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材料浏览

关于人才培养相关论文例文 跟四位一体理学菁英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人才培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8

四位一体理学菁英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该文是有关人才培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跟四位一体和人才培养和菁英方面开题报告范文.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老年护理学论文护理学毕业论文企业人才管理论文护理学论文题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b.2018.02.019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别对既具备复合知识基础又具备原创能力的高端人才需求量持续增加.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输出源头,对社会发展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结合理学教育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四位一体”理学菁英人才培养体系,从选拔、专业、创新和人文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深入挖掘学生潜力,提升高校理学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四位一体理学菁英人才培养模式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Four -in -One" CultivationModel of Science Elite Talents // Yang Mao,Zhang Gaojun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socialeconomy, the demand for talents, especially the demand forhigh-end professionals with both complex knowledge bases andoriginal capabilities, continues to grow. As an important base andoutput source of talent trai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e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y and pivotal position in social developmentand construction. To this en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he law of talent growth, School ofPhysical Electronics,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of China built a "four-in-one" cultivation system of scienceelite talents, researched and practiced from selection, majors,innovation and humanities,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students´potentials and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science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uild "four in one" science elit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from selection,professional, innovation

Key words four-in-one;science;elite talents;cultivation model

菁英也作精英,一般指代最杰出的人或事物.菁英人才是社会各类群体中的出类拔萃者,是各行各业的引领者,是信息时代的代言者,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国家富强有重大影响的人.菁英人才不仅是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品行道德等方面,对社会其他成员也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具备复合知识基础又具备原创能力的高端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输出源,对社会发展建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大学阶段的菁英人才培养,需要在智力教育、学术教育、素质教育等各方面加强,形成全方位、高质量的培养模式,作为理工科见长的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物理电子学院结合理学教育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四位一体”理学菁英人才培养体系,从选拔、专业、创新和人文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深入挖掘学生潜力,提升高校理学人才培养质量.

1 菁英人才培养现状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因此高校培养的菁英人才应该是具备良好政治素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创新拔尖人才.

目前国内著名大学的精英教育多与自身学科背景相关,依托自身特色专业与国内著名研究机构或个人进行联合培养,吸取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培养的人才具备口径宽、基础厚的特点,同时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小班教学、研讨启发式教学,在实践中加大学生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强化,并且辅以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导师引导,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从而打造精英教育体系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国外著名大学则通过竞争公开选拔等形式选择培养对象,同时加大学生通识教育,目标是培养有修养、有能力、有思想的高级人才.

在现有的各高校办学过程中,因学科背景不一,师资力量不一,所处地域不一,以“菁英班”模式进行拔尖精英人才培养的探索均在初级阶段,没有相应完全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横向上可以参照学习的指标并不多,仍需结合高校自身特点进行摸索和实践.在菁英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根据学院专业特色,提出了培养“具有电子信息领域背景特征的校企共育复合型菁英人才”的目标,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强强联合,通过加强选拔、专业、创新和人文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并能接受系统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使学生成为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知识更新与创新能力,并且具备一定领导力的综合人才.

2 理学菁英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

通过借鉴国内兄弟高校菁英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结合校院自身实际,加入中科院电子所人才培养和科研理念,逐渐探索出以选拔体系为基础,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为核心,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为支撑,人文素质培养体系为突破的“四位一体”理学“菁英班”人才培养模式.

2.1 宽口径、严管理的人才选拔体系

选拔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为保证菁英人才培养的入口,学院成立菁英班选拔工作小组,成员主要由学院和中科院电子所专家、学院负责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相关老师、高年级菁英班学员构成.其中专家和教学老师落实学生选拔考试的环节并给出对应成绩;学生工作老师落实学生历年综合成绩及表现打分;电子所专家、负责学生工作老师、高年级菁英班学员负责学生面试及相关成绩打分.

每年的菁英班选拔工作在大二下学期启动,进入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前几年成绩评定、笔试和面试成绩按比例综合后,采用“宽口径、精选拔”的模式选拔30 人进入“电子科技菁英班”.宽口径主要指适当放宽选拔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学业成绩,让更多感兴趣和有潜力的同学积极报名,用发展眼光看待培养对象和培养过程.精选拔主要指在选拔程序上和选拔标准上更加严格,涵盖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学业成绩、创新意识、心理健康、语言表达等各方面,保证所培养学生符合菁英班人才培养要求.

菁英班成员选拔结束后,进入“严管理”模式,学院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动态学习档案,包括学员课堂出勤、素质提升、学习情况、科研参与等各个方面,每学期根据学生培养考核和综合表现采取动态分流和纳新的管理模式,确保学员学习培养成效.四年级时根据学生自愿,选择进入中科院电子所或留在学院完成相关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

2.2 重基础、强结合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

为保证菁英班的培养质量,学院专门成立“电子科技菁英班”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立责任教授,针对理学菁英班人才,从制定课程开设原则,开展个性化课程设置、灵活教学模式、教学保障等方面搭建重基础、强结合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

2.2.1 课程开设原则和形式

在面向菁英班人才的培养中,学院针对性设置理学专业菁英人才个性化课程培养体系,形成基础和专业课程、研究和实践训练课程、视野和能力拓展课程为核心的总体方案.

基础和专业课程严格按照大类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对数理基础和电子类基础课程的要求,同时根据行业特色,开设以微波技术为主,兼顾激光器、电磁场、传感器等技术,并辅以“激光原理”和“光学工程”等课程;在高年级专业课程中加入真空电子学技术核心课程;研究和实践训练课程以前沿领域小课程为先期引导课程,结合对应专业课程和校所双方科研实力开展专业领域的实验训练、科研训练、创新课程以及课程设计;视野和能力拓展课程以学生专业以外的素质培养为主,学生可按照自己兴趣和需求,选修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和计算机类相应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还具有宽阔的专业视角和优秀的实践动手能力.

2.2.2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针对菁英班启动全新教学模式改革,在专业课和前沿讲座中均采用结构化、信息化和探究式小班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科背景与特色教育相结合,基于问题或项目来设计探究式互动环节,并对互动内容、互动时机、互动策略、互动角色、互动评价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分别运用“讲授”“小组成果展示、汇报”“讨论、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术志趣、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表达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堂外实行集中实践培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前往中科院电子所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实验室参观、科研项目参与等,从而实现精英教育体系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2.2.3 教学保障体系

为更好地对菁英班师生提供服务,学院教务科、学生科、课程组和校外单位人事处等多方协同,实施联动服务机制,提供完善的教学保障.首先通过教研教改来调整决策机制,灵活处理学生培养中出现的状况,不断尝试和修正人才培养实验基地的新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实现课程群融合,相关课程的老师共同讨论学生知识构架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互相支撑配合,避免同类型知识重复教学.

在学院实施教师准入和淘汰制度,设立专项经费保证菁英班老师课酬,所有课程均邀请授课效果最好的老师开设,同时对教学效果不足、学生反馈不好的老师实施淘汰,并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再次担任菁英班教师,尽量保证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

2.3 全过程、高平台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在学好数理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菁英班人才培养还加入了全过程、高平台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希望通过实施基础实验计划、科研提升计划、竞赛培训计划和校企校所训练计划等“四大计划”,解决学生理论和实践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

基础实验计划依托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中心和大学物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19 门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课程,年均100 个以上综合课程设计供学生选择;科研提升计划依托学院创新实践与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室,通过成立创新团队、征集团队课题、学生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发布科研课题,让学生在导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下开展科研训练,培养创新和科研意识,提升科研和工程实践水平,菁英班学员每人至少参与一项科研课题,实现科研训练率100%;竞赛培训计划依托学院竞赛中心指导教师团队,重点针对一院一赛如CUPT、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学科竞赛进行赛前培训指导,以训代练、以赛促技,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校企联合实验室或工程中心,组织菁英班同学参与实习,进入相关训练项目.

2.4 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系

作为精英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之外,整体的人文素质也是重要指标.以培养视野宽度为引领,强化学生思想人文,通过实施“四个十”和“五个一”两大活动提升计划,加强菁英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其中“四个十”计划分别从学生优良品德和精神的塑造、社会责任感培养、人文素质和科技素养培养和自学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出发,对菁英班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通过参与十次爱国主义主题活动,加强文化传承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通过参加十次公益活动,提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社情、民情的了解,加强对社会和社会问题及社会公益的关注;通过参加十次人文类讲座,了解跨学科领域,增强对人文素养的了解和追求;通过阅读十本以上的课外书籍,提交读书笔记和开展读书分享,提升学生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五个一”计划重在培养学生课堂以外的能力素质,要求菁英班学生在大学期间完成深度社会实践一次,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社区、政府部门进行实践锻炼,以项目为载体开展主题鲜明、意义较大的社会调研,也可直接参与学院学校组织的大型调研活动;在校期间要担任一次学生干部,组织或参与组织一次班级和学院的主题活动;坚持每周开展至少一次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强身健体;每月进行一次班级阅读分享和班级专题辩论,开展语言表达和礼仪等方面的培训讲座,加强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培养;积极参加各类长短期出国(境)交换交流至少一次,依托学校学院的资源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3 理学菁英人才培养的成效

理学菁英班是学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联合培养的新模式探索,自2013 年启动以来,通过严格选拔、专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研教改、学生培养等方面提供一流的师资和平台,推动了菁英班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带动了学院整体学生的发展,对于具有理学背景的精英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近几年共出版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 本、省部级规划教材级及特色教材6 本,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 项,2 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教改项目立项1 项,省部级教改项目立项3 项,发表教研论文64 篇.菁英班同学100%参加科创项目,深造率达到93.6%,承担校内外创新创业基金38 项,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3 项,发表学术论文28 篇(其中SCI 论文3 篇,核心10 篇),获得各类科技竞赛奖项90 余项,学生荣获学校本科生最高荣誉———成电杰出学生,2人荣获国际基因工程大赛金奖.

编辑张效瑞

总结,这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四位一体和人才培养和菁英方面的人才培养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城市公交车驾驶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训练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 以重庆市公共交通客车驾驶学校(重庆市公共交通技工学校)为例,对汽车驾驶专业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城市公交车驾驶技能人才.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摘 要论文分析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入手,阐述了土木工.

三双机制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记穆青新闻实验班培养模式
2014年6月24日,新华社与郑州大学签订了共建穆青研究中心的协议,12月27日,河南省委宣传部与郑州大学签订了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协议 这两个“共建”,对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