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供给侧改革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跟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供给侧改革的实证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主题:供给侧改革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1

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供给侧改革的实证,本文是关于供给侧改革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实证研究和思想政治课和供给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供给侧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供给侧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教育改革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摘 要:在实施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必须基于学生的需求侧不断推进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供给侧改革.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学生需求侧的角度归纳了当前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对接国家新课程标准深化供给侧改革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需求侧;供给侧改革

作者简介:张君政,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上海20023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科研项目(研究生)“‘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二期课改现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8-0029-03

一、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简称上海二期课改)自1998年启动以来,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材〔2017〕7号),标志着我国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其中,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本质凝练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4个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新的课程目标,并首次提出了“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选择辨析式学习路径”“采用综合性教学形式”“开展三分之一学时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重大变化.按照教育部部署,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省市将于2019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国率先实施新课标、使用新教材;并且,各省市的思想政治、语文和历史3学科将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教材”,不再实行“一纲多本”.因此,在当前新一轮深化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更好地对接国家新课程标准,真正做到“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着力提高课程实施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全面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推动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供给侧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上海所有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和教研工作者们面临的任务与主题.“供给侧改革”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基于学生的“需求侧”来不断推进课程教学的“供给侧”改革.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其实也就是教师的“供给侧”与学生的“需求侧”两端之间的关系.摸清其中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寻找出路.基于此,笔者对上海市500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期望能够从学生需求侧的角度发现当前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上海市高中思想政治课对接国家新课程标准深化供给侧改革提供对策建议.

二、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理论性过强.教材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尽管在调查中多数学生表示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内容有兴趣,认为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但有近半数学生都认为教材的理论性过强,这与访谈结果是一致的.在访谈中,不少学生表示哲学常识、经济常识的部分内容过于理论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理论的抽象性与学生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等思想政治学科内在的基本矛盾,使教学更好地贴近学生.

2.教师课堂互动形式单调.教学方式的改进是长期以来课程改革的重点.调查显示,有71.49%的学生表示自己的政治老师上课时经常与学生互动,选择基本不互动的学生仅占3.67%.这说明经过多年课改,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方式已有较大改善,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近九成学生表示教师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依然是提问,六成学生表示兼有讨论,仅有一成多的学生表示还有过其他互动形式.因此,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形式仍有待丰富.

3.缺少有效的学法指导.调查显示,虽然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态度较为积极,但在学习方式上,超过八成的学生都选择了接受式学习,四成学生选择了自主学习,两成多的学生有时会合作学习,仅有一成学生能够进行研究性学习.根据反馈得知,记忆量过多和概念过于抽象是影响学生学习高中政治课最主要的困难,其所选比例均超过了半数,其次是学习时间不足和原理太过深奥.因此,教师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必须相应地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以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实践内容供需不平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然而在调查中,超过四成学生表示所在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几乎没有实践环节,27.65%的学生表示大约只有10%的实践环节.对于现行上海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每两课后设置的“实践与探究”,三成学生表示自己的政治老师选择跳过不看,57.67%的学生表示教师会简单提及,仅有一成学生选择了教师会认真组织.相反,学生对实践环节则抱有较大期待,超过半数学生都表示实践活动对自己很有帮助,愿意参加实践.这反映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内容供需的不平衡,学校及教师对本课程的实践性缺乏应有的重视.

5.课程评价方式单一.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就学业评价而言,纸笔考试依然是政治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占比高达92.01%.而学生则希望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评价自己.除纸笔考试外,学生最喜欢的学业评价方式是实践活动,占比34.99%,其次是日常观察(31.75%)和对话问答(30.45%),研究性课题的比例也达到了26.13%.因此,教师应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性评价机制,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三、推进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供给侧改革的对策

1.着力构建活动型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活动是学生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然而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思想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依然过于注重学科知识逻辑的演绎而轻视学生的活动体验和主体参与,对课程实施的实践性也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教师应意识到活动对学生素养发展和本课程教学的意义,使活动型教学成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构建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正是本轮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标志性追求.把活动体验作为课程目标来设定,让课堂教学在活动铺就的轨道上运行,这是成就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与传统思想政治课的实施过程不同,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不再是学科逻辑的单纯演绎,而是学习主体亲力亲为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具体来讲,应着重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活动议题的合理展开,二是活动情境的有效创设.“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1].这是此次新课标修订的一大亮点.议题大多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既点明了所在专题的核心内容,又展示了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具有极强的引领性、开放性和探究性.教师应了解学生对这些议题的认知基础及原有经验,针对学生现有的不同认知结构,采取恰当的议题展开方式,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明确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发展素养.应力求凭借相关情境的创设,提供结构化、序列化的活动设计,使情境能有效地支持、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活动过程也只有与具体的情境相融合,才能体现出它的素养意义,反映学生真实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应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为载体,使活动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生活化、生动化,将教材的知识逻辑转变为学生的生活逻辑,最终转化成学生的心理逻辑,从而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2.切实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方式依然停留在接受式学习的层面上.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活动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缺乏可持续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的积极性难以保证,同时缺乏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学与用相互脱离,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因此,必须改变这种被动接受、机械学习的现状,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应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为前提,对学生加强相应学法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单一转向多元,由片面转向全面,努力做到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认知学习与体验学习相结合等.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不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建构知识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定位,从以往传授知识的权威转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建立基础和平台,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深刻体会本课程的意义.教师应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过程之中,而不是“旁观”;教师的指导应重在点拨、启发、示范和升华,而不是“权威”.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经验的积累,引导学生在探索交流中相互启发、完善观点,实现知识的整合与重构,将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动态的发现和理解过程,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要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更好地监控,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整的认知结构和更加积极的情感态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智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3.加快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以评价促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但其德育功能的发挥是通过学科教学来实现的,因而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它主要从“认知”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常识.从这个角度来看,以纸笔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依然是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的重要方式.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评价方式,过分强调了课程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采用灵活高效、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建立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发展性评价机制.

本课程的评价应逐步由甄别走向发展,由单一走向多元,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充分发挥评价推动学生进步、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励作用.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合所学内容,基于不同经验、依据不同理解、采用不同视角,表达不同观点、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综合评估学生的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具体评价方式的选择应聚焦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统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评价过程中,应着力把握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将动态的过程性评价与原本静态的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同时,要恰当处理好内涵与形式的关系,遵循意义优先、兼顾形式的原则,使评价有益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在确保评价效果的基础上促进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的多元化.为应对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评价可以以活动为依托,不仅考查学生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效果,而且评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活动评价应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得到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增强,学生是否有成就感和获得感等,通过科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进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责任编辑罗佳

上文总结:这篇文章为关于对写作实证研究和思想政治课和供给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供给侧改革本科毕业论文供给侧改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供给侧改革视阈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5 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党正式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不仅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更是一种发展的思维 民办高校与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运作机制相对灵活,又有国家政策支持,具有实施改革的机制优势,.

关于音乐产业的供给侧改革问题
葛义文 (中国传媒大学 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100000)摘要2015年在11月10日召开的第十一次会议上,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以全新的角度与方式,从供给.

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改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谨防“新瓶装旧酒”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去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而供给侧的体制机制障碍则是形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 农业是国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摘 要】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为适应时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做出相应改革,以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起到更好的作用,当今时代的人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了解还不够深刻,重视程度也不够,但思.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