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格式>材料浏览

文学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与鲍勃-迪伦事件和文学观念转型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文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8

鲍勃-迪伦事件和文学观念转型,本文是文学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鲍勃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外国文学期刊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文学杂志排名

马汉广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35(2018)-026-04

DOI:10.13399/j.cnki.zgwxyj.2018.01.005

鲍勃·迪伦获诺奖的冲击波过去之后,人们开始进入深层次思考,这一事件的意义何在?它将对文学理论、文学研究、文学创作实践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笔者曾先后写过两篇文章探讨鲍勃·迪伦的获奖以及鲍勃·迪伦的创作为今后从事件的观点去理解文学提供的可能性,以及这一事件对今后划定文学的边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两篇文章的背后都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即在当下语境之中,文学的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所以笔者拟在这篇短文中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诺贝尔奖评委会对鲍勃·迪伦的评价.Horace Engdahl教授在介绍鲍勃·迪伦的成就时说:“什么会带来文学世界的巨变?通常,是一种简单、被人忽视,从更高意义来说被贬低为技艺的一种形式被某个人所掌握,并令其蜕变的时候”,①这让我们想到中国的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从开始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俗文艺,后来逐渐被文人接受运用,进而对当时文学形成巨大的冲击,并逐渐成为文坛主流的.这说明第一,文学的发展本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要不断地吸纳新形式、新领域、新情感、新美学原则;第二,随着文学发展的变化,关于文学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古代人们把所有的书写文本统称为文学,到斯达尔夫人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现代文学观念,再到后来文学性和文学间性的转型,文学观念就是一个历史建构的过程,而不存在着一种放之四海的文学本质之说.所以,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生在特定的语境之中的;第三,文学观念的变化,本来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但因某种契机引起关注,从而对旧的文学观念构成了质疑和反思,并引发学界热议.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就是这样一个契机,自迪伦获奖引来的社会上的广泛反响,这种普遍的质疑和反思就开始了.这也就引发了Horace Engdahl教授最后的结论:“迪伦的毕生作品已经改变了我们对诗的认知——诗是什么,该如何创作.”②

诺奖评委会的这个表态非常重要,100多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虽然会有区域选择、主题选择、社会价值选择等等考虑,表现着一定的方向性,而不是也不可能做到不带任何主观偏见地奖励当年最优秀的文学创作.但过去只是就文学的表现内容、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方面来表现选择的方向性,从来没有从本体上去质疑文学(诗)是什么,该如何创作,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这表明,首先是当下文学实践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式、新情感、新观念,让诺奖评委们感到用传统的理论形态已经无法把握,需要一种新的概括;其次,诺奖评委会不想再做传统文学观念的守护者,被人认作固步自封老态龙钟,而是锐意进取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再次,由诺奖评委会在为鲍勃·迪伦颁奖时认同这种文学观念的变化,对旧的文学观念的崩溃瓦解和新的文学观念的推广普及,无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实从20世纪初雅各布森提出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的时候开始,就意味着斯达尔夫人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想象性虚构作品,和对人性的趋于完善起着重要作用等,使文学作为独立自足、客观统一的实体存在的现代文学观念受到了挑战.此后,文学是什么成为文学研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而进入理论家们的视野,比如在我国学界比较有影响的特里·伊格尔顿和乔纳森·卡勒,他们的文学理论著作都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以相当的篇幅来加以评析.伊格尔顿说:“如果把文学看做一个‘客观的’、描述性的范畴是不行的,那么把文学说成只是人们随心所欲地想要称为文学的东西也是不行的.因为这类价值判断完全没有任何随心所欲之处:它们植根于更深层的种种信念结构之中,而这些结构就像帝国大厦一样不可撼动.”③这番话看起来似乎是自相矛盾的,但换一个视角就可以理解伊格尔顿的意思.第一,所谓客观是指对一种实体存在的描述,经过读者反应批评和接受美学理论的训练,人们不会再相信文学是一种客观的实体存在,而是存在于文本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第二,所谓主观是指随心所欲地把某些东西认定为文学,或者是随心所欲地评定文学的等级.经过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的熏陶,人们知道制约和支配文学之成为文学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通过一种非线性的作用,决定着什么样的书写被认可为文学.第三,所谓深层的种种信念结构,既包含了人们对文学形成的主观认识,也包括这些认识形成的客观制约因素和制约机制,而且这个信念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客观稳定性,因而很难简单地把它归结为主观还是客观.

伊格尔顿提出的深层信念结构这个概念,反映了近几十年以来文学观念发生的深刻变化,从根本上悬置了传统认识论中关于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也摆脱了从本质上确定文学的完整统一性的努力,为文学研究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为新的要素和视角引入文学研究开辟了可能性.这些新的要素和视角,概而言之一是差异性,二是共时性,三是边缘性.差异性是相对于统一性而言的:首先是文学观念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是否遵循着一个统一的原则和标准,像过去那样按照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不同的分类来规定不同的文学体裁和样式、划定文学的界限.这种分类标准早已在文学实践中被打破了,许多边缘文体的出现,比如纪实文学、各种新媒体形式,在不断地挑战着这种传统的分类.即使是可以归入这种分类的文学,比如小说、戏剧等,也与传统的体裁截然不同,比如荒诞派戏剧、巴塞尔姆的小说等等.其次是文学作品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一部作品是不是独立自足、完整统一的已完成品,按照传统的观念无疑是的,但当下文学实践却从二个方面彻底颠覆了这种认识,一是作品的文本性质,文本就是文本,离开了读者的阅读活动就无所谓文学;二是当下的许多文学作品,尤其是网络媒体形式永远都处于开放状态,永远都处于未完成状态.再次是价值判断标准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是否具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标准来评判文学作品的好坏以及文学家成就的高低?我们一直在读经典,也教导我们的学生读经典,因为那是被公认为好的文学作品,但是今天年轻人的阅读却是非常宽泛和自由的,甚至是反经典的.今天我们还有权威指责年轻人的阅读,但再过几十年我们都要退出历史舞台,天下已经是年轻人的了,我们的标准还能对年轻人产生作用吗?

共时性是相对于历时性而言的,时间的历时性延伸变成空间的共时性布局.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新的思路,同时也让我们理解了文学实践中早已经存在的一些问题,如20世纪以来在文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线性时间逻辑被打破,中断、跳跃、零散、错乱、碎片等现象的愈益普遍.许多作品中情节的时间属性被彻底消解,任由作者随意摆布,完全变成空间布局中的道具.有些作品甚至连情节都没有,只是作者的某种情绪表现或一堆陈词滥调的堆砌;有些作品虽然有情节,但无论是作者还是作品中人物都可以自由地穿行于不同时间,历史成为作者手中的傀儡可以自由支配等等,一种共时性的空间观念确立了.边缘性相对于中心性而言.首先是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的破产,让人们开始把眼光投向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尤其是少数族裔文学;其次是文学创作主体,由原来的精英式专业队伍而转向大众;再次是文学描写对象,不仅仅是那些身份确定、性格鲜明统一的人,开始大量出现了身份性格不确定,甚至连名字和性别都无法确定的边缘人.当下文学实践中出现的这种共时性特征和边缘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表现差异性而非统一性.

鲍勃·迪伦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文学观念发生转变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把文学观念的历史建构性再次提到了学界和读者的关注点上,并在新的认识上继续推动和促进这种转变.首先,这个事件揭示了文学的间性存在.所谓间性存在,就是说文学并不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实体存在,而是存在于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网络之中.如鲍勃·迪伦作为一个诗人获得诺奖,人们可能主要关注的是他创作出来的歌词.但是,人们会提出一个疑问,如果鲍勃·迪伦是一个专门写歌词的人,凭他创作出来的这些所谓的诗歌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换句话说,假如鲍勃·迪伦不是一个歌手,他不把自己创作出来的歌词以一种音乐的形式演唱出来,并且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他会得诺贝尔文学奖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今天有很多人都在称赞迪伦的歌词写得好,但很多人接受他的诗歌,总是离不开这些歌词背后的音乐曲调,离不开鲍勃·迪伦音乐演唱会的现场气氛,甚至离不开鲍勃·迪伦作为一个摇滚教父的身份.当人们在一些公众场合或聚会时,要朗诵鲍勃·迪伦的诗时,总会有人提出最好是伴着爵士乐曲来唱一段更有感觉.一般人们讲文学间性主要从主体间性、文化间性、文本间性三个方面阐述,但许多的时候,这三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纠结在一起而无法清晰地加以区分的.说鲍勃·迪伦作为一个诗人,总让人感觉有些不伦不类,不如说鲍勃·迪伦是一个摇滚歌手更为恰当,且因为对摇滚音乐的突出贡献被称做“摇滚教父”.此外他的乐曲形式、他的歌词内容都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反战运动紧密相联,所以也被当作是这场反文化运动的旗手.他的诗歌也离不开音乐形式而独立存在,甚至离不开那种摇滚的演唱形式、离不开现场演唱的强烈氛围而独立存在.他的许多歌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以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美国的政治运动,和反文化的嬉皮士运动作为潜在文本,离开了这种联系就难以理解,于是,这多种因素纠结缠绕,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共同造就了鲍勃·迪伦.

其次,鲍勃·迪伦事件打破了文学自律的神话,把人们的关注点引向了文学之外.当Horace Engdahl教授指出迪伦数十年来“全身心地投入于20世纪的美国流行音乐中”,从而“写出类似的歌曲时,它们呈现出来的却是另一片天地”时,当他说迪伦“获得文学奖是因为颠覆了文学系统吗?并不是.还有个更简单的解释,这个解释所有看过迪伦演出的观众都懂,他们都怀着一颗跳动的心站在迪伦那永不停歇的巡演舞台前,等待着那魔力般的声音响起”④时,诗的界限被抹除掉了,文学的边界变得模糊了,读者的关注点被引向了诗外.这很容易让人们想起陆游告诫他的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但认真分析起来会发现这两者的不同.陆游所说,是指学习诗歌创作必须要有丰富的学养基础,和充分的人生体验,这样才能写出好诗来.但并不影响作诗以及诗歌一旦写成有它自身的独立存在.而鲍勃·迪伦事件告诉我们,无论是诗歌的创作过程,还是写成的诗歌都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都是要和诗歌之外的种种因素,比如音乐曲调,比如演唱形式,比如时代政治、文化氛围等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而存在.这就难怪鲍勃·迪伦在获奖感言中说:“我从未曾有过一次问自己,我的歌是文学吗?”⑤他从来都不是按照某种文学的规范和原则来进行创作的.迪克斯坦在《伊甸园之门》中,讲述了1974年,鲍勃·迪伦和他的乐队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中演出时的盛况,观众们点亮了火柴或打火机,怀着向台前涌去,为一个时代、为一种精神祝祷的情景⑥,很好地阐释了迪伦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反战运动,以及嬉皮士运动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理解了鲍勃·迪伦的成功,不仅仅是他的艺术,更在于他和时代政治之间的关系.

最后,鲍勃·迪伦事件还告诉我们,文学的出场和成功,离不开某种特定的运作机制.演唱会本身需要运作这是人们都容易理解的,要精心设计演唱的形式、安排演唱歌曲的顺序、请合适的乐队,还要铺天盖地做广告、招揽合适的观众等等,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当下文学的出场和成功也需要运作,如农民诗人余秀华的出场,就是经过诗刊社的精心包装并强力推出的.运作的方式多种多样,被某些人或某个机构包装推出是一种,还有新书出版发布会,作家的创作座谈会,批评家的强力推荐,某个文学团体的认同,以及各种文学奖项的颁发等等.鲍勃·迪伦获诺奖就是一种运作过程,从去年10月发布获奖消息即引起轩然大波,再到12月的颁奖典礼,根据各种舆论反响,对迪伦获奖给出某种解释,再到后来学界各种理性探讨,在中国少有人知的鲍勃·迪伦一下子变得家喻户晓.从这个独特的角度来看,诺奖评委会也许并没有主动参与到理论界关于文学观念变化的讨论,或者对这种转变并不理解甚至并不认同,但从他们授奖给鲍勃·迪伦这个决定一公布,在客观上对人们认同这种文学观念的转变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 释:

①②④⑤搜狐新闻http://mt.sohu.com/20161214/n475907568.shtml.

③(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⑥Morris Dickstein:《伊甸园之门》,方晓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

上文结束语:此文是关于对写作鲍勃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多面诗人的另一面存在于电影史中的鲍勃迪伦
自从2016 年10 月13 日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以来,对于该奖颁给鲍勃· 迪伦是否合理的争论便从未停止 但无论人们对此持怎样的态度,他们基本上都不会否认,就算没有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

鲍勃-迪伦事件和诺奖评委会的文学观
赵炎秋(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35(2018)02904DOI10 13399j cnki zg.

鲍勃-迪伦事件让我们反思什么
赖大仁(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2)〔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35(2018)02304DOI10 13399j cnki zg.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