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数学教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跟数学教学应贴近生活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主题:数学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8

数学教学应贴近生活,该文是数学教学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跟贴近生活和数学教学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题目数学教学杂志小学数学教学杂志数学教学期刊

[摘 要]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现行的某些“生活化”数学教学为了回归生活而“回归”,这种“回归”不是教育者所追寻的回归.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以学生的生活与知识经验作为教学素材,又要注意防止以日常生活经验代替科学的数学思维,通过认真钻研教材,真正把握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关键词]贴近生活;数学教学;学会倾听;钻研教材;把握尺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05-0063-02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了教育.从效力上来说,教育需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教育要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目前教育所亟须研究的问题.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

现行的一些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为了回归生活而“回归”,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混乱,这种“回归”不是教育者所追寻的回归.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究竟如何才能把握好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真正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呢?

一、学会倾听,让数学素材贴近生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许多看似很贴近生活的题目,学生往往会做错.

例如,我曾布置给学生这样一道题目:小刚家在5楼,每上一层楼都要走18级台阶,小刚放学回家,一共要走()级台阶.

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计算结果是“90级(5×18)”,我心中不免有些生气,这道题出现过不止一次,怎么还是屡做屡错呢?!在评讲这道题目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图,表示出“从一楼到五楼只需要爬4层”的题意,以此让学生明白错因.这时,有一个女同学举手说:“老师,你的图画错了,我们家住在一楼,也是需要爬楼梯的,因为底楼是车库.”小小的声音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原来大多数学生居住的楼房一楼是车库,所以他们认为到一楼也要走楼梯.这道题与我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不贴近.

于是,我开始向学生解释,上一楼也需要走楼梯,那是因为有车库的存在.但是,现在有些房子的车库设置在地下,就像我们学校的教学楼一样,一楼就是底楼,不需要走楼梯.

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说过:“儿童回答老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像这样的数学题目,在教师的眼中是一道贴近生活的数学题,有着很浓的生活味,似乎数学离生活非常近,但在学生眼中,这道题目偏离了他们的生活实际.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需要生活.学生需要依靠生活经验的支撑来理解数学,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经验有较好的了解和把握.

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隐藏着优质的资源和无穷的魅力,教师需要将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相联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教师应当有选择性地、有思考地去鉴别使用这些数学素材.在备课时,教师可尝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数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听听学生口中的数学是否与教师心中所想的数学一致.教师不妨多从学生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去寻找数学问题.学生的生活经验,包含正确的经验,也包含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经验,教师要帮助学生去伪存真.

二、钻研教材,让教学设计意图贴近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那么,数学知识又将如何运用于生活呢?某位教师教学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这一课时,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引起了我的思考.

师:你能借助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来帮助小明测量学校操场的周长吗?

生1:可以用毛线沿着操场绕一周,再把毛线拉直,看它有多长.

(其他学生小声议论:那得需要多长的毛线才够啊!)

师:操场两侧的跑道是直直的,可以直接用皮尺测量,而测量半圆形的跑道时,可再用毛线沿着跑道来测量.

至此,我听到有学生小声嘀咕:“那也需要很长很长的毛线啊!”

“帮助小明测量学校操场周长”这一问题,看似已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并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其实不然.因为在生活中,学生没有用毛线去测量操场周长的经验.人们一般都会通过圆的周长公式来计算半圆形跑道的周长,再加上用皮尺量得的直跑道的周长,从而获得操场的周长.因此,这一拓展并不贴合生活实际.笔者猜测,此拓展题的设计意图是考查学生测量不规则曲线和直线组合图形的周长的能力,领会“化曲为直”这一重要方法.

本节课教材给出的例题是让学生指一指每张书签的一周边线长.在教学时,能否借鉴这一例题,把测量操场周长变为测量书签的周长呢?我认为可以,因为这样的设计更为合理.第一,避免了规则曲线周长公式的干扰;第二,测量书签的周长,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是切实可行的;第三,书签的形状可由教师自行制定并改变,考查面更广;第四,从整节课的完整性来看,拓展题引入书签周长测量这一活动,正好与例题相呼应.

教学实践活动应贴近生活,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能针对特定的教学目标,贴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动力.教师应着眼于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性,真正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数学用于生活”.

三、把握好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到:“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一线教师一直都在强调数学生活化,但是生活和数学是不同的,数学是对日常生活的抽象.

例如,在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周长”一课中,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一根线拉直前后的形态来引入线段.这是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直观感知生活中线段的概念.这样的引入,能使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体验.

生活中的线段,是人为地把两个手捏着的地方看作端点,把毛线拉直的部分看成“直直”的.而数学中的线段,是比较抽象的几何概念,它可以借生活中的线段的直观性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教师必须通过大量的事例引导学生忽略生活中线段的个性,看到生活中线段的共性,直观地揭示数学线段的本质特征,不能把生活数学化仅停留于对现象的描述,而缺乏对表象的理性分析,要从生活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概念,从众多个性中寻求共性,从具体实物中剥离出数学本质.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才能从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数学教学素材.

综上可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克服数学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弊端,避免为了让数学回归生活而回归;其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视角;最后,要认真研读教材,让教学设计更贴近生活,同时把握好与数学生活之间的关系,真正实施有效的生活化数学教学.

(责编黄春香)

此文结束语:这是一篇关于对写作贴近生活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数学教学本科毕业论文数学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数学教学应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摘要】本文对比中西方教育观念、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学生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分析与思考,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中.

数学教学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和全.

生活即教育的数学教学之我见
摘 要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提出的,他认为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和价值;生活决定了教育,需要契合生活实际展开教育 “生活即教育”思想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意识
刘 佳“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上得来的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因此,教师在教.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