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心肌梗死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和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分析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心肌梗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9

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分析,该文是关于心肌梗死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和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和介入治疗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心肌梗死论文参考文献:

心肌梗死论文参考文献 心脏杂志临床急诊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企业合并论文

卢艳丽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0

【摘 要】目的:对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 年3月~ 2014 年3 月100 例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急诊介入治疗方法,比较分析2 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介入治疗手术在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的治愈上起到重要作用,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诊介入治疗;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疼痛,且常常伴随着心里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便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影响[1].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3 年3 月~ 2014年3 月来我院诊治的心脏骤停患者100 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2 组,每组各患者50 例,其中观察组男28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64.5&plun;64)岁.其中观察组均采用紧急介人治疗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2 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类型等),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采用紧急介入治疗手术前,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注射300mg 氯吡格雷,手术过程中必须对患者注射100 ~ 150IU/kg 肝素,并对观察组50 例患者采用心肺复苏药物、胸外心脏按压并以呼吸机辅助进行呼吸.有21 例患者经过电除颤便复苏成功,29 例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即复苏,其中有,4例因为血压偏低再次出现了心脏骤停的现象,后通过除颤得以复苏,仅有1 例由于病情过于严重导致死亡.术后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皮射低分子肝素5000IU/次[2].

手术后,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进行主动沟通与交流,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真诚倾听其身心感受,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排解消极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获取患者,增强护理依从性,医护人员还必须对患者的恢复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必须及时通知临床医生,手术结束后,必须陪同临床医生护送患者回到病房.

1.3 评定标准

疗效判定:按照我院相关标准,疗效评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心脏骤停患者有心脏复苏成功,完全脱离生命危险,为显效;好转:心脏骤停患者有心脏复苏迹象,为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发生恶化,体征无恢复正常趋势,为无效.满意度调查:针对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护理质量、护理态度、护患关系进行评定,每项20 分,总分100,60 分以下为不满意,60 分以上为满意、80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人数+ 满意人数)/ 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处理数据,两组数据的组间差距用X2 检验.P>0.05 表示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3].总有效率等于(显效例数+ 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

2 结果

2 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35 例,比对照组多10 例;观察组有效14 例,比对照组多2 例;观察组无效仅1 例,比对照组少12 例.2 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为98%,比对照组约高24%.比较2 组疗效统计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等于16.3947,P<0.05).详见表1.

2 组满意度情况对比,观察组非常满意23 例,比对照组多2 例;观察组满意22 例,比对照组多2 例;观察组不满意0 例,比对照组少4 例;2 组总满意度相比,观察组为100%,比对照组约高9%.比较2 组数据,差距显著(X2等于17.2896,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心肌缺血换死,造成这种情况出现一般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过劳:沉重的体力劳动会给心脏造成严重负担,使患者冠状动脉不能充分扩张,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这是由于患者在进食时,通常会选择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患者一旦食用这些食物便会导致血脂浓度升高,从而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临床医生在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介入治疗时必须对患者的病情全面了解.术后的护理工作也必须做到位,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24 小时观察,以防患者心脏再次发生骤停现象.

本研究中,分别给予2 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紧急介入治疗,对比结果发现,对照组总效率为74%,明显低于观察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等于16.3947,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明显低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等于17.2896,P<0.05).

综上所述,在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中辅以紧急介入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有效性,促进患者心脏复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田劲松.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中外医学研究,2014.

[2] 王启斌. 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 例[J]. 中国医疗前沿,2013.

综上资料,此文为关于心肌梗死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和介入治疗相关心肌梗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和介入治疗对比
郭 胜 刘小娜同煤总医院 山西省大同市 037003【摘 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静脉溶栓与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00 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选取自2012 年1 .

评价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作用
李明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 北京市 100034【摘 要】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4 年4 月2016 年4 月所收治的110 例急性心肌梗死.

总背痛可能预示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心脏电活动缺陷所引起,患者有时可能没有任何预兆 不过,近期,美国洛杉矶西达斯西奈医学中心心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心脏骤停患者发病前至少一个月左右就已经出现了一些预警性的症状,只是常被.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接收的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41例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7月同类患者38例为观察.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