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mba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国家艺术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与追忆往昔缔造今朝谈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星星之火》的继承和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国家艺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1

追忆往昔缔造今朝谈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星星之火》的继承和,本文是关于国家艺术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和《星星之火》和追忆和资助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国家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国家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领导艺术论文艺术教育杂志国家人文地理杂志艺术期刊

2017年2月23日,复排歌剧《星星之火》(以下简称《星》剧)作为全国唯一一部歌剧入选“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这无疑代表了过去两年来观众对复排《星》剧的欢迎和评审专家对这部作品的认可与期待.《星》剧是新中国第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原型创作的歌剧,它开创了中国革命历史题材歌剧创作的先河,在中国歌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复排更是使其沉寂了六十余载的艺术生命再次绽放.然而,随着创作环境的日益优越,受众对歌剧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如何才能避免“老生常谈”7如何才能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显然,艺术家们必须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展开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将《星》剧蜕变成为一部兼具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音乐作品.故此,笔者通过对新老两剧的比较,剖析二者的内在关联,进而反思复排歌剧这一文化现象的意义与价值.

一、内容一架构:进本退末,去繁就简

“简约而不简单”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审美趋向,面对快节奏的生活状态,过于纷繁复杂的刺激和信息不仅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反会造成舍本逐末、索然无味的结果.而对于歌剧这一艺术形式而言,能够在短时间内表现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在有限的篇幅中进行凝练而合理的架构,这无疑是一部歌剧成功的前提.面对1950年创演成功的四幕七场《星》剧,如何在其内容组织和结构编排上进行选择和重组是复排的关键.显然,复排《星》剧在初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提炼.

在内容编排和人物设计方面.初版《星》剧.可谓一部革命历史大剧,情节丰富,包括14个人物角色,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东北抗联的斗争史诗.不仅立足对李小凤参加抗联的叙述,还穿插一定篇幅对优秀抗联战士和质朴村民的戏剧表现,如:战友间相互帮助、村民为小凤报信等情节.这样的内容安排虽然从多方位、多角度细致地表现出东北抗联的斗争环境和革命状态,但冗长的交代人物和铺陈情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戏剧矛盾的凸显;复排《星》剧则大幅减缩了原剧中的次要情节和人物,以李小凤成长为抗联战士的革命历程为线索,突出对穷苦姑娘李小凤、“抗联之父”老李头革命情怀的展现,加之李母的悲情渲染和汉奸孙晶石、日本军官黑田的丑恶反衬,使这种穷苦人民面对日寇奋起反抗的革命精神深入人心.这样的编排使得剧情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在对“小人物”的细致刻画中凸显东北抗联的英雄形象和抗战精神,凸显革命斗争主题和“星火精神”,直击观众内心.

在结构组织与唱段布局方面.初版《星》剧由独立的四幕组成,呈现“两头重、中间轻”的特点.第一幕以17个唱段交代小凤被迫离家,聆听老李头革命教诲,第二幕以10个唱段表现群众拥护抗联战士,小凤回村开展革命工作,第三幕以1 1个唱段表现环境恶劣、裴大姐牺牲,第四幕以16个唱段交代小凤被捕,在群众和抗联战士的共同努力下抵抗日寇,赢得解放.复排《星》则以“清唱剧”式的结构安排规避了割裂情节、分幕展开的局限,“被逼上山”“寻找游击队”“斗争中成长”“报仇雪恨”的四幕歌剧紧紧围绕小凤的革命历程展开,音乐表现和戏剧阐释融为一体、酣畅淋漓.

二、形式一细节:丰富多元,小题大做

虽然复排《星》剧在多方面对原剧进行了“剪裁”和“浓缩”,但音乐形式上的多样化处理和对音乐细节的强化渲染,使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个性特征鲜明地呈现出来,使音乐的内容和情绪充宴而饱满,在丰富多元的表现形式中体现出“小题大做”“以小见大”的戏剧魅力.

在音乐语言运用方面.复排《星》剧将《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松花江上》《白山黑水歌》这些经典唱段和带有象征意味的旋律融入歌剧的序曲和主要唱段当中,既增加了观众对歌剧产生共鸣的几率,也增强了音乐的代人感.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是初版《星》剧上演至今流传最快、传唱最广的一首经典唱段,轻快明亮的曲调加上3/8拍舞曲性质的律动,将革命的乐观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展现得淋漓尽致.此次的复排不仅保留这一唱段,还将其作为主题音调贯穿全剧,既切合全剧的核心基调又满足了听众的心理期待;复排《星》剧还在序曲中加入《松花江上》的旋律,以音乐的形式为歌剧进行巧妙的时空定位,当“九一八,九一八”的曲调被唱响时,仿佛将我们的视野锁定在饱受日寇侵略、满目战火硝烟的东北土地上;复排《星》剧多次融入《白山黑水歌》(李兆麟词)的旋律,歌剧序曲以四部混声合唱的形式将这一曲调完整地演绎出来,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展现出斗志昂扬音乐情绪.

在歌剧演唱形式方面.初版《星》剧在推进剧情发展时,多使用独唱、对唱(2人)或齐唱(含轮唱)的演唱形式,加之出场人物较多,逐一交代的模式未免使得音乐繁琐拖沓,缺乏层次感,削弱感染力;而复排《星》剧中则创编和创作了8首多人对唱和多人重唱的唱段,增强音乐表现力,加重戏剧矛盾冲突感.

《漫山遍野都是什么歌》(二重唱、四重唱)是复排《星》剧中的一首新创唱段,表现的是小凤、老李头、孙晶石、黑田听到远处传来的象征革命精神的抗联歌曲《白山黑水歌》之后产生的不同的心理活动.整个唱段由三部分组成,先是两位正面人物的二重唱表现出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希冀和憧憬:再由两位反面人物的二重唱渲染汉奸胆怯的心理和日本兵的狼子野心;最后,采用传统戏曲中“背躬”的形式进行四重唱,将正、反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同一时空中展现出来,西洋调式、中国调式、都节调式碰撞出极具戏剧性的音乐效果,男女音色、不同音区的交织将敌我之间的冲突感充分地激化出来,形成各怀心事、虚实结合的戏剧效果.

三、继承一发展:追忆往昔,缔造今朝

纵观《星》剧的复排,能够在继承原剧的基础上适应现代观众的音乐审美是其成功蜕变的关键,此次复排并非简单的重复或重组,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突破和创造.当然,并非每一部作品都具备继承的条件和发展的要素,如果将其视作历史进程中动态、发展的生命个体,那么,《星》剧的两度发声所扮演的角色必然有其内在关联和特殊之处.

一是新老《星》剧的角色定位具有历史性.

“历史是人们对过往的‘记录’,知晓历史则构成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星》剧作为以音乐的形式记录历史的载体之一,其所承载的内容丰富着我们对东北抗联的记忆,对鲁艺音乐工作者的记忆.新中国初建之际,正值颂扬东北抗联精神之时,如:电影领域率先拍摄了东北抗联题材的作品,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中华儿女》(1949年)、《赵一曼》(1950年)均在人民群众当中引起强烈反响.而在歌剧领域,东北鲁艺音乐家马上表现出应有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催生了东北鲁艺实验剧团主创的四幕七场歌剧《星星之火》.时隔65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及“九一八”事变84周年之际,《星》剧重回人们的视野.过去的两年中,社会各界掀起纪念抗战胜利的文艺热潮,教育部正式提出将8年抗战扩充为14年,充分强调了东北抗联部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意义和地位.在这一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星》剧应运再生、恰如其分.可以说,从历史的记录者到抗战精神的传承者,《星》剧的复排既是历史的必然,亦为时代的巧合.

二是新老《星》剧所承载的精神内核具有永恒性.

无论初创还是复排,结构上的调整和形式上的丰富都是将作品进行外化呈现的重要手段,而其对英雄的赞颂和抗战精神的抒发是《星》剧诞生和再生的重要因素,亦是《星》剧的艺术生命得以延续的源泉所在.“抗战精神是特定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成为那个时展的动力、前进的号角,是在中华民族极端危亡时刻激发、凝聚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喷薄而出的内动力.”东北抗联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表现出的革命精神是永垂不朽的,面对民族危机时刻的浴血奋战、顽强不息是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从炮火中一路走来,抗战精神在和平中迸发出新的活力,民族责任感与民族自豪的建立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不竭动力.此即为《星》剧的出发点和归宿地.

当然,复排作品所面临的风险亦是不可回避的,《星》剧的改编和复排之路还很漫长.时代的变迁、审美标准的差异本身对复排就是一种挑战,单纯为了迎合大众欣赏的兴奋点而造成经典作品哗众取宠、浮于表面甚至面目全非的现象亦是屡见不鲜.因此,理性地分析复排的必要性,准确地把握作品精神实质,在立足其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增强艺术表现力,真正做到在对往昔的追忆中,缔造更加辉煌的今朝!

本文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星星之火》和追忆和资助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国家艺术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国家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音乐项目选题分析
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是国家专门设立的艺术研究课题,也是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的主体部分 在所有艺术类科研项目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级别最高、影响最大,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课题 其自1988年设立音乐课.

而今迈步从头越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合唱指挥人才培养项目综述
2016年10月31日晚,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合唱指挥人才培养”项目学员合唱团与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合唱队、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在中山音乐堂联袂演出,为首都观众带来了.

以资助促进创作以引导促就精品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管弦乐的四年来情况分析
管弦乐创作以纯器乐语言为主,属于纯音乐艺术的范畴,是音乐创作技术涵量最为集中的音乐体裁所在 它的创作繁兴与否是衡量国家音乐创作水平的重要评价技术参数所在 西方维也纳古典时期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所.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