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论当代艺术类论文范文素材 跟面向自由和困境当代艺术的符号创造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论当代艺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9

面向自由和困境当代艺术的符号创造,本文是论当代艺术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和符号和困境试论和艺术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论当代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论当代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当代杂志领导艺术论文艺术教育杂志艺术期刊

摘 要:20世纪以来,我们面临着艺术领域全面而迅疾的变化.在非理性思潮的影响下,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再到更加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文艺几乎以全新的面貌挑战着传统.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城市空间的深度拓展,思维方式的颠覆革新,都深深地影响着当代艺术的创作.如何辨析当代艺术的创造与困境,是理论界需要正视和思考的关键问题.思想、情感的表达有赖于作为媒介的艺术符号,在分析当代艺术符号特征的基础上,以徐冰的作品为例,尝试探索具有中国立场的当代艺术研究路径.

关键词:当代艺术; 符号; 思想; 自由; 困境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艺术,在这个变化如此迅猛的世纪,当艺术以颠覆性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人们所感到的震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再到更加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①(Contemporary art),文艺以几乎全新的面貌挑战着传统,来势汹汹,难以招架.我们深知,艺术的走向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休戚相关,艺术领域的难题也是整个时代所面临的难题.在全球化、信息化、消费主义的文化背景下,当代艺术的变革几乎消解了艺术的确定性,逼迫着艺术理论重新定义艺术.国内外理论界对于这种情形的回应大致有两种:一种表示不屑和悲哀,认为一切解构都是对艺术本身的亵渎,只会加速艺术的消亡(或认为艺术已经消亡);第二种则表示应更新观念,以开放的眼光去理解和适应当下艺术创作的特点,并拓展原有的理论体系.事实上,无论迎合与否,我们已然看到当代艺术本身就处于一种难以摆脱的悖谬中:“一方面,它发誓要把现代艺术送入历史,以先锋的姿态质疑不朽、纯粹与神圣的美;另一方面,又在无差异的冷漠(in-difference)中继续玩弄形式革新的现代主义游戏,缺乏前卫的疏离与批判的目标.”[1]

笔者认为,直面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习惯从宏观上笼统地谈论一个“集合”的得与失,不免忽略其内在的、具体的、本质的差异.因此,本文主张运用符号学的方法,*当代艺术之“意味”,重新认识当代艺术,也重新认识人类自身的矛盾.

一、黑格尔的预言

在探讨当代艺术之前,我们有必要简单地梳理艺术发展的脉络,从艺术所承载的精神理想和表现形式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认识,黑格尔的这一思路对当下的艺术研究仍有重要启发.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中将艺术分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种形态,这种划分方法是以构成艺术的“理念”及其“表现方式”之间的关系为依据的.“象征型艺术在摸索内在意义与外在形象的完满的统一,古典型艺术在把具有实体内容的个性表现为感性观照的对象之中,找到了这种统一,而浪漫型艺术在突出精神之中又越出了这种统一.”[2]6

在黑格尔看来,象征型艺术应被看作艺术前的艺术.早期的人类力求在外界找到一种符号来象征性地暗示出他所朦胧地认识到的理念.此时理念本身还是抽象且未定性的,因此意义与形象之间的关系虽然是亲近的,但“仍然显出彼此外在、异质和互不适合”[2]5.象征型艺术产生于古老的文明,比如古印度、古埃及的神庙、金字塔等,表现为巨大的物质压倒心灵的那种崇高感.在后来的古典型艺术中,作为内容的精神理念与其物质表现形式则达到了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了一种和谐自由的整体.以古希腊雕塑为例,人的绝对精神被“装”在了生动、具体、灵动的雕塑形体中,自由的精神,经由艺术加工而获得适合的现实存在,内化于艺术品中,并完全适切地显现自己.因此古典型艺术,特别是古希腊艺术,是黑格尔最为推崇的范本.黑格尔甚至断言:“古典型艺术是理想的符合本质的表现,是美的国度达到金瓯无缺的情况.没有什么比它更美,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2]274到了第三阶段,主体精神追求无限高扬,“迫使精神离开它的肉体的和解(统一),而回到精神与精神本身的和解.”[2]274此时艺术中的精神理念与物质形式又发生了断裂和分离,浪漫型艺术从物质世界又退回到心灵世界,用精神本身来表现精神,与象征型艺术恰好相反,这次是心灵压倒了物质.近代的浪漫型艺术,将“自我”置于更高的位置,着重表现人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以及高扬激烈的情感.黑格尔认为浪漫型艺术已经到了艺术发展的终点:“外在方面和内在方面一般都变成偶然的,而这两方面又是彼此割裂的.由于这种情况,艺术就否定了它自己,就显示出意识有必要找比艺术更高的形式去掌握真实.”[2]288那么,最终艺术只能让位于宗教和哲学.可见,在黑格尔看来,艺术必将走向消亡的原因在于精神理念进一步脱离物质,无法再以感性的形式显现自身.

回望二十世纪至今,我们发现,黑格尔对于艺术发展走向的预言似乎有一半应验了,艺术的感性形式由于无法承载更高的精神理念,转而往世俗的方向跌落,干脆质疑一切,主动放弃对真实和幻觉的区别性把握.这与整个哲学领域的非理性思潮有着密切关系,且受到心理学、自然科学理论对确定性和整体性怀疑精神的深刻影响.之所以说只有一半应验,是因为黑格尔的预言是以对古典艺术的强烈推崇为立足点的,他的审美理想是理念与形式达到和谐完满的状态,然而这尽管符合他的哲学逻辑,却未必符合历史逻辑.比如他所说的物质感性形式,在今天已经不止于客观物质材料,而是由众多的“虚拟手段”构成,影视的、图像的、新媒体技术的、人工智能的等等,这些手段的应用几乎带来了艺术物质形式的全面革新,艺术符号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声、光、电、语、图、文融合而形成的综合性形象.那么当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精神旨趣是否就真的背离崇高?艺术理想是否已经走向泯灭呢?

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曾在《哲学与美学》一书中说道:“艺术是否梦见过自己的死亡呢?就像命运女神帕尔卡那样‘看不见自己张开的五指,都能预言出来’.如果说艺术应该失去自我,那是因为它不断地寻找自我;如果它应该死亡,那是因为它的生命力太旺盛.艺术与现代文明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可见,艺术作为人类的创造也有其自反性,自己否定自己,或许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前提.乐观地看,现代文明曾经暴露的诸多流弊正在被改善.在后工业文明时代,使人异化的因素也在逐渐改变,人类在思维和文化领域是否能发挥更大的主体性呢?就像杜夫海纳曾“悬拟了一种兼容经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开放的艺术观念”[3]一样,我们或许应该相信艺术永远都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的终极指向是人类面临时代问题时产生的质疑和思考,只要人类不死,艺术就不会死.

二、当代艺术的符号特征

符号学是上个世纪产生于西方的新兴学科,其研究方法的一大优点在于,艺术创作的语言能够较好地把握人类文化发展的内部规律和特征,这对于文艺学和美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卡西尔曾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4]

艺术符号不同于日常符号,它是符号系统中的高级形式,因为它融入了艺术家的个性创造.苏珊·朗格把艺术定义为“人类感情符号形式的创造”,她进一步发展了克莱夫·贝尔的“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一说,认为:“有意味的形式,即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于言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5]朗格强调,一件艺术品的诞生,不只是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而是能显现出原本不存在的感觉形式的情感符号,这需要艺术家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于我们分析当代艺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件艺术品的生命力就在于思想和情感如何以创造性符号的形式展现自己.笔者认为,当代艺术在符号的创造与运用上大致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首先,在当代艺术中,符号本身的材料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因素减弱,人造因素增强.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所创作的作品就具有典型的“机械复制”特征,例如《玛丽莲·梦露》,就是以玛丽莲·梦露的照片为底版,用彩色和黑白相片同时印制50张再拼贴而成.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人像在不同色彩、明暗对比度下的样子,艺术家运用“机械复制”技术手段,将二维平面化的图式加以重复排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人们在观察这幅作品的时候,已经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玛丽莲·梦露的面容上,符号本身的自然因素被削弱.旅美艺术家徐冰的装置作品《凤凰》,就是用废铜烂铁组装起来的,五辆吊车将其吊于空中,竟有分外恢弘华贵之气.

第二,符号的抽象性程度加深.从本质上来看,符号形成的历史过程本就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摆脱实物,削弱物质性,增强精神性的过程.”[6]但无论是诗歌或小说中的语言,还是绘画中的线条、色彩、造型,这些看似抽象的符号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组合,表现了相对具体的形象,然而艺术符号本身的非确指性,又使得艺术品内部存在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这就形成了一种张力结构.我们可以发现,在当代艺术中,符号的抽象性程度远大于其形象性.后现代主义中有一派叫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巴尼特·纽曼,他的绘画作品通常由巨大的矩形色块和垂直而下划破这个矩形的线条构成,绘画语言(符号)高度抽象且极端简约,令人费解.这种被他视为指向“崇高”的艺术,几乎不描绘任何具体的形象,也不提供和暗示什么“解题”的线索.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曾说,纽曼的绘画“给予我们的,只是‘有物发生’(Is it happening?)的这样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在把我们指向一种通过一切具象的艺术,当然也通过纽曼的艺术本身都不能表现的那样一个感受,就是给予我们无限感”.[7]374-375

第三,在后现代艺术之后,日常物被直接纳入到艺术符号中,使得艺术符号的所指与能指无限泛化.自然已不再是艺术的摹本,观念艺术逐渐崛起.最为代表性和开创性的人物就是马塞尔·杜尚,从历史分期上看,他生活的年代(19世纪80年代-20世纪60年代)还属于现代主义艺术的繁荣期,他本人也是学院派出身的画家,然而就是在一百年前,杜尚几乎重新定义了“艺术”这个词.正是在现代绘画最为繁盛的时期,杜尚断然放弃绘画,改作各种各样的装置艺术.最为轰动的莫过于1917年,他将一个陶瓷男用小便器作为自己的作品,命名为《泉》,送到军械库展览.杜尚对此的解释是:“我对这样一个对象的选择,并不是考虑到它是否吸引我.无论从美的意义,还是从丑的意义,正如你所见,我要发现的只是这个对象的平淡无奇.”[7]364将一件日用品直接置于艺术品的位置上,显然是有意模糊日常生活与艺术审美之间的界限,就像杜尚本人在接受BBC记者访问时所说:“我不太在意艺术这个词,因为艺术早已声名狼藉,所以我想摆脱它,如今有着对艺术不必要的崇拜.”可以说,在当代花样众多的观念艺术、身体艺术、行为艺术等之前,杜尚算是最早的先觉者.

在文学方面,我们今天的一些实验性诗歌写作,让几乎完全口语化的语言进入诗歌,实则也是取消了文学符号特殊的审美功能,沉迷于“言语狂欢”的游戏中.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在人们感到困惑的同时,也感到其中耐人寻思的意味.或许“有意味的形式”中的“意味”已经不同于往日,但艺术的生命力依然孕育其中,因为它仍然直面时代,直面问题,直面人类的精神存在.

三、面向问题——徐冰的启示

前文从黑格尔对“艺术消亡”的预言说到当代艺术的“乱象”,这个时代留给我们的问题很多,对于当今的艺术现象,如果只是单纯地采取不屑与否定的态度,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转换角度和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等于说,要全盘肯定后现代主义以来的实验性艺术,而是要回到“思想”和“情感”的原点来看艺术,形式的翻新有再多的变化,艺术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都必定不能是虚无的.

前文提到,在后现代艺术中,“原创”性已经被取消,日常生活中的现成物被直接当作艺术品,我们开始质疑艺术创造力是否已然泯灭,艺术与非艺术是否已经混沌不分.不过,我们可能忽略了这种创造力背后的思想和理念.黑格尔认为,当精神理念继续张扬下去,物质形式已经无法承载的时候,艺术就会走向终结.那么换个角度想,当人们面临的问题变得非常复杂,主体想表达的观念和情绪也变得复杂的时候,艺术符号的创造就必定要突破常规,其所指也会更加捉摸不定.而摆脱材料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助于激发创造力的.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曾说:“我理解的艺术是为人类理性和逻辑为主的思维补充一些缺失的东西,实际上艺术家思维的创造是需要有一部分离开逻辑或严谨的思维方式,从而调解人类整体思维的,这是艺术家和整体的人类创造活动之间的关系.”[8]这一观点强调了艺术中感性思维的重要性.面向自由的当代艺术,正是在解放艺术思维上做出了不懈努力.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现当代艺术(尤其是美术)流派的更迭总是与西方存在一个“时差”,这与中国在20世纪所经历的战争创伤以及政治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由西方主导的艺术思潮传入中国,从吸纳到本土化需要一个过程,这个“时差”恰好也造就了中国艺术界相对独立于西方的局面.除去历史因素,笔者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立自足,还得益于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宝藏.中国当代艺术是近三四十年才有的,而今正以迅猛之势迈进.

以旅美艺术家徐冰的作品《背后的故事》为例,从作品正面看,是一幅非常有东方神韵的传统山水画景象,走到作品背后,观众目睹的是由枯枝、木条、麻丝、落叶、废旧塑料袋等材料进行的交叠、拼贴,借由大型玻璃板灯箱的光影营造出如真似幻的效果.这个作品不仅突出了艺术符号的张力结构,而且让欣赏者在不同角度看到了“美”与“丑”的有机融合,至少在此作品中,美与丑相互依存,没有后面残败的物品,就没有正面秀丽的山水画,这极大地拓展了欣赏者的审美体验,发人深思.他在接受访问时曾说:“我发现有几条,一个态度就是紧紧抓住这个时代,因为时代走得太快了,时代在走,实际上你的艺术的表达也在走.再有一个是什么呢?我发现国际间的工作对我的艺术和创造有帮助的其实是传统文化里面的养料.”像《天书》这样的作品就将传统的表现型“书法”艺术做了“当代性”转化.这部作品是徐冰最早用“纯文字”进行创作的尝试.他仿造宋体字创造出了这个世间并不存在的“伪文字”,但从外观上看去完全就像是“异体字”,仍以汉字的部首、笔画构成,只是意义被抽空了,空余形式.他刻了4000多个活字印刷模板,将这些“文字”工整地印刷在长卷上,铺满、挂满整个展厅,给人一种被万卷“天书”包围的荒诞感.后来他的作品《英文方块字》,也与《天书》类似有着一种“文化间性”,引发人们思考思维、语言、文字的真正关系是什么,我们大脑中几乎固化的文化结构、思维惯性是否遮蔽了事实和真相?由此看来,当代艺术更加注重思想性.

中国当代艺术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之所以选择徐冰的创作来谈,是因为他具有中西双重文化背景,且其作品取得了较为广泛意义上的成功.在当今,我们呼唤有中国立场的当代艺术,这种立场不是指随意挪用传统文化元素来博取西方世界的眼球,而是将中国文化中优秀的智慧融入创作中,以独立的思维和思想将其激活,使其与我们这个时代相联系.徐冰曾说,他并不在意手头所做的活到底是不是艺术本身,他更在意的是所做的事情是否对人类有益,是否对人的思维起作用,是否具有原创性.同时,他说:“我是总抱着这么一个态度,就是艺术家生活在哪里,就会面对哪里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就有工作的理由.这也是我对工作的认识.因为你生活在哪里,都会有问题,你的艺术就不会无所适从,你不会为你的艺术风格不能确立而发愁.”[9]

对于研究者而言,面向问题也是唯一的出路.本文并非为“鱼龙混杂”的当代艺术辩护,而是呼吁研究者以开放的胸襟直面“乱象”.当代艺术的自由与困境,恰恰提醒我们要深入思考我们自身与这个时代的关系,去认识当下时代境遇中的自己.

注释:

①“当代艺术”是来自西方的理论术语,也称“后艺术”(Post-art),当代艺术的诞生是以现代艺术的衰落为代价的.从历史分期上来看,当代艺术是“艺术终结”之后的艺术.这里的“终结”是指,艺术品与日常物之间、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界限的模糊,该过程大致从20世纪60年始,至20世纪80年代新表现主义结束,称“后现代主义”.可以把后现代艺术看作是当代艺术的先声,但当代艺术的“当代性”包含更广阔的内涵,它意味着一种新的时空意识和历史敏感性,意味着对传统艺术史叙事逻辑的背离,呈现出更为多元和自由的面貌,有学者甚至称其为“无边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周计武.什么是我们的当代艺术[J].文艺研究,2013(3):25-33.

[2]黑格尔.美学 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陈旭光.艺术之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61.

[4]卡西尔.卡西尔论人是符号的动物[M].石磊,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6:31.

[5]孟庆艳.文化符号与人的创造本性——西方早期符号理论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141.

[6]胡家祥.文艺的心理阐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45.

[7]肖鹰,孙晶.不巧的艺术[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8]孟繁玮,徐冰.面对时代,有问题就有艺术——徐冰谈材料与艺术[J].美术观察,2014:5-8.

[9]钱绍武,范伟民.中国雕塑年鉴(2007)[M].北京:中国雕塑杂志社,2007:270.

作者简介:陆弈思,硕士,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简而言之:本文论述了关于经典论当代艺术专业范文可作为符号和困境试论和艺术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论当代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畲族服饰艺术视觉符号
【摘要】畲族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畲族服饰总体上朴素却又重视绚丽的纹饰及刺绣 本文通过对于畲族服饰特点的分析,总结出畲族服饰中所特有的艺术视觉符号 同时,针对畲族服饰传承所遇到的危机,提出相.

中国当代艺术存在的问题
【摘 要】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 在这期间,中国艺术随着全球社会环境的转化呈现了不同以往的演变 刹那间,不同于本民族特色的艺术拉开帷幕,使得活跃的当代艺术取得不小.

中国当代艺术现状问题的分析
【摘 要】当代艺术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个流行词汇,但什么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是如何在中国发展的当代艺术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如何当代艺术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商业化是利还是弊当代艺术在中国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本文即.

当代艺术跨界现象以电影《爱乐之城》为例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和新媒介的推陈出新,当代艺术出现越来越多的“跨界”现象,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表现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平面、文字、音频、视频……形式,而是出现两种或多种表现形式相.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