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材料浏览

管理研究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跟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网络舆情管理分析有关论文范例

主题:管理研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网络舆情管理分析,本文是管理研究相关论文范例和舆情和分析和管理相关论文范例.

管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管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科研管理杂志科研杂志医学科研论文护理科研论文

摘 要 以网络舆情为切入点,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N 研究所为样本,对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群体网络舆情的群体构成、表达媒体和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在危机意识、网络监管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研院所加强网络舆情控制和引导的对策,以期推动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管理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网络舆情;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5-0161-03

科研院所网络舆情特指与科研人员群体相关的、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对某些“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互联网的普及与纵深发展,使公众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网络表达意见、情绪和态度变得更加便捷和频繁,并使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也呈现常态化、扩大化和复杂化趋势[1].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数字技术带来新的信息环境,普通大众用博客、微博、论坛、网络社区、微信等传递与分享信息,其具有内容多样化、自主性强、业余性突出、传播效率高等特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手机网民规模发展迅速,手机网民规模发展迅速达到6.95亿,占比提升至95.1%[2].科研人员作为网络媒体的受众群体之一,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理性的独立思考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新的媒介和传播环境也对科研院所管理服务工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研究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和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科研院所科研群体网络舆情的构成特点

1.1 群体构成

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N 研究所(本文之后所有数据以及现状调查均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N 研究所为例,以下简称N 研究所)为例,截至2016年底,在职科研人员专业技术职务构成中高级职称占比21.05%,中级占比56%,初级占比17%,其中硕士及博士占比58.95%,本科占比24%,35 岁及以下人员占比53.68%,36 ~ 50 岁人员占比21.1%,55岁及以上人员占比10%.N 研究所科研人员群体呈现出职称结构上升空间大、学历结构高知化、年龄构成年轻化特点.

1.2 网络表达媒体及内容

网络舆情的一般表现途径包括:网络新闻,新闻跟帖,论坛帖文,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网终端,网上调查,网上签名,网络发起线下活动等[3].调查显示N 研究所科研人员使用网络表达与交流媒体主要为:微信、、论坛、博客、音视频客户端、新闻客户端等,其中微信拥有率97.89%, 使用率更是高达99.79%.多渠道的媒介交流,摆脱了审核和把关的束缚,科研群体网络表达内容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有科研专业领域的内容,更有随意性个人化的言论,表现形态更是涵盖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方式.

1.3 科研人员群体网络舆情的特点

有学者从社会学视域考察舆情的定义,认为舆情是指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现象所持有的情绪、态度、看法、意见和行为倾向,尤其是对社会管理者和社会公共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态度、意见等[4].信息化背景下,各路媒体百家争鸣,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笔者经过深入的调查和总结发现科研群体网络舆情具有扩散速度快、观点多元化、控制难度大、社会影响大等特点.人类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向网络行为、网络关系转化和融合,使得不同国家、机构、组织和个人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扩散、引起大范围关注,甚至引发突发事件[5].由于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知识层次、社会地位、单位性质,容易形成“晕轮效应”,根据传播学“沉默的螺旋”理论,在某一行业或者专业内具有权威性的人群更容易让身边的普罗大众产生信服.

2 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危急意识薄弱

意识决定行为,传统媒体垄断新闻议程设置的时代已经远去.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从发布到产生结果的周期缩短,范围增加,强度和深度多维化.网络给予网民自由讨论的空间,但一些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决定了管理层对网络舆情的发生缺乏预见性,而网络舆情监管的专业性也决定了科研管理层敏感度不足,对网络舆情将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预见不足.更多精力需要投入科研管理工作也弱化了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置时机和处置力度,容易导致小问题演变为大事件,然后酿成一定的后果,从而使管理层的公信力和管理能力受到质疑.舆情信息收集、分析和预警的能力不足,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危急意识薄弱.

2.2 网络监管能力亟待提高

在现有的科研体制之下,我国科研院所大多沿袭传统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受技术装备等软硬件条件的限制原因,在网络舆情出现时,不能够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及时监管处理热点问题.以N研究所为例:

一是有院、所两级门户网站,信息以上传下达为主,内容大多以单向为主,双向内容不足.

二是科研管理层还不能将网络作为发扬、倾听民声民意的有效工具,微信公众号、微信群、 群信息更新缓慢,发布信息缺乏与科研人员的沟通互动.

三是科研人员规避监管,在网络上群外有群,呈现出一派与群完全不同的氛围,刻意避开监管,对监管抱有回避情绪.

2.3 联动机制不健全

研究表明,突发舆情危机事件衍生效应是由网民、媒体、网络特征等多种因素而促成[6].但目前科研院所未全面认识监管主体的特点,网络舆情监管无专门的机构,未责任到人,有限的人力资源主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难以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舆情联动,在舆情发生的时期没有系统化、制度化、专业化的应对机制,上下脱节、制度缺失、专业性不强,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容易丢失先机、处置粗暴,演变成群体事件,影响安定团结.

2.4 网络道德教育理念弱化

对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网络舆情管理的科学方法,忽视对科研人员网络道德教育,是当前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的薄弱环节.网络道德规范具有社会*道德的性质,能够对规范网络行为起到较强的约束作用[7].但目前科研院所相关的道德教育理念弱化:

一是领导干部没有从观念上重视网络道德教育.

二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少,方法单一.

三是缺少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科研人员专业领域有团队带头人,但是网络道德教育领域缺乏意见领袖.

3 科研院所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科研人员网络舆情管理是科研院所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重要领域,要在教育过程中针对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坚持如下原则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3.1 加强舆情监管,增强防范能力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做到有备无患,才能提升防范能力.

一是建立健全舆情信息监管、分析、反馈机制,由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成立舆情紧急处理机构,统一监测、收集、分析网络舆情,监管科研人员网络动态.

二是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预警也是一种特殊的预测,预测是预警的基础和条件[8].建立全天候的科研人员网络舆情监测制度,制定舆情预警标准,增强预警可靠性.

三是建立突发舆情快速决策机制,在舆情发生第一时间及时介入,做出反应.

四是有重点的开展网络舆情监控,特别是对涉及科研信息保密、科研群体突发事件、科研热点新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监控,建立重点巡查制度.

3.2 加强联动机制,提升管理能力

一是科研人员管理部门树立服务意识,提升自身素质,主动同科研人员和外界媒体沟通.

二是培养包容心态,容许科研人员的理性表达意愿,引导和促进网络舆情正面、良性发展.

三是重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广泛动员科研人员加入到网络舆情联动机制中来.

四是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对舆情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素质进行同步提升.

3.3 完善舆情管控体系,健全处置机制

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运行机制大致呈现三种结构: 纵向网络机制、横向网络机制与协作网络机制[9].掌握舆情运行机制,健全处置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的新闻发言人工作机制,协调好科研院所舆情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网络媒体、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满足公众知情权,一方面协调各方关系,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预案.

二是建立迅捷的网络舆情反馈系统,充分发挥好各类科研人员信息交流平台的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合理高效的处理网络舆情.

三是完善舆情管控体系,在发生期准确研判动向,在扩散期通过各类平台管理员,有必要时通过网络、等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依法处理,有效化解减轻突发网络舆情对科研院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是落实好舆情评价善后体系,对已发生、处理完毕的舆情做到网上处理,网下总结,对已有漏洞进行全面封堵,坚决杜绝类似的事件的再次发生.

3.4 正面导向原则,加强道德教育

作为网络舆情演化的主要引导者,意见领袖对事件的情感状态变化会影响网络舆情的主导观点变化,最终作用于舆情走向的变化[10].

一是加强正面宣传,针对广大科研人员,利用网络资源弘扬正能量,促使网络舆情正向健康发展.

二是通过宣传典范,树立带头模范人物,促进科研人员在网络上向标杆人物看齐,建设文明网络.

三是全员参与,以开放的胸怀主动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网络道德教育,创新教育模式,扩大教育范围,通过传帮带手段使正面导向作用延伸到科研人员家属、亲友中,共同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

4 结束语

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结构决定了科研人员对网络舆情的关注度更高、思考更深入、见解更独到.科研人员舆情管理是科研院所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重要领域,要把它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有目标有任务长期坚持不懈的抓下去,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管控体系和机制,把规范和管理科研人员网络意见和言论纳入科研院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倾听科研人员民意,掌握思想动向,提高科研院所服务管理能力.

上文评论:这是关于舆情和分析和管理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管理研究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管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国外科研人员的兼薪
文刘海英 姜靖 李宏策 顾钢 陈超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薪,此举一出便引发了舆论广泛热议 那么,国外是如何做的又.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管理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无一不彰显着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渠道,已逐渐深入到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点点滴滴 网络舆情也变成了一股政府不得不管理把控的对社会稳定具有重大影响的力量.

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其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接触社会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并且网络舆情的出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新时期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要针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进行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