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大学生心理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跟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实证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主题:大学生心理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1

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实证,该文是关于大学生心理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课和心理素质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大学生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大学生心理论文2000字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题目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肖芳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研究以239 名自主选修《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对象,经过16 次32 学时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探讨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作用.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的数据作为定量研究依据,以课程结束时学生的自我成长报告作为定性研究依据,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心理学课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上的效果是显著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素质提升;实证研究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1.01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059—03

收稿日期:2016—10—22

基金项目:1.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合同编号:)《心理教育提升大学生幸福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2.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幸福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肖芳(1980—),女,山东临沂人,长春工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学生数量日益增多.针对数量众多的学生群体,高校需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然而,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过分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很难照顾到普通同学的心理健康发展,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积极心理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人的积极潜能的开发.本研究探讨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新途径,服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新思潮,它利用心理学现有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的积极方面,如美德、幸福等.“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Seligeman)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通过理解和建立积极的情感、满足及意义,而变得更幸福,而幸福就是要过愉快、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正如马丁·塞利格曼所言,积极心理学将研究的视角锁定在幸福的这三个方面进行,倡导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研究每个普通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制度.在积极情绪体验方面,积极心理学家将主观幸福感、满意和满足、充实与快乐、希望与乐观等作为研究内容,并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积极体验的核心,同时也是生活的最高目标,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 life)看作是幸福的因素之一,即一种享受愉悦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要过幸福的生活需要发挥自身的才能、兴趣和优点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优点和美德上,即积极人格上.在制度的研究上,积极心理学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学校和家庭方面,因为这不仅是个体形成积极人格的有效支撑,也是个体积极情绪体验的直接来源.

二、心理素质的基本内涵

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所处环境的熏陶及所受教育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品质,并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爱好等品质上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质,我们称这种心理状态和品质为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由智力素质(包括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情绪素质(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素质(包括个性倾向、性格、气质、自我意识等)三方面构成,在人的综合素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课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以239 名自愿选修《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7-20 岁之间.男女生分别为141 人和98 人,工科、理科和文科类学生分别为147 人、56 人和36 人.研究时间为期一学期,研究工具采用西南大学张大均、王滔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

(二)研究过程

1. 前测.在课程开始前,对研究对象团体实测“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2.实验方案设计.课题组根据95 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理念,共设计了16 次累计32 学时的积极心理素质提升教育方案.方案采用知识讲解、积极心理训练、角色扮演、团队讨论、训练分享等形式,旨在拓宽学生积极心理知识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及互动中完成自我的适应与成长,养成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心理素质,投入的生活.

3. 方案实施.从《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开课之日开始,自愿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积极心理素质提升教育活动.每周一次,每次两个学时,1.5小时.

4. 后测.课程结束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第二次心理测验,并与前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三)研究资料处理: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资料处理.定量分析是指对心理测量表的数据分析,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处理方式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定性分析是指对学生课程结束时的自我成长报告进行分析,看学生主观感受对参与训练的评价及自身的改变.

(四)结果

1.“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前后测量结果

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实效.研究利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选修《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的学生上课前、后心理素质各个维度及因素的变化进行了方差分析(见附表1).结果显示:参加《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239 名同学,课程前后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情绪特征、动力特征、个性特征方面的变化是显著的.即从数据分析上看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某些特质是起积极作用的.

2. 学生自我成长报告分析

所有参加《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学生在最后的自我成长报告中均反映出在积极心理学课中获得的收获与蜕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环境适应能力得到积极提升

“在积极心理学课上,我由一开始的被动参与到最后的主动参与,再到抢占每一次机会跟大家分享,每一步都渗透着成长的努力.走出积极心理学课,融入大学校园,感觉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不再是刚刚入学时的陌生和迷茫.突然发现,大学是那样的让我陶醉,大学生活是那样的让我期待,我会以积极的心态享受新环境赐予我的挑战和惊喜.”

(2)自我认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积极心理学课为我提供了一种认识自我的新途径,从而可以看到更加积极向上的自我.进入大学后,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们一个个多才多艺,而我最引以自豪的学习也不再是优势,我整日诚惶诚恐,不知所措.在积极心理学课上,通过活动的参与,尤其是“优势大转盘”活动,让我看到了我所不了解的优势,原来不起眼的我也有这样多的优点.于是,我学着课上老师教的方法,开始每一天的改变,说来也奇怪,我发现自己每一天都在变化.现在的我对自己是那样的充满信心,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得失和自我的成长,我不再把学习作为衡量自己的唯一指标,反而在学习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3)情绪调控能力得到积极改善

“积极心理学课教会了我很多情绪调节的方法,我认识到情绪是生活的必需品,心情愉快很重要,享受现在的生活并投入到生活中,让自己的青春发光比纠结于坏情绪重要得多.”

(4)获取积极沟通的方法

“每周一次90 分钟的积极心理学课是我与大家沟通交流的好机会,每次我都积极投入到活动分享中,与大家心与心的交流.在交流与沟通中,我们学会了理解与信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在团队中,我明白了奉献与付出的重要性,同时理解了大局意识的重要性.这让我在人际交往的路上阳光明媚.”

四、讨论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的数据分析和对学生自我成长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积极心理课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某些维度和发展是起明显作用的.研究结果发现,经过15 次的积极心理素质提升方案的训练,学生最为显著的发展是在个性维度上,重点表现在动力特征、情绪特征和自我特征上.因为积极心理学倡导学生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情绪体验,作为一门课程通过知识讲授、角色扮演、素质拓展等方式使学生在课程中能获得积极的情绪和自我发展体验,进而能够在积极的氛围和团体中感受到温暖、信任,发展出敢于自我探索,积极悦纳自我的人格特征,这也与学生课后的自我成长报告相吻合.

在认知维度上,训练前后并未出现显著变化,但在反应性和实践性上发生了变化,原因可能是课程设计上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配合并积极行动,这就无形中将学生认知维度上的反映性和实践性调动起来,进而促进其发展变化.

大学生的适应性是心理素质维度中更容易受成长和发展环境影响的因子.积极心理学课虽然尽可能真实地提供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但还是区别于真实地社会环境,因此学生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建议应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训练的长效机制,除了保证课堂内外的活动外,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应对真实学习生活的环境并在其中历练.

此外,有研究指出,文化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情感反应及其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认为,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除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尽心思考外,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建构,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真正融合到校园文化活动的环境中,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玲潇,王川,严子深.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孙熊辉.从“消极”走向“积极”—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4).

[3]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学报,2005(28).

[4]程明莲.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05).

[5]刘洁.积极心理学及其在大学生教育与管理中的运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05).

该文点评:这是一篇适合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课和心理素质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大学生心理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大学生心理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高职大学生就业素质提升与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十九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通过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只有通过就业,一个人才能获得收入、安居乐业、实现价值,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但近几年.

礼仪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影响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大学生在我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 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能够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人际交往中更具优势,并促使大学生人文素质得到提升,从.

搭建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助力贫困大学生素质提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多种因素导致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即贫困大学生)人数始终保持在20 到30 之间,这是一个数目不小的学生群体 这一群体受其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在社会适应力、交往与沟通能力….

积极心理学导向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积极心理学导向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张 艳(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时刻关注的问题 结合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积极心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