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牡丹亭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牡丹亭》杜丽娘死而复生论析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主题:牡丹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4

《牡丹亭》杜丽娘死而复生论析,该文是牡丹亭有关毕业论文范文跟杜丽娘和《牡丹亭》和死而复生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牡丹亭论文参考文献:

牡丹亭论文参考文献 罗密欧和朱丽叶论文

摘 要:《牡丹亭》作为中国离魂戏曲作品当之无愧的代表,并非成于汤显祖一人之力,离魂故事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杜丽娘的死而复生也从中汲取了营养.生死梦幻的艺术形式并不是《牡丹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汤显祖在人物刻画的背后力图传达的,对情的认识和对历史真实与人性抗争的矛盾揭露,才是《牡丹亭》经久不衰的法宝.

关键词:离魂;;矛盾抗争

作者简介:肇雅琦(1993.4-),女,满族,山东省烟台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图分类号] :J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8)-26-140-02

一、杜丽娘死而复生的文学积淀

明代沈德福曾评:“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可见《牡丹亭》对当世人影响之大,文人雅士、闺秀名媛,争读此戏.如此佳作,并非成就于汤显祖一人之手,离魂故事由来已久,可以说是《牡丹亭》素材积累的丰厚土壤.

上溯还魂故事的源头,其实远久于唐传奇小说,《山海经? 北山经》中的“精卫填海”,其实就是写炎帝女儿溺死东海而精魂不灭,化为精卫鸟的复生故事,只不过这里没有能够复生为人而已.除了神话,史传中亦有离魂故事,例如,《左传? 宣公八年》记载:“八年春,白狄及晋平.夏,会晋伐秦.晋人获秦间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流行于世,离魂故事也在此时得到了空前发展,《搜神记》、《幽明录》等专记奇异怪事的著作,保留了许多人还魂和死而复生的故事,不胜枚举.至少到魏晋时期,我们还可以说,对魂魄、鬼怪的记载是建立在古人对这些非生命体的存在真实相信的基础上的,而在《牡丹亭》中,我们却能明确感受到,汤显祖对离魂故事只是加以利用,以便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是《牡丹亭》选材与改变的立足点,也是它具有底蕴、耐人寻味的根源.《牡丹亭》故事的现实依据,作者自述是:“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微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这里所说的李仲文事见《搜身后记》卷四,冯孝将事见刘敬叔《异苑》卷八,睢阳王事见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另外,《牡丹亭》的直接来源是唐传奇《杜丽娘慕色还魂》,这些故事在《牡丹亭》魅力的反衬下,简直黯淡无光,情节相似而传播程度有天壤之别,可见汤显祖在表达方式、情节结构的改编和思想主旨升华上的苦心孤诣.

二、由欲至情

死而复生的杜丽娘是独一无二的,她的独特性建立在她死而复生的传奇人生上,却远远不限于这样的表面形式.正如作者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对“情”的巧妙而深刻的表白,是文中杜丽娘生死变幻的主要依托.汤显祖的“至情”,并不是一种排斥肉体的柏拉图式爱情,恰恰相反,杜丽娘懵懂青涩的爱情,正是从本能的欲开始,才逐渐完善为灵与肉结合的成熟爱情.

从第七出《闺塾》读《关雎》、春香发现后花园,到第九出《肃苑》推课欲逛后花园,再到第十出《惊梦》游园伤春,春梦邂逅……可以看到,杜丽娘内心对自己姣好面容的珍视与怜惜,以及对潜伏的青春期生理的懵懂与好奇,随着年龄增长和美好春天的到来,渐渐觉醒,第十出《惊梦》杜丽娘自云:“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第十四出《写真》云:“春香,也有古今*,早嫁了丈夫相爱,替他描模画样,也有美人自家写照,寄与情人.似我杜丽娘寄谁呵!”本能的对美的春色、美的姿色的欣赏与怜爱,是引发杜丽娘自怜自伤的起因.正如姹紫嫣红却冷冷清清的后花园,杜丽娘二八年华,青春美貌,却无人欣赏,寂寞难耐,对无聊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爱情的本能渴望,促成了她的云雨美梦,这惊魂一梦,成全了她的理想情人,也让她浅尝了媾合的欢愉.游园一梦是杜丽娘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而到这里为止,梦中人柳梦梅其实并不具备不可替代性,作为满足杜丽娘生理和爱情需求而幻想出来的虚构形象,柳生仅仅承载了杜丽娘的愿望,却尚未凸显个性.可以说,杜丽娘对柳生的感情起初是完全建立在自身欲求基础上的单相思,爱情的成分并不饱满.

而到《寻梦》一出,杜丽娘由自发的做梦,转而向自觉地寻梦,她有意支开春香,自向后花园寻找梦中场景,期待再度入梦与柳生相会,虽然未果,但却许下心愿:“这梅树依依可人,我杜丽娘死后,得葬于此,幸矣.”葬在梅树下,是为“守的个梅根相见”,至死也要寻到情郎;《写真》一出,杜丽娘自画肖像,不仅仅为在瘦削憔悴前留住自己的较好容颜,也是有意为情郎留下线索,否则,断不会在弥留之际还特地嘱咐春香,将自画像“盛着紫檀匣儿,藏在太湖石底……有心灵翰墨春容,傥直那人知重.”自觉地、主动的寻找梦中人,情伤至死也不愿放弃希望,这是杜丽娘情感的一层升华.柳梦梅游园拾画,临画成痴,“相看四目谁轻可!恁横波,来回顾影不住的眼儿睃.却怎半枝青梅在手,活似提掇小生一般?”将一副捡来的画好生供奉,夜夜临画把玩,声声不住美人、姐姐,此后人鬼幽会,直到杜丽娘承认自己是游魂,柳梦梅也依然痴恋,柳生凭他的痴站稳了脚跟,也凭他的痴吸引杜丽娘魂魄的注意,为后文两人的相遇相知埋下了伏笔.由一人的单恋,转向两人的热恋,杜丽娘的爱情才算真真正正修出了果.

三、矛盾与抗争

与流于俗套的还魂故事不同,汤显祖并没有让杜丽娘的故事止步于死而复生、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虽然两人在阴阳结合时就已彼此相爱,但他们的爱情考验却刚刚开始.对杜丽娘爱情最严重的外部阻碍,来自于父亲杜宝和师傅陈最良.杜丽娘生前因情而病而亡,《诘病》中,母亲心疼不已,杜宝却只说:“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女儿点点年纪,知道个什么呢?”可见他只知严加管教,从未关心女儿心事;第五十三出《硬拷》,若不是柳生中状元被官差救下,杜宝一定要处他死刑;第五十五出《圆驾》结局,虽然在皇帝的旨意下,杜丽娘与柳生二人得成眷属,但杜宝却从未认可她复生的女儿与突然冒出来的女婿,成为了杜柳爱情最大的阻碍和缺憾.陈最良陈腐不堪,以女德说教杜丽娘与春香,不明就里,《骇变》将柳生一干人等误认为盗墓贼,导致他们无端被通缉,《折寇》又被反贼所骗,误传老夫人、春香已被杀害,最后倒乐得一个小官,自行既往不咎了.他们两人对杜柳爱情的阻碍,是沉重、直接的,人与人之间正常的、自然的感情——亲情、爱情、师生情,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只有纲常*才是正统,其他一切都要为之让路.

然而,像杜宝、陈最良这样的一股封建势力,其消极之处更在于他们对下一代人思想潜移默化的感染.我们可以看到,在死而复生的杜丽娘身上,既有封建人伦的束缚,也有自然人性的光芒:她既不敢与父亲直接冲突,又默许春香闹学,抵制陈最良;她既独自小心寻梦,又忍不住把对情郎的思念吐露给丫鬟春香;她既要求柳生盟誓、明媒正娶,又只身随柳生漂泊江湖、形影不离;她既央求柳生突围探信,企图得到父亲的肯定,又勇于在御前对质,斥责亲爹.杜丽娘的人格具有两重性,她一面受着陈腐*的禁锢,为求世人认可而不得已戴上虚伪的面具,一方面却又保持着“一生爱好是天然”的真心,勇敢地为爱情而死,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奋力抗争.

真实而反人性的社会伦常,组成了杜丽娘内在矛盾的复杂人格,而杜丽娘一路的纠结和反抗,不仅仅体现出她个人人格的鲜活、爱情的炽热,更深刻折射出真实生命在真实环境重压下的浓郁悲剧色彩,及《牡丹亭》背后强烈的反叛和先锋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扶明:《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2]《山海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 年.

[3]《左传》[M].北京:线装书局,2007 年.

[4]汤显祖,《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归纳总结,本文论述了关于杜丽娘和《牡丹亭》和死而复生方面的牡丹亭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牡丹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观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有感
成荣蕾(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02)【摘 要】观白先勇先生主持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后,至今仍回味无穷,整场剧完全沉浸在充溢着青春的气息、美与雅共存的时空中,青春、靓丽、美轮美.

汤显租《牡丹亭》的至情观
【摘要】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影响极大的主情之作,“至情观”是其思想核心 杜丽娘是作者理想中“情”的代表人物,围绕她因情而死,死而复生,展现了她的&ldquo.

《西厢记》和《牡丹亭》爱情描写之异同
摘 要西厢记与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描写爱情最为动人的两部作品,但就其人物塑造、爱情所受到的阻力以及其爱情结局而言又有着很大的差异 本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论述其中异同 关键词西厢记;牡丹亭;爱情描写异同.

《紫色》中茜丽身份的丧失和重构
【摘 要】紫色是一篇反映黑人妇女现状的长篇小说 小说刻画了黑人女孩茜丽在继父与丈夫残酷的压迫下,身心遭受巨大创伤,导致自我身份沦丧 值得庆幸的是,通过黑人姐妹的关怀与教诲,茜丽女性主体意识逐渐苏醒并最.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