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提纲>材料浏览

关于中国历史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与孔子观史:中国历史百世可知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中国历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5

孔子观史:中国历史百世可知,本文是关于中国历史相关论文范文素材跟孔子和中国历史和孔子观史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中国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如何写历史论文

文/佚名

章太炎云: “孔子删定六经,与太史公、班孟坚辈初无高下,其书既为记事之书,其学惟为客观之学.” ·提到孔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儒家学说、人伦、礼仪制度,读 《论语》也是为了更深一步去领会怎样做人处世.我今天则想讲讲孔子的历史观,让大家了解一下孔子少有人知的一面.

中国古代有“一个人”和“一本书”引起了世界极大的兴趣.这个人是指孔子,这本书则是指 《老子》.《老子》这本书,经常有西方的译本出现,过几年就有一本.这个“道”字不知有多少种译法,想方设法要把它译出来,但是都译得不准确.因为 《老子》说过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就是译不好,所以就很奇妙.孔子则是中国的大圣人,大家认为他的思想可以跟耶稣比、跟释迦牟尼相提并论.《论语》 里的内容我们都可以听懂,教导好像不是很高深,但是都有道理,所以外国人也容易懂,就像《圣经》一样.相对而言,从印度传过来的佛经理解起来就比较麻烦一些,思想内容比较深一些.

不同文明,不同史观

埃及不要说公元前841年以前,再朝前一千年,他们也是一年一年有记载.我们没有那么细致的记录.而对于一件事的发生,印度人总想追问它的意义.至于这件事在哪一年发生,他们倒无所谓.

传媒上经常说埃及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这句话初看没有错,实际上是有问题的.现在的这个埃及已经不是五千年前的那个古国了.现在的埃及人跟五千年以前的文明没有关系,不是一回事.

五千年以前的那个埃及属于法老文明,后来被希腊罗马化了.为大家所熟知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Cleopatra VII),就是埃及罗马化的关键人物之一.再后来,埃及又伊斯兰化了.现在生活在埃及的那些人、当地博物馆所存的那些东西,都跟他们的祖先没什么关系.因此,准确地说来,埃及这块土地上有五千年的文明存在,这是没错的.但如果说埃及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就不够严谨.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华文明就表现得相当不同.

如果要“算”明确的纪年,中华文明比不上埃及文明,这是有证据的.你到埃及去看,人家几千年,不要说公元前841年以前,再朝前一千年,他们也是一年一年有记载,很了不起.但是我们没有那么细致的记录.中国做过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目的就是要研究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年代,想把它一年一年排出来,起码要把“武王伐纣”那一年排出来.那么,到现在为止,“武王伐纣”在哪一年还不能说已经完全确定了.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这是一项需要将天文、考古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的研究,需要理科、文科一起合作,要花很大功夫.目前的进展是能够把武王伐纣年代大致确定,到这个程度其实已经不错了.

虽然关于我们的历史,有些事情尚且不一定能够搞清楚,但从长远来说,我们要尽量把它搞清楚.再者,由于各种原因,具体到一时一地,历史的真相不一定能够全部弄清楚.比如文献的缺失、传播过程当中的流变、政治因素对于历史记录的影响等,都会影响历史记录的准确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前大都认为近代史、当代史肯定最清楚了,古代史才会模糊啊,其实未必.

中国人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喜欢历史.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但并不是每个民族都这样.比如我们的邻居印度,他们对历史就不大看重.他们很看重思维、擅长思辨,喜欢争鸣、喜欢逻辑.中国人是不大讲逻辑的,当然,先秦的时候也曾经有过逻辑的苗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因为中国人有个很大的偏好,就是极端崇尚“经世致用”.这本来是个好事,但一旦走到极端,就变成坏事了.中国人经常要问,“这个有什么用?”乍一听,这问得很有道理啊,但是这也有毛病,它导致了对于那些看上去或者感觉上没有什么用的东西,我们就不研究、不愿意做了.也因此,在中国,就没有产生类似几何学这样的学问,就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实际上,中国人之所以对历史很感兴趣,也是因为要“用”.

对历史的兴趣,是普遍存在于思想家的思想里的.然而,印度也有很多思想家,但他们不大讲历史.印度也有很长的历史,但像我们这样统一的国家在印度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几回.印度次大陆经常是一个个分裂的土邦或者小王国.有两次比较重要的统一时期是外族入侵的时候.例如在莫卧儿帝国时期,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人的到来大致统一了印度.后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来了,印度有了更大范围的统一.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全部起初都是在东印度公司治下,而不是在英国治下.但是,在印度的文化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对于一件事的发生,他们总想追问它的意义.至于这件事在哪一年发生,他们倒无所谓.在他们看来,一件事背后最要紧的,是它本身的道理.至于它是发生在五百年以前,还是一千年以前,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他们在讲历史的时候,经常讲起某某国王,但如果我们问“哪一年呢”,他们不知道.法显到印度去的时候写了一本《佛国记》,也就是 《法显传》.玄奘去的时候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记述了哪一年到了哪里,看到什么东西、碰到什么事情.印度古代史里最清楚就是这两段,所以来自中国的历史记载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中国历史记载对朝鲜、日本和越南也都很重要,中亚地区也受惠于中国的历史记载.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有重史的传统.这是我们的一个文化特点,也是一个宝贵的文化遗产.虽然我们上古的年代不能像埃及那样排得那么清楚,但我们对于具体的事情非常清楚.除了夏商周三代具体从哪一年开端不是很清楚,我们对于商以来的历史基本上是清楚的.尤其在甲骨文被发现以后, 《史记》里商朝先王、先公的名号跟甲骨文可以对照得起来,地下的文物跟地上的记载完全可以吻合.这两重证据证明了,中国人的历史感是非常强的.

乳子还是个大历史学家

孔子写这个《春秋》 当然是在著史,为什么偏偏强调它是“经”呢?因为, 《春秋》的意义主要在于褒贬.孟子说过,“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众所周知,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是位大历史学家,而且是一位对中华文明而言很重要的历史学家.孔子因治鲁史而写《春秋》.但其实, 《春秋》除了是一部编年史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在里面.那就是,寓褒贬之意于其中.所以,后世就将《春秋》归之于“经”,而不是“史”.

中国的正史里有六部附有“艺文志”或“经籍志”.它记载了在编纂该部断代史之前存在的所有图书典籍.比如《汉书·艺文志》里记载了《春秋》一书,但当时还没有历史类这样的分类法.当时历史类的

功能尚且附在“经”里头,还没有独立出来.到南北朝的时候,历史类书的地位提高了,才有独立意义上的历史著

作出来.到《隋书·经籍志》时,人们才算是把“四部分类法”正式利用了起来,才有了严格意义上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 那么,孔子写这个《春秋》当然是在著史,为什么偏偏强调它是“经”呢?因为, 《春秋》的意义在于褒贬.孟子说过,“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说的就是,之所以要写《春秋》,就是要让

乱臣贼子心里感到畏惧,不敢随便做坏事.中国人这个“笔”、这个汉字都是很厉害的.

比如,同样是表达“杀”的意思,汉字里除了“杀”还有“弑”,但两者有所区别.比如写“赵盾弑其君”.它讲晋灵公是个很糟糕的君主,整天不务正业,拿弹弓打人.这个弹弓打出去打到人,他很愉快;打不到人,他很丧气.臣子当然劝他不要这样,尤其赵盾就老是劝,于是晋灵公就烦了,派人去杀赵盾,没杀成.但再后来,真的有人杀了晋灵公.结果,写史书的人不说那个人“杀”了晋灵公,而写“赵盾弑其君”.

明明杀了晋灵公的不是赵盾,那位史家为何还这样写呢?他的理由是,“子(赵盾)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说,有人杀晋灵公的时候,你为了逃避责任就走人了;既然你还没有走出国门,到国境就停了下来,而且你“反不讨贼”,回来以后没有利用权力把杀晋灵公的人给抓起来,所以“非子而谁”,不是你弑君,是谁弑君?要是让外国人来看“赵盾弑其君”这五个字,肯定就认为是赵盾一刀把晋灵公给杀了,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就是“一字寓褒贬”.一个字背后,蕴含着对一个人、一件事的观点,这也揭示出在中国著史何以如此重要.

正因为中国人喜欢历史、注重著史,这使得我们的文明能够长久,使得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够知道我们过往的文明是如何发展而来的.我们的文明并非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但是只有我们的文明是世界上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这一点是最最了不得的,足以让我们骄傲.就算是曾经异族入侵了中国后,也没有把中国在文化上给亡了,他们只是做了统治者,而且这些统治者在进入中原以后,大都学习、继承了原来就存在于中国国土之上的文化.

历史的“变”与“不变”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制,再到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赋税制度,都是有“损”有“益”的.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演变就是这样一路走来,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孔子“百世可知”的观点

我们现在多半认为 《论语》是教人怎么处世的,但其实不是.《论语》里的内容非常丰富.在第二篇《为政》的倒数第二段,就有“百世可知”一语.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张问道:“十世可知也?”这句话问得很有意思.孔子回答:“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就是说,殷朝的制度、礼仪是从夏朝来的,所以它删减了哪一些、增加了哪一些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同样,“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所在的时代是春秋末期,他看到了春秋的乱,知道这个周朝总有一天也是要被代替的,于是又说,“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一百世是多少时间?在中国,“一世”是30年,一百世就是3000年.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他知道,自己眼前的这个社会跟前面的社会相比,只是略有损益而己,并没有太翻天覆地的变化.孔子的这样一个历史观,多少也能启发我们,怎么看中国的历史经数千年而没有中断的道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孔子看出来了中国历史的特点是“损益”.换言之,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把前面朝代的制度“一扫而光”.它一定是把前面朝代的制度接受一部分、改革一部分,然后形成自己的新制度.此后的朝代,差不多也是如此循环往复.孔子站在自己所处的时代,看出中国的历史基本上是由“损益”变迁而来的,于是他可以有把握地说“百世可知也”.然而,在西方学者看来,这样的一个历史脉络其实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的史学传统里面,若只是一个王朝替代另一个王朝,就意味着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所以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就说,中国是没有历史的,因为中国历史没有什么变化,从古到今都是如此.但其实,我们自己知道,它是有变化的.变化是什么?就是孔子所说的“损益”.这就是中国历史变迁的奥妙所在,很要紧.

研究历史地理的人都知道,行政区划、地方制度就是慢慢变化的,不会一下子变过来:由郡县制变成州、郡、县,以后变成州、县,变成路、府、州、县,省、府、州、县,省、地级市、市、县……人们不会完全突然重新地创造一个制度.它一定是在前面的制度上进行调整,变成现在的制度.集权在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过很多变化,犹如“钟摆”一般.到宋朝的时候,它就发展为高度的皇权专制的集权,无论是调动军队、开仓赈灾,还是要调拨钱款,都要皇帝亲自下令.到了明朝,朱元璋非常羡慕宋朝的这种制度,就在此基础上作了改进,搞了一个皇帝内阁制,六部直接向皇帝汇报,使政权牢牢控制在了皇帝手里.所以,这个“损益”就是这样来的:前一个朝代是怎么样的,毛病出在什么地方,那么后一个朝代就会对它进行调整、改进,让它变得更合适.中国的政治是如此,经济也是这样.从租庸调制到两税制,再到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赋税制度,都是有“损”有“益”的.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演变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的,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孔子“百世可知”的观点.

我曾写过一篇随笔《中国文化的变与不变》.这里面说到的“变”与“不变”,其实就是“损益”的意思.有损有益,就是变了,但这个“损益”是不断发生、逐步进行的.于是,在这个过程里,它就有变、有不变.在一些西方人的眼中,没有变化就没有历史.但事实上,如果变化太大,历史早就不是原来那个历史了.就拿诞生于尼罗河中下游的埃及文明来说,它的变化就非常大,因而早就变得面目全非.从今天来看,古埃及文明就是中断了,而我们中华文明就是有变、有不变.因为它从来没有全变,所以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当然,如果一个文明完全不变,也不行.为什么要有损有益?因为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如果真的一点都不损、不益,那么你这个制度也就没有了弹性,也就可能夭折.

孔子说过的很多话,至今仍有一定的意义,所以我们要读《论语》.不单是为了学习处世之道,里面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智慧.如果我们想要使自己聪明起来,当然还要读读包括《老子》、 《荀子》、《韩非子》、 《墨子》、 《管子》在内的诸子百家学说,中国文化最大的智慧都在里面.等把这些诸子百家读完了,你会感到有一些提高,而且感觉还要再读书.为什么呢?因为你会感到,两三千年前的人怎么那么聪明?!他们把我心里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有些恐怕比我们说得还要好一些.其实不单中国是这样,外国也一样.大家可能听说过“轴心时代”.世界上有大智慧的人都出现在那几百年间,西方、印度、中国概不例外.最聪明的大道理,那时候的古代人大都已经想到了.《金史》里有一句重要的话.“善吾师,恶亦吾师”.古人写史,其实就是为了让后来的统治者可以垂鉴资治.当然,除了这一点以外,历史还有惩恶劝善的功能.对一般人而言,读史会使人变得更聪明.

中国人最爱听历史故事,到现在简直是“历史热”了.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个特点,也是非常好的一个传统.但是我们的问题就是太注重“经世致用”,太强调这一点就会变成一个毛病,就可能以论代史,产生影射史学这样的东西.所以,若要读史书,就一定要多看几部,要尽量看原著,要对照着看,这样你才会得到接近历史真相的机会.追求百分之百的历史真相,应该说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接近历史真相是有可能的.尤其是那些跟人物的评论没有关系的典章制度,历史上的记载基本上是靠得住的.

章太炎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以求真,不在致用.用以济民,不在干禄.”对于历史的态度也应如此.研究历史首先是求真,而不是致用.当然历史天然有致用的一面,那也是用来服务人民,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

摘自《解放日报》2017-04-10

此文结束语:该文是关于孔子和中国历史和孔子观史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中国历史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中国历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镌刻在时光里的生命印记读《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
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去,肯定都有过自己最珍爱的物件 这种珍物也许并不贵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能够或多或少地唤起我们对旧时光的感念,想起曾经发生的或温馨、或苍凉、或感动的故事 谭盾的指挥棒、钱理群的鲁迅全.

古人衣衫百变史:顺天应时,阴阳调和
上古传说中把衣服的发明归功于黄帝 实际上,衣服的出现要早得多 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就发现了骨针,由此推断,1 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穿衣服了 那么,古代人究竟是如何穿衣的呢最流行薄如蝉翼的罗衫衫子,也.

田家炳:中国百校之父将慈善视为毕生事业
166所中学、90余所大学、40多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有这样一位老者,把自己总资产的80都用于慈善事业,在中国捐献了300多所学校,他就是田家炳 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