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大学生课外类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跟实践卓越型大学生课外活动体系构建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主题:大学生课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0

实践卓越型大学生课外活动体系构建,该文是大学生课外类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跟卓越和课外活动和实践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大学生课外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课外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投稿大学生小论文范文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

(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摘 要]“实践卓越型”大学生课外活动体系是一种在全新教育理念下产生的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其核心思想在于建立“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从组织保障、培养机制、实践平台、条件支持、国际交流多个维度,将大学生课外活动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卓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实践卓越;课外活动;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8)02?0052?03

提升综合素养、培育终身受益的发展能力,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强烈诉求,是提升大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作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大学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手段.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实践活动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已经在各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有效印证.2012年8月,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将“强化实践”作为五大教学原则之一,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近年来,强化实践教育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深化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大学生课外活动“不仅能够巩固扩大受教育者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能够让受教育者在亲身实践中学到新的知识”[1],并以“实践性、趣味性”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最喜闻乐见的有效形式.鉴于此,东北大学结合实际,提出了构建“实践卓越型”大学生课外活动体系的思路,通过建立“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从组织保障、培养机制、实践平台、条件支持、国际交流多个维度,将大学生课外活动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卓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实践卓越型”大学生课外活动体系的特征

(一)“实践导向”是活动体系构建的核心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突出的实践性特征,不是单纯的课堂理论和知识传授就能够完成的.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进行说明,不能以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不能加以批判性的反思[2].因此,要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迫切需要建立“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搭建起以做促学、学做结合的活动平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能力.“课外科技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性、创新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创新性和探索性等特点”[3],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模式中实践环节的缺失.以“实践导向”建立大学生活动体系,不仅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大学生课外活动的教育影响力和实效性,更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核心举措.

(二)“全过程培养”是活动体系构建的关键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主体维度来讲,包括组织层面(校方)、资源层面(社会)以及意识(个人)层面;从要素维度来讲,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平台、培养机制、管理制度、评估方式等.为确保大学生课外活动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必须多维度整合各方资源,在“全过程培养”理念下建立配套机制,有效聚合从学生到师

[收稿日期]2018-02-25;[修回日期]2018-03-30

[基金项目]2018年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资助项目“‘实践卓越型’大学生课外活动体系构建”(SDSZ-2018-010)

[作者简介]朱翠兰(1982—),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项目部部长兼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联系邮箱:neu83690117@163.com

资、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从校内实践到校外实习、从创新到创业等各层面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确保教育实效.

(三)“卓越创新创业人才”是活动体系构建的终极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崛起、民族复兴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以构建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为指向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为目的,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实践卓越型”大学生课外活动体系构建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卓越创新创业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体系与精英教育对应.这一终极目标包含“惠及全体”“分层实施”“个性培养”三个维度.一方面,这决定了“实践卓越型”大学生课外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活动应当具有一定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另一方面,“实践卓越型”大学生课外活动体系要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需求,活动应当具有递进式和层次化特色.

二、构建“实践卓越型”大学生课外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一)实施“一把手”工程,形成“学校统筹+学院中心+基地纽带”的组织保障体系

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5].组织代表着一种资源配置模式.建立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组织体系,是保证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整体运行效率、确保运行效果的基础性工作.为真正发挥课外活动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东北大学建立了从上至下、校院联动、全员参与的组织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校长牵头负责的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成立学生创新中心.2015年7月,学生创新中心更名创新创业学院,建立“以学院为中心,以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校团委、科技处、产业集团等相关部门为联动单位,以学院、各实验实践教学单位为分中心,以校外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器为纽带”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全面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着力培养“善创意、会创新、能创造、勇创业”的拔尖人才.2016年,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学委员会、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导师联盟,进一步以机制体制创新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组织保障,争取以高效的组织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升课外活动的实效,打造“创新创业特区”.

(二)坚持协同创新,建立“院院协同+校校协同+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具体到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则需要走出一条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改革之路,培养实践型人才.这就要求无论是行业特色型大学还是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应更加深入地思考从“量”到“质”的转变,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探索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共赢.为此,东北大学坚持理念先行,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入手,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立“院院协同+校校协同+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强化“院院协同”培养,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模式,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结合专业特色、社会需求,整合各学院资源,多形式举办创业先锋班、创新实验班,推广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强化“校校、校企”协同培养,强化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通过聘请国际、国内百余名知名教授、企业家、社会人士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并与宝钢、东软、微软、IBM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成立区域创意研究中心、区域创新研究中心、领导力与创业研究中心,争取更多优质的创新创业师资资源进行课程指导、实践体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和创新文化建设,以协同创新机制为更多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

(三)强化顶层设计,打造“创意+创新+创业”多维度的实践与交流平台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现代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在新生事物面前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但同时他们阅历不足,对当前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所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个性结构把握不准.这些教育内容均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他们领受.这决定了课外活动的设计必须分层次、具有针对性,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遵循这样的设计思路,东北大学课外活动始终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融合、意识培养与文化熏陶相融合、思维锻炼与能力提升相融合,保持个性化、递进式、多维度的设计模式.强化“实践导向”型课堂教学设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50余门,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增设“企业创新创业管理”课程.由校内教师、企业高管联合授课,吸引近2000名学生选修.丰富课外活动,开展“大一创意节、大二科普节、大三科技节、大四创业节”等链条式精品实践活动200余项,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创意、创新、创业各维度提升学生的六大能力,每年参与学生近两万人次;重视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南湖书院、创新讲坛、创业沙拉、青创大视野等特色创新创业活动,引导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对话创新大咖、寻求创业伙伴、对接天使投资,帮助学生开启创新创业之旅;深化教育模式改革,实施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主体的各级创新创业项目,年均500余项,有效推动了探究型、研究性学习模式.以主题竞赛、科研训练、自主研发等活动为依托,创建“东大创客”新型载体,打造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近千支.全校深度参与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的学生年均超过55%,累计组织各类科技竞赛300多项.针对性的顶层设计让课外活动与交流活动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以层次性、多样性的特色满足了不同年级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真正让学生在活动和交流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四)优化教育环境,建立“经费+政策+人员+场地”的条件支持体系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变化.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有适宜的“外因”,即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环境建设需要各方面协调、共同努力营造才能实现.为了给学生提供宽松的、能激发潜能的环境,东北大学从资金支持、制度创新、强化指导、建设基地多方面入手,确保“经费、政策、人员、场地”四到位,全面营造优质的教育环境.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确保年均投入创新创业教育资金超过1000万元;打造专属化实践空间,建设6300平方的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东大V沃”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孵化平台,全面推进创新创业进程;实施创新学分,探索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设立学生创新创业“校长奖章”“学生科学奖”“创业年度人物”等专项奖励,推行保研、创新奖金等政策,完善奖励机制;强化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聘任校外导师,建立专、校内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立从资金帮扶、专家指导、信息提供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在学校云计算产业园内建立“创业梦工厂”,作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打造具有东北大学特色的“前孵化器—后加速器—梦工厂苗圃”的学生创业链条,让每一个学生在多元优质的教育资源下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推动东北大学成为立足辽沈、辐射全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典范.

(五)拓展国际视野,不断探索“多形式、促交流”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新阵地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合作日趋紧密,国家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需求将不断上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成为高校的重要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具有国际视野成为高素质人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高质量毕业、就业的重要条件.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经济和高素质人才成长需求,东北大学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建立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培养、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校府合作”、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等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先后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198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创新实验区、国际班、国(境)外联合培养及交换生项目、国际短期学习、短期研修以及以“创新创业菁英冬令营”为代表的各类假期交流和学术报告等国际活动,不断成为东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活动新阵地,为东北大学的学生提供了拓展国际视野、促进学术交流的广阔舞台.目前,学校年均派出500多名各层次学生赴海外高校交流学习,其中年均50多人参与国际论坛、宣读学术报告和深度交流.凭借有效平台、高水平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准,东北大学毕业生获得世界五百强企业、美国联邦环保局等国际组织以及卡基梅隆大学等知名国际高校的青睐,成为学校实现“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大学的发展目标的有效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孙君倩.中美大学生课外活动比较研究[J].教学研究,2016(5):101-105.

[2]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6-45.

[3]张学洪.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创新人才教育研究,2016(31):80-83.

[4]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

[5]王淑华.论创新教育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J].世纪桥,2014(8):63-64.

[编辑:胡兴华]

该文评论,此文是大学硕士与大学生课外本科大学生课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卓越和课外活动和实践方面论文范文.

大学生体质健康技术指导保障体系构建的实践以长春工业大学为例
奚明秋1,俞大伟2(1 长春工业大学体育部,吉林 长春 130012;2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中图分类号G807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

大学生创业视域下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体系构建
摘 要在当前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为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积极推进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系统思考和实践 本文从创业视域出发,以激发高校第二课堂活力.

以和理论实践为导向的工科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以海南大学3D打印活动为例
摘要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工科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应以创新和理论实践为导向,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结合专业教学和科研,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本文以海南大学开展的3D 打印课外科技活动为例,分析和.

高职空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院G712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1 045摘要在高职院校中,空乘专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专业,主要是面向民用航空公司,对主要提供客舱服务.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