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泰山论文怎么写 和清雕龙纹田黄石对印明拓秦泰山刻石拓本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主题:泰山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0

清雕龙纹田黄石对印明拓秦泰山刻石拓本,本文是关于泰山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与龙纹田黄石和秦泰山和刻石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泰山论文参考文献:

泰山论文参考文献 石油类期刊

此对印均为正方形,浮雕云龙钮,造型生动,气韵活泼.印底一枚朱文篆书:“游悔庐所藏金石经籍书画记”;另一枚白文篆书:“东郡杨氏海原阁鉴藏书画印”.此对印原为清代道光进士、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海源阁主人杨以增的古籍、书画*印.高7.3厘米,边长2.8厘米,重120克.

海源阁位于山东省聊城市,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清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杨以增所建,他认为“学者应涉海而探源,知源之所出也”,故名“海源阁”.其藏书主要得自汪士钟“艺芸书舍”,而艺芸书舍藏书主要来自于黄丕烈旧藏.后经杨以增、杨绍和、杨保彝、杨敬夫四代人的努力,上百年的积累,总计藏书22万余卷,所藏宋元珍本甚多.还别辟有书室“宋存书室”,以元本、校本、影宋抄本附之.后又得宋本《毛诗》、《三礼》、《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命其室曰:“四经四史之斋”.与江苏常熟县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归安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钱塘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藏书楼.1907年后,陆氏、丁氏藏书相继散出,仅剩海源阁和铁琴铜剑楼的藏书,又有“南瞿北杨”的美称,深为海内外学者所仰慕.

杨以增(1787~1855),清代藏书家.字益之,号至堂,别号东樵.道光二年(1822)进士,累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

杨以增一生热爱藏书.早在读书时即秉承父业立志藏书.道光五年(1825),开始*宋、元珍本秘籍.步入仕途后,多次易地任职,广交文士,接触和收集许多珍本古籍.杨以增利用居外为官之便,辗转于吴越间,将当地数百年保存的重要文献几乎尽数收集起来,以船沿运河运至聊城.

海源阁所藏图书,在军阀兵乱和日军侵略中大部散失,少部辗转北京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保存.

田黄石,有黄宝石之称,“黄金易得,田黄难寻”.这对石印,石质黄莹透澈,内含鲜见的萝卜纹,温润脂滑,具有田黄石典型特征.所雕的云龙钮,气韵生动、活泼;所刻印文刀法自然,线条流畅,为浙派风格.此对印对于研究杨以增其人及清印雕钮艺术,具有很高的实物价值.

青岛市博物馆藏《明拓秦泰山刻石拓本》为“二十九字本”与“十字本”合装本,内容为秦二世诏文.“二十九本”为明拓本,“十字本”为嘉庆二十年(1815)复得后之初拓本,传拓精良,拓墨浓黝.拓本纵26.8厘米,横14.1厘米,历经多位名家所鉴赏、*,钤“松江沈尌镛郑斋*金石文字印”、“陆绍曾印”、“徐同柏印”、“赵秉冲印”、“昌进私印”等四十方印,更有翁方纲、张廷济、赵魏、沈树镛、张燕昌等金石名家的大段题跋,详细阐述了此拓本的珍贵性和流传经历,是极为难得一见的佳品,赵魏称其为“洵为宇内鉅观也”.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宣扬他统一天下的功绩, 登封泰山,并在泰山顶上刻石,丞相李斯为始皇帝撰写了碑文,三面环刻,立于泰山玉皇顶碑亭处.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封禅泰山,李斯仍以丞相之职随从,于先前秦始皇刻石剩余一面加刻了二世诏书,这样在一块刻石上就有先后两代帝王的诏书.北宋刘跂《泰山秦篆谱》中记载其形制为:“其石埋植土中,高不过四、五尺,形制似方而圆,四面广狭不等,因其自然,不可磨砻.”

历经千年风雨后,此刻石遭到严重破坏,据记载这块秦篆碑在北宋时就远非完璧了,后不知去向.明嘉靖年间,北京人许氏搜得残石,移置碧霞宫元君祠,时仅残存篆书29字,余石不知去向.此时,秦始皇诏书内容已完全损佚,仅存秦二世诏书.清乾隆五年(1740),碧霞宫元君祠失火,该刻石再次丢失.至嘉庆二十年(1815)春,泰安县令蒋因培于玉女池中寻得,仅存2块残石,存10字,俗称“十字石”,即嵌此二石于岳庙宝斯亭.道光十二年 (1832) 壁墙坍塌,该刻石再次遭到破坏,时任中丞徐树人派人搜得,移置山下道院壁间.宣统二年(1910)提学罗正钧、俞庆澜等复移置岱庙环咏亭前,凿石为室,围以铁楹保护.

秦泰山刻石是中国现存的最早刻石之一,是秦始皇封禅泰山的唯一保存实物,被世人誉为“天下名碑之最”,堪称稀世珍宝.而碑刻上的李斯小篆,是在“书同文”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书体,历来评价甚高,一直被历代学者视为珍宝.汉刘勰曾说:“始皇勒岳,政暴而文泽”.元代郝经在他《太平顶读秦碑》中赞道:“拳如钗骨直如筋,屈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宜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鲁迅更是誉之为“汉晋碑铭所从出”.其遒劲若虬龙飞动,清秀如出水芙蓉,足见其艺术魅力.

该文结束语,此文为关于龙纹田黄石和秦泰山和刻石方面的泰山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泰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从《文心雕龙?明诗》看诗歌风格的三维结构
摘要文心雕龙明诗中对诗歌风格的讨论虽然是分散的、隐含的,但涉及到主体的自我、客体的对象物、诗歌的体裁形式之间的三维结构关系,反映了刘勰对于诗歌风格结构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文心雕龙;明诗;风格;体裁一般认.

侗族服饰龙纹艺术特征探微以黔东南侗族服饰龙纹样为例倪要武
【摘要】黔东南侗族作为中国古代“百越”的分支,对龙的崇拜有其历史渊源 因其族群所处地域偏僻、封闭,进入封建社会较晚,所以较为完整地保留下大量原生古文化信息 服饰作为人类文化的载.

《文心雕龙》中的文变问题到政变问题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赵岐章句以为“王者,谓圣王也”,诗与圣王的命运休戚相关,“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班固两.

依托《文心雕龙》涵养当前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文论巨制文心雕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刘勰对人才、美文、世风的诸多思考 刘勰论情思与文辞、性情与体式、创作者的身与心、才思与习得、风格的多元化……方面,蕴藏着他对“.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