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解读晋祠文昌宫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与解读晋祠文昌宫、晋水七贤祠与其奉祀有关论文范文

主题:解读晋祠文昌宫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1

解读晋祠文昌宫、晋水七贤祠与其奉祀,该文是解读晋祠文昌宫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文献跟晋祠文昌宫和晋水和晋水七贤祠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解读晋祠文昌宫论文参考文献:

解读晋祠文昌宫论文参考文献 高会军论文灌水工业水处理期刊水处理技术期刊关于水的论文

摘 要:文昌宫多奉祀于汉族民间和信奉道教的地方,各地多有建筑.在晋祠,文昌宫与晋水七贤祠共处一楼,虽祭祀不同,但二者在晋祠民间皆深入民心,广为祭祀.本文意在解读文昌宫、文昌帝君及晋水七贤与晋祠的渊源.

关键词:文昌宫文昌帝君晋水七贤奉祀祭祀

自汉唐以来,晋阳大地人才辈出,人文极盛.至北宋太宗皇帝灭北汉,焚晋阳斩断龙角、损坏龙脉之后,昔日文化之都的瑰丽风采被破坏殆尽.至乾隆年间,晋祠附近乡绅贤达为重振晋阳文化,在地方乡绅杨二酉的热心主持下重修文昌宫,将原在智伯渠南面,仅一间的正屋,“易祠而阁”扩建为:“十有八丈,广十二丈,自后起台……中造石洞,祀晋水七贤,洞上飞阁三楹,妥帝君像[1].”与此同时,将原在晋溪书院供奉的晋水贤祠移祀于文昌宫下层窑洞内,文昌宫自此成为集文昌帝君与晋水七贤奉祀的重要场所.

一、晋祠文昌宫

晋祠文昌宫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位于晋祠东北角,西邻东岳祠,东面月门与五云亭相连,宫门南向,门前经锁虹桥飞跨智伯渠与外界相通(图一).

门内围廊五间,与东西配殿各三间相连,文昌宫主殿位于宫院北部的高台基上,整体建筑分上下两层:下层正面三间为山西民间常见的窑洞式建筑,据《晋祠志》记载,中间供奉晋水七贤,因年久失修,原有塑像已佚失,但习惯上仍将其称为七贤祠.左右各有浅洞,东西两面墙壁镶嵌傅山先生书丹《文昌帝君阴鸷文》、柳南居士杨二酉题《补刻文昌祠祭唱题名记》及功德主名单,东耳洞立《晋祠胜境图》.

上层为飞阁,供奉文昌帝君,左右各塑魁星、禄神,现塑像佚失.飞阁左右建有平台,两翼各为诗榭,粉壁题杨二酉撰文、杨堉书丹《晋祠内外八景诗》十六首,两角分别布有石阶通向下层七贤祠.

二、文昌宫与文昌帝君

文昌是星宿名,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民间习惯称其为文昌星、文曲星、文曲六星.早在远古时期,先民就将文昌星视为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后世又演变为汉民族传统道教中掌管人间功名利禄的神祇.

文昌帝君,也称为梓潼神、梓潼帝君,指东晋时期蜀王张育.《明史·礼志》记载:“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 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其事迹,遂于四川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梓潼神、雷泽龙王.

历代帝王皆对梓潼神十分尊奉,公元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避难川蜀,曾得到梓潼神的护佑,而加封其为“左丞相”,并以万乘之尊向其叩拜.僖宗时,晋封张育为“济顺王”,并献以自己的随身佩剑.宋理宗赵昀加封张育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 年),元朝第四位皇帝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敕封张育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从此梓潼神与文运信仰相结合,被儒生士子尊为保佑其陶钧文思、增进学问之神祇.此为文昌帝君与文昌宫之主要源流,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三则是文昌帝君的祭祀之日.

三、晋水七贤祠与晋水七贤

“晋水贤祠”,原在晋溪书院内,奉祀豫让、李白、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五位先贤.乾隆年间重建文昌宫后,增祀于谦、王琼,并将之移祀于文昌宫下洞中,改称“晋水七贤祠”.这七位先贤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与晋祠有着极深的关联.

1. 豫让,春秋时期晋国人,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义士侠客.豫让早年投入晋国卿大夫智伯瑶的门下,智伯知人善任,以国士礼相待,委之以重任.晋哀公四年(公元前453 年),智伯被韩、赵、魏三家攻灭,赵国君襄子将智瑶的头盖骨涂漆后做成了酒杯.豫让万分悲愤,立誓要为智伯报仇.《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豫让悲壮慷慨之语:“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几次刺杀不成,豫让不惜“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毁败肉身使自己不可辨认.之后豫让提前埋伏于一座桥下,等待赵襄子经过,却因惊扰其马匹坐骑,再次被抓.赵襄子感于豫让气节英烈,将自己的衣服脱下,让其象征性地刺杀,豫让拔出宝剑多次奋力击刺,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于桥上伏剑自杀.

后人感佩豫让一片忠义之心,将此桥命名为“豫让桥”,将此村改名为赤桥村,即晋祠一里之外的古村赤桥.现今豫让桥尚存,智伯渠却不见流水,只存留古碑一通,与天地见证着豫让的义胆侠肝(图二).

2. 李白(701-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滴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晋祠志》记载盛唐之时“雅爱晋祠山水,游览最久者厥惟太白.”李白好远游,终其一生,足迹遍布天下的名山大川.天宝三年(745 年)李白与友人元演寓居太原,“五月相呼度太行”,夏秋易季,经数月始离开.李白与友人流连于太原城西的古迹晋祠,并作诗《太原早秋》以记之.天宝十二年(754 年),李白因思念友人元演,而作《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全文436 字,融叙事抒情于一体,并收入《河岳英灵集[2]》.

诗人回忆起晋祠美景仍然陶醉其中,发出由衷的赞叹,以神来之笔写下了“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的千古佳句.“碧玉”二字更是写出了晋祠流水温润可爱的神韵,引起了后人无限的遐想和向往,此诗成为历史上歌咏晋祠的经典篇目,晋祠借太白之手而更加名扬天下.

此碑镶嵌于晋祠翰香馆碑廊东壁,题为《黄文节公书太白诗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宋代文人黄庭坚草书,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 年)由平定张穆摹勒上石,并作跋(图三).

3. 白居易(772-846 年),字乐天,祖籍太原,中唐时期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人.唐开成二年至开成四年(837-839 年)之间,晚年的白居易曾与唐朝名相裴度唱和诗作五言绝句《和裴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诗文中写到:“笙歌闻四面,楼阁在.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对晋祠的水光山色、人文气象,做了完整生动的描述.晋水七贤中唯乐天未在晋祠停伫,但乐天祖籍太原,其诗作《和裴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二首诗歌艺术气味比较写实,因而入祀晋水七贤祠.

4. 范仲淹(989-1053 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议论政事,针砭时弊,文辞简丽,气度豁达.其代表作《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北宋庆历四年(1044 年),范仲淹任河东陕西宣抚使,由汾州赴太原的途中游览晋祠胜境,为晋祠题诗《咏晋祠水》:“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一源甚澄澈,数步忽潺湲.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1988 年,书法家田树苌书丹,诗词镌刻于晋祠难老泉碑廊(图四).

5. 欧阳修(1007-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在政治上亦负有盛名,与北宋大家范仲淹年龄虽相差18 岁,二人却是忘年之交,政治主张一致,生活中也是一对好友彼此欣赏,文章诗词虽风格迥异,但思想内容方面不无相通之处.欧阳修与范仲淹在同一年被贬,离京之后于北宋庆历五年(1045 年)和庆历六年(1046 年)分别写下了《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著名的散文,文风不同但都在宣扬一种“不以物悲,不以物喜”的仁人之心.欧阳修在庆历三年奉命出使河东,路过晋祠时,“爱山水之胜,游览不忍去,”题诗:“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1990 年,由现代书法家黄克毅书丹,节选题诗中“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一句镌刻于晋祠难老泉碑廊(图五).

6. 于谦(1398-1457 年),字廷益,号节庵,明朝永乐年间进士,为官政绩卓著.正统十四年(1449 年),蒙古族瓦剌部入侵,发生土木之变,明王朝危在旦息.于谦临危受命,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重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挽狂澜于既倒,在中国历史上抒写了壮烈辉煌的一页,于谦因此加封少保,总督军务.明宣德五年(1430年),巡抚河南、山西,正遇山西大旱,于谦亲自到晋祠祷雨,并作诗“晓行数里未天明,路绕汾河听水声,斜月带星横远汉,清风传漏振残更.中心但愿灵祗格,远道何须父老迎,好挽银潢作甘雨,溥霑万物润苍生.”《晋祠志》载,“其忆晋祠风景,且以致望雨之意,诗曰:悬瓮山前景趣幽,邑人云是小瀛洲.群峰环耸青螺髻,合涧中分碧玉流.出洞神龙和雾起,凌波仙女弄珠游.愿将一掬灵祠水,散作甘霖遍九州.”诗文作罢,果然普降甘露,山西大地迎来了许久未见的大雨.民众为感激于谦体察民情,为官公正,在晋祠建祠奉祀.1991 年,书法家阎俊书丹,镌刻于晋祠难老泉碑廊(图六).

7. 王琼(1459-1532 年)字德华,号晋溪,太原晋祠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 年)登进士,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位皇帝,历任户部、兵部、吏部二品大员,执掌兵部期间因特殊功勋连进“三孤”(少保、少傅、少师)、“三辅”(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嘉靖十一年(1532 年)7 月,病逝于京城.追赠“太师”,谥“恭襄”.王琼一生勤于职守,严于律己,做了三件被人称赞的大事: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朱宸濠叛乱,三是加强西北边防.因此,历史上称他和于谦、张居正为明代三重臣.明嘉靖五年,王琼在故乡太原择址建别墅,名为晋溪园,之后改为晋溪书院,晋祠附近的学生多从书院肄业.到清朝时,晋溪书院更成为科举乡试的举办地.王琼逝后,其长子王朝立扶灵柩回籍,礼部尚书霍韬撰神道碑,之后奉诏在晋溪书院后、鸿雁南河西岸建专祠,名“王琼祠”.

四、结语

晋祠文昌宫及晋水七贤祠,供奉天上的六宫星宿,人间的七位圣贤,对晋祠文化和风景名胜的传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乾隆年间重修文昌宫时,晋祠人民将文昌帝君与晋水七贤一体祭祀,是对古代圣贤的敬重和追忆,是对这片人杰地灵的山水之间,文运长久、人才辈出的美好祈盼和向往.

———————————————

[1] 摘自杨二酉撰《晋祠移建文昌阁碑记》,碑刻现存于晋祠.

[2]《唐诗名句·速查鉴赏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年6 月出版,第332 页.

参考书目

1. 刘大鹏著《晋祠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2. 宋乃忠、常原生著《晋祠三贤略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年.

3. 张友椿著《晋祠杂谈》,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年.

4.《晋祠碑碣》,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

(作者工作单位:白凯文,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张征,太原市文物稽查队)

综上所述,此文为一篇关于晋祠文昌宫和晋水和晋水七贤祠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解读晋祠文昌宫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解读晋祠文昌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同煤集团晋华宫矿持之以恒打造职工新生活
刘宏雄 王玮下井—挖煤—升井—回家,这是很多煤矿企业矿工们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路线图 山西同煤集团晋华宫矿却以全新的线路勾勒出矿工们的别样生活—&mdas.

晋祠的山水之美
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 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 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 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 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

晋山晋水
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题记加拿大海关允许免税带1 14L 蒸馏酒入关,我去温哥华,只可以带两瓶白酒 带什么酒想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带晋山晋水酒 只因这款酒的山西特色更显.

明代晋藩和晋祠
明朝开国,朱元璋便施行封王建藩制度,主要目的为削弱功臣宿将的兵权,加强朱明王朝的统治,为此朱元璋于洪武二年(1369年)“定诸王封建之制” 除了嫡长子朱标与皇子朱楠早逝,其余2.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