人的队伍参加本次活动 茅台集团职工文化艺术节每四年举行一次,以各基层党组织为单位组队参加 在本届职工文化艺术节活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