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目录>材料浏览

事件方面论文范文集 跟《红海行动》: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相关论文范文集

主题:事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5

《红海行动》:真实事件改编电影,该文是事件类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跟《红海行动》和真实事件和改编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抄袭事件电影世界杂志电影文学期刊电影杂志

【摘 要】近年来中国电影荧幕上出现很多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这种独特的影视制作方式既把真实事件再次拉入人们的视野,引发人们的反思,又因其独特性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形象,特别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战争片,更能引起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本文从真实事件改编电影这一角度出发,探讨改编电影《红海行动》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红海行动》;改编电影;真实事件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7-0061-03

近年来,新闻事件、重大突发事件、社会热点等已成为中国电影重要的创作资源.虽然该类型电影在中国国内还未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成熟的类型片,但是依然阻挡不了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良好发展势头.纵观该类型电影,以真实著称,借助电影这样一种媒介,再现曾经的往事,通过艺术再创作对原始事件进行解读,反映社会状态,宣扬真善美痛斥假恶丑,从各个方面引发人们的深思.这些作品对于受众来说,因为改编自真实事件,所以能够产生真实切近的普遍共鸣,具有社会意义.中国在对真实事件进行改编的时候,受受众以及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往往更倾向于淡化主题的争议性,尽量避免对现实过于直白的描述和表达,选择多角度展现事实原貌,传递正能量,发挥电影的教化和主流价值观导向作用.电影创作者更多的选用多元化的叙事框架,站在大格局的国家叙事立场上进行故事解读,叙事视角更加宽广.本文以《红海行动》为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特点分析《红海行动》的艺术价值.

一、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特征分析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是根据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焦点性事件改编而来的电影的统称,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概念界定,在中国国内还并未发展成为一种特定的类型片.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其故事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以真实事件为蓝本,掺杂了很多虚构元素,例如事件发生进展的细节描写,事件中人物的行为、心理等.这些虚构元素受制于真实事件,不能脱离真实事件本身胡编乱造.事件的起因、概貌、走向、结局等,一般不虚构,改编电影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真实事件的改编与想象,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反思和批判社会现实.

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以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精神为出发点,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梦.中国电影创作者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等,创作视野比较宏大,通常是站在全人类的视角下设计故事情节,虽然看重“戏剧性潜力”,但在改编中尽量淡化争议性,不刻意展现事件本身蕴含的戏剧性、冲突性.在叙事手法上,中国改编电影创作者力求还原真实事件原貌,以白描的方式塑造人物和设计情节.在叙事立场上,中国影片更多地从国家立场出发,以国家的形象作为影片的发声者,符合中国国内电影受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尖锐的冲突有很多并不符合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观众的审美期待,因此中国电影在改编的过程中,选择淡化冲突,以恢弘的叙事方法进行价值引导,传递正能量,发挥影片的社会教化功能.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显著特点是真实.以社会现实、黑暗面作为创作素材来供观众品评,通过艺术的手段对真实事件进行再创作和解读,从而引起人们的反思.该类型影片现实敏感性强,社会责任感强,是国家叙述的最强音,承担了电影理应承载的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现实题材电影直面社会现实的精神,带动观众理性面对和思考现实问题,体现着创作者尊重真实事件的现实主义精神.

二、《红海行动》中的主流意识形态

(一)基于事实基础的情节加工.《红海行动》是林超贤导演的2018年贺岁档电影作品,根据“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故事原型“也门撤侨”事件发生在2015年3月29日.当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护卫舰临沂舰停靠在也门港口亚丁湾,准备撤离中国公民.3月30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护卫舰潍坊舰载着449名中国公民平安撤离也门西部荷台达港.至此,需要撤出的571名中国公民已全部安全撤离也门.电影《红海行动》以此次事件为背景,创作了“摩洛哥撤侨”事件,讲述中国军人海外武装撤侨,保护中国侨民利益的故事,是一部集动作、剧情、战争为一体的影片.

该影片不以个体为主人公,而是以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这样一个群体为主人公,体现影片的独特之处.影片以蛟龙突击队奉命执行撤侨任务为主线,其间穿插反恐、解救其他国家公民,中国军舰为蛟龙突击队保驾护航等辅线.故事开篇蛟龙突击队在亚丁湾解救被海盗劫持的中国货轮“广东号”,激烈的打斗,凶险的海盗追击等镜头,这些均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做了细节和情节的艺术处理.随后讲述了在伊维亚共和国内战中解救困在工厂中的中国同胞,人质营中解救邓梅,以及与恐怖分子抢夺脏弹原料黄饼的惊险故事.在抢夺黄饼、解决脏弹危机的反恐行动中,此时8人小组已经2死2伤,剩下4名队员,即使在如此险峻的条件下也阻挡不了中国海军参与反恐行动、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全人类利益的斗争,彰显了中国“人类共同命运体”的理念以及切实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力.

在事实基础上的情节加工,使得电影故事真实生动,人物形象饱满鲜活.战争中的激烈打斗,战争的残酷无情,恐怖分子的惨无人道等现实通过电影制作的艺术手段展示在大屏幕上,让生活在和平稳定的中国居民能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战争的残酷,反思现在的生活,居安思危.《红海行动》惊心动魄的撤侨行动展现了中国政府护卫国民的实力和速度,让荧幕前的观众热血沸腾.片中的摩洛哥撤侨是对也门撤侨行动的艺术再现,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祖国国力的强盛和对国民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影片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此次事件,展现了英勇无畏、有勇有谋、充满人文情怀的海军形象.因电影《红海行动》的成功使得“也门撤侨”事件再次受到关注,中国人民在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盛实力,感叹国内的安稳与和平的同时,也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艺术创作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蛟龙突击队队员分别是队长杨锐,副队长兼爆破手徐宏,狙击手罗星和顾顺、观察员李懂、通讯兵庄羽、医护兵陆琛、机佟莉和张天德.在进行人物刻画的时候,影片中没有突出队长杨锐这一个人英雄,蛟龙突击队的每个成员都是英雄.

队长杨锐冷静稳重,责任心强,他严格执行上级命令甚至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为稳定军心,他独自抗压,向队员们隐瞒罗星的伤情,在没有得到上级许可的情况下,决定救出全部人质,体现了他的爱心、善良以及人道主义.副队长徐宏有着高超的拆弹技术,遇事冷静,在队员不自信的时候能够鼓舞士气,在队长决定救出所有的人质时,冷静分析战局,出谋划策,人物形象丰富饱满.狙击手罗星虽然仅出场几分钟,但是他勇敢无畏,一身正气,两次追击海盗誓要将其捉拿归案,坚决打击犯罪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狙击手顾顺自信,技术高超,在激战中不畏生死,具有人道主义情怀,但是他有些吊儿郎当,有些看不起李懂,而正是这些人性的弱点使他的形象丰满、独特.观察员李懂是两个狙击手的得力助手,他在影片中的形象并不完美,心态不好,抗压能力较差.但是在战火的考验中,在队友的鼓励和肯定下,李懂克服自身弱点,完成了使命,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英雄.医疗兵陆琛既要参加战斗,又要医治伤员和自救,这样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也有可爱有趣的一面,偷吃队友糖果,被发现后又耍赖不认账这一充满童趣的动作,将人物生动饱满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机佟莉和张天德的形象通过战火中两人感情的描写得到刻画.他们之间的感情在初期浮现后很快被战争情节淹没,当观众即将淡忘这份感情的时候,导演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细节——邓梅扔给佟莉的防弹衣上有佟莉和石头被折成心形的照片.这样一个小细节,使机之间的爱情在残酷的战火中再次得到体现,最后石头牺牲时佟莉绝望地哭喊,提醒观众,这些英雄与大家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机的爱情于战火中异常闪亮和温暖.通讯兵庄羽虽然是蛟龙突击队队员,经过了严格残酷的训练,应该是一名勇敢无畏的军人,但是当他看到车里被炸的支离破碎、血肉模糊、挣扎蠕动的尸体时,他也会被战争的残酷吓到,会害怕和不自信,认为自己不配当一名蛟龙突击队的队员,这是真实的人性体现.最后在与反叛军殊死搏斗时,庄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不忘自己的使命,恢复了通讯设备,对整个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使得庄羽的形象鲜活和真实.

正是由于这样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性格刻画,蛟龙突击队的每个成员都有了独特的个性和清晰的定位,展现了独特的英雄主义.影片中刻画的人性的弱点,不完美的人物形象,让观众看到了真实、有血有肉的中国海军形象.他们是军人,是国家的守护者,是保护人民的矛和盾,但同时他们也是一个普通的人类,会受伤,会牺牲,需要关怀和成长.但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选择强大,选择在战火中成长,克服压力,战胜自我,选择用自己的牺牲和奉献为祖国的国泰民安保驾护航.

(三)充满人文情怀的影视艺术创作.以现实事件为创作背景,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进行电影艺术创作,《红海行动》体现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等主流价值观,符合中国内地电影的主旋律.根据真实事件“也门撤侨”改编,《红海行动》重点呈现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前往非洲北部伊维亚共和国解救同胞的艰辛过程.中国军人的爱国主义在荧幕上具体化为一次拯救同胞的行动.影片中爱国主义的表现分为三个层次,随着剧情的发展,其内涵得到逐渐深化和拓展.第一层次是电影开场蛟龙突击队打击海盗、解救中国商船以及初到伊维亚共和国时潜入工厂对大批同胞的解救,该层次解救对象是群体,是对集体同胞的解救,是一种常规的爱国主义.第二层次是前往人质营解救同胞邓梅以及其他国家的人质,这是对个体同胞的解救,蛟龙突击队开始时所执行的任务是解救邓梅一个人,解救对象由第一层次的群体变为个体.一个8人的小分队去营救一位普通中国公民,影片以这种表现,凸显了国家对生命个体的关怀,对每位同胞个体生命的尊重,大国姿态,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同胞.同时在记者夏楠的推动下,蛟龙突击队决定救下所有人质,这体现了深厚的人文价值、人道主义,更是一个大国该有的姿态.《红海行动》的爱国主义表现也因此被赋予了人文的高度.第三层次为四位蛟龙突击队成员与恐怖分子作斗争,抢夺黄饼,化解世界危机.在这一层次中,影片把蛟龙突击队以解救我国侨民为任务的行动,升级到反恐、反战争和拯救人类的高度,爱国主义也达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

在《红海行动》中,英雄主义不仅通过个体体现,更是通过中国特色的群体英雄来呈现.无论是在解救“广东号”商船与海盗战斗时,还是在解救人质与伊维亚共和国叛军交战时,抑或是与恐怖分子抢夺黄饼的时候,蛟龙突击队每个成员都是全力以赴,不惧生死,勇往直前,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中国公民的权益.成员之间各司其职,协同作战,配合完美,同生共死,组成了一个高度职业化的团队,既体现了英雄主义又体现了集体主义.在与伊维亚共和国政府军并肩作战时,尽管知道是汽车炸弹,拆弹手还是把被胁迫装上炸弹的人质救了下来;在无人机被毁坏无法和上级取得联系的时候,队长杨锐决定同时营救被挟持作为人质的其他国家的人民.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军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更是体现了中国海军的人道主义、人文情怀.《红海行动》以保护中国公民权益为叙事动力,以解救中国侨民和恐怖势力作斗争展开线索,展现了中国军人保家卫国,为国捐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铁骨铮铮、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

三、结语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已经成为我国电影创作中的重要部分,一方面揭露了社会现实,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我国的电影类型和电影的文化内涵,促进我国电影的发展.《红海行动》明确地传递出了强烈的国家意识,表明了坚决捍卫中国公民海外利益的立场.在思想价值方面,高度契合当下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用电影媒体满足了国人的社会心理和精神诉求.在“也门撤侨”事件过去3年后,以这种方式纪念中国海军保家卫国的英勇行为,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中国的大国形象,增强了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传递出了中国向往世界和平,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梦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汪萌.“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研究[J].电影文学,2016.

[2]赵卫防.《红海行动》:主流价值观表达的新拓展[J].当代电影,2018.

[3]李楠.动作军事电影成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探究[J].戏剧之家,2018.

[4]彭涛.中韩真实事件电影之改编观念比较[J].当代电影,2016.

[5]胥思名.中韩两国对真实事件的电影改编理念[J].电影文学,2016.

[6]詹庆生.《红海行动》:打造中国的大格局战争片——林超贤访谈[J].电影艺术,2018.

[7]陈琳静.《湄公河行动》:根据真实事件进行的艺术创作[J].当代电视,2017.

括而言之:这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红海行动》和真实事件和改编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事件本科毕业论文事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空间跨越和主流电影重构论《红海行动》的三重
电影红海行动据真实事件改编,展现了海军蛟龙突击队的一次营救行动 电影在叙述战争残酷的同时,试图叙述了中国在复杂的国际事件中如何自处 红海行动的节奏紧凑,各种战争场面令人应接不暇 尽管文戏部分与故事情节.

《红海行动》:重构世界史的冲动和失败
内容提要 在“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国产主旋律电影红海行动成为了2018年春节贺岁档的票房冠军 它通过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强强联合,建构了以工业主义和专业.

看《红海行动》探访蛟龙突击队
文 李静涛 吕 鸿 陈 昊春节期间火爆的电影红海行动,取材自真实的“也门撤侨”事件 而影片中深入虎穴解救人质的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并非虚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