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格式>材料浏览

机电一体化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和基于校企双元主体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主题:机电一体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27

基于校企双元主体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该文是机电一体化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与校企双元主体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和人才培养有关论文怎么写.

机电一体化论文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论文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论文题目机电一体化论文机电一体化技术论文关于机电一体化的论文

  【摘 要】本文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分析校企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以及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基于校企双元主体的育人模式的几个重要问题,为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参考,以推进“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目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专业校企双元主体人才培养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B-0046-02

  校企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以先进的理念为引领,以适应企业岗位职业能力为重点,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实现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统一,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发展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实施校企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

  (一)学校和企业融合问题.实施校企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将学校与企业相互融合起来,而在融合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学校与企业各自的利益,尤其是当企业为学校提供了教学设备、实践环境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后,学校是否能够保障人才的质量?是否能切实为企业带来利益与有用的人才?而同样的,当企业融入学校教学后,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使其能更好地为学校教学服务,这是现阶段双元主体在融合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问题.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主要包括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的共享.由于学校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让其参与到企业生产中可以带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而同时,企业员工由于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其参与到学校教学中,能切实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水平.然而,在资源共享方面,由于学校的实训设备严重短缺,需要企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但这样又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与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校和企业考虑.

  二、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双元主体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重要问题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门以机、电、计算机技术三位为一体,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培养具有素质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的技术性人才的专业,满足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企业技术特点及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契合点.

  (一)构建基于校企双元主体的管理机制.基于校企双元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简单的由企业提供专业设备或资源,学校负责建设和管理使用的一种合作形式.而是校企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实现“双赢”的形式.为了确保校企各自的利益,机电一体化专业需要构建一套基于校企双元主体的管理机制,由院系主任和企业培训经理共同负责“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与管理工作,积极引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企业为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提供技术支持、教学设备以及学生岗位培训;学校则根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统一安排教学计划,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岗位培训及社会服务的“多赢”目的.构建基于校企双元主体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实现校企共管,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为解决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参考,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加快校企合作发展的进程.

  (二)充分发挥校企主体优势,实现专业、行业有效对接.在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与企业合作中,双方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营造“双赢”的合作局面.在硬件方面,学校为学生实践提供师资力量、相关教学设施及教学场地;企业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为学校提供变频器、PLC控制器等机电一体化专业所需实验设备.在软件方面,学校利用多年来的教学管理系统及专业经验,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支持;企业则充分利用其多年来的行业经验及资源,为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提供最新技术、师资培训、学生实习等资源,实现校企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师深入企业了解职业岗位设置、能力要求及技术特点,掌握实际生产流程,并及时为企业解决难题,有效地实现专业和行业的有效对接,拓展专业教师培训渠道、丰富教师理论与实践经验、引领教师对接职业岗位.

  (三)明确基于校企双元主体的培养目标.构建基于校企双元主体培养模式的步骤,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要针对企业的岗位设置、专业需求、职能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际情况,与合作企业共同确定校企合作双元主体育人模式的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四)构建基于工作岗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基于校企双元主体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模式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为此,学校应将校企合作企业纳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建设中,共同构建基于工作岗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寻求校企合作的最佳切合点,着重解决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之间的衔接问题,构建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包含自动化控制、电焊、液压气动、机械等课程.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基于真实生产环境、仿真环境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职业性,从而实现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与岗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开展各种实训锻炼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开展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的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及各类大赛,全面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

  (五)构建“双资源”共享下的课程教学内容.实施校企双元主体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并由企业专业人才进行指导,着重解决现阶段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柜制作》时,将该课程内容划分为三个模块:(1)识读数控机床电气原理图;(2)数控机床电气原理图绘制;(3)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柜制作.其中,模块(1)由企业教师根据企业实际图纸,负责引导学生识读电气原理图(校内授课);模块(2)由学校教师负责学生数控机床原理图绘制与线路设计内容教学(校内授课);模块(3)由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设计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柜制作实例,引导学生边做边学(企业实践).

  (六)构建基于校企双元主体培养模式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校企双元主体培养模式下,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专业能力评价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两个方面.其中,学生专业能力包含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在对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时,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学生职业素养包含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出勤率等内容,对学生职业素养能力评价时,主要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总而言之,基于校企双主体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起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效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真正实现高素质、高水平的劳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课程资源有待进一步融合、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我们将以改革为动力,以科学人才培养目标为重点,继续深入探索,全面推动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树明.于“双元制”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

  [2]周家领.深化校企合作,双元主体育人模式研究——以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7)

  [3]周家领.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元主体育人模式的构建——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

  (责编卢建龙)

上文汇总:上述文章是关于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校企双元主体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和人才培养相关机电一体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
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 中职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学习基础也较差,进而学习该课程时比较吃力 因此,为积极应对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教师首先要.

基于双元主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精准培养
摘要以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为例,阐述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以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精准培养”的理念,突出校企双元主体、协同育人、特色发展的实施路径,努力打造适合学生成长、成.

德国双元制教育在我国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借鉴
德国双元制教育是一种有效的职教模式,其核心是将现代职教思想与传统学徒方式相结合,是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模式,其中的双元是指学校为一元企业为另一元,二者合作办学合称为双元制 双元制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