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月亮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和《苦月亮》的叙事技巧分析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月亮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02

《苦月亮》的叙事技巧分析,该文是关于月亮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苦月亮》和叙事技巧分析和叙事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月亮论文参考文献:

月亮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修改技巧教育叙事论文论文查重修改技巧论文改重技巧

摘 要:罗曼·波兰斯基的《苦月亮》用极端的关系表达了导演自身对婚姻、爱情、、*的思考.运用热奈特经典叙事学的重要概念——叙事层、聚焦、频率等可以对《苦月亮》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奥斯卡的房间”是影片两个叙事层的分切点和中继站,这个空间在结构上有着话语的功用;影片中几次聚焦方式的转换和对称的叙事频率是导演讲故事的特征.印度人对奈杰夫妻的忠告这点被导演波兰斯基所认同的平衡之道,也涉及到了叙事*问题.

关键词:叙事学;苦月亮;叙事*

罗曼-波兰斯基的《苦月亮》用极端的关系表达了导演自身对婚姻、爱情、、*的思考.作为波兰斯基近60岁时导演的作品,影片的呈现是坦率而深沉的,他用的、狰狞的暴力以及一种神秘的叙事手法带领观众进入一个窥视空间.《苦月亮》分切出了两个时空,第一层叙事发生在一艘从欧洲驶往印度的邮轮上,两对情侣的交往背景被放置在孤独隔绝的大海上,影片的开头是忧郁的蓝色波涛,伴随着类似于月亮形状的船舱窗户缩小后又放大.奈杰和菲奥娜是一对经历着七年之痒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盼望六个月的漫长旅程能为他们业已贫瘠的婚姻生活找回浪漫与,而事实上却不断地被印证七年婚姻的苍凉与苦涩,奈杰邂逅了狂野的之后立刻被她吸引,一段无聊旅程的异样幻想由此展开.奈杰企图挣脱平淡婚姻的骚动,犹如大海的暗涌,影片在一开头便透露出一丝可预见的悲剧气息.影片的第二叙事层叙述了奥斯卡与这对浪漫而又疯狂的恋人在巴黎充满与的情感历程,并以奥斯卡口述的方式展开.奥斯卡洞察了奈杰蠢蠢欲动的贪婪内心,便以为诱饵要求奈杰作为他与浪漫狂野恋情的忠实听众,在最后也随他畸形的爱情走向死亡.

影片的叙事时间分切为两部分,叙事时间即邮轮上发生的故事;故事时间即奥斯卡讲述的他与的巴黎恋曲.叙事时间分为7段,总时长约58分钟;故事时间分为6段,总时长约82分钟.然而这两个叙事层中各自的顺序都是线性的,并不存在预叙和倒叙,即没有第三叙事层.第二叙事层相对于第一叙事层来说是外倒叙,奥斯卡讲自己的巴黎恋曲与奈杰分享,让他熟悉和他的“前事”,并不存在于邮轮的第一叙事层的时间场内,是另外一条新的线索和完整的故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整部影片中,每一次时空断裂时的空间都是在奥斯卡昏暗的房间里,并不是在甲板或者餐厅,作为时空交错往返点的这个密闭空间处在一个居高临下的关键位置.

一、钥匙孔:叙述往返的中继站

《苦月亮》也被翻译成《钥匙孔的爱》,这样的翻译颇具意味.钥匙孔往往是偷窥者的视线入口,看到的是房间里他人的生活.在影片中奈杰正处于一个偷窥者的身份,奥斯卡的房间就是那个窥视的钥匙孔,奈杰每一次主动或者被动地听故事,都是为他的强烈的窥视欲所驱动,他愿意沉浸在奥斯卡营造的的幻梦中,来为他平淡无聊的旅程加味.在四次主要的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分割的点上,叙事的空间都是在奥斯卡的房间里.影片是以两个叙事层的往返交错构成的,而奥斯卡的房间即这个“钥匙孔”成为这个往返运动的开端和结尾,更是中继站,处在叙事策略上一个居高临下的关键位置.就如同热耐特认为在《追忆似水年华》中,主人公失眠的位置占据了“中间主体”的位置,主人公开始回忆都是他失眠时或者想起他的“就寝悲剧”时(童年的一次失眠),而这些回忆占据了全书的全部叙事.因此,对影片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切割从而发现“奥斯卡的房间”在叙事中的重要性,这对探究导演意图,分析文本大有裨益.

波兰斯基擅长表现封闭空间内的戏剧冲突.在《苦月亮》中,讲故事的小房间拒绝了他人的侵扰,低调的光照像关了灯的电影院,给观众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来审视两个男主人公的细微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观众更深度地走进电影里,影片中奥斯卡与奈杰的关系是叙述者与受众的关系.奥斯卡的视点往往与大影像师的视点合二为一,而奈杰的视点往往与观众的视点合二为一.一个建立窥视情景的房间,在听奥斯卡讲述故事的同时观众彻底沦为了从钥匙孔偷窥的奈杰,奈杰通过听奥斯卡近乎变态的*经历来获得快感,电影观众也是如此.正如拉康用镜像来解释主体的形成,自身在他人中认同自己,把镜中的自己误认为自己,奈杰通过奥斯卡一次次地讲述彻底爱上了,成为爱的奴隶.在前三次对往事的回溯中,奈杰和奥斯卡没有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就算出现也是与镜像同画.直到最后一次讲述结束二人处于画面构图的两端,形成镜像互照的认同.影片大量特写和近景的运用,将人物的上半身基本占满整个画框,人物入画,而窗户外广阔的大海出画,成为外场景,更体现了其中“被隐去的空间”,换之以“被放大的心理空间”.奥斯卡用讲故事证实自己的存在,他直面自己的,并洞穿奈杰的,对于奈杰的虚伪和试图掩饰的用一种刻薄的姿态加以调侃和讽刺.导演波兰斯基试图与观众在这个密闭的小房间内对话,探讨爱欲与死亡,也让观众在奈杰的带领下直面自身的.

奥斯卡的房间是压抑的,狂欢的,悲剧的,是整部电影最具戏剧性的空间,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牵绊、相互索取,体现出人类作为一个有的物种在道德文明中对于爱情、嫉妒、仇恨、性等情感的隐匿和裸露.最后奥斯卡观赏完了菲奥娜和的交合,被死本能终结了自己的贪婪或者说是他已贪婪到了极致.性给人以极致的狂欢,而最大的狂欢之后跟随的是极致的消亡,用一种永恒的平和来解决无限的.而房间之外的,较少入画的外场景——甲板和大海,则是波兰斯基给观众的一个出口.

二、《苦月亮》的内聚焦转换和频率

《苦月亮》采用了多重聚焦方式,在第一叙事层主要以外聚焦为主,即叙述者处在全知全能的位置,除了对话的正反打,主人公的行动、对话都在我们的视线之内,但我们很难知道主人公内心的想法,只能根据其表情去观察.采用的叙事语式更多的是“showing”.在第二叙事层中,通过奥斯卡的声音内聚焦带领观众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观众能够感受到他对由浓烈到冷淡的爱情,以及他从臣服于之后又的心态变化.每一次故事时间的引入都是通过奥斯卡的声音即“telling”,但影像更多地用的也是外聚焦的方式,有几次采用的是人物内聚焦的方式值得我们注意.在第二叙事中的内聚焦方式是不定式的,虽然大多数是奥斯卡的视点,但也出现过一次的内聚焦.

在影片第30分钟即第二叙事层中,为奥斯卡跳舞,这个舞蹈过程采用了奥斯卡的主观视点.跪倒在奥斯卡前的镜头也成为了《苦月亮》的经典海报,这场舞蹈像是一场献礼,要将自己的灵魂与肉体统统上交给奥斯卡,而观众随着奥斯卡的眼睛也接受了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在影片第9 1分钟,独自茫然地坐在靠窗的飞机座位上,原本应该在身旁的奥斯卡残忍地抛下了她,她的目光转向窗外,这里出现了一次的视像内聚焦与奥斯卡声音内聚焦的融合,这是在第二叙事层中一次重要的视点转换.在窗户玻璃上看到了奥斯卡的脸和一轮勾月,这种视点的微妙转换与开头奥斯卡刚刚邂逅时因思念浮现人像相呼应,表明两人在爱的天平上的倾斜.随后画外音是奥斯卡的声音,他说:“我能想象她望到窗外月亮的场景,一样的月亮,对她来说有如,对我来说甜若蜜糖”.飞机窗户上的月亮也慢慢叠化成邮轮窗户外的月亮,将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连接在一起,月亮的阴郁与迷狂也预示着的复仇. 导演在第二叙事层尤其爱用叙事频率的对称,来展现奥斯卡与的关系.导演倾向于反复讲述类似的事情,即之前有发生过的事情,在后面还会提到一次,以形成前后对比,即发生n次的事情,讲述n次.比如初遇时两人在黎明的公园长椅上互诉衷情,后来却在夜幕的长椅上说分手;在游乐园里尽兴地游玩,到后来奥斯卡强颜欢笑;一开始在咖啡馆无话不谈,后来却百无聊赖地呆坐;把牛奶倒在胸前,是两人的情趣,到后来把牛奶流在胸前,就变成可憎的邋遢;流产,奥斯卡拿着一把花去探望,奥斯卡出车祸,也拿着一把花去探望.心动化为负累,化为日常,爱恋化为仇恨,白日化为暗夜,天堂化为地狱,爱情的荒诞在这一前一后的对照尽显.这些前后呼应的细节也使得故事在细节中发生、成长,矛盾在累积、激化,一段接一段,故事延宕,使得主人公的命运在最后一幕十分有戏剧张力.

三、《苦月亮》的叙事*:波兰斯基给的一点甜

导演波兰斯基的一生经历过很多苦难,他的母亲被纳粹迫害后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第一次婚姻因妻子出轨而以失败告终,第二任妻子莎伦·塔特怀孕八个月时被邪教组织的暴徒残忍杀害.这些黑暗、绝望的独特气质给他的电影打上了鲜明的烙印.《苦月亮》整部影片也笼罩着压抑与绝望的气息,就像在那个逼仄的“奥斯卡的房间”里,奈杰和奥斯卡还有观众,每一个人处于一个极端的位置中,人的本性从假面下慢慢渗出.《苦月亮》里婚姻与爱情的真面目在一层层剥离之下,房间里只剩下死寂与虚无.“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你看”,波兰斯基就是在用这样的镜头语言让观众回答道德和担当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导演内心深邃的悲悯,黑暗的基调中,又从头到尾贯穿着一丝光明,一缕新鲜的空气——印度人和他的小女孩.

相对于“奥斯卡的房间”来说,邮轮甲板是一个外场景,而这个外场景就是波兰斯基给的一点甜.奈杰夫妇每次遇到印度人和他女儿时都不是在狭窄的邮轮过道,也不是在局促的房间和喧闹的聚会,而是在空旷的甲板上,镜头运用也是全景居多,给人一种难得的清爽.导演认为与道德的冲突是悲剧发生的根源,奈杰夫妇被社会*压抑,奥斯卡和极端的放纵造成了与伤害,奥斯卡在自杀前痛苦地忏悔自己太过贪婪,波兰斯基并没有在悲剧的结尾戛然而止,而是继续探讨了规避悲剧的可能性.人性中的纯真与狂热、美好与丑恶、真诚与背叛都应该在理性的规训下去寻找平衡.奈杰和菲奥娜摇摇欲坠的婚姻,印度人一开始就给出了忠告:孩子是婚姻的灵药.导演深知爱与性的复杂,尤其在道德*的规制下会变得苦涩与无奈,但是毁灭终究不是唯一的出路.影片的结尾奈杰和菲奥娜相拥在一起,天边升起了一轮圆圆的月亮,月亮从盈到亏,又由亏转盈,“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导演希望能在人生的虚无和荒诞中找寻实在和意义,这一艘开往东方的邮轮,承载着永恒的人性困境.

作者简介:金曦,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汇总:此文是关于《苦月亮》和叙事技巧分析和叙事方面的月亮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月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记忆和现实的纠缠电影《记忆大师》的叙事艺术
记忆大师延续了催眠大师的叙事特点,在有限的时空设置内完成故事前史的交待以及现实中的发展 相较于催眠大师而言,记忆大师的叙事特点更为显著,在故事的主控思想上表现出对“家暴”这一社.

浮动和虚构《战狼》的叙事时间策略
战争片的特殊之处体现在题材上的严肃性、情感上的国族性和意识形态上的导向性 因此,传统的国产战争片往往取材自真实的革命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制作上依托国家资本和资源,策略上多通过意识形态和叙事策略的缝合技.

传播学视角下电影《兔子洞》的叙事艺术分析
●王晓俊摘要电影兔子洞改编自大卫·林赛要阿贝尔的普利策戏剧奖同名作品,于2010年12 月在全球上映 电影讲述了一对普通夫妇痛失4 岁爱子后,如何在以后的生活中寻求内心的慰藉 作品通过双.

影视文本《记忆碎片》的叙事分析
摘 要支离破碎的记忆不……于失忆,却又没有完整的记忆,记忆破碎的痛苦因为怀着对妻子的爱支撑他走下去,最终完成了所谓的“报仇” 记忆碎片这部电影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根据其弟弟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