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材料浏览

音乐生活方面论文范文 与享受《音乐生活》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音乐生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3

享受《音乐生活》,本文是音乐生活方面毕业论文范文与《音乐生活》和享受和音乐生活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音乐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音乐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生活和数学论文音乐刊物音乐期刊北方音乐期刊

由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音乐生活》杂志创刊于1957年,至今已走过了一个甲子.60年来,全体编辑部同仁倡导新观点、寻觅新方法、运用新材料,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在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支持下,已公开出版了540多期,其数量可敬可佩,其质量可圈可点,因此获得了“全国音乐核心期刊”和“国家新闻出版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的荣誉.

说来很有缘分,我和《音乐生活》已经相识了50多年.1964年,我从小镇千灯(爱国思想家顾炎武的家乡)考取了县城的省立昆山中学,由于擅长二胡和笛子,为了提高音乐素养,很想订一份音乐期刊看看.当时经济拮据,水平不高,只想订一份价廉物美又通俗易懂的杂志随便翻翻.当打开征订目录时,每月一角钱的《音乐生活》立即牵住了眼球,不仅能承受费用,而且刊名平易近人,盼望能从中享受到新鲜的音乐生活.

终于第一次看到了《音乐生活》的真容,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记得刊物是小32开的版式,内容以简谱歌曲为主,还有少量的歌词和评论.那时只为能顺利视奏乐曲,而想多读一些陌生乐谱,从而能提高视谱能力,因此就将每首歌曲反复咀嚼,后来竟能无师自通,独立哼唱了.由于日后得益于《音乐生活》的熏陶下,视唱水平迅速提高,甚至能眼到口出,只唱一遍,就能将词曲完整合成.

后来,逐渐对《音乐生活》的文章也发生了兴趣.通过长期阅读,知道了歌曲的主题、形式、风格、发展、结构等术语的内涵,由于已有记谱能力,刊物上还有歌词可供选择,就尝试着为歌词谱起曲来.当然只是顺口溜水平,但已属那时班级中的音乐尖子了,因此曾有作品被班级采用,并参加了学校的文艺汇演.

正当很想在音乐上再有作为时,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不仅立即取消了高考,而且所有音乐杂志都停刊了.因为学校里停课搞运动,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音乐.在无所事事中,我经常翻阅积聚起来的20多册《音乐生活》,由于水平在逐步提高,读起来就更有味道了.在以后的日子里,《音乐生活》陪我度过了那段寂寞的时光,甚至后来还把刊物带到了插队的农村,闲来翻看,温故知新.

重新见到《音乐生活》是10年以后的事了.70年代末,由于我有音乐特长,被昆山县文化馆招录为从事群众文艺的音乐干部.那时正值进入改革开放,各地音乐杂志纷纷复刊,文化馆同意用公款订阅数种,因为《音乐生活》早已结识,当然是我的首选.看到了久别重逢的《音乐生活》分外惊喜,那时还是小刊物、小容量的老规格,还是歌曲,歌词、评论的老组合,都是我十分需要参考的内容,特别是每期上都有一篇专家改稿的文章读后得益匪浅,就跃跃欲试地写起歌来.当我稍有满意的作品就投给了《音乐生活》,翘首等待了一个阶段,竟然在1980年第11期的贵刊上发表了女声独唱曲《抛彩球》.从此创作更努力了,投稿更积极了,即使后来屡寄屡败,还是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向《音乐生活》攀登,直到6年以后的1986年再有建树,不过不是我的歌曲,而是我的文章.

80年始,我每一天选词、谱词坚持创作,每星期选歌、抄歌坚持投稿,但只有广种薄收的效果.我反思自己可能是逻辑思维强于形象思维的原因,因此就在写歌的同时还写起了文章,结果是一发而不可收.《音乐生活》就是我重要的发表阵地,从1986年开始,连续在贵刊上发表了《丰富多彩的同音进行》《漫谈歌曲中的“转”》《音域中的音区运用》等文童.特别是1991年第7期的头版发表了《浅谈少儿歌坛的萧条原因及其对策》,后在江苏溧阳召开的全国儿童音乐创作会议上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随后我幸运地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音乐先进工作者”称号.追根寻源,就是因为《音乐生活》为我发表了评论后产生了影响,而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进入90年代后,在全国音乐刊物发行都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音乐生活》好像也发生了经营困难,但是坚持了下来没有停刊,只是感到他们为了生存而在艰难前行,表现在刊物从小32开改为大32开,从大32开改为小16开,甚至刊物地址从沈阳迁移到了北京,作为长期喜爱贵刊的作者在猜测着他们的处境一一可能是效益不佳办刊很不顺利,可能是为了赢得市场而在不断地改刊,可能是经济缺少来源而在寻找合作伙伴.这期间编辑的日子一定不好过,作者也感到投稿无门——投到沈阳?还是投到北京7由于疑虑重重而不积极投稿了,因此那个阶段就没有什么收获.但我还是默默祈祷刊物能度过难关,盼望能交上好运,迎来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即使《音乐生活》在变革着、动荡着,刊物内容也在不同的掌门人手下不断改变风格,但我对《音乐生活》的喜爱还是初心不改,所以每年订阅,从未放弃,而且每到年底就将刊物装订成册,作长期保存.至今已有大大小小、厚厚薄薄、素素彩彩的合订本有数十册之多,排列在文化馆的资料库里,经常翻翻看看,从中吸取营养.印象中,美学笔记、音乐散文、技法探讨、人物故事、乐坛信息,或连载,或专栏,成为我不断提高音乐素养的精神食量,相依相伴,爱不释手.

跨世纪后,终于让人放心了,因为编辑部晟终打回了老家,并且由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和沈阳音乐学院联合协办.众所周知,“沈音”的前身是“鲁艺”,那里集聚着一大批资深的理论学者和词曲作家,相信刊物在新组织的同心合力下会越办越好.只是稍有担心——会不会变成“学院派”刊物,从此远离了一般音乐爱好者的音乐生活?事实上,担心是多余的,后来的《音乐生活》虽然版式豪华了,印刷精良了,但办刊宗旨还是贴近“音乐生活”,不过变成了以文章为主,歌曲为辅的比例,并且留出足够版面刊登与“音乐生活”有关的文章.由于内容丰富,可以各取所需.由于歌曲和文章都可以成为我展示创作成果的平台,所以引发了我更加积极地投稿.那些年里,得益于编辑部老师的厚爱,发表了不少作品,有歌曲《咏花》《博览群芳》《掀起动感》等,发表的文章更多了,如对于当代神曲、流派唱腔、歌剧现状等问题的探讨.一时间,曲文双收,满心激动,享受着来自于《音乐生活》的发表喜悦.

要知道,那些发表成果都是与编辑部老师素不相识的情况下取得的,笔者只按编辑部的地址邮寄,编者完全在来稿中择优录取了我的作品.可见,《音乐生活》的编风不惟名人、不惟熟人,只凭质量而录用,使我在那些年中享受着公正而希冀的“音乐生活”,不禁对编辑部肃然起敬.这才想通了一些经历——我曾有6年空白的沮丧期,原来是质量平庸的缘故;也有近期连续刊用的兴奋期,原来是能力提升的缘故.《音乐生活》的采用率成为我是否在与时俱进的风向标,所以我很看重在《音乐生活》上发表作品.

直到2015年的年底,我接到了来自《音乐生活》编辑部姜楠女士的电话,说是为了准备来年“杂谈随感”的稿件,要我多寄一些文章去,供他们择优选用,这才第一次与编辑部取得了联系.我接收到了这份对我以前投稿认可的信息,有些受宠若惊,激动了好一阵子.为了不让他们失望,我一口气认真撰写了五六篇具有独家感悟的短小文章,如对歌多声少,歌手称谓、腔调运用、歌坛现状等提出了新的见解.随后接连发表,鼓舞极大.同时,也经常得到姜楠老师的短信励言,倍觉温暖.

今年五月的一天,编辑部的白丽荣女士与我取得了联系,说是姜楠副主编由于在家休息, “杂谈随感”栏目的稿子接不上了,要我快速寄稿去.我感动着《音乐生活》编辑部全体同仁的精诚团结,为了对一位业余作者的负责到底,而在接续联系.我又在最短时间里完成了几篇小作,在白丽荣老师的关照下,2017年开始又有了新一轮的发表成果.在此,对两位热情的编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近,又接白丽荣编辑来信,说是时逢《音乐生活》创刊60周年之际,约我写一篇与刊物有缘的文章.由于我与《音乐生活》结伴同行了50年,应该是有话可说的.经过回望和梳理,就用《享受<音乐生活>》的篇名来简述贵刊曾经给予的鼓励和支持吧.我想好了,唯有用让编辑部更满意的作品来报答《音乐生活》的长期关爱.愿《音乐生活》越来越贴近新时代的音乐生活,从而能享受到更加丰富、更加优美、更加时尚的音乐生活.

(本文国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白丽荣)

本文结束语: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音乐生活》和享受和音乐生活方面的音乐生活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音乐生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快乐生活》教学设计
领域造型·表现教学内容上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5 课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经历过的快乐事情 能够通过刻画人物动作,表情对快乐的情节进行描述 2 过程与方.

生活就像音乐音乐即是生活纪念《音乐生活》创刊六十周年
白驹过隙,时易不息,盛京金秋,岁月更迭 2017年,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期刊音乐生活迎来它的“花甲之年”,回首过往,六十载的卷帙浩瀚,音乐生活数任编辑尽瘁于斯;六十年的.

照亮被遗忘的角落读张平长篇新作《重新生活》
一直以来,张平被视为“主旋律小说”的突出代表,被打上了“作家”“主旋律作家”……醒目标签 这种符号式的标签对一个作家来说既是幸运.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