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mba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艺术研究类论文范本 与任丘青塔村鼓谱艺术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主题:艺术研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1

任丘青塔村鼓谱艺术,本文是关于艺术研究类论文范文资料与鼓谱和青塔村和任丘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艺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导论论文领导艺术论文艺术教育杂志艺术期刊

周 畅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050000)

摘 要:青塔大鼓系冀中传统乐种,品态多样丰富.传承以鼓谱为主,辖以口传.青塔村鼓谱的记谱形式兼具符号谱和状声谱两之特色,具有记录与提示的双重功能,旋法、韵谱颇具特色.本文以青塔鼓谱为例,对其乐队配置、传承方式及艺术形态予以剖析,主要针对鼓谱记谱法、谱式结构及表现手法进行学理解析,阐释其艺术内涵.

关键词:青塔;大鼓;鼓谱;手法;内涵

青塔大鼓是流行于冀中平原一带的传统乐种,其史已久,形态独特.传承方式以谱为例,口传心授加以辅之.本文撷取任丘市青塔村大鼓的鼓谱为由,针对其记谱法、谱式结构及表现手法予以挖掘,以期窥探鼓谱艺术之内涵.

一、青塔鼓乐概述

青塔村隶属任丘市西,地理优越.该村始建于汉,历史已逾两千余载.而青塔鼓乐作为任丘大鼓最早成立之鼓队,生发较晚,较之村史堪百余年尔.纵览乐种学,凡鼓乐均有自身承载媒介,书面与口传同步.青塔鼓乐亦是如此.为探其内核,笔者先后四次赴之调研.2016年1月,观鼓会;2月询艺人;5月拜师学艺;7月厘清内涵.1通过考察,笔者对其历史、建构、形态、手法与传承等基本明了,现对其见解.

青塔大鼓属清锣鼓器乐合奏体.以大鼓、镲、铙、铛铛歌四类纯打击乐器组合而成.早年活跃于任丘鄚州庙会、民间庆典仪式以及丧礼仪式等场合中,以各种功能广泛应用,是人们生活中较为普及的乐器之一.其配置以大鼓为核心,鼓面约一米八左右,用整张牛皮制成,声音颇具厚实饱满的“咚咚”感,一般由4—6人敲打.镲和铙一般各2—4副组合,铛铛歌两个,均处于伴奏地位.镲重约三公斤左右,面径约40公分左右.击打时两片大镲“哐哐”作响,音色清脆,与大鼓交相辉映,加之铙和铛铛歌的个中配合,三器合一展现出鼓乐相融的震撼情景.现今,青塔大鼓作为一种娱乐性乐器,更是渗透到民众生活的多个角落,甚至常年在“任丘大鼓会”中参演.演奏时所有乐器均用同一谱式,鼓手们尽兴时,赤膊上阵,丝毫无感瑟缩.

中国传统音乐心口相传,讲究直面教授与神韵传达,既可促进师徒间的交流,又能深入传授音乐中的韵律.青塔鼓乐属活态型传承,亦符传统音乐的传承规律.而承载媒介即为宏观式鼓谱.就鼓谱而言,在演奏中实具记录与提示功能,表演者可据符号、文字或图形等了解音乐,既有宏观脉络,亦具即兴发挥.就传承方式而言,鼓谱具有大众普适性特点.“这种承传方式表现出来的有机性、独特性与谱式所表现的随意性、提示性、模糊性互为补充.”2据此,从传承角度观,青塔鼓乐立足鼓谱,重视即兴张扬.即通过乐谱上标记的谱号与自身对乐谱的理解,以求达到充分的发挥与创造.一般而言,谱字据乐音需要而存,鼓谱亦为鼓乐而立,充分彰显着谱为鼓设,谱为鼓用的特点.

二、鼓谱分类简析

鼓谱,记录鼓的敲击与演奏的一种基本的节奏、动作中范式也.鼓之器型甚多,用途甚多,演奏的谱式亦多.迄今为止,我国使用的的鼓乐谱式较多,立足其分类,见仁见智.

陈应时先生按形式划为图形、文字、文图混合谱式三类;何昌林先生以音位谱与指位谱的类别加以区分;袁静芳先生在上述二位学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音位谱类中划为符号谱式、俗字谱、工尺谱、图像谱式、状声字谱式等;指位谱类分有琴谱谱式、瑟谱谱式、琵琶谱谱式、苼谱谱式、早期二四谱、三弦谱谱式;王耀华先生以表现形态为准,分为非书面记号谱和书面记号谱.非书面记号谱分为苗族结带谱、盲人扣子谱.书面记号谱分为图形谱、数字谱和文字谱三种类别.

综上,关于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分类,基于不同视角,可谓以点盖面,清晰明了,更趋一定的具象化.虽然形成了不同的认知体系,但内部结构确较一致.中国锣鼓谱的谱式主要有符号谱、状声字谱两类.符号谱式的特点是主要运用各种符号,须附文字说明或向艺人求教方可解意.而状声字谱式(即文字谱)则以锣鼓乐器音色,以语言模拟示之.因此,了解记谱法的功能和意义,是深入窥探记谱法体系文化内涵及音乐观念的前提.

三、青塔鼓乐的谱式构成特征

据《任丘市志》载:“任丘大鼓会的兴起于1880年前后,以青塔、天门口、北汉、惠伯口、石门桥等村为早,后波及全县.”3现双塔、长安店、边各庄、司马庄、八房等村也存有部分鼓谱,多由青塔传播并教学延伸而来.

青塔鼓乐谱式现存单套曲37首,套曲55首,具有符号谱式与状声字谱式相融合的特点.

通过对照青塔鼓乐的谱式结构可以看到:其谱式文字显示“ ”“ ○”“○”“×”等形态,均表示击打鼓位.其中,“×”符号出现时,鼓手敲打大鼓,镲、铙亦同时进行,故“×”也表示击打镲和铙.青塔鼓乐,鼓奏贯穿整场.出现“○”符号,鼓手需小幅度挥动鼓棒并交替敲击鼓边和鼓身,音量减小,铛铛歌、镲、铙等烘托而出,音量释放些许,与大鼓合欢.老鼓手常将此符号的演奏空间视为“鼓者”休息的时间,即“人歇鼓不歇”;“×”符号出现时,鼓手需用重锤击鼓心,鼓声轰鸣,音色雄浑,而镲、铙和铛铛歌,音声则减,微于大鼓为好.

“民间音乐与方言有着天然的联系,尤其是民歌、说唱、戏曲艺术多用当地方言传唱与表演.”4实践表明,念谱作为青塔鼓乐艺术的基础,是学习鼓谱的快捷方式.在青塔鼓谱的符号谱式中,我们可将其通过以下方式念读,“ ”即“得儿了一个;“○”即“当”;“ ○”两个即“得儿了一个当”;“×”即“恰恰”或“瓜瓜”.如上所陈,对照青塔鼓谱念谱时,加入了部分儿化音的音响效果.“ ”念做“得儿了一个(语音音调为上扬三声)”.无独有偶,京剧锣鼓状声字中有“都”字;汉族民间锣鼓状声字有“独”字,“都”与“独”儿化即“独儿”或“都儿”.这般与青塔谱例中“得儿”的三声效果颇为相近.青塔与其可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青塔鼓谱中有板、眼及乐器标识,鼓乐手只需据符号便明演奏手法.正是这些符号标记之谱式,才是青塔鼓谱得以保存的重要依据.也正因为如此,才得以提供我们研究、创作、学习、表演之用.

此外,青塔鼓谱的状声字谱式,也称锣鼓经,见于明清.所记录的音乐一般无需解谱,据状声字谱即可.如历史中的“声曲折”、十番锣鼓中的锣鼓谱及《京剧锣鼓》谱等,均采用这种谱式结构.

传统锣鼓谱谱字用法,通常用一字或两字,记录一件或若干件打击乐的音响组合.而状声字谱中含两种组合形式,一是单纯音响,另一是复合音响.“前者指一件或一组相同打击乐器在敲击相同部位时发出的音响.”5“后者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打击乐器同时作响时发出的音响.”6复合音响特点,即当几种乐器同时击时,往往选择音量较大者为状声字谱例的字符代表.

青塔鼓谱的谱字,鼓乐手念唱时,大鼓发音为“咚”,显示状声字有“龙洞”“登”,出现“龙洞”敲鼓心,出现“登”打鼓边;镲发音为“哐哐”,显示状声字为“瓜瓜”,即击镲;铛铛歌发音为“丁”,出现表示击铛.上述均代表乐手演奏符号谱式.为便于理解,现以《第五套》为例,含有代表镲的状声字谱:

直观显现,“瓜”“丁”“龙洞”“登”的状声字符号是青塔鼓谱中的另一种谱式结构,其主要为单纯音响.而复合音响并无显示.因此,青塔鼓谱状声字谱式为单纯音响结构体,代表演奏符号.其音响有清晰指向性特征.含有此状声字乐谱有《第五套》《第九套》《大吵子》《仙人过桥》《百花争艳》.

状声字谱的方式不单只将乐谱的基本框架和音响特征记录在内,表演者演奏时还可予以即兴发挥.演奏过程中,会加装饰音,如演奏“ ”“ ○”时,念法不变,实际演奏,会用双槌滚奏法,即左右手交替击大鼓.青塔谱式中每谱都含此奏法.另外,曲谱还显示相应代声过渡词,有“那个”“以个”“以”“个”“了个”“呀”等字,演奏时用以“加花”.

青塔鼓谱中有8个单套曲,31个套曲记有此谱字.

可见,状声字具地方特色,民间艺人常采用贴近当地乐种音效的方言土语念唱锣鼓乐,并以最接近发音的念字进行记录.青塔鼓谱亦符合这一规律,其音乐风格和内部因素以语言文字展现了其本土化的特色,返璞归真.

总之,青塔村鼓谱的记谱形式兼具符号谱和状声谱两之特色.以特殊文字形式记录乐谱并加以象声性文字描述的谱式结构,正是青塔村鼓谱的音乐本质和文化内涵所在.该种结合体既提升了演奏者识谱直观性,更提高了乐队记录、编排音乐之效率,使演奏整齐划一.

注释:

1.2016年1月,赴任丘市第十二届大鼓会现场,感受青塔大鼓的震撼并向鼓会负责人询问有关青塔大鼓的基本建构;2016年2月,前往青塔村,向当地老艺术家探寻有关青塔村鼓会的发展、鼓谱的艺术内涵;

2016年5月,再赴青塔村,深入了解青塔鼓谱的谱式结构、表现手法,向老艺人求学打谱,以深入窥探其真谛;2016年7月,有关青塔鼓谱的了解还有些许不明之处,又赴青塔村,总结归纳,完善资料.

2.孙志鸿.《中国古代记谱法的文化解读》,《齐鲁艺苑》.2001年第1期第50页.

3.孙杰.《任丘市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569.

4.胡小满.《中国民间音乐》.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56.

5.王福银,王冰.《状声字谱研究》.《民族艺术》.2011年第2期第117页.6.同上

7.注:上述三个谱例,均按照行列顺序演奏.

上文评论,该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艺术研究本科艺术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鼓谱和青塔村和任丘方面论文范文.

青街村:鳌江上游的畲村
青街青秀,她像一位藏在深闺里的姑娘,尽管现代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但她还蒙着一层原生态的面纱 可以这么说,南方农村各种特色的景观,廊桥、碇步、竹林、古村、大溪、大屋、少数民族风情……,青街都齐全了 青街是.

湖南艺术村诗群
雪马回家很多年没回来道路辜负了我在水泥路的交错里我匆忙辨认归途沿途都是陌生的轻浮拿不稳世道人心不敢随便出声到了村口才敢“阿门”一句最熟悉的路去荒草丛生里羞色随时可能蹿出一只母鸡.

青铜镜创造了青铜艺术终极辉煌
上海 冯毅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主题理当包括中国五千年的工艺美术史 就上下五千年的历程,要说中国古代艺术最辉煌时期(商中期至清末)大约三千多年 然而,中国铜镜艺术的鼎盛时代却雄踞了一千多年,涵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