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郁达夫方面有关论文怎么写 和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 终评备选篇目与审读委成员评语类论文怎么写

主题:郁达夫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1

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 终评备选篇目与审读委成员评语,本文是郁达夫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中篇小说和郁达夫和审读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郁达夫论文参考文献:

郁达夫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论文老师评语毕业论文评语导师评语职称论文评语

★12票

《所有路的尽头》

《十月》2014年第2期 作者:弋舟

张学昕:弋舟的小说,从《等深》开始,到《所有路的尽头》,都在表达一个时代的孤独、堕落与忏悔,它们在艺术的探寻与精神的开掘上都达到了少见的高度,它们直抵人的的世界,使人灵魂震撼.同时,它们绵密的语言间不容针,准确与凝练的品质令人叹息不止.“刘晓东”与“尚可”的对谈是小说的第一个“”,但弋舟有笔力让“刘晓东”在与“丁瞳”的“对谈”这第二阶“”后又翻跃上一个“高峰”——“刘晓东”与诗人“尹彧”的正面交锋——这是出乎读者意外的笔力,其强劲的程度亦使人叹为观止.弋舟的小说向来无破绽可寻,《所有路的尽头》亦然,他封死了所有可能出现漏洞的地方,在细节上,它无异于一面铜墙铁壁.无疑,这是一部深度瞩目当下人心灵世界的杰作.

张 莉:《所有路的尽头》的邢志平为何而死?因为,他纵有大把金钱,依然难以改变那本该深刻书写的记忆和历史.在邢志平命运的追溯里,能深切感受到作家弥漫文本的痛切之情,这个人物和这部作品里,写有作家本人对时代和一代人命运的深切思考,弥足宝贵.

张燕玲:弋舟长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切和追问,在追寻一个人死因的《所有路的尽头》中,叙事从死亡开始——回溯生命历程——凸显被摧毁信仰的一代人的孤独.笔力颇具刀锋,令人掩卷之余思索,为了所有的路都不至于走到了尽头,如何重建信仰成为我们的切肤之痛,唯此,深刻的孤独感,不期而至.

李云雷:小说通过对一个自杀朋友身世的探寻与追踪,逐步进入了其精神与情感世界,更借由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变化写出了一代人精神的转折,让我们重新回到了一九八○年代的精神氛围,看到了这一精神氛围的转化与消失,而这也正是我们当下社会氛围的前史.在当代小说中,此篇小说具有一种较为罕见的精神性.

李国平:记得第二届郁达夫小说奖评奖时,我们推荐过蒋韵的《行走的年代》.作品追忆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关于浪漫、、理想主义和理想主义幻灭的主题.弋舟和蒋韵应该属于两代作家,关于八十年代的主题仍然存在于他(她)们的叙述中,恐怕也印证了某种精神的延续性.《所有路的尽头》具有某种精神分析意味,一个生命的消亡构成了作品完整的隐喻.作品在现代语境下较深层地回叙一个逝去的精神时代,在感伤的、充满悲剧感的叙述中完成了历史叙述,整部小说寓抗争于怀恋、批判之中,回荡着复杂的况味.

杨庆祥:弋舟《所有路的尽头》以一个失败的艺术家为线索,他因为朋友的突然死亡而心事重重,他在追寻死亡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了自我的历史起源,对于70后而言,他们将这种起源顺乎自然地定位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此,这是两个时代的对照式的叙述,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狂热、无功利的自由——虽然这一切都带有想象的色彩,但它无论如何构成了一个参照系,映照出当下中国的冷漠、物质和贪婪.理想主义之光的黯淡和对历史的失望导致了邢志平最后的死亡,他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主义者,莫名其妙地被卷入到时代之中却无所适从.由此可见,选择即自由也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们其实并没有机会选择.即使那总是半醉半醒的我,沈建阳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不过是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连叙事都不可靠了,这或许就是“所有路的尽头”吧.

孟繁华:弋舟的《所有路的尽头》,表面上貌不惊人,但却是一篇凌厉或凛冽的小说.这个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力量.几个人物隐秘的历史和情感经历令人惊悚地呈现出来.人物复杂纠葛和交错的关系,为我们的阐释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阐释空间:理想主义的轰毁、一代人的梦想与宿命、童年记忆与文化性格、男女之间的隐秘情史以及传统的罪与罚等.它终结了一代人的青春和过去,写出了被大时代遮蔽的边缘经验.

洪治纲:两个出身相近的男人,两个命运相似的边缘人,一个因为偶像的坍塌而自绝于人世,一个因为历史英雄情结的灭失而沦为酒徒.它似乎在昭示某种理想主义的溃灭对于一代人所造成的不幸,也似乎在表明所有路的尽头都是平庸、无聊和无奈.

胡殷红:弋舟的作品一向深刻凝重.他对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有很深的忧虑和思考.他像一个侦探一样,不断侦察事件背后隐秘的真相,通过真相的揭露,追问人的灵魂.《所有路的尽头》所要调查的事件是一个生活富裕的成功书商邢志平跳楼自杀,通过对死者自杀原因的调查,揭示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精神历程,并对八十年代闪耀的理想主义精神的消失表示痛惜.

贺绍俊:弋舟是一位追求精神性的作家.他有一种道德情结,他面对这个世界更多的是从中发现道德的问题和症结,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变得很凝重.他以刘晓东为主人公连续写了三个中篇小说,从《等深》到《而黑夜已至》,再到《所有路的尽头》,弋舟几乎是以刘晓东为线索,书写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代人的精神史.刘晓东就像是一个,他不仅在调查事件的真相,也在侦破人物精神活动的轨迹,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也完成了对自我的审判.在《所有路的尽头》中有个诗人尹彧,应该是作者精心设置的一个带有隐喻性的人物,他“代表着一个时代和一种价值观”.以诗歌和诗人代表一种理想时代,是作家们觉得最恰当的方式,当宣布尹彧不足以进入文学史时,也就意味着他的精神之路走到了尽头.我们的现实世界呈现出精神涣散的症候,弋舟其实是在对这个世界诘问:是否所有的路都已走到了尽头.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诘问.

谢鲁渤:对一代人的精神层面的探索,以及对灵魂的触摸和体恤.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现实写照.循着对死亡的追问而展现的路的尽头,是时代的叙事姿态,具有穿透力的文字,和“灵台无计逃神矢”的悲悯.

★12票

《我准备不发疯》

《收获》2015年第5期 作者:祁媛

张 莉:小说有一种宝贵的孤绝姿态.女性的独白式、呓语式写作,所想所见都有扭曲色彩,小说写出了女性内心的隐秘,那些嫉妒、那些曾经的被污辱与被损害以及被疯癫.《我准备不发疯》在今天具有典范意义,是久违的女性写作范式在今天的复活.

杨庆祥:祁媛的《我准备不发疯》充满了阴郁和癫痫的气质,她用碎片化的方式组合人物和故事情节,在一种自我独白的叙述语调中营造出撕裂的精神气质.这部小说让我想起残雪的《山上的小屋》,久违了的现代主义写作方式和精神气质在这篇小说里溢出,并以反讽的方式解构着看起来如此秩序井然的日常生活.

洪治纲:一个内心承载着巨大隐秘的女孩,总是被各种猝不及防的现实击打得千疮百孔.她疲于奔波,为了守住自己的秘密,却又无意中不断发现亲人们的秘密,包括自己的男友.在尖锐、疼痛和无奈的秘密面前,她承受着超越常人的精神压力,并让我们看到了庸常人生的背后,依然有着难以言说的负重.

贺绍俊:父亲去世,母亲逐渐陷入疯癫的深渊;姿貌绝丽的密友叶小雅是一个后的产儿,自己爱恋的人是情绪不定的美院老师……一切将“我”逐渐引向疯狂的边缘.小说的叙述在现实和虚幻中缓缓穿行,通过“我”,一个当代人真切的绵绵自语,折射了当代人生存的现实世界的困境,并映照与这个现实世界恍惚交融的艺术的海市蜃楼.

谢鲁渤:一篇需要借助心理分析法去阅读的小说,充满隐喻、暗示和象征意味.母女两代的精神劫难和创伤深入骨髓,作者对二人情感心路抽丝剥茧的描述,将当代女性封闭的孤独生态开了一扇窗.

★11票

《平原上的摩西》

《收获》2015年第2期 作者:双雪涛

张学昕:《平原上的摩西》在频繁而悄无声息的叙述视角转换过程中,将一个原本简单的故事讲得扑朔迷离.在结构上,它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余华的《世事如烟》、格非的《蚌壳》等相比并无新意,但人性与人性的救赎主题却具有永恒的表达价值.无疑,这部小说在“悬疑”的空间里塞满了“摩西”所携带的“宗教”空气,这又使它繁复的叙事技巧显出简洁与安宁的光色.最后,“李斐”与“庄树”在湖心的相见,使真相大明,为实现“火圣诞树”的诺言,巧合与偶然使人生变得荒诞而悲伤.唯令人欣慰的是,“摩西”的光芒依然存在,“希望”并没有泯灭.

张 莉:关于记忆与罪恶,也关于爱与救赎.没有感伤和怯懦,也没有拖泥带水,这小说是白描式的,语言像刻刀一般简洁、有力,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惊喜.一部独具品相的作品,一位独有追求的小说家.

张燕玲:原本温馨相知的邻里少年,因了偶然,成为陌路的必然,并最终走向和解的故事.双雪涛用套盒般的结构,炫技似的交叉闪回,用大故事套出小故事拼出了一幅人间市井图.细致而生动的心理描述,尤其是人在灾难突变中合情合理的表现,不仅实现了故事的雅俗共赏,也显示了年轻作者出色的文学虚构能力.

李云雷:小说叙述技巧成熟,以不同的叙述人称勾连起了现实与过去,在对多年前一宗案件的追索过程中,呈现出了各个人物的个性、成长及其内心变化.小说颇具层次感,在各种叙述之间渐次呈现出了事情的真相,在离奇与巧合之间,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愫,以及最后的亮色.

杨庆祥:《平原上的摩西》以侦探小说的结构形式展开故事,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小说以十几年前的抢劫杀人案为故事的出发点,描写的却是老东北地区一代人的生活变迁.小说有很强的生活实感,对物质性细节的处理恰到好处,语言节制而干净,张弛适度.小说虽然故事性很强,但并没有完全沉迷于故事之中,而是一次次抽离,以精神性的救赎升华了小说的整体品质.

洪治纲:三个家庭,两代人,随着社会转型之后各自身份的变化,彼此开始渐行渐远,最终却在特定的情境下又实现了彼此的寻找.然而,面对曾经的亲情和现实的无情,他们却无法看到摩西的指引.

胡殷红:双雪涛这部作品的构思非常成熟,小说叙事从容冷静,内涵深邃丰富,语言朴素冷峭.故事中的所有人物亲历的每一个冷暖、是非、宿命、因果故事,都是通过巧妙的文学形式过渡到揭示更深层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奥秘.“探案小说”是双雪涛的文学表达,“救赎”才是作家创作这部作品的终极命题.读者在这个的破案故事中可以领略历史、现实、情感、爱和作者坚持的信念.

贺绍俊:在构思和叙述上显示出惊人的成熟,也能看出作者向世界经典致敬的态度,文学经典已经融入到作者的血液之中.几条故事线索并行不悖,环环相扣,显示出作者驾驭故事的能力,最终收纲到救赎的主题,使小说的精神空间具有一种教堂的肃穆感.

谢鲁渤:新生代作家富有创造力的抢眼之作.在罗生门式的悬案表象下剑走偏锋,将历史与现实中的生命之门朝着人性深度洞开,叙事冷峻、洗练,好看耐读.

★11票

《世间已无陈金芳》

《十月》2014年第3期 作者:石一枫

张 莉:《地球之眼》和《世间已无陈金芳》都是两年来优秀的中篇小说作品.陈金芳如此生动鲜活,她的人生浮华得像泡沫,虚荣,豪赌,欺骗,她是我们时代无处不在的土豪翻版,她本身就是巨大的谎言.对这个人,小说家没有廉价的同情和伤感,他冷静而克制,也正因此,这个人物才变得复杂、独特而具有时代标本意义.

李云雷:《世间已无陈金芳》以现实主义的清晰笔法,通过“陈金芳”这个人物及其内心的变化,勘探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奥秘.在陈金芳形象与命运的剧烈变化中,隐藏着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秘密,那就是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尽管看上去似乎每个人都有机会,都有个人奋斗的空间,但为底层人打开的却只是一扇窄门,尽管他们一时可以获得成功与辉煌,但终将灰飞烟灭,被“打回原形”.这篇小说重新回到了老舍和茅盾的传统,老舍对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关注,茅盾的社会分析与经济学眼光,在小说中都有所体现,这篇小说具有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特点.

李国平:在当代青年作家中,石一枫是风格鲜明的一位.他的小说语言戏谑幽默、亦庄亦谐,让人想起曾经的王朔并不奇怪.但是石一枫的小说并不一味解构,《世间已无陈金芳》充满着浓郁的时代色彩.作品写出了一个乡下女孩跌宕起伏的城市人生,塑造了一个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人物,折射出了较为丰富的时代内容.

杨庆祥:《世间已无陈金芳》是近年来一篇引起广泛关注的中篇小说.小说通过陈金芳这样一个人物的悲剧人生揭露了当下中国的严峻现实:底层青年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上升的机会,所以他们只有选择一种欺和瞒的人生,而这样的人生,归根结底,带来的只有自我的伤害和失败.这部小说有一种现实主义的庄严感,人物的命运一波三折,语言生动而有力,虽然在故事的结构上显得稍微机巧,但是其严肃的反思和批判的主题仍然值得我们肯定.

孟繁华:《世间已无陈金芳》发表后,震动文坛.在没有人物的时代,它写了陈金芳,在没有青春的时代,它讲述了青春的故事,在浪漫主义日益凋零的时代,它将微茫的诗意幻化为一股潜流.这是一篇直面当下中国精神难题的小说,是一篇耳熟能详却无从说起又偏偏绝处逢生的小说.这部作品将当下的中篇小说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水平.

胡殷红:石一枫以轻松、戏谑的语言,讲述了乡下女孩陈金芳在城市打拼的生活经历,很具现实感.但同时作者没有掩饰他内心的沉重与思考,他注重在这个典型人物身上折射出令人忧虑的精神现象.对陈金芳的暴富和这个人物 “只是想活得有点儿人样”的生存哲学,作者显然是持批判态度的,但作者的批判矛头更指向当下社会,因为正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失衡和混乱,才会产生出陈金芳这样的人物.

贺绍俊:《世间已无陈金芳》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写了一个乡下女孩在城市跌宕起伏的人生.陈金芳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从这个典型人物身上仍然折射出当下现实令人忧虑的精神现象.石一枫讲故事的风格轻松、戏谑,颇有王朔的味道,但他不像王朔那样把轻松推到极端,将一切有重量的东西都从文学中卸去.石一枫虽然叙述的腔调很轻松,但内心仍怀着沉重.石一枫戏谑地讲述陈金芳的暴富,却并没有因此糟践这个人物.相反,他指出了这个人物的可怜之处.陈金芳“只是想活得有点儿人样”,这是一个很浅显的生存哲学,或许也是最大众化的生存哲学.但我们这个社会不断变着花样提供“人样”的标准,陈金芳就是被社会的标准不断地推搡着止不住步,她不清楚自己该是什么“人样”,更要命的是,她终于失去了自我.这大概就是石一枫给小说取名为“世间已无陈金芳”的用意吧.

谢鲁渤:只想活得像个人样的陈金芳用她几近一生的理想、情感和行为,讲述着与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看上去还谈不上是多么生死较量的故事,却有一个令人读后感觉似是而非的结局,一种可对个人命运作另类观察的视角,作者以小提琴手赵小提为支点撬起了远重于故事本身的分量.

★11票

《斧头剁了自己的柄》

《收获》2014年第3期 作者:王手

任芙康:小说别异,起端弥漫开怪异的浪漫,进展伴随着难料的严酷,终局则凸显出辛酸的人性.作者借用“剁”错了目标的斧头,对社会现实施行传神的解剖.其文字之朴实、准确而又飞扬、飘逸,品相上佳,令人击节.

张 莉:关于讨债,也关于救赎.每个人都在金钱与良知的旋涡里挣扎.小说写得紧张、曲折、动人,有奇异的吸引力.

洪治纲:这是一个魔道相争的故事,却又隐含了魔道角色的错置.张国粮是一位骨子里充满诚信的人,最后却戴着“恶魔”的标识完成了生命的总结,而真正的恶魔龙海生,却成为“道”的化身.王手的用意,显然不仅仅是为了揭示这一现实的荒诞,而是在质询这种魔性成功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发挥了作用.

胡殷红:王手的小说充满想象力,他用娴熟的技巧将这些想象和生活现实糅合得不露痕迹,所以读来像真的一样.这是他的能力,也是他的追求,是他对故事的把控能力和要将小说写好的信念.这篇小说是一个精彩的另类讨债故事,看了让人沉重、难受.作者对由于社会建设、秩序建设、人性建设的缺乏所造成的不公有着深刻的思考,但他心里仍旧有柔软有善良,所以,救赎是自然而然的,也是让人动容的.这篇小说还有一个特点,主人公自始至终身处局外,却把故事演绎得如此顺畅,有侦探、悬疑的特质,且没有丝毫漏洞.

贺绍俊:王手写小说有一股狠劲,他敢于直面丑恶与暴力,但在狠劲的后面仍能感觉到一个男人特有的温柔.这是一个讨债的故事,讨出的却是社会在道德上的亏欠.

谢鲁渤:王手小说叙事一以贯之的江湖元素和姿态,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得鲜明、丰满和流畅,一个司空见惯的商场故事,在人意料之内又出人意料,行文利落,接地气,于不动声色间揭示人性善恶之冲突.

★10票

《老闺蜜》

《收获》2014年第2期 作者:须一瓜

张 莉:关于老年人的日常,关于人的善与恶、人性的深渊.须一瓜冷静、克制、犀利,勇敢地书写了年老之人内心之中的黑暗与可笑,也勇敢地切进了日常生活的荒诞、无聊与诡异.

杨庆祥:须一瓜的《老闺蜜》以上海为舞台,书写两个老龄妇女一天的生活.她们庸俗、琐碎、斤斤计较又自以为精明过人,她们活在一个完全自我的世界中,以某种老年人的劣根性绝望地反抗着衰老以及这个时代的加速度.但须一瓜的过人之处不仅仅在于她活色生香的描写能力,而是她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人物那稍纵即逝的无意识,并将其进行社会化的呈现,不管怎么说,这两位可爱又可怜的老人确实只能是“中国式的”.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中国的现代文学基本上是以“青年”为主体的文学,青年成为文学想象和文学书写的中心,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这种“老年人”的题材也许会越来越重要.

孟繁华:这是一部具有先锋文学遗风流韵的小说.通过两个耄耋老太一天百无聊赖的交谈和等待,反映了现代生活的荒谬和现代人苍白的精神世界.两位主人公能做的事情就是抱怨、谩骂和毫无意义的家长里短.其无聊、乏味、空虚、孤寂已经成为她们基本的生活样态.通过老人的精神面貌,每一个人都可以窥见自己的内心世界.

洪治纲:两个老闺蜜的一次小聚,不仅完成了一次对缺席者的审判,还实现了一次对跳楼者的聒噪.但是,通过她们的“抱怨”,人们似乎看到了命运之外的诸多问题,历史的,现实的,*的,的……它们所产生的各种混乱,最终导致了两位老人无法平静地对待人生.

胡殷红:在《老闺蜜》中,须一瓜落笔以小见大,从平凡人的日常琐碎到揭示人的空虚无聊,力图分析老龄群体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状态.须一瓜以顽童的心态,两个老太太的窃窃私语,窥视到她们内心的真实意图.顽童友善的“不怀好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琐细叙述,能给人零距离的亲切感和轻松的阅读快感.小说结尾写两位老太太被旁边大楼上的跳楼事件所吸引,跟着围观起哄,最终竟被带进了派出所.看似随意,其实是有意将一个轻松的故事逆转为沉重的话题,耐人寻味.

贺绍俊:在《老闺蜜》中,须一瓜就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躲藏在两个老太太的背后,她们的窃窃私语,也为窥视到她们内心的真实意图而惬意地窃笑起来.须一瓜就像是以一种友善的“不怀好意”,不厌其烦地叙述着两位老太太的琐细,不放过她们的每一次饶舌.这样的叙述浸透了作者主观的情趣,因此读起来特别亲切欢快.小说看似在写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但结尾却峰回路转,两位老太太已经失去了继续聊天的热情,却被旁边大楼上的跳楼事件所吸引,她们跟着围观,继而跟着起哄,最终竟被带进了派出所.须一瓜以小见大,从日常的琐碎入手,揭示出普通人的空虚无聊的社会心理状态.

谢鲁渤: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人的日常生活图景,远处是几近一辈子的相互间争强好胜,近处是等待闺蜜聚会时对一起跳楼事件的围观,琐碎、无聊、抱怨和冷漠所折射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困境,场景、氛围、人物的描摹俱佳,一部拷问读者内心感知的蕴意之作.

★10票

《汤因比奏鸣曲》

《大家》2014年第4期 作者:宁肯

张学昕:作为一个50后作家,而以“网络小说”进入大众的视野,宁肯的确与众不同.这一点上,他与金宇澄一样,显示着文学史复杂的遴选方式.中篇《汤因比奏鸣曲》是长篇《三个三重奏》的一部分,但并不影响对它进行单独的阅读与评价,这也正显示着它将“开放”与“封闭”两种相反品质收束于一身的小说结构上的张力.而更值得瞩目的是,宁肯在这部中篇中所表现出的对一九八○年代以来的当代现实正面书写的笔力,与余华的《兄弟》不同,他努力从文化流脉的微妙变化中寻找当下问题的历史根因.而宁肯的成功说明,书写当下其实更需要历史感,尤其是探进文化深处的历史感.

张 莉:有难度的写作,结构复杂,语言锋利,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深入、有启发性.宁肯及其小说是当下写作中的异数.

李国平:宁肯的《汤因比奏鸣曲》包含着许多现代小说元素:知识、理性、先锋气质和颇具思想性的叙述.它的内容也具有多个层面:精神和权力,历史和现实,个人成长与时代记忆.小说具有反讽和象征意味,在对青春的八十年代的反顾过程中,进入了更深刻的反思,开始寻找建设性思维,在精神的先天不足中寻找精神的重构.

洪治纲:无束的青春、热切的理想、浪漫的情感……在经历了启蒙主义高涨的年代之后,这些曾经联系密切的大学同学、天之骄子,最终在现实的磨砺下,滑向了各不相同的轨道.作者在舒缓的叙事中,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某种挽歌意味.

★10票

《种桃种李种春风》

《人民文学》2014年第1期 作者:余一鸣

张 莉:小说将教育生态的乱象写得风生水起,尤其指向那种功利的教育目的以及唯利是图的教育手段.荒诞,讽刺,触目惊心.

李国平:教育是一个社会热点话题,教育题材却并不是一个好驾驭的题材.《种桃种李种春风》显示了难能可贵的突破,展示了较为开阔的层面,作品在社会维度和精神维度两个层面展开,将教育体制与亲情*,以及贫富、权力等诸多社会问题交织一起进行叙述,对教育的反思达到了人性的深度,显示了难能可贵的人文关怀.

贺绍俊:余一鸣作为一名学校教师,写教育题材的小说得天独厚,他总能找到一些其他作家没有的特别角度,去观察教育界的千奇百怪.《种桃种李种春风》反映的是一种普遍的家长心态: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够上重点学校.余一鸣将教育体制与亲情*,以及贫富差距的社会问题等交织在一起,看到可怕的教育体制是怎样左右着人们的,从学校的老师到学生,再到家长,到社会各级领导,都在围绕这个可怕的教育体制团团转.小说中的老陈书记说,中小学在孩子身上埋下的病毒终将伴人一生.这是一位长年在中学当老师的作家发自肺腑的感慨!但愿我们的学校能够真正为社会种桃种李,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这个时代的春风暖阳啊.这应该是余一鸣写这篇小说的用意.

★9票

《声音史》

《十月》2015年第1期 作者:罗伟章

张学昕:《声音史》以“传奇”与“魔幻”的方式叙述了当下的乡村世界.“杨浪”能记住所有他听过的声音的奇特本领无疑是一种隐喻,他在回忆与重现已经消失的“乡村声音”,他企图保留那静穆的夜歌似的“乡村声音”,但这无疑是一场悲哀的残梦.罗伟章虽是一位瞩目当下现实的作家,但他与阎连科一样,一向不肯以写实的面貌出现,《声音史》明显带有魔幻色彩,也在深湛的写实笔力中贯注了缥缈的象征的青烟.无疑,这是一部面向大地与乡村,努力去记住这大地与乡村变迁时的苦难表情,并以“奇特的形式”来实现这一记录的优秀作品.

李云雷:《声音史》写的是当代中国乡村的一曲挽歌,它将社会层面的巨大变化通过主人公对“声音”的敏感、寻找与再现勾勒了出来,一个村庄消失了,但村庄的“声音”却在主人公的召唤中一一回来了,这既是招魂,也是告别,缭绕着挥之不去的乡愁.

李国平:记得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评奖时,我推荐过艾伟的《整个宇宙都在和我说话》,我偏爱它的原因是它超越了小说创作的俗气,写出了心灵想象世界的无限和超越公共经验的神奇.罗伟章的《声音史》亦可看作具有同等艺术层次的作品,它通过对一个具有能够记忆和贮存声音的具有“灵媒”式的小人物的塑造,写出了更为隐蔽、更为深层的乡村心灵史.小说展示了叙述乡村经验的新视角,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孟繁华:《声音史》是对当下中国乡村变革的思考.罗伟章发现了这场变革的巨变性和不可阻挡,但他不是站在情感立场去呼天抢地,而是冷静、客观地讲述这场变革是怎样发生的.小说通过傻子杨浪对声音敏感变化的描述发现了千河口和鞍子寺小学的变化.但作家更坚定地站在支持变革的立场上,通过具体场景和细节表达了他对变革的情感态度.他通过声音史,在批判社会变革过于强悍或蛮横的同时,也用具体的生活细节,表达了历史进步的合理性.

贺绍俊:罗伟章的《声音史》是一篇努力让想象飞升的小说.这是一篇关于乡村心灵史的作品.乡村一直是罗伟章关注的对象,按以往的写作经验,他只要将一个乡村在近几十年的变迁客观地描述出来,就一定能达到写作目的,但他选择了一种更具想象的方式:以声音的变迁史来反映乡村的心灵史.他想象有一个具有特异功能的农民,他的听觉功能特别发达,不仅能模仿各种声音,而且还能记忆曾经有过的声音.罗伟章通过声音建构起一个特别的乡村世界,这里充满了温馨和人间烟火气息.在这个乡村世界,声音是乡村的核心,也是世界的核心.乡村消失的证明,就是乡村声音的消失.于是那些还留存在乡村里的人们,只能依赖杨浪的模仿去回忆曾经的温馨.乡村声音概括地说,可以包括两类,一类是大自然的声音,一类是人伦的声音.这两种声音共同构成了一支和谐的乡村文明交响曲.其实乡村声音的消失,也就意味着乡村文明的流失.我唯一感到不足的就是罗伟章的想象还有些拘谨,他应该让自己的想象飞升得更高.

谢鲁渤:紧紧围绕着“声音”展开的叙事三重奏,构成了罗伟章这部作品弥漫始终的悲悯情怀,于平静淡然中高度抽象化地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隐喻世界,主人公杨浪以声音描摹的乡村消亡史,透过作者温润绵密的叙事,将地老天荒般的枯寂苍凉铺展在超现实的高度上,读来令人扼腕.

★9票

《阅读与欣赏》

《人民文学》2015年第3期 作者:刘建东

任芙康:让人一口气读完的故事,一波又三折;让人难以忘怀的冯茎衣,生疏却真实.作者从容展开的个案,我们可以“阅读”,但万勿止于“欣赏”,而应引起对过往岁月深切的缅怀.

李国平:小说以“阅读与欣赏”命名,给人以别开生面和富有寓意之感.它呈现的是教育诗、人生课.难得的具有复调感的一篇小说,流畅的文学感中深藏着作者独到的匠心,在具有复合性和互文性的叙述中完成了教育诗和人生课.作品在平实、温暖的叙述中不失对先锋精神的追求,而散发的人生况味和关于写作的启迪又指向着关于人的精神世界复杂性、丰富性的探究.

贺绍俊:刘建东的《阅读与欣赏》从标题看一点也不像是一篇小说.小说写的是“我”在工厂当学徒,与师父冯茎衣之间发生的故事.冯茎衣是小说重点塑造的一个人物,她是工厂的技术能手,还特别爱好文学.冯茎衣作为一个小说人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能指”的不可捉摸.她的命运波折,性格也随着命运的波折而有改变.所谓“阅读与欣赏”,正是作者以及小说中的“我”在尝试着去阅读冯茎衣这个人物,并通过解读人物的“能指”,达到对这个人物的欣赏.但是,“阅读与欣赏”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小说中,“我”随着师父感情和生活的变化,却感到越来越不熟悉师父了.作者的用意恰在这个“不熟悉”上,他想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身边的人,不管是亲人还是好友,都需要以“阅读和欣赏”的姿态去面对.但普遍的情景是,人们读不懂自己最熟悉的人,既然读不懂,那就更谈不上去欣赏了.因为缺乏阅读和欣赏,误解和纠结就与人们相伴终生.

★8票

《蘑菇圈》

《收获》2015年第3期 作者:阿来

张学昕:如果把《蘑菇圈》放到《空山》之机村事物笔记或人物序列之中,除了篇幅比较长以外似乎并没有多少异质感.它的故事内容和叙述风格都连续了《空山》的脉络,熟悉的机村,熟悉的历史背景,依旧是阿来平缓质朴的叙述,这座“空山”的余音久久回荡.在讲述完一个个以男人为主角的机村故事之后,《蘑菇圈》用阿妈斯炯的一生点亮了“母性”这一炉温暖不息的火光,阿妈斯炯的善良、温厚、坚韧不但温软了他人的心,柔化了生活的粗粝,抚慰了政治的伤痛,更加能亲近、保护自然的生态.但是个人的力量无法抵挡经济的大潮,商业的炒作、利益的诱惑、人性的贪婪、科技的变革都飞速地压倒性地袭来,她的保护显得微弱而无力,蘑菇圈大妈再没有了蘑菇圈.这篇小说中的“蘑菇圈”已经不只是一个自然的生态圈,更是我们人类文化生态圈的现实隐喻.

张 莉:好看而让人不忍释卷,藏族人民生活故事,辗转反复,站在藏族人民内部,阿来写出了幽暗曲折的世道与人心.

洪治纲: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藏民习俗与汉族*、历史意志与个体生存,这些复杂的冲突,无时无刻不蕴藏在一个小小的机村之中.它是川西藏族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缩影.阿来以诗意而又略带感伤的笔触,对现代文明提出了一种别样的反思.

胡殷红:阿来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与未来清醒的认识,这些优势充分表现在《蘑菇圈》中.别看他讲故事节奏拿捏得好,一点也不急躁,也不追求戏剧性,但他将藏族姑娘斯炯一生逆境的命运缓缓地推向,将读者带入激越.阿来的人文情怀并不是浅薄的批判,更不是乏味的赞颂,他对历史与未来、进步与淘汰的思考潜藏在他娓娓道来的小说中.藏族姑娘斯炯可爱单纯,但参加革命工作后,她仍然我行我素,不懂“规矩”,被革命队伍辞退,斯炯无怨无悔,继续按自己的生活态度过日子.她所表现出的自由精神是很难得的,斯炯一生经营和努力保护的“蘑菇圈”,其实就是她所需要的自由精神.

贺绍俊:阿来讲述故事的特点是不急不缓,娓娓道来.他也不爱用煽动性的叙述,不去刻意制造戏剧性冲突,不去渲染.《蘑菇圈》讲述了藏族姑娘斯炯从年轻到老年的一生总被时代所抛弃的命运,情节没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像缓缓的流水.但是阿来的叙述却有着引人入胜的力量,他的叙述虽然平缓,却涌动着一股暗流,悄悄地将人们推向了.这股暗流就是阿来秉持的人文情怀.阿来的人文情怀是能够清醒地面对未来的人文情怀.也就是说,阿来并不是通过浅薄地批判一下现代病症,泛泛地赞颂一下乡村田园来表现人文情怀,他清醒地意识到历史与未来的关联,意识到文明面临进步与淘汰的考验,因此他在小说中所表现的人文情怀从来不作激越状.《蘑菇圈》中的藏族姑娘斯炯刚刚出场时既憨厚又可爱,她以一颗单纯的心去面对新的生活.她是这个村子最早被吸引到革命队伍中去的年轻人.但她似乎天生对革命的规训有一种免疫力,仍然按自己的思路行事,因此与革命发生“顶撞”,最终离开了革命队伍,回到了村庄.阿来通过斯炯其实写到了一个在现代社会里人被改造和抗拒改造的问题.斯炯始终在抗拒改造,这也带来一个后果,苦难始终都伴随着她.但斯炯没有被苦难所压倒,她有一个宝贝,这就是她的蘑菇圈.蘑菇圈简直就是斯炯的生存圈.蘑菇圈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它既是一个文化生态圈,又是一个自然生态圈.阿来并不排斥现代文明带来的进步和变化,但他通过斯炯的故事也在提醒人们,在追求进步的同时要小心任何一种强势的东西对人和文化的强制改造.

谢鲁渤:从政治荒诞年代一路走到当下的藏女斯炯,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多人事,顺应社会现实而延续的生存状态,如同她发现和滋养的蘑菇圈.自然界的空灵、诗意,蕴含着作者阿来对藏区的“人的观照”和生根之爱,尤其消费社会影响下的民族历史之发展,经他的讲述,读来格外沉重,坚韧和惆怅.

★7票

《第四十圈》

《人民文学》2014年第2期 作者:邵丽

任芙康:一桩陈年旧案,凸显一个难解的社会疑问:何时讲理?何时讲法?何时法、理皆抛?凡有血性的读者,读至最后一字,会禁不住仰天长叹.“第四十圈”时出手,致命一击(亦属孤注一掷),确保了人物命运进展的逻辑性,并旁证出素材、立意、构思、文字的过人之处.

张 莉:错综复杂的现实写作,关乎人心,关乎尊严,关乎法律,也关乎政治.何为局部,何为整体?小说中关于局部的笑话读来发人深省.关于基层执法与基层政府生活的作品,有力、有思、有情,值得推荐.

张燕玲:查卫东跑到第四十圈时,在齐光禄那把著名的日本刀下倒下了,惨案源于复杂而尖锐的现实矛盾,也源自挂职的“我”的时代忧思.在这个复调小说里,邵丽比以往多了对人生的直面,并对笔下人物深怀悲悯且赋予其足够的尊严,即使卑微如屠夫齐光禄.作者以局部绝望渐次撕开巨大的人生悲剧,虽然缺少忏悔的书写,却分明可见作者对现实与人性的绝望之深、悲悯之切.

李云雷:小说的叙述者以挂职者的身份介入对一桩案件的了解和调查,在众多人物的讲述中,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现实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小说的故事不乏离奇色彩,但作者的着重点不在于故事的传奇性,而在于深入具体的生活逻辑与内心逻辑,将一种生活状态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其背后的纠结与微妙之处,而最后戏剧性的结局,则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荒诞性.

孟繁华:《第四十圈》,是邵丽“挂职系列”小说中的一篇.小说以一个挂职作家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当事人都知道,但又“不能细说”的故事.这是一个杀人案,“案子里面套案子”.但重要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与故事相关的人与事以及大致相同的处事态度.小说将令人忧虑的社会环境描述得密不透风,其社会批判的立场一览无余.是一篇既有忧患感又有很强文学性的小说.

胡殷红:邵丽是一位对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特别敏感的作家.在《第四十圈》里,她用一贯冷静的笔触、独具匠心的技巧安排,铺陈了一桩杀人案.这个故事是邵丽下乡挂职时获得的写作资源.作家以当事人的经历和听来的经过,交叉重叠,使得事实一直在真相与假象之间徘徊.更为吊诡的是,对于这桩杀人案的酿成,很多看似有关的人和事,都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作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她将自己的激愤之情和批判力量隐藏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之中,她在问责每一个人,也是在自责:在很多的犯罪案件中,我们是否以与己无关的态度而成为了共同犯罪的一部分?作者由此提醒人们:这种人与人之间互相陷害的社会生态,才是我们应当警惕和防范的.

贺绍俊:《第四十圈》是邵丽到乡下挂职体验生活获得的写作资源,但被她编写成了一个带有希区柯克式的故事,悬念丛生.这是一个与案件有关的故事,案件说起来并不复杂,邵丽在重新组织这桩案件时显示了小说家的天才,她设置一个挂职的作家来到这个小镇,想了解这桩曾在当地轰动一时的案件,但“跟我讲述这个案件的人不同,案子的面目也不一样,对里面各色人等的评价更是千差万别,真像一出‘罗生门’”.罗生门一词出自日语,是指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因为各自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表述,或编织谎言,从而使得事实真相扑朔迷离.我们跟着邵丽走进这个罗生门,发现那么多的蹊跷和纠葛,我们最终也跟着邵丽走出了这个罗生门,邵丽凭着她的智慧,从一堆乱麻中发现多个线头,一根根慢慢理顺.我们于是发现,这个罗生门里有着多条道路,但道路与道路之间没有相通之处.这大概正是邵丽到基层去以后的一个发现,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对话的可能性,人心更是封闭的.人们相互间失去了信任感,因而无法对话.当一个社会缺乏对话的渠道时,本来可以化解的矛盾不仅化解不了,而且会被无限扩大和激化.邵丽以一个作家的悲天悯人之心,以这个案件来警醒我们.

★7票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天涯》2015年第3期 作者:薛忆沩

洪治纲:这是一篇历史与遗忘、情感与依赖、与平庸相互交织的故事.它以妻子的出走为切口,通过“我”的焦虑等待和世纪末三天里一个个奇异的事件,勾连了异常繁富的历史信息,也让我们看到了理想衰微之后的人生步入灰色与庸常的困顿与尴尬,有一种郁达夫式的无奈和忧郁.

★12票(第二轮时入选)

《墓园里的春天》

《江南》2015年第5期 作者:陈仓

任芙康:钟情于外乡人寄居大上海的写作,作者已成系列,皆有气象.此篇尤有特点.跻身申城的陈元,在飘浮无根状态之下的焦虑,在尊卑有序传统面前的屈就,可归类为绝大多数外来者,试图在都市重建一个“故乡”的无望挣扎.弥漫全篇的诗意与暖意,带给读者的哲思与回味,沉静而又动情.

杨庆祥:《墓园里的春天》以外省青年陈元为主人公,描写他在上海奋斗的故事.这个故事属于近年比较流行的底层小说写作的类型.但陈仓完全放弃了一种苦难铺陈式的书写,而是以现实性的逻辑来展开人物的命运,这使得小说的叙事显得更加可靠.陈仓的小说语言比较成熟,在平实的叙述中偶尔反讽和戏谑,这使得小说的内部空间张弛有力,这是一篇很有弹性的作品.

洪治纲:当死亡成为一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才会明白生命的真正价值.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从喧嚣到宁静,从*到人性,从奔波到回归,很好地诠释了生活、爱情、家庭等内在的意义.

贺绍俊:这篇小说是生死辩证法的变奏,墓园埋葬着死,却也有春天之生.陈元赖以谋生的记者行业难以为继,却在墓园里寻找到新兴的职业.陈仓的小说既有乡村文化的情感,又有城市文明的眼界,他在城市与乡村的冲突中能做到游刃有余,体现出新城市人的文化理想.

★11票(第二轮时入选)

《哀伤书》

收录于小说集《哀伤纪》 2014年出版

作者:钟晓阳(中国香港)

未入选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三只虫草》

《人民文学》2015年第2期 作者:阿来

任芙康:作者以其独特的生活基础和细腻的文字技巧,先将读者牵引进童话天地,再拉回到世俗社会.借助一度被张扬得神乎其神的虫草道具,描摹出我们陌生的藏区、藏民,铺陈出我们熟悉的世态、人心.

张学昕:小说中一位书记的老婆问书记:“怎么没人写一本《虫草旅行记》?”书记回答说:“你读不到,本地经济文化都欠发达,没人写小说,更不要说官场小说.”似乎是对这段对话的反证,阿来不仅写小说,更借用三只虫草的旅程上演了一出“官场现形记”.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回忆,阿来将这部小说的落脚点直直地逼到了当下,透过少年桑吉单纯清澈的眼神来审视这个充满物欲、权欲的社会,虫草如同一种媒介,将生活的世界分隔出不同的层次与空间,城市与乡村,为官与为民,孩童与成人,文明与粗鄙,看似联通却永远隔着难以跨越的距离.阿来对题材的处理有着独特的方法,用对折的形式将故事打开,少年柔软善良的内心包裹着现实的冷峻,而巧妙之处在于结尾的处理,“虫草”终将会还给大地,还原它本该有的生命轨迹,也还原了人性善良的本质.

张燕玲:一个关于川属藏民小桑吉成长的故事.阿来以其清美简约的文字,描述了三只虫草的奇幻漂流,生动讲述了少年桑吉从寻觅虫草到大百科全书的变化,以及选择在尘土中修行,并获得包容之心的心路成长.小说清澈而丰饶,空灵而诗意,既充满作者对笔下人物的同情之理解,又散发着人性的温暖.

李国平:非常具有诗意的、具有洁净感的一篇小说.小说由一个少年的精神成长写起,逐渐融入了残酷的现实内容,有了较为浓烈的批判意味.但是它更有意味的是展示知识、科学,给民族少年带来的想象和向往,这个少年似乎构成了一个隐喻.他的精神成长无疑寄寓着作者对多民族历史命运的关怀,以及迎接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期待.

《人罪》

《江南》2014年第5期 作者:王十月

张学昕:显然,《人罪》的核心情节来自“罗彩霞事件”与“夏俊峰事件”,但《人罪》所瞩目的却不仅仅是这两个新闻事件所代表的社会问题与底层叙事.“赵城”冒名顶替“陈责我”上大学,毕业后成为审问杀死的小贩——“真正的陈责我”——的大法官,这样的情节设计在小说细节上必然充满写作上的难度,但王十月做到了滴水不漏.更为关键的是,王十月的写作重心并不在情节的巧妙上,而是对准了人的心灵的存在世界.他把这沉重如山的“罪恶感”压在他的每一个人物的背上,让他们在犯下罪恶后永恒地承受着良心火焰的烧灼,这也是原本属于宗教层面的人类的永恒的主题.

张 莉:小说书写了一种残酷现实.王十月将两个人的命运残酷地并置在一起,使我们不得不直视、不得不面对铁板一样的现实,不得不思考,在今天,人何以自处.

李云雷:小说中讲述的是高考冒名顶替者的故事,时间已在二十多年之后,冒名顶替者已成为一个法官,而被顶替者则成为了一个失手杀人的小贩,两人在法庭上相遇,将会有怎样的内心冲击?小说主要从冒名顶替者的角度写了他的忏悔、矛盾与纠结,以及他与妻子、舅舅之间围绕此事发生的内心冲撞与生活波澜,让我们看到了作者面对生活的不公平的态度.在当代小说中,作者写出了中国人很少涉及到的“罪感”,颇具深度与敏感性.

贺绍俊:《人罪》写一个人冒名顶替同学的名额进大学,多年后,两个同叫陈责我的人相互成为了法官和被告在法庭上相见.虽然用别人的名字活在世上这样的故事模式也出现在其他小说之中,但王十月写出了新意.

《狐步杀》

《北京文学》2015年第8期 作者:张欣

李国平:小说引入了通俗小说的元素,诸如侦探、悬疑、悬念,等等,读来引人入胜,情节安排、氛围营造可谓上乘;小说城市背景的设置使它有了较浓烈的时代感,小说的主题则从爱恨情仇提升为正义和救赎,可谓一部灵魂探险之作.

孟繁华:《狐步杀》从两起普通的案件切入:老干部老王因为看护的疏忽突然死亡,在医院与家属调解过程中,家庭中未曾触动的矛盾迅速呈现出来;服装设计师因妻子外遇而离婚,而妻子的外遇因私制被通缉,情节一波三折始料未及.小说吸收了通俗小说的故事性和讲述方式,既表达了这个时代复杂的人际关系,又有出人意料的想象力和虚构能力.

胡殷红:张欣是一位内心耿介、干净,有高贵文学理想,极会讲故事的作家.《狐步杀》中的故事多条线索交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学修养融会在字里行间.张欣擅长对当代都市人精神性的剖析,特别是那些在现实中被压抑的、被遗弃的、被淘汰的精神空间是她更为关注的内容.张欣在这篇小说中,以自己的文学理想创造出了两个的精彩文学形象.周槐序和忍叔家境不同,气质不同,但他们内心却有着一样的高贵和自尊.

贺绍俊:张欣属于会讲故事的作家,她在这篇小说里证明了,一个作家要讲好故事是有难度的.这篇小说的故事相当复杂,有多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张欣不仅能将多条线索梳理得很清晰,而且所讲述的故事具有层次感.但如果因为会讲故事而贬低张欣小说的文学性,则是一种最大的偏见.张欣写的是当代都市生活,但她并没有沉湎于都市的纸醉金迷的物欲诱惑之中,而是对那些在现实中被压抑的、被遗弃的,甚至被淘汰的精神性特别在意,比如她的小说始终有一种贵族气质在荡漾,她在书写世俗生活时仍然保持着高贵气质,流露出她对贵族精神的追慕.特别是小说中的两个形象,虽然家境不同,但他们因为内心都有一种高贵气质而惺惺相惜.周槐序的高贵透着典雅,而忍叔的高贵则蕴藏着孤傲,他们真像小提琴与黑管的二重奏.在当代小说的园地里,从来还没有过这种精神气质的形象,这是张欣以自己的文学理想创造出来的文学形象.

《太阳宫》

《当代》2014年第1期 作者:叶广芩

张燕玲:叶广芩深情款款地对旧日时光再次致敬.一段难忘的童年记忆,儿时的伙伴日头,及其家乡太阳宫的命运变化,在叶广芩笔下,余韵绵长,既是一种挽歌式的咏叹,又是一曲忧伤深切的时代忧思.

李云雷:《太阳宫》是一篇带有叶广芩独特风格的作品,小说中的太阳宫,在北京北三环西坝河附近,是一个地铁站的名字,地处热闹繁华的地段,但在叶广芩的笔下,五六十年前的老北京,太阳宫却是一处荒凉偏僻的地方,跟随叶广芩的记忆,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城数十年来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她的童年地理对当代人来说已是如此陌生,但正是这种陌生为我们带来了历史感与沧桑感.

杨庆祥:叶广芩的《太阳宫》以北京的“太阳宫”这一地点起兴,以第一人称自叙传的方式书写远去的故园记忆,这记忆中五彩斑斓,有植物、动物和人物,每一样都在时光的浸泡中而韵味十足.这样的书写让人想起现代文学的一些老传统,对恒长人世的爱心和耐心,这其中有一丝京派文学的余韵,回味悠长.

胡殷红:《太阳宫》讲述了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曾经拥有过的京郊农家生活的悠闲快乐.叶广岑把对传统文化的直接体验和对人情世故的经历与敏锐感知,以及她的家族体系给予她的特有的经验与胸襟,“本色出演”、“真实自我”与小说虚构手段娴熟结合,加之作家所坚持的现实主义精雕细刻的文学风格,赋予了这部作品以特质,她的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京味,而且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北京人或者说城市人的心态.

《跟尼摩船长出海》

《人民文学》2014年第11期 作者:陈九

任芙康:一篇别开生面的小说,语言同主人公一样,硬朗而又柔韧.结结实实的故事,跟同类域外题材比较,脱尽了单纯事与事的接触,完全进入人与人的交集,标志出作品在人文层面的开掘中,已有出神入化的造就.

张 莉:关于海外文化冲突的作品,风趣幽默,活生生.

胡殷红:中篇小说《跟尼摩船长出海》是以纽约石溪大学为背景,讲述中国留学生王彼得与白人学生尼摩船长间的一段冲突.矛盾起于对盗版书的不同看法,加入女人因素,最终导致一同出海赌命的结局.陈九的小说大部分谈海外华人在美国的生活经历,通过人际互动折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陈九的作品不是表层的叹然或走马观花的感慨,而是经过岁月积淀后的强烈发酵,使得海外华人或海外华人文化,在我们眼里不再是简单的孤立体,而是处在与当地文明密切互动的环境中的真实状态,或者是典型化了的有文化含义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深刻.俏皮又优雅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信手拈来无厘头的生活化,引经据典书卷气的学院化,都是这篇文学“混血儿”的漂亮之处.

《又见雷雨》

《人民文学》2014年第12期 作者:滕肖澜

张 莉:一篇极具戏剧感的作品,戏中有戏,局中有局,尖锐而锋利,以今天正在发生的故事与曹禺剧作遥相对话,是观照,是感慨,也暗含作家对历史与现实的另一种认识.

张燕玲:滕滕肖澜长于以简约的笔触呈现丰富的人性,《又见雷雨》从庸常、琐碎的现实出发,家常朴素又曲折复杂;故事环环相扣,亲切而密实,朴素中见沉实见灵动.人物的悲欢离合与世道人心,个人际遇与历史命运,在作者的笔下叠加出令人惊奇的厚重,颇为独特.

洪治纲:三个家庭的两代人,相互交错的情感纠葛,以及或隐或显的血缘冲突,围绕着一个剧社和新版《雷雨》的排演,终于出现了与《雷雨》剧情惊人相似的发展.它是命运的轮回,还是人性的隐喻?或许,我们可以从周朴园和周父的内心中寻找到更有意味的内涵.

《良霞》

《人民文学》2012年第7期 作者:李凤群

孟繁华:李凤群的《良霞》写出了深邃的人性之静美,写出了她在命运的不确定性中的变化或逆转.在日渐凋敝的乡村中国,良霞是一面镜子.她留守的江心洲,就是留守的良霞心中的家园.小说写出了荒芜中的凄美,落败中的光亮.

洪治纲:一个乡村女子不幸的命运,却几乎见证了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也展示了中国社会数十年来社会*的变迁.从良霞的命运里,我们看到的,不是病痛的摧残,而是*的折磨,情感的挤压,亲情的淡漠,人性的荒芜.

《梅子与恰可拜》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5年第1期 作者:董立勃

孟繁华:这是一篇充满了“古典意味”的小说.“承诺和等待”在今天几乎是一个遥远甚至被遗忘的事物,我们熟悉的恰恰是诚信危机或肉欲横流.董立勃在这样的时了这样一个故事,显然是对今天人心的冷眼或拒绝.在他的讲述中,我们似乎又看到了那曾经遥远的传说或传奇.

贺绍俊:董立勃的小说叙述有鲜明的品相,这是一种粗粝的叙述,这与作者笔下的戈壁沙漠十分贴切,因此董立勃讲故事也是粗线条的.《梅子与恰可拜》写的是爱情故事,但两个主人公,是一对相恋的爱人吗?也许这个问题很难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作者用最高尚的品质来塑造故事中的人物,在梅子身上,他将爱情推向了极致;在恰可拜身上,他将情义推向了极致.这篇小说与爱情有关,也与历史有关,但历史只是背景和引子而已,作者的用心完全在人物上.

《士别十年》

《收获》2015年第4期 作者:尹学芸

任芙康:时下的人们,如有十年之久的间隔,早已不可能只是单纯的时空距离.谙熟“单位”文化的作者,将尚未经过治理的准官场生态,叙写得真切、传神.

张 莉:小说家和她的人物一起身在其中,但也有能力跳出来旁观一切.小说家内在于心的自省、自责与罪感意识,使郭缨子最终没有成为这个时代寻常所见的“软体动物”,她的身上最终残留了那宝贵的“硬”.自我质疑使这部小说有了光泽.

《奇葩奇葩处处哀》

《上海文学》2015年第4期 作者:王蒙

任芙康:故事本身就极为奇葩,投射出作者独特的阅历与想象力.叙述语言采用其惯常套路,急口令似的浮语虚辞,于富有成效的润滑中,被堆砌、被翻新、被重构、被点石成金.

《地球之眼》

《十月》2015年第3期 作者:石一枫

张燕玲:石一枫的《地球之眼》,因*了国家和社会腐烂的疼痛而赢得称赞.主人小南的命运关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社会结构,更关乎世道人心的底线.僭越者李牧光的丑性,殉葬者安小男比常人更惨烈的悲剧,显示了作者深切的时代之忧.石一枫以开阔敏锐的触觉、精巧出彩的结构、亦庄亦谐的叙述,使其创作不止于才子气象,不止于其精神质地的精良,还在于他对现实主义创作可贵的新探索.

《爱恨情仇》

《十月》2014年第3期 作者:池莉

《美德》

台湾联经出版公司 2014年4月出版

作者:董启章(中国香港)

《翻案》

《长江文艺》2015年第6期 作者:蒋峰

《云端之上》

《长江文艺》2015年第11期 作者:曹军庆

(审读委成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该文结束语,该文是一篇适合中篇小说和郁达夫和审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郁达夫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郁达夫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第五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明年4月于深圳举办中国电子报社继续承办主论坛与奖评选
本报讯记者刘静报道 11 月2日,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于2017 年4 月9 日至11 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共同举办第五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17) 中国电子报社继续承.

舞动浙江放飞梦想从第三届浙江舞蹈奖看浙江舞蹈
舞动浙江放飞梦想——从第三届“浙江舞蹈奖”看浙江舞蹈发展梁 凉2016年11月2日夜晚,杭州剧院星光闪耀,舞者云集 这是浙江省舞蹈界展示丰硕成果的日子 .

红凳纠葛剪不断理还乱评第四届福建百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双人舞作品《不属于她的他》
【摘要】福建省歌的陈文聪和芳华剧院的胡翔两位青年编导创作表演的现当代双人舞作品不属于她的他在第四届福建舞蹈“百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中展露风采 舞蹈道具的巧妙运用是该作最突出的特.

节日欢歌  绽放精彩茅台集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五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举行
近日,茅台集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五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举办,离退休党支部组织近100人的队伍参加本次活动 茅台集团职工文化艺术节每四年举行一次,以各基层党组织为单位组队参加 在本届职工文化艺术节活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