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目录>材料浏览

关于知识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与数字知识的社会化和日常生活的知识化新媒体和知识传播的革命类论文怎么写

主题:知识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8

数字知识的社会化和日常生活的知识化新媒体和知识传播的革命,本文是知识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和知识化新媒体和数字知识和社会化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后面的数字是什么意思生活和数学论文电脑知识和技术杂志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

张瑞兰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的数字化传播成为知识传播的常态,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则加速了这一态势.不但如此,以互动性作为基本特征的新媒体,还大大激发了个体在知识传播中的能动性,使之由被动的受众转变为传播者.由此,知识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与形式,实现了“知识传播的日常生活化”和“日常生活的知识化”.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知识;文化

随着技术的革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正取代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深刻“卷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原因在于,新媒体的开放性与动态性带来了“知识的解放”,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新媒体成为人类获取知识的必备桥梁和纽带.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知识传播不再是单纯地把知识由纸上搬到平台上,事实上,真正的变革在于个体参与.知识在个体的转发、评论、修改中,不断被创新,知识成了一个动态的再创造过程.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借助新媒体快速便捷的传播技术,不断上升为知识,并被传播、被补充、被修正,实现了知识交流、融合、创新,知识就成了不断流动不断完善的“活”的文化.

一、新媒体与知识的解放

纵观传播媒介发展的历史,媒介在人类知识的保存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知识最先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人类依靠口口相传,完成了知识与生活经验的传承.文字的出现是知识存储与传播的一次重大的革命,借助于文字,人类可以把知识记录在固定的载体上,这样就可以把知识信息带到远方,知识的传播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现代机器印刷术的发明,各种印刷体开始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并直接催生了现代媒体——报纸的出现,使得知识传播在空间上进一步得以拓展.不可否认,媒介在知识领域的传播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在传统媒体与人类关系中,传统媒体始终处于中心优势地位,掌握着发布信息的权力,整个传播的过程是一种单向、线性的传播,而受众则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主体性和能动性难以实现.即便是知识的传播大众化得到发展,但是由于传统媒体受资本和权力控制,知识为少数人所垄断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知识在主要依赖于纸质媒介存在的状况下,知识的存在是相对静止的,传播的速度较慢,所在空间也是封闭的,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要.

而新媒体构造了一种知识的全新传播关系.新媒体实现的重要跨越是“人对人”的交往,从传统的由点到面的单向传播阿模式,发展到点到点、多点对多点等自由的传播方式,被称之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媒体这种新的传播关系,也导致了全新的知识传播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下,人和媒体之间的关系、人和知识的关系实现了改变.人既可以是知识的受体,也可以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传播主体由精英转向社会大众.过去那种知识“传—受”稳定的单向度的传播情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一种“传中有受、受中有传、边传边受”多向度的传播情境.①新媒体使得知识的传播者也变成了接受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两种身份在新媒体环境中“合二为一”,知识的传播和分享变得“触手可及”,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深.

这一新型的传播关系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知识的解放.(1)更加广阔的知识地图.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特征,使得知识和信息具有海量性特征,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平台获取知识等.(2)更大的传播空间.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无穷的空间,突破了知识流动的时空限制.(3)知识获取更为便捷.新媒体创造了许多新的存在形式,实现知识的数字化,为知识打造了一个共享的空间,使得知识的快速传播成为可能,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更为便利.(4)个性化精准化传播,为用户提供更为及时、便捷的精准化的信息,社会由“人找知识”到了“知识”时代.知识的解放使得知识与人、知识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为知识社会化、知识的创新与再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新媒体与知识的社会化

知识的数字化并不是为了储存,更重要的是传播,经过“社会化”的过程普惠大众,提高整个社会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互联网为知识打造了一个极大的共享空间,新媒体创造了许多形式来实现知识的数字化,知识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人类获取知识越来越便利.随着大量的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以及相关学术网站和各种知识平台的不断涌现,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有用的资料.并且,知识的数字化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近20年来,我国有计划地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探索,各个地方也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项目,探索出不同的模式.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登录互联网,查询并获取公共知识及文化资讯,查阅或借阅图书等.另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随时在互联网中瞬间获取知识,常用的搜索引擎有谷歌、百度、360搜索等.新媒体还导致了学习的革命,那就是网络教育的兴起.国内涌现出众多在线教育平台,如:百度传课、多贝网、好知网、几分钟网、第九课堂等,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核心在于知识的共享,凭借优质内容与高频互动的特点,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学习方式.新媒体在知识传播中快速、便捷、成本低廉,这都是以往媒体所不具有的,它大大促进了知识的流动与社会化.

新媒体对知识社会化的促进,更重要的因素还在于大众的参与.新媒体引发的交往革命,对知识传播最重要的变革,是对个体的再发现.这主要表现为,任何人都可以借助新媒体,从事知识的传播.新媒体极大地拓展了广大公众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参与性.比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互动百科都是自由的知识传播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另外,还涌现出了各种知识社区、知识问答平台,比较著名的有:知乎、果壳网、豆瓣、百度知道及爱问等.在“知乎”问答平台中,各行各业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大量的行业精英都在上面分享着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在“豆瓣读书”社区,用户可以分享读书心得,撰写评论,推荐书目;“百度知道”和新浪爱问则是一种互动式知识问答平台.新媒体为知识发布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而这种多样化的平台在个体作用下,又被融合在一起,知识还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及社区进行自由快速流动.

知识的社会化过程,其实也是知识的内化过程,它能够影响并塑造人的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而形成人的精神气质及文化素养,并且,这种社会化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人们在不同的知识平台和知识社区中分享彼此的知识,对于个体价值与观念也起着补充与校正的作用,促进自我的形成与完善.这方面,符号互动论对意义及自我的产生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介:“自我是某种不断发展的东西;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在社会经验过程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也就是说,它在既定的个体那里是作为它与这种作为整体的过程,以及与这种过程所包含的其他个体的关系的结果而发展的.”[1]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即为“化人”,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知识社会化的过程,既是一种文化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能动性、有机性、创新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新媒体与日常生活的知识化

人类的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实践,即人的日常生活与知识的产生密不可分.在中国传统的知识论里,一直强调知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如:儒家的心性知识论,强调知识获取要有生命的感悟和体验,才能“知人”“知天命”“知礼”“知仁”等.而在现代西方知识论研究中,则特别明显地表现出了形而上学的特征,即过于偏重研究知识的本质及知识成为可能的条件,忽视知识获得过程的分析.知识获得过程的一个重要来源就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现代西方知识论大大忽视了人的生存经验、实践智慧与实践的知识.20世纪中叶兴起的以波兰尼为代表的隐性知识论,则引发了人类对于实践知识的重视.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2]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按照波兰尼的说法,隐性知识存在于做“某事的行动中”,在本质上是源于日常生活的实践,它是人类对于生活的理解力、感悟力.这样一种生活的经验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以直接作用于生活,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与知识的创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更大.从这方面来讲,隐性知识优先于显性知识.事实上,在当代西方哲学中,无论是强调“语言游戏”嵌入“生活形式”的维特根斯坦,还是倡导“以言行事”的奥斯丁;无论是提出“生活世界”概念的晚年胡塞尔,还是为了交往行动的有效性而创立“普遍语用学”的哈贝马斯;无论是创建知识社会学的舍勒、曼海姆,还是倡导“当下上手的”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主义,其共同的理论旨趣都是把知识奠基于人类的生存实践活动之上.[3]而为知识寻求形而上学根据之类的努力,则被斥为无意义的东西.如此看来,隐性知识越来越得到人类的重视.然而,由于隐性知识源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体验,人们囿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在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时代,很难将这种知识传递出去.

而新媒体的出现,则大大促进了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新媒体掀起了人类交往的革命,人类可以足不出户实现“人对人”的交往.这种人类向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回归,为精神交往、观念自由流动清除了障碍,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于知识的产生具有关键性作用.在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中,人被赋予更多的主体性,人人都可以成为知识的提供者和创造者.人们在交往中赋予日常生活新的“意义”,并在互动中进行传播及诠释,达成共识,转化为“外显知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现已成为人不离手的“上网神器”,正是通过这种“口袋化”的媒体,人们可以便捷地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人们可以在各种知识平台、知识社区分享自己的知识,实现日常生活知识的社会化,也可以在人们各自的群与圈里探讨自己的生活,演示自己生命的价值,创造符号与意义.这种知识的分享可以是文字的,通过文字聊天、转发、评论等;也可以是图片(照片)的,随着现代技术(美图秀秀、百度美拍)的发展,人们通过在朋友圈晒美食、晒购物、晒亲情、晒旅游等展示自己的生活,吸引别人来点赞、评论;还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呈现,随着花椒及映客这些直播网站大量涌现,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民直播”的时代,人们还以视频方式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智慧呈现给大众.而且,这种日常生活知识的传播并没有终点,它还将被复制、评论、再生产、再创造,如此,整个社会的知识创新能力被大大激活.

社会生活知识化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创新.新媒体不但实现了知识的社会化,即那些被描述为知识的显性知识的社会化,重要的还在于实现了隐性知识的社会化.知识不再是外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僵化存在,也不只是供少数知识精英拥有的理性化身,知识成为一种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类新的生存体验不断被注入,知识在传递与分享中也不断被完善和丰富.以新媒体为标志的信息社会的核心要求就是“信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皆有可能成为知识,每个人都参与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日常生活的知识化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新媒体知识传播的互动化、情景化,赋予了人类生存实践新的文化意义及文化内涵,如创新了各种语言符号、图片、声音.而生活世界在新媒体的激荡下,也不再是一个客观的实在,而是承载了主观意义.这样看来,日常生活世界也成了一个文化的世界,正是在知识的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新的知识、文化符号、价值观念、文化产品得以产生.

四、新媒体知识传播与社会的“共振”

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知识的社会化,而知识的社会化需要借助于媒介.

上述分析表明,新媒体知识传播的革命带来了知识的解放,这种知识的解放不仅表现在知识的快速社会化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新媒体激活了社会日常生活的知识.新媒体把人类生存实践、生存经验、生存智慧这些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并迅速传播.这样,知识与社会的关系就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传统媒体知识传播的社会化过程中,社会一直是被动的施为过程,而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的“个体”,则是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被淹没其中.而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在知识的产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舍勒就曾指出,“所有知识,尤其是关于同一些对象的一般知识,都以某种方式决定社会——就其可能具有的所有方面而言——的本性”;“反过来说,所有知识也是由这个社会及其特有的结构共同决定的”[4].另一位著名的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社会性因素,即所谓的“存在因素”或“超理论因素”,制约着人的认识方式,不同的社会环境的人产生不同的思想.马克思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在新媒体时代,社会的被动地位得以改变,新媒体赋权赋能于个体,使社会作为知识产生母体,其有机性和能动性得以彰显.

进一步分析,新媒体还带来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新媒体的本质是深度的连接、深度的交往,它构成了一个“关系的社会”.人与人的联系性大大增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结构.这种新型社会不单指网络社会,即以数字信息关系为纽带,通过数字化的信息交往与互动而结合形成的人类共同体.它还指在现实社会中,一种世界普遍交往的社会结构.新媒体引起的人类交往的革命,使原来的社会结构壁垒被打破,中心化的组织被逐渐瓦解,大大加速了社会网络化的形成.这种网络社会是去中心化的,人们在平等交往的基础上,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及共同的利益,构建不同的社群.常见的社群有: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自建APP等.这些不同的社群高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就关注的共同话题交换意见,达成共识.于是,在这些社群里就有着共同的认知基础,具备了知识生产的共同语境,这对于知识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曼海姆就曾经认为:“知识从一开始就是群体生活的协作过程,在此进程中每一个人都在共同命运、共同活动和克服共同困难的框架之内表达自己的知识.”[5]并且,在社群中人的多种身份可以不断被置换,形成不同的“群”与“圈”,类似于马克思所谓的自由人联合体.这些由各种虚拟的社群所构成的社会相对于以前的社会,具有非常显著的独特性,社会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处于不断交往不断重构的过程,它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

这样的一种动态的新型的社会结构,大大促进了知识与社会的互动.新媒体促使了人类普遍的交往,正是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知识产生的心灵机制,人们在共同体彼此分享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相对稳定的符号和意义,实现知识的创新.这不仅是实现了“知识的社会化”,还实现了“社会生活的知识化”.知识的共享与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促进了个人知识结构的变化;而个人知识储备的扩展又提高了人的认知能力,促使日常生活的经验升华为新的知识;接下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又反馈给社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也处于不断的转化之中,如此,知识生生不息,创新不止.因此,新媒体的知识传播不再是一种单向的运动,而是双向的流动.在此过程中,知识本身也发生了变化,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刻处于再创新再传播的过程.与此同时,在个体的参与下,“社会”也不再是超越主观的客观实在,而是主观不断参与建构的互动过程.因此,知识与社会之间不再是单向的决定关系,而是相互建构的辩证关系,通过不同的知识交流平台,使大众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相互连结、彼此分享,在联系中产生创新,在联系中产生共识,形成人类生活共同体.于是,知识与社会产生了一种“共振”现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知识与社会共振的结果,使社会也在朝向一种“知识型”方向发展,在知识的润泽下,不断趋于完善并产生新的知识.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或者称为一种新媒体文化的世界.在这种新世界里,人的精神得以激活,人人皆是知识的分享者,人人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人是知识的主体,人又是文化的目的.新媒体使每个人的存在意义化,“我”就是存在,存在就有意义.这样,知识不再疏离人类的日常生活,也不再属于精英阶层.

五、结语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唯有求知,才能使人的自我意识得以提高,并继续追求一种求真向上的精神状态,进而朝向更为自在自为的生存状态迈进.正是人类这种求知的本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促进了人类文化发展.新媒体知识传播使个体的主体性得以凸显,实现文化与个体生活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它使每个人都参与、创造、生产新的知识文化成为可能.因此,新媒体知识传播使文化运转了起来,再生产再传播,生生不息,活力四射.这是一场新的文化运动,它正不可逆转地改变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变革.

(本文是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论坛:“数字知识传播与国家文化创新”的参会论文,本文在会议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并从谢新洲教授及孙少晶教授的演讲中获得一些启发,在此表示感谢.)

注 释:

①谢新洲教授主题演讲:《社会化、融合化与多元化——新媒体环境下知识传播的新特点与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64.

[2]Michael Polanyi.The Study of Ma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

s,1958,p.12.

[3]俞吾金.从传统知识论到生存实践论[J].文史哲,2004(2).

[4]马克斯·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M].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58—59.

[5]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9.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研究员)

编校:赵 亮

括而言之,该文是关于知识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知识化新媒体和数字知识和社会化相关知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托多罗夫的反神话《日常生活颂歌》读后
托多罗夫1939年出生,早期从事结构主义诗学研究,精通俄国形式主义 1993年日常生活颂歌——论十七世纪荷兰绘画问世时,他54岁 此书行文相当放松,画面分析张弛有致,展现出作家.

主持人语:轻和重文丛之《日常生活颂歌》
托多罗夫(Tzvetan Todorov,1939-2017年)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文论家、思想家之一,他出生在保加利亚,自1963年起定居法国,1969年首创叙事学的概念,于2017年2月仙逝 托.

作家日常生活意义
【摘 要】20世纪的哲学和历史学转向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 在对作家的研究中提倡回归到作家的日常生活世界,就是回到作家所处的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具体生活场景之中,在此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考察日常生活世界与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