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目录>材料浏览

关于影像传播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与影像传播中元语言的冲突和个体身份的困惑试以符号学分析《HELLO!树先生》的树先生形象方面论文范例

主题:影像传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3

影像传播中元语言的冲突和个体身份的困惑试以符号学分析《HELLO!树先生》的树先生形象,本文是影像传播方面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跟符号学和HELLO!树先生和《HELLO!树先生》相关论文范例.

影像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影像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影像技术杂志语言教学和杂志影像论文医学影像技术论文

【摘 要】电影《Hello!树先生》以现实主义加超现实主义的镜像语言编码,塑造了一个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人物符号——“树先生”,“树先生”形象充分体现了现实客体空间与理想主观空间的意义.本文试从符号学的视角,以元语言的冲突与个体身份困惑两个维度来具体分析电影中“树先生”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符号学;元语言冲突;个体身份困惑;《Hello!树先生》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079-02

作为一部小成本的独立电影,《Hello!树先生》获得了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海参崴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与最佳导演奖等荣誉.细看本片,我们会发现,导演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融合了超现实主义的影像言说,并带有一定程度的黑色幽默与荒诞色彩,最终这些内涵丰富的电影符码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符号——“树先生”.

“树先生”这一人物形象内蕴着多层所指意义.“树先生”身为农民,却穿着西装、戴着眼镜;家中有闲置土地,却当着工人,意指着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农村的间隙与缝补.此外,“树先生”的形象更体现在对其客观现实空间与主观理想空间的彼此观照上.“树先生”能指着作为社会底层边缘人物的个体存在,所指着渴望超越、渴望被尊重与被需要的主观意念.

电影《Hello!树先生》正是通过对“树先生”的形象塑造,向我们展示了影像符号元语言的冲突(“树先生”现实世界元语言与理想世界元语言的冲突),以及“树先生”个体身份的困惑(个体身份的焦虑——个体身份的找寻——个体身份的超越)两个维度的阐释意义.本文主要以符号学为理论指导,分析“树先生”的符号内蕴意义.

一、元语言的冲突——现实世界元语言与理想世界元语言的冲突

“什么是元语言?元语言是文本完成意义表达的关键.阐述行为主体运用不同元语言,会得出不同的意义或理解.元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文本本身的自携元语言’‘社会文化的语境元语言’以及‘阐释主体的能力元语言’.”①“符号学所说的‘元语言’,主要指‘符码集合往往被称为元语言’,而‘符码’,主要指‘在符号系统中控制能指/所指关系的规则’.”②换言之,元语言主要指能使文本在阐释活动中显现意义的一套话语规则体系.

元语言的冲突在《Hello!树先生》中表现为“树先生”的现实生活与主观理想两套系统给他带来的困境.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分别有各自的元语言.现实生活中,“树先生”在看似被人尊重的表象下,过着潦倒被嘲笑的生活.影片中“树先生”迷茫无助的眼神与脏旧的西装外套无疑成为了“树先生”形象的符号象征,透过这些符号的能指表面,我们看到的是“树先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惨淡处境与窘迫状态.

与现实生活形成强烈对比,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树先生”的理想世界充分展现了“树先生”的主观愿景:此在的“树先生”成为了名副其实、受人尊敬的“先生”;死去的哥哥带着嫂子回来为他的婚礼助兴;离家的妻子重新归来,怀上了他的孩子.主观的理想世界流露出“树先生”意识中对现实人生的否定.

从现实人生到理想人生,这是“树先生”人生的一次超越.“树先生”这一人物符号在影片的叙事维度中表现为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受挫的小人物,最终走向了疯癫的故事.然而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审视“树先生”的人物形象,笔者以为,“树先生”实则为人的内心世界的物化、符号化.电影中的“树先生”一直游走于他的本真符号与非本真符号之间,在理想世界中,即“树先生”的主观意念,“树先生”扮演着成功人士的角色,这个符号是他的非本真符号;而现实生活中的“树先生”是一个失败者,这才是他的本真符号.从现实人生走向理想人生,“树先生”也历经了一次次阵痛.“树先生”的主观意愿是能活得有身份、活得有尊严,然而在现实人生中,他永远是毫无身份与尊严的真实符号的存在.

自己家的土地被抢占,“树先生”无奈忍气吞声;在朋友婚礼上帮忙,却惨遭嫌弃;帮兄弟小庄说话,同样被无视.最后,“树先生”将自己的尊严与希望寄托于婚礼,期望着用一辆婚车来证明他作为男人的所有尊严,然而,最终愿望受阻,使得“树先生”的心理防线顷刻倒塌,这其实注定了他将从其本真走向非本真.

现实世界的窘迫促使了“树先生”对其非本真状态由外而内的逐渐认同.“非本真符号已经逐渐向真实符号转变,或者说外在符号逐渐转变成内在符号.”③于是“树先生”的现实生活与主观理想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其符号主体的尴尬最终由“树先生”的非本真符号性存在取代了本真性符号存在,“树先生”在村口的大树之上终于获得了“符号”的胜利.

二、“树先生”符号——个体身份的困惑

(一)个体身份的焦虑——“树先生”与其父者符号

影片中的“树先生”在由本真状态走向非本真状态中,始终萦绕其身的便是他的父亲形象.这一父者形象在传统文化与工业文明的博弈中,直接导致了“树先生”对自我个体身份的焦虑.

影片伊始,“树先生”的内心独白告知我们其父亲与哥哥的死,然而“父亲”的形象一直作为一种缺席的在场,萦绕着“树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父亲”这一象征意味的符号存在,导致“树先生”一直活在对自我身份的困惑之中.而“父亲”在影片中所指着传统文化与威严的父权,父者符号与“树先生”的符号并置,意指着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间的巨大矛盾.

电影的开始阶段,“树先生”的母亲在给其父兄烧纸的同时,对“树先生”说:“二猪的工厂把咱家的地都占了,你也不去说说.”语罢,“树先生”独自望向自家的土地,这时田地上的篝火与背影是“树先生”第一次看到其父亲.同样,当“树先生”到长春投奔发小时,他在教室拿着粉笔的瞬间,再次看到了其父亲.这两次父者形象的出现,实际上指涉着“树先生”对传统农耕生活的复杂感情,土地象征着自身的文化渊源,而现实的生活早已远离了土地,“父亲”形象的出现,凸显了“树先生”的无意识心理对传统文化与工业文明的矛盾认知,以及对自我农民或工人身份的焦虑与困惑.

(二)个体身份的找寻——“手”的意象

1.手——作为能指与所指的意象.手,是“树先生”的缩影.作为“树先生”象征的手,不可避免地带有符号性的能指与所指意义.“手”的能指为“树先生”身体的一部分,是其自身的客观存在物;而其所指,是“树先生”对自我身份的找寻,对自我价值与尊严的找寻.因此,在影片中,“树先生”的手总是试图抓住些什么,“手”的姿态总是被摄影机无形放大.“手”陪同着“树先生”一路找寻自我的身份认同,以及他人的尊重与需要,更是在寻找着“树先生”理想的非本真与现实本真的同一.“手”无疑是“树先生”自我个体身份寻找的先行者.

2.手——作为符号的涵指系统.在“树先生”的寻找历程中,“手”作为“树先生”的象征符号,被赋予了三个不同的含义.“巴尔特通过分析意指过程的两个系统——表达平面(E)和内容平面(C)——建立对直指与涵指的论述.表达平面就是‘能指’,内容平面就是‘所指’,而意指由于是两者的过程和关系,用R来表达.ERC构成了第一个意指系统,如果第一个系统变成了第二个系统的能指,则(ERC)RC构成一个涵指平面,因此,‘一个被涵指的系统是一个其表达面本身由一意指系统构成的系统’.”④

电影《Hello!树先生》中,“树先生”的手每次出场都是张开的,似乎想要握住什么,却又显得力不从心.影片中“树先生”的手有三次重要的握住镜头.第一次是在医院,当“树先生”因公受伤的眼睛快好之时,车间主任向他要回工厂车间的钥匙,失落的“树先生”握住了护士萍萍的手.第二次是在高朋的婚礼上,“树先生”屈辱地给二猪下跪认错后握住了陈艺馨的手.第三次是当“树先生”逐渐走向了理想中的自己,非本真的自己时,握住了怀孕的妻子的手.“手”的三次出现,展现了“树先生”心路历程的三个发展阶段,带着不同的内涵意义.

“树先生”不断找寻理想中的主体身份,当他在现实生活中试图用力握住自我价值与生命尊严时,却发现这些能够证明自我身份的象征符号离自己越来越远,于是,“树先生”用自己强大的主观意念“握住”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感.

(三)个体身份的超越——“树先生”与树

“树先生”的结局可以说是对自我生命的超越,“树”已然成为了“树先生”的精神支柱.“树”这一符号成为了“树先生”超越此在的意指象征,影片中无数次出现“树先生”在树上蹲坐的镜头,这一镜像表征着“树先生”对现实世界的排斥与惧怕,“树”如同母体的子宫,为“树先生”提供了安全的理想世界和环境.

影片的最后,在一片殷红的画面镜头下,“树先生”抚摸着树,在画面中两者合为一体.“树”更是所指着“树先生”的主观空间,是“树先生”主观意念的物化,与树为伴的“树先生”,在现实的挫败中找到了通向理想自我的路径,并走向了非本真自我的道路,且逐步使非本真的自我本真化,由此,“树先生”在常人的眼中最终成为了疯子,然而在“树先生”的自我世界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树先生”走向了对自我身份的超越.

三、结语

从符号学的视角观照“树先生”形象,可以看出,“树先生”的形象既是其现实人生与理想人生,即现实与理想的元语言话语冲突,也是“树先生”在追寻自我个体身份认同中的现实与理想符号的矛盾.所以,“树先生”身上带有着普世性的冲突——现实与理想的间离,在此,笔者不愿讨论“树先生”是否是城市化造成的个体牺牲者的代表,或者说在现实与理想的缝隙间,“树先生”注定是一场悲剧.

存在的即为合理的,从“树先生”的内心来说,他作为一类人群的象征符号,实现了由“自为的存在”走向“自在的存在”,在自我的世界里幸福着.

注释:

①赵毅衡,陆正兰.元语言冲突与阐释漩涡[J].文艺研究,2009(3).

②赵毅衡.文学符号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

③颜小芳.当代华语电影传播中的元语言冲突与个体生存困境[J].短篇小说,2012(2).

④(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韩杰,郝建,李迅,游飞,刘琨.Hello!树先生[J].当代电影,2011(12).

该文总结,本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影像传播本科影像传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符号学和HELLO!树先生和《HELLO!树先生》方面论文范文.

微信传播中文字语言应用的破碎和缝合
刘敏【摘要】正如蒸汽机的发明宣告着工业时代的到来,20世纪十年代后,随着电脑技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各种网络社交媒体的接连登场,既是对传统社会交流方式的反叛,也是对.

艺术普与活动中语言传播策略以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为例
摘要笔者作为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活动经典艺术讲堂的专职主持人,2年主持200多场,与各个表演艺术领域的艺术家近距离的基础交流和合作 本文将以经典艺术讲堂为例,主要探讨艺术普及活动中语言传播策略 本文将从.

戏曲电影影像美学论电影语言在戏曲电影中的虚实艺术表现
【摘要】戏曲电影是以中国传统艺术戏曲为表现对象,以影像为手段,形成中国电影中一个特殊的类型 从影像仅仅作为纪录工具的戏曲纪录片到影像作为戏曲电影中创作的元素,戏曲电影与中国电影一起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