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贴地飞翔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与贴地飞翔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贴地飞翔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1

贴地飞翔,该文是贴地飞翔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与飞翔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贴地飞翔论文参考文献:

贴地飞翔论文参考文献

闫文盛,1978年生于山西介休,从事文学创作二十年,现为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农家子弟踏实勤奋的朴素信条,和与生俱来的敏感性情构成他文字生涯中的首位老师.1996年,闫文盛的第一首诗在《中国校园文学》发表,此后六七年里,诗歌成为他宣泄积郁、抒发感悟的寄托.在此期间,他经历了四年苦闷而乏味的小县城生活,半年奔波转徙的异地打拼,青春的逐渐凝为冷峻的思虑,创作重心随之转向更能直接表达这种体悟的文体——散文.

2010年,闫文盛的散文集《失踪者的旅行》入选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主持的“21之星丛书”,使他在山西青年作家中崭露头角.此书以娓娓道来的笔调讲述了作者亲历的人生故事及所思所感——故乡难忘的童年回忆、孤身漂泊在外的异乡经历以及人到中年的负重与虚无.当多数人以反映宏大事件为创作方向时,闫文盛这种面向自我心灵的孤独求索无疑是独特无二的.他以当下的处境为切入点,以择心自食的勇气反复触摸常人习惯性回避的生存痛感,展开对“人的存在”这一终极性问题的哲理性思考.

从2002年初涉太原的媒体行业,历任报纸编辑、周刊执行主编、杂志编辑总监、执行主编,到2014年调入山西文学院任专业作家,闫文盛结束了在省城变动不居的12个年头,迎来了文学创作的沉潜期.固定的居所、稳定的工作、安定的家庭为闫文盛提供了回顾人生过往,反思创作局限的良好契机,他的写作技能愈加精炼纯熟.这一时期的创作成果是两部散文集《你往哪里去》和《主观书》.《你往哪里去》已于2015年正式出版,《主观书》中的部分篇章选人其中.最为作者珍视也最具研究价值的是系列散文《主观书》,该书突破了之前的自叙模式,开辟了全新的写作路向,在文体实验以及自我心灵世界的挖掘上均向纵深处发展.

十多年的散文创作中,闫文盛始终秉承的是自我丰富而又复杂的心灵因子,即他自述的“内心中的善、诚挚、恐惧和恶念”.他以自我心灵为观察对象,记录自己在现实种种遭际中的所思所感,展现由困顿现实飞跃到自由精神之境的艰难历程.一方是纷扰不断的现实,一方是难以企及的梦想,他始终是在贴着地面作奋力的飞翔.

一、面向现实的自我审视

《失踪者的旅行》和《你往哪里去》先后出版于2011年和2015年,展现了闫文盛散文创作从发轫到成熟的过程.二者均记录了一个漂泊多年,身心都无处归依的异乡者的心路历程,处处渗透着清晰而深彻的生存痛感.

《幼年的冰雪》解密了作者最初的儿时记忆:饱受伤害的母亲,会时不时向年幼的“我”哭诉不幸的遭遇,她的苦痛与泪水像冰雪一般覆盖了“我”幼小的心灵.这一儿时的创伤性记忆塑造了作者敏感的性情,深远地影响了他此后的写作路向.《水利学校》点明了作者邂逅文学的契机:少年时代无处排遣的忧伤与孤独在与文字的对话中得到释放,他的写作生涯由此开始.《南方的寒冷》《应聘记》《购房记》回溯了作者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为获得城市的接纳所经历的辛酸往事,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城乡碰撞带给个体生命的痛楚”,坦言这些文字记录了他遭遇现实重创后的种种思虑.然而对生存痛感的反复书写并非他的兴趣所在,他是希图通过“直面惨淡的人生”,达到对现实以及对自我的和解.由此,他展开了面向现实的自我审视,这一由外而内的视角不仅赋予了其散文创作写实性与哲理性兼具的艺术特质,而且影响了其散文的结构安排.

(一)基于写实的情感传达

写实性是闫文盛初期散文创作的突出特点,一件小事、一点情绪、一处景致、一缕思绪都能被纳入到细密的叙述中.于是,为我们所忽视的生活常貌被活色生香地呈现出来:“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传出锅碗瓢盆互相碰撞的声音,油烟味也随之在空气中蒸腾”(《寄居者》);“唯那街边的树木都瘦削骨立,那挑檐的建筑都是仿古的新构架,唯有那走动于街市上的少女带了生动的颜色,把整个画面带出了一丝丝青春气”(《集市》);“那滴雨,另外的那一滴,又一滴雨,它们在破空而下时发出一片沙沙沙的声音,仿佛刺穿了空气中的所有物质.它们尖利的部位首先钻入水里,然后整个身体归于无形.”(《宁静的加速度》)

但闫文盛并不止于对生活表象镜像般的描摹,而是将强烈的主观感受注入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中,使得一切所见所闻化为作者心理感觉的投影,从而间接折射出作者微妙难言的心绪.例如作者在回忆南方寒冷之时,并不止于描写这种物理现象带给人的生理反应,而是在此背景下,讲述异地漂泊的“我”屡遭公司拖欠薪水的经历.身体上的寒冷经由艰难处境的逼迫一步步侵入“我”的内心,“我”感到“一种贯通心扉的冷意”.南方寒冷的冬天透露出人在异乡的孤独无力之感,而故乡悠长的夏天则勾起了无限乡愁.“我”想象父亲“扛着锄头到了田里,他看到了这个夏季正如一只久久不归的鸟,它飞得那么高,那么远,却好似没有力量”.年老的父母思念着久久不归的儿女们,漫长的夏日化为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一想象隐含着故土对漂泊的游子的深情呼唤与坚定守望,这何尝不是游子对乡愁的另一重委婉表达?在写实的背后,作家显然调动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从而写出了深沉的人生况味.

(二)写实之上的哲思涌动

除了深沉的情感之流的涌动,闫文盛的散文中还处处闪现着睿智的哲思之光.他时时被围困在由时空巨大变迁所引发的陌生感与迷失感之中,执着于对人将何去何从这一终极命题的追问.他习惯于在观察中沉思,从当下的心态出发,蔓延出历经风雨的人生感怀,将此刻、昨日与未来融为一体,赋予原本普通的描写对象以深刻隽永的内涵.

这一特点在《火车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该文讲述了“我”围绕“火车站”这一极具开放性的流动空间展开的回忆与思考,置身空旷的车站广场,“我”回忆起人生中多次意义重大的远行.年少时,由于对家乡心生厌倦,“我”决定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可当“我”背上行囊,即将踏上列车之时,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故乡的无限留恋攫住了“我”的内心.“我”就在这样矛盾的情绪中迈出了走向独立的第一步.从此,“我”以流浪者的身份过着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火车站”赐予了“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可同时也给予了“我”独在异乡的深切痛楚.后来,“我”终于结束了漂泊生涯,在省城安家落户.

火车站记载了作者的心理变化,保留了漂泊岁月中的生存痛感,它成为现代人面临重大抉择时的一种象征.是固守一成不变却又安逸舒适的封闭状态,还是走向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开放空间,这是每个人尤其是初涉社会的青年人都会遭遇的选择难题.与习惯的生活环境告别无疑是痛苦的,可正是在一次次告别过去,走向陌生的旅途中,年轻的一代革新了自我,成就了自我,伴随着割裂的苦痛,逐步抵达人生的成熟之境.在文章结尾,作者凝神注视着站牌,领悟到那上面“两个相背而行的指向导致了我们的人生”,我们正是在一次次离去与归来中构建漫漫人生道路,“它们循环往复,永无尽时”.

(三)无规则叙述

闫文盛的初期作品是围绕触动作家的某一事件或事物展开叙述,有着清晰可循的叙事线索,而在其后来的创作中叙述的连贯性与完整性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叙述的无规则化.这一变化最初显露于《失踪者的旅行》中的部分篇目,如《思维练习册》和《宁静的加速度》,成熟于长篇散文系列《你往哪里去》.

随着人生阅历的积累与沉淀,作家舍弃了着眼于局部的视角,尝试对人世的看法作出整体性的描述.如此一来,无规则叙述实则是作家为重组记忆碎片,提炼个体经验所刻意采取的叙述策略.若想追寻其中的叙事线索,往往始于有形,归于无踪,毫无规则可循.主体意识的自由伸缩跳跃取代传统的叙述逻辑,成为其散文的结构方式.在这看似随意拉杂的表象下,贯穿着作者强大而持久的精神气流,这股气流将碎片式的叙述凝结成稳定统一的抒情形态.

长篇散文《宁静的加速度》是无规则叙述的典范之作.该文分为三章,分别是“出生地”、“微弱的转折”和“本命年”,每一章又划分为几个不同小节,对应不同的叙述对象,如第一章中的“家乡”、“居所”、“树荫”以及“清水”.全文笼罩在对“生命的隐痛和时间的苍茫”的感怀之中.“岁月的沧桑”显示出一种“流逝的力量”,作者因身心的加速衰老而“手足无措”、“耳晕目眩”.他选择回归出生之地,以寻找缓解惶惑感的精神力量.“故乡”给人以深切的归依之感;“居所”如同港湾一般庇护着人的身体和灵魂;“树荫”给人一种容纳“风云沧桑”的从容之感;“清水”则滋养着如梦般绚烂的童年时光.故乡的“时光如永恒一般漫长和古老”,可“我”终究要去远方谋生.第二章将公司搬迁的经历、走在雨中的感悟以及对漫长夏日的遥想等彼此并无关联的事物依次呈现出来,汇聚出异乡人的“沧桑和劳顿”.第三章诉说着“我”为逃脱荒芜之感所作的精神修行——在夜晚倾听万物的独语,在阅读中“穿行于文字的丛林”,历经曲折,最终坦然接受“岁月的结局”——“一切尚未开始,但一切却又结束了”.多重不同层次的人生经验统摄于作家的主观意绪之下,创造出醇美而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

在这类散文中,作者有意减少叙事因素,突出内在思绪的起伏变化,由对外部现实的关注转向内心世界,开启“向内的旅行”.这一倾向在下一时期的创作中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

二、返归内心的艰难开掘

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化,闫文盛的散文创作朝着更加个性化的方向迈进,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主观书》.《主观书》是闫文盛于2012年至2016年陆续写成的长篇系列散文.在此书中,作者从思想深度与文本形态两方面同时进行突进.就思想深度而言,他延续前一时期对自我心灵的探索,但他不再从日常琐事中提炼感悟,而是返归内心,直接与自我进行对话,将充满悖谬与矛盾的心理处境一一挖掘,展现自我的破碎、分裂以及重建的种种可能性.这使得《主观书》排除了叙事因素,呈现出纯粹的抒情性.从文本形态而言,作者将诗的手法与思维引入散文创作,句式上也由复杂的长句变为精悍的短句,并使用重复的词、短语和句式来凸显情感的表现力度与变化程度;抽象意念与具体形象的结合,加深了作品的思辨性与蕴藉性,大大扩充了散文的思想容量.在本章中,笔者将以收录于已出版的散文集《你往哪里去》中的《主观书》部分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其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

(一)思想内涵

《主观书》是一部孤独之书,而对于孤独,萨特曾作出以下定义:“孤独是人类属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它是被一种存在于人们‘找到生命意义的需要’和‘对人世本质的虚无的觉察’之间的矛盾所激发的.”用这句话来解释闫文盛的写作动机再恰切不过.闫文盛生来就是一个专注于心灵涉险的孤独者,他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有着不可遏制的热情与冲动,可是多年的人世浮沉让他意识到人生本是“一个巨大的虚空”.这二者的矛盾时时刻刻纠结于他的内心,而写作给予了他“人生的教益和疏放的通道”,但与此同时,写作也“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教会了他“感知痛苦的能力”,潜伏着堕入另一重虚无的危机.以虚无对抗虚无遂成为了闫文盛写作的动机.以此为前提,本节将以《主观书》为核心,着力探讨闫文盛散文的思想内涵.

“无力的追寻”与“强劲的梦想”.“无力的追寻和强劲的梦想”是出自《主观书》中的一个词组,可用来表征闫文盛散文创作的一大常见主题类型.

闫文盛从青年时代起,就全力追逐人生的意义,经历过最为动荡却又无比新鲜的九年后,他终于结束了漂泊的生活,落户在省城太原,为疲惫的身心找到了一个栖居之所,并且足不出户也“足以养活一家老小”.可他却无法从中获得身心统一的宁静之感,日复一日的压迫感依然如阴云般笼罩着他的心灵.显然,他在减轻物质需求的压迫后,又为繁冗的世俗杂务所捆绑,在机械的重复中耗费着宝贵的光阴.他迫切地渴望摆脱世俗的困扰,去寻求理想的精神家园,可岁月的侵蚀打磨使他变得疑虑重重,诸多隐忧使他不敢脱离既定的生活秩序,投入新的生活.他感受到无情的岁月正将他鲜活的生命力一点点扼杀,“直到整个身心、躯干成为一个巨大的虚空.”

在追求精神理想的同时,作家亦不可避免地追求物质理想,而这一种理想是与亲情密切相关的.他年少时就离开故土,辗转异地,“想到母亲华发早生,想到母亲此生吃过的苦,我就深感悲戚.”由于父母对高楼的巨大恐惧,想要团聚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城里购买别墅.已为精神思虑所苦的作家,又被物质需求这另一种重压困扰,这何尝不是人类的普遍生存困惑.

自我的分裂与重建.闫文盛散文第二个经常出现的主题类型,是表现“自我的分裂与重建”.对人生痛苦、矛盾及荒谬性的艰苦开掘,使其散文中的自我形象呈现出高度紧张的特征.闫文盛这样写道:“我看到深藏在自己身体内部的敌人.我把他们一一杀死,但他们复活的速度过快了,只要我还睁着眼,罪恶遂召之即来.”他将自我视作最大的敌人,这样的“自我”是分裂的,是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现代人无法确定自我生命价值、存在意义的困境由此被表达了出来.

《盲目》表明了时间对自我确认的影响.“我”的生命曾拥有一个核心,即那些本真的,异于他人的特质.而时间的流逝使“我”与这个核心渐行渐远.记忆似乎是“我”过去时光的见证,但当“我”试图说出曾经深刻影响我命运的抉择时,“这种记忆却不存在了”——过去之我已与现在之我分离.“我”汲取教训,小心翼翼地写下心中的每一丝起伏,可当记忆“被复写在纸上”,“就开始一次次地重复,失真”——就连写作也无法弥合“我”在时间中的破裂.后来,我从迷失中走出,“那些被分离的旧我与新我重新合归一处”,我又重新建立起了核心.作家这看似指向自我心灵的探秘背后,蕴藏着人类的大我——人类正是在一次次的迷失中寻找自我,这场与时间的旷日之战构成了我们“伟大而盲目的生活”.

除了旧我与新我之间的分裂,当下之我的不同侧面也存在着紧张的对峙.《自我否定》中,“我”一面雄心勃勃,认为自己前途无量,一面又忧心忡忡,觉得自己终将一事无成,无限的狂妄与极端的自卑撕扯着“我”的灵魂.“我”的内心如同帝王与乞丐同住,二者之间的冲突不断上演,难以调和.两种力量已然压迫着“我”,而“我”却开始怀疑这种自我折磨的空虚性.“我”知道最真实的生活是放下苦苦的思虑,“寄居于一种平静的忙碌”.“我”因此“羡慕黄昏独饮的爷爷”,他完成了成家立业,繁衍子孙的壮举,“目光淡定,毫无忧愁”.每当“神经质和事无巨细的敏感”将我逼向虚无,“我”总会走到人群中去,他们身上透露出的琐碎平凡的生活气息,有效地减轻了我的思虑之苦.如同《在酒楼上》“我”与吕纬甫所象征着的不同精神指向,一方是飞翔于天空的漂泊者,一方是落脚于大地的坚守者,究竟哪一种生存形态更为贴近生命本质,作者同鲁迅一样并未给出确切的答案,而是勇敢面对这一人类的生存困惑,将自我逼向审察的绝境.

(二)艺术探索

纯“抒情性”.《主观书》是作者对自我心灵的全方位书写,它将客观世界排除在外,构筑起隐秘而驳杂的主观世界.这一向内切人的视角导致了本书的纯“抒情性”.作者有意排除充溢于前期创作中的叙事因素,将主观抒情推向极致.

从当下的情绪状态出发,追踪微妙而曲折的心理变化,经历情感上的苦闷、灼痛、释放,再到自我平复,是《主观书》最常见的抒情模式.情感的发端,常出自偶然,有时是做完工作后的怅然若失,等待写作灵感时的漫长难熬,有时是乘坐公交时联想到人生的往返不断,偶尔早起后的别样感触……这些看似无关的触发点,往往将作者引向相似的情感氛围——困顿和焦灼.这种存在的焦虑感奠定了全书的感情基调,使得创作于不同情境,彼此并无关联的各个短篇具有了相同的情感指向.

这一结构组织方式无疑借鉴了小说的写作技法.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的名作《教父》中许多的支线“各有自己的源头、自己的流程,到末了才自然而然地汇拢到主线上来.整个故事的主线与支线的发展脉络,很像一条大河的主流与支流的关系:各有源,最后聚成洪流,一泻千里”.作者长期浸润于小说的阅读与训练,无形中将小说的结构意识渗透入了散文的整体构思之中.

相似的抒情模式往往会导致作品的单调与雷同,杨朔的散文因此为人所诟病.而闫文盛的散文之所以保持魅力,原因之一就在于抒情过程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在文章的开端,“我”往往徘徊于无边的困境,当“我”尝试做出一项定论或行动时,另一种声音就会提出反对,在二者此消彼长的辩诘之中,我的情感呈现出线团式的复杂变化,如同飞向天空的渴望遭遇重力的撕扯,“我”在挣脱与沉沦之间一步步将自我逼向审察的绝境.比如在《自我否定》中,“我”彷徨于烦闷的情绪中,心中充满对自我的否定,而同时,“我”对这种看法又提出另一种否定——“我依然觉得自己像个帝王”,自信可以穷尽人世探究的每一个角落.“我”希望通过回忆来解除挥之不去的压迫感,但“我搜索枯肠,仍然难以从此刻逃脱而去”.“我”感受到沉浸于想象世界的美好与置身现实的烦忧.“我”依靠内心力量与故乡接近,希望以此寻回本真的自我,却一无所获.可在同时,“我深知这个虚无的话题之毒性”.为了找到抵挡其侵蚀的替代品,“我”返身投入人群,让日常生活的洪流淹没沉重的虚无之感.最后,“我”重申,“自我否定并非我的兴趣所在”,这是“我”难以摆脱的一重心理状态,“但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我们一次次地逼近了自己”.

抒情之纯粹是《主观书》最为突出的特色之一,它使作者丰富而驳杂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清晰的呈现.作者并不追求物我合一的融洽状态,而是变传统的抒情为戏剧性的处境,这与现代人日益复杂的思考密切相关,有其深厚的社会成因.由此可见,《主观书》在大幅度背离古典抒情传统之时,实则契合了三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理念,可以说,《主观书》的思维是闫文盛诗歌创作思维的延续.

诗性的语言.《主观书》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息.“特别是其语言兼具诗歌的凝练与整饬,可谓当代汉语骈文,这种融其他体裁之长于散文的写作不仅增强了散文的表现力,也凸现了散文的诗意效果.”充满诗性的语言是《主观书》的又一大艺术特色.

这一特色首先体现在语词之间的跳跃性上,比如《空腹》中的一段描写:“请规律地生活……得找个好大夫.请看他的双眼,注意他的措辞,请看飞鸟.注意阳光的厚薄.请自视,远离尘灰和土色.请构筑空中楼阁……请学习辩证法.请戒酒.请绘制旋转木马.”开头即以“请规律地生活”这一训导性语言奠定全文基调,接着各类具体的请求依次铺陈开来,“请”字短句贯穿全文,造成强大的抒情力度,读来一气呵成.短促而跳跃的语词,形成了紧促的节奏感,恰切地传达出作者峻切的精神湍流.

其次,体现在排比句式和相似语词的反复使用上.这一方法的运用不仅促成了散文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而且成为情感起伏变化的依托,使得原本松散的篇章具备了诗一般的凝练性.《短暂》描述的是“我”寻作灵感的艰难过程.首句“我始终倾心的一刻如此难求”作为中心句反复出现,带动全文的起承转合.首次出现,引出“我”为寻求写作灵感所做的各种尝试.再次出现时,传达出“我”想要改造自身局面的迫切渴望.由此开始,中心句的三次复现反复渲染了“我”这种急切的心态,与此相适应,句式由长变短,焦灼感“追击我,打压我,迫害我”,将“我”惶惑不安的心情推向顶点.接着中心句的出现,成为“我”由绝望到振奋的转折,“我”深知寻求之难,却笃信“它自有秘径”.在经历过情绪的暗夜后,“天色大亮”,“我”坚定地走向探寻之路.写诗手法的引入,使得散文原本松散的结构变得严谨,同时也强化了情感变化的戏剧性,大大凸显了散文的表现力.

类似语词的重复在《主观书》中随处可见,最常见的是“不要”和“请”字短语的重复.这类训导性的语言表明了作者强烈的倾诉愿望,而倾诉造成了作品强大的语气流,“读《主观书》读者只有叹服而无暇反驳”.

独特的意象.《主观书》中意象的大量使用亦可看作作家诗歌创作的延续.闫文盛不再似前期创作中将内心想法不加掩饰地说出,而是将观念和情感外化为一个个新奇的意象或具体的生理感知,调动听觉、视觉、触觉和嗅觉等感知觉来传达复杂经验.例如对身处困顿的描写:“有时我正从外面回来,屋子里电话响了,夜风吹灭了烛灯,开门的一瞬,我觉得饥饿像一个小神,它捆绑了我,训斥着我,指导着我.”作者为心灵的焦灼状态营造了一重客观化的处境,漆黑的夜与空荡的铃声渲染出无边的孤寂,这一情境触发了“我”的“饥饿之感”.作者用“饥饿”这一生理感觉喻指精神上的迷惘状态,并将之拟人化为“一个小神”,“我”被动地接受它对“我”的统治.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将抽象的情思具体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原本深奥隐秘的内心世界变得亲切可感.

除了喻指抽象情感的这类意象,文中还存在更为蕴藉深广的意象.作家善于从生活现象中发掘生活的底蕴,从客观对象的具体形态中发现内在深刻的人生内涵,创造出包含着个体经验又超越个体经验的、更强烈地反映了人生内容的意象.例如《瞬间记》中,“我”走在离开家乡的路上时,回想起自己曲折的成长之路:“这条路上人迹渺茫,大雪困村,日暮独步,我看着南山,忧戚顿起.”“我”从现实离别的“路”中看到了孤独艰难的人生之“路”,又进一步从不变的“路”中发觉时空的变迁,引发世事如烟的感慨.“我”曾在自己的路途里开天辟地,创造辉煌,可有限的人生终究无法与无限的时空相抗衡.“路”的意象在此涵括了“我”个人的体验,也指向人类“以有涯追无涯”的终极困惑.

《主观书》中的意象往往单独散布于各个篇章,而有时也会以密集的形态构成一篇完整的散文.此类散文可谓之“独语”,它摆脱了传统的写实摹写,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者的艺术想象力,借助象征、变形……创造出由意象群体构成的主观世界.于是在这类散文里,“我”可以化身“天地洪荒”时的“一粒草籽”,也可以变为“坐拥江山”的一个“自由神”,或是“万物黯淡之处”的“一只甲虫”,一个“被植入无用之用的魔瓶”的“试验品”……意义模糊的奇特意象传递着作者最为个性化的存在体验,直逼灵魂最深处.

《理想的黄金》就是一篇由意象组成的散文,核心意象“黄金”象征作者全力追求的理想.出身农家,我从未见过“黄金”,由于环境的困囿,“我”并不知理想为何.“世界之大,我遍访宗匠,他们指我明路”,“我”通过阅读滋养了精神世界,逐步在平凡的生活中树立不凡的理想.可面对残酷的现实,“黄金哪里有用”?“我陷身绝壁”,与如同“野狼”般的强大现实苦苦搏斗.多少年过去,“灵魂的墓穴”依然遍寻不得.我渐渐懂得,有时“学点医学”——治愈精神之伤,就是“黄金”;“日常生活的流水”——琐碎平凡的幸福,“更胜过黄金”.“我”不再“孑然独行”,而是希望“找到引路人的后裔”,在志同道合的友人的协助下,修正自己对于“黄金”的定义.现实是“奔腾的洪水”,应当“动员全军抗洪”.“我”努力把自己从绝境中拯救出来,“到热带雨林”找寻“生命的源头”.这一系列丰富意象的使用,扩充了散文的思想容量,使散文可在短小强悍的篇幅中展现更为复杂细腻的情思变化.

三、从狭小向博大突围

纵观闫文盛的散文创作,不难发现,这些作品皆是以自我为对象,写尽一己之悲欢.他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写作格局相对狭小,并努力追求更高层次的散文理想,即实现“从狭小向博大的突围”.

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从不讳言我的生活之‘小’.我也从不讳言在巨大的社会格局之中,这些隐语般的‘小’很难上升.若是长久以来,我无法遭遇更深刻的精神契机,那浊浪滔滔却无法洞彻的庞大‘现实’必会将我湮没其中.”他深知“自己的心灵远远没有达到博大的境界”,“它局促、狭小、飘忽不定,就像我的生存一般”.因此作家希望心灵博大,希望能够写下这个时代的一些大元素.他采取的策略并不是转向对时代的正面切入,而是进一步深入自我的探究,希图通过“无限之我”揭示“大世界和大宇宙”.《主观书》的部分篇章已显示出这种转变趋势.例如《歧义志》中,“我”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生存心态:“排除不了做一个隐者的渴望,带着内心的曲折,觊觎浮华的物质.”作家从个人化的体验中提炼出人类的普遍困境.

在谈及对自己影响深刻的作家时,闫文盛视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为第一知己.同普鲁斯特、梭罗类似,佩索阿也是一位专注于心灵涉险的经典作家.其代表作《惶然录》假托会计伯纳多·索阿雷斯之名,深入对内在自我的探知,几乎穷尽了思考的每一个角落.他以“一己之身直面人类的终极困惑,通过小我的书写揭示了整个时代的不安”.闫文盛深受此书的启发,希望能写下一部类似的心灵之书,这成为《主观书》的创作缘起之—.

闫文盛与佩索阿有着深刻的精神相通之处,二人的思考皆触动了人类的生存隐痛.佩索阿说:“我是群体的组合,我们的存在是一片巨大的殖民地,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人,各别相异的思想和感觉全都共处其中.”于是,他“以他者的身份和视角检视自己的写作,寻求一种自我怀疑和自我对抗”.这一能力也是闫文盛所竭力追求的:“通过化身他人,变换于不同的人文视角,以达到对人世万物的深切关怀.”《无限性》则表达了闫文盛的此种愿望.当“我”沉醉在“对于自我的无限追寻”中时,“我”疏远了现实,而当“我”卸下思考的重担时,“我便成为每一个人”.只有作家意识到他人的客观性和差异性时,方能走出孤立的神的呓语,从容面对驳杂世象.作家正艰难地寻求自我突破,他不得不与以往创作惯性为敌,一步一步迈向更为广阔的创作天地.

闫文盛是一位具有沉潜气质的严肃作家,他行走于乡村与城市的缝隙之中,深切感受着时代转型带给个人的生存痛感,他将这种孤独的生命体验转化为岁月的文字留驻心间,在写作中逼近灵魂的自由高蹈之境.在多年的文学创作中,他始终贴着地面飞翔,探索内心宇宙,在自我矛盾与挣扎中,坚守在梦想与时代的理性,从少年维特的烦恼走向“浮士德”式的思考.他的痛苦与分裂,也是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难题;他的个人探索,愈到深处愈切入到人的共性问题.当时代的浪潮铺天盖地地将人群卷入浮躁与的荒漠,闫文盛安静的诉说无疑为人们业已麻木的神经吹来一股清爽的海风,这气息中也许裹挟着粗砺的砂石,也不乏咸涩的味道,但正因如此,才凸显出其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可贵品质.如果我们通过阅读闫文盛的文字滋养了感受痛苦的能力,那“久久的凝视”,便无疑“会把我们心灵的防线打通”.

或许,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方能理解闫文盛作品的真正价值.

责任编辑:黄风

上文点评,本文是关于飞翔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贴地飞翔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贴地飞翔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你的飞翔我奔放
秋末冬初的时候,携家人去郊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心灵放飞 但见那晚霞下湖畔的草木葳蕤、波光潋滟,滩涂湿地卷起的金色芦苇浪随风摇曳,尤其是成群的候鸟悠然觅食,嬉闹玩耍,翩翩起.

你不喜欢被贴上什么标签等
问你听过最孤独的一句话是什么答就差你没交作业了 问你这辈子有没有求过谁答没有,我只求过部分阴影的面积 问如何吐槽一部电影很烂答影厅座位有17排,每排32个座位,天花板上共有48盏灯,荧幕的左下角有个黑.

给自己贴标签,不过是自我蒙蔽
一个总说自己内向的朋友问我,应该怎么追女生我认识他多年,深知他为什么追不到,因为他不爱说话,内心深处拒绝和别人深度交谈,甚至跟他多年的朋友,也很少推心置腹 于是,我告诉他脸皮厚一点儿,胆子大一点儿,当.

贴在窗玻璃上的蜗牛
这一天,我好像得了抑郁症,坐在屋子里,一动不动,发呆 生活给我开了一剂方子,我却忘记了病根 在偌大的北京城,我像一只蜗牛,贴在窗玻璃上,看着急匆匆的人们,奔来跑去 而在我这里,好像人世变得越来越小,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