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材料浏览

关于历史学科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跟基于自主学习的历史学科素养培育探究以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为例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主题:历史学科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29

基于自主学习的历史学科素养培育探究以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为例,该文是关于历史学科论文范文数据库跟瓜分中国的狂潮和中日战争和自主学习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历史学科论文参考文献:

历史学科论文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期刊历史杂志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如何写历史论文

【摘 要】本文以“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为例,论述通过问题引领学习、寻找学习路径、指导学习方法、检查学习结果、拓展学习延伸等自主学习环节,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科素养 自主学习 甲午战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B-0047-02

基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理念上要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教学的本位、重点,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实质性线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中心展开”.具体到历史学习中,就是让课堂跟着学生走,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开始,自行制定解决方案,寻求实证,鉴别分辨和记录成果等,从而获得历史知识,形成历史意识,增强历史思维和判断能力.

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以“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瓜分中国的狂潮”三目内容为“点”,前后历史事件为因果关系,以“点”见“线”,勾勒出 19 世纪末“列强侵华”历史的线索.与老教材相比,知识容量相当大,涉及的时间、地点多,对战争原因、后果的分析理解以及“大陆政策”“门户开放”政策的历史解释等学习目标要求是很高的.但这节课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却是极好的素材,因此可以采取自主学习策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了解史事,把握这段历史的特点,并获得情感的体验和感悟.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遵循主体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在设计学习上可以将本节自主学习课的环节设计为:第一步,问题引领学习,教师激发“启动”;第二步,寻找学习路径,学生合作“自动”;第三步,指导学习方法,教师点拨“助动”;第四步,检查学习结果,师生讨论“互动”;第五步,拓展学习延伸,学生课外“行动”.整个学习过程,简单问题学生自主解决,复杂问题师生、生生合作解决,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空间和价值判断,有语言交流、方法选择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有效培育学科素养.

一、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课的教学环节

(一)问题引领学习,教师激发“启动”.让学生的学习从发现开始,这是前提.在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历史学科素养,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解决的问题.例如: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标注日军进军路线,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时间、相关人物、重大影响.(时空观念)

(3)为什么中国会输掉这场战争?(史料实证,历史理解)

(4)甲午中日战争也被称之为一场“国运之战”,此战对中国和日本的国运分别带来了哪些影响?甲午之殇再反思,你想到了什么?(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5)阅读《时局图》,标注列强分别在华的势力范围.(时空观念)

(6)对比日本“大陆政策”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分析日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日本一直对中国垂涎三尺 他们还会卷土重来吗?(历史理解,家国情怀)

以上示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教学问题.本质上是将核心问题转化成系列学习任务的高投入性学习活动,强调深入理解基础上的知识获得,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但是,这样的问题教学仍然是教师安排的问题化学习,还不能根本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况.问题化学习的更高层次是先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引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需要引起其他同学重视的问题、历史知识关联点的问题、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问题、学习中的困难及需要得到老师同学帮助的问题,等等.如学生提出的,清政府为什么不与美国结盟来对付日本呢?列强加大对华资本输出不就是加大投资吗?有什么不好?我们恨日本人,日本人也恨我们吗?国人都在批“精日”,“精日”错在哪?等等.这些生成性问题深化了历史学习,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二)寻找学习路径,学生合作“自动”.自动过程就是“以知识的关联为思考前提,依据具有内在联系的驱动性问题,创设具有思维空间的学习任务,将学生置于真实情境围绕针对性问题展开学习”.可以安排这样四步:一是自主阅读,主要任务是了解史事,理清线索,并将有疑之处记录下来.二是自主构建,即在对教材内容整体感知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筛选、提炼,整合为有价值的问题.三是自主解决.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读懂教材,弄清教材知识的逻辑,并获取信息,鉴别取舍,迁移知识,以解决前述问题和建构知识体系.或独立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四是自主总结.教师当听众和评委,让学生自己说史,以演讲或发表评论的方式,也可以自由答辩或“新闻发布”的方式进行.例如在“为什么中国会输掉这场战争”的分析上,学生分析得头头是道:腐败是本、清军不会打海战、李鸿章的自私自保、日军用黄武器清军用黑、国人缺乏国家观念,等等,学生各种各样的观点,多渠道的历史资讯,汇集到课堂之上,交流、分享、辩论,历史思维被激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无形中得到培养.

(三)指导学习方法,教师点拨“助动”.这一阶段,学生在积极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其思维可能遇到障碍和矛盾,教师要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打破思维障碍,纠正偏差,增添动力.严格地说,教师点拨是贯穿在个自主学习过程的,而不是刻意地设计为单独环节.学生的素养与能力不会自动发生,也不能只凭自学养成,还需要教师的引导、互动、对话和帮助.在这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获得认知,而且是更深层次的心灵认知;教师是媒介,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历史体悟,建构起与历史的对话.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而不是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方法指导和精神鼓励,把攻克难关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

(四)检查学习结果,师生讨论“互动”.这一环节实际上是以评价作抓手,推动学科素养在实践中的落实.以学生活动为主,针对自学中发现并经提炼的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展示成果,汇报交流,互评提高.互动一方面指学生个体在积极的思维活动讨论中畅所欲言;另一个方面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之间交流活动.

(五)拓展学习延伸,学生课外“行动”.历史教育,是一个跨越学科的概念,不仅仅是历史学科的教育,还包括了其他学科内容和课外学史.比如,文史相通,以诗证史,历史与艺术,“博物馆式学习”的透物见人、以物论史,用数据分析的量化历史,历史与地理的融合,新技术的引入,历史遗址和国家纪念日活动“亲历体验式”历史学习,等等,让学生的历史学习有了课本外和课堂外的途径,从而具有了可持续性.所以学科素养转化之道就是走向跨学科学习,告别“我和我的学科”.

二、启示

本节自主学习课对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一)自主学习促进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化.在自主学习课中,课堂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助力下,运用各自所获取的信息、学习经验、智力情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学习交流,实现内生成长,更重要的是学生拥有了禀赋和潜能的自由、充分发展的宽松空间.同时“自主学习”进一步促进了历史学习“联系生活”“关注时代”“学以致用”,为实践活史教育开辟了有效途径.这一切正是开放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动体现.当然,这种开放式的历史课堂教学,更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致力于创造出一个“历史不是老师教的,是要自己体验的”学习情境.

(二)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自主学习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其成效如何?首先取决于学生对活动本身的态度和情感,对历史教学来说就是学生的历史情结.很多学生喜欢谈历史,但却不重视历史课,即使是喜欢也大都是停留在对刺激性的历史事件的直接兴趣这一低层次上.这种直接兴趣是不能持久、不够稳定的.自主学习策略,遵循了主体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学生有了想了解历史的愿望和意识,愿意接近历史,进而在学习中发现到历史是鲜活的,有用的,就能建立起对历史的情感和历史责任感.以本节课为例,让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记住 19 世纪末这段历史,记住这段中华民族受屈辱的历史,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的责任和使命.

(三)教学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系统.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可见,教学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系统,引导学生不断改善学习方式,以达到生成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怎么办?首先要有学生立场,学科素养教学转化是指向学生的,学生是“主人”.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聚焦学生的学习,突出学科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在体验式自主学习中了解历史学科特征,形成历史意识,生成历史素养.其次,是将“教”的内容转化为“学”的材料.教学内容是外在的,必须找到一种学习途径和组织形式,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养.转化之道,就是将外在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能够进行思维操作和加工的教学材料,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以历史教学为例,历史教师在备课时,既要考虑教材编写的顺序、层次,又要研究所讲述的历史进程的前因后果,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也就是将教学内容整合成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教学材料.“教学材料既是人类认识成果的具象化,内在地包含着知识、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也包含着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设计的活动方式、路径以及过程、环节,是教师对学生素养形成的自觉规划与引领”.当教学内容转化为教学材料后,教学内容便成为可以进行选择和加工运用的对象,从而能够在学习活动中转化为学生的内生力量,引导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策略,赋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思维,从而引导、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生动世界里获得学科素养和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康淑敏.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研究[J].教育研究,2016(7)

[2]郭 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作者简介】常红卫,男,安徽淮南人,安徽省淮南市第七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 刘 影)

本文结论,该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瓜分中国的狂潮和中日战争和自主学习方面的历史学科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历史学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基于英语学科的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探究
摘要人文素养是培育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点 通过把握培育方向、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编写校本教材、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探索考查机制、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多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

高中政治学科素养培育的路径探究
摘 要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要求,作为高中必修学科的政治自然应当注重学生素养的培育,以顺应新课标的要求 学科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能够独立综合运用学科孕育出来的知识、技能.

如何自主学习高中历史教材
【摘要】 现如今的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不光只有在课堂上学习历史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空余时间也要进行自主学习各种历史知识,才能够切实地提升真实的历史素养,从而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