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民族文化类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把优秀民族文化撒播到学生心田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民族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1

把优秀民族文化撒播到学生心田,本文是民族文化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跟撒播和民族文化和学生心田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民族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民族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我们应该以民族文化精华塑造学生心灵为根本目的,从文化的视角解读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要素和形式要素,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把优秀民族文化撒播到学生心田.为此,需要做的工作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积淀民族文化底蕴;立足课堂教学阵地,唤醒学生文化认同;利用课外活动资源,拓展民族文化时空.

关键词:民族文化;教育观念;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功利化现状,于漪先生尖锐地指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琼浆、醍醐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是精神世界立‘根’树‘魂’的根本”,而“语文学科具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明天然的优势”[1],语文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它是一种传递文化、更新文化蕴涵的过程,是陶冶人性、建构人格、促进生命成长的过程.”[2]学习语文实际上就是学习文化.因此语文教育必须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3],把优秀民族文化撒播到学生心田.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积淀民族文化底蕴

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和文化修养,可是当前不少语文教师民族文化意识不强:语文课上只认语言,不识文化,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原本充满人性之美、诗意盎然的语文教学,变得繁琐凌乱、枯燥死板、味同嚼蜡.由于缺乏优秀文化的滋养,我们的学生逐渐丧失个性和活力,失去灵性和理性,最终失去人性.要彻底改变语文教育“少慢差费”的状况,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将语文教育看作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在语文世界中探询和建构一个文化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涵养文化精神,吸收文化智慧,得到“人文”的“教化”.

1.阅读“有文化”的书籍

语文课的浮躁、肤浅、庸俗,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文化积淀不深有关.于永正老师认为:“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能在课堂上有灵气.”对于那些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理应成为语文教师枕头、案边常备必读之书.而语文学科专业书籍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编)、《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荣生编)、《语文课堂寻真——从原点走向共生》(黄厚江编)等更需要语文老师常读常研.只有“有文化”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有文化”的学生.

2.修炼“有文化”的言语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教学言语要充满魅力、热忱与隐喻,要富有诗意.这样,才能把静态的书面符号还原成充满作者的脉律、呼吸和汩汩血流的活体,才能把美文教活教亮.

3.开展“有文化”的教研

“有文化”的教研就是要求教师立足文本,以“文化”的视角,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以及文化DNA.在咬文嚼字中释读民族语言的精妙,通过朗读彰显语言文字的美,从而唤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促进学生的言语生命发展.教师长时间对学生耳濡目染的母语熏陶,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母语特点感受的敏税性,养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二、立足课堂教学阵地,唤醒学生文化认同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4]教学重在唤醒学生.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唤醒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纵观我国现行“部编本”语文教科书,既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呈现,也注重弘扬时代精神;既吸收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又涉及不同国家的文化精华.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力求把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其文化精神.

1.挖掘教材文化内涵

“个体人格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而“个体人格发展”主要是靠挖掘文本的文化意蕴来实现.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教材蕴涵的文化内涵.

(1)从课文注释入手,挖掘民风民俗.语文课本中每一条注释都是中国文化海洋中的一个小小浪花.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片言只语、品味审美情趣,在“文化”的海洋里享受艺术的甘美.如针对《陈太丘与友期》中“家君”“尊君”等注释我们开设专题学习,探讨中国礼仪,延伸到主仆、亲子、君臣等人际关系以及中国人名文化的探讨.

(2)从时代背景入手,“知人论世”.优秀的文学作品均为特定时代的生活及其相依存的思想感情的产物,解读文本时就需要走出文本,还原作者时代、地域以及生命经历与价值追求的“原位”.如学生对《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理解,就需要搜寻和探究苏轼写作的处境及其与“月亮”的文化情结.苏轼因贬谪而伤感,因欣赏到如诗画般的景致而欣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令人肃然起敬.

(3)从课文主题入手,接受优秀的传统美德熏陶.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文情并茂的文学作品,语言表达丰美而深厚.绝大多数作品都遵循“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写作传统,传达着生活气息,泛着人文色彩的光芒,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基因.如《散步》一文故事情节简单,但经作者的思考升华,却蕴涵着民族*道德的理念,课堂上通过师生讨论、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浓浓亲情中寄寓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又如想对《愚公移山》有恰切的解读,就必须讲述愚公生活的时代背景,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愚公的心理有充分的了解,才可体会到愚公的大智若愚,理解先人与自然艰苦卓绝的抗争.

(4)从经典语句赏析入手,汲取民族文化营养.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给人的启迪作用是通过词和句子的逻辑组合来表现的.因此,我们应抓住作品中某些集中表现主题思想的点睛之笔,进行精当的语言赏析,揭示蕴蓄于作品深层的丰富内涵.如《关雎》,教师不能仅仅把它作为一首爱情诗来讲解,更应该透过语言表层的显性含义挖掘渗透在深层的文化内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传达的不仅是爱情,更是一个民族的*规范与道德风尚.即“淑女”应和“君子”匹配,美貌要与德才结合.推崇的是一种才貌兼具、德容并举的文化道德准则.

2.创设课堂文化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1)教室显示情境.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学生自己撰写的名言警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学生处在这样一种文化情境中,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这些文化便会扎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当中.

(2)音乐渲染情境.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渲染气氛.央视大型公益节目《经典咏流传》好多经典词曲,既有丰厚的文化古韵,又有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在每一次课前播放,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主旨的理解和阅读兴趣.

(3)媒体演示情境.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资料再现情境,真实体验.例如《苏州园林》一课,让学生在幽雅的古筝音乐中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片,感受苏州园林的景色之美,成就之高,引起学生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并借此导入.随着课文阅读,又用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印证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等方面的特征,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获得美的享受.还用实物图片配合解释“轩”“榭”等词语,获得直观深刻的印象.由于感染力强,热爱祖国文化艺术的教育显得自然而又不露痕迹.

3.开展课堂文化活动

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其实就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文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是在运用文化,又是在感受文化、品味文化、理解文化.

(1)放声吟诵,领悟深意.通过诗文诵读,感受中国独特的“诗乐一家”的文化传统.魏庆之阐述朱熹论读诗看诗之法时写道:“诗须是沉潜讽诵”.“看诗不须着意去里面分解,但是平平地涵泳自好.”[5]诗词本源就是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恢复吟诵传统,不仅可以避免陷入枯燥的斟词酌句中,还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在浅吟低唱得灵动起来,更有利于还原诗歌本来面目,恢复中国古代的诗乐、吟唱的优秀传统.

(2)角色扮演,品味形象.语文教材聚集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可窥见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如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美貌如花,心地善良,英姿飒爽,骁勇善战,她的故事有着浓浓的中国情调.教师顺着课文的脉络,深入讲解木兰身上的传统美德,如她身上英勇无畏的胆识、对父母的孝心和“对镜贴花黄”的女儿性.为使学生加深理解,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剖析人物性格,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从而加深对“被逼的英雄,可爱的女子”——花木兰形象的正确感知.

(3)联系现实,沟通情感.在对教材中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客观分析时,还须挖掘其人文内涵,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社会的哲理,并联系社会现实、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沟通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亢奋、深沉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如《安塞腰鼓》对精湛传统文化的热忱;《土地的誓言》对故乡的赞美和深情怀念;《沁园春·雪》展示壮美河山,挥洒壮志豪情……这些或朴实或或沉重的文字,以一种感人肺腑的美,涤荡着人的心灵.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撰写心得,以沟通情感、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三、利用课外活动资源,拓展民族文化时空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实践活动应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和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突出教学内容的文化价值,注重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生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获得扎实、厚重的语文素养.我们坚持开展以下这些课外文化活动.

1.“中国梦·梦之声”经典诵读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着力做到“人人有诵读内容、班班有诵读活动”.各年级人手一册宁波版初中生《经典诵读》.规定:①天天三个一.即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早读时间诵读一首古诗文;语文课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各班电子班牌播送一位文化名人轶事.②周周三个一.即每周一写一张以古诗文为内容的书法习作;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③学期三个一.即每学期举办一次“中国梦·梦之声”经典诵读活动;每学期学唱一首《经典咏流传》节目推广的优秀古典曲目;每学期全校范围内评选一次“读经小先生”.

2.“美丽乡愁”家乡文化考察活动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美丽乡愁”家乡文化考察活动,如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有助于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更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从而使在经历语文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规律,发展语文素养,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我们的节日”语文实践活动

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养我们中国人最初的天堂.开展“我们的节日”语文实践活动,如“春节”里逛庙会,“清明节”祭英烈,“端午节”包粽子,“国庆节”歌咏会,“中秋节”诗词赛等,让学生通过系列活动,产生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适应社会.

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以“文化”的视角教语文,是还原语文本质,是一种“守旧”的创新.在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只有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平台,用文化性来消解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元对立,才能建构语文教育的文化智慧和语文教学主体的情感智慧.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师,应该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牢记以民族文化精华塑造学生心灵为根本目的,努力开掘出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清流渊源,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铸造学生深邃的思想,滋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烙上永不磨灭的中华民族文化印记.

参考文献:

[1]于漪:《历史经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语文学习》2005

年第1期.

[2]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第56页.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4]田本娜:《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第258页.

[5]魏庆之:《诗人玉屑》,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科学中学)

[责编夏家顺]

上文汇总:该文是关于撒播和民族文化和学生心田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民族文化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民族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的思考和探索董艳华(山东现代学院 学位办,山东 济南 250104))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传统文化和美德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

三区人才如何发掘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较少数民族优秀一传统文化势在必行,现代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冲击甚至取代较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其失去它固有的特色和个性 失传、断层、消亡的现状令人堪忧 三区人才深入基层,除了完成指定的中心.

通识教育理念下广西高校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优化探析
【摘 要】推动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是民族地区教育文化功能实现的重要向度;浑厚的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为广西高校民族文化特色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前提基础;针对广西高校民族文化特色课程的教学实践问题,在&ld.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技术传承以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为例
摘要“西兰卡普”传统传承出现危机,通过数字化技术采集、展示、利用和创新,知名度、利用领域、技法、传承模式均出现积极变化,但也表现出文化传播效果要高于文化传承效果、数字化技术种类.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