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mpa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跨文化类论文怎么撰写 和基于多模态视频语篇分析的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培养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主题:跨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31

基于多模态视频语篇分析的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培养,该文是关于跨文化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跟模态和培养研究和敏感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跨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跨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答辩视频数模论文小学生科技小论文5篇如何写好一篇论文

摘 要:本研究在调查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基础上,通过对精品文化视频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教学方法进行两学期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得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五因素均有显著提高;后测实验中交际参与度和交际专注度呈现出负相关,说明频繁的分析和练习降低了学生的交际专注度;学生普遍认为掌握分析文化的理论框架对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最有效.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多模态话语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也成为各国进行贸易时不可或缺的方式.因此,现代化的外语人才除了要具备过硬的语言应用能力,更要具有相应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最新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而后者指的就是进行跨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技巧和跨文化敏感度组成,其中跨文化敏感度是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因素(Chen & Starosta, 1997,1998, 2000).

Chen和 Starosta认为跨文化敏感是“人激发自己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Chen & Starosta, 2000).国外对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研究起步较早.Bronfenbrener, Harding和Gallwey等(1986)最早提出了敏感度这一概念,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 Chen和Starosta,他们不仅界定了跨文交际的三个层面,还开发出了跨文化敏感度问卷,该问卷的有效性、可靠性和跨文化适用性均已得到验证(Fritz et al 2002, 2005).国内对于跨文化敏感研究起步于 2000年后,从 2010年开始实证研究增多.笔者以“跨文化敏感”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 CNKI中 2010-2017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进行搜索,得到题目中含有主题词的论文187篇,其中实证研究占到了 80%.但多集中在对不同人群的跨文化敏感度的测量上.如马黎(2017)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跨文化敏感度的调查和分析;李燕(2015)对北京市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调查;邵思源等(2011)对高中英语教师进行了跨文化敏感度的实证调查.国内也有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程度.吴建设等(2017)分析了短期出国留学和语言熟练程度对跨文化敏感性的影响;彭世勇(2006)分析了国籍和职业对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

虽然国内对于跨文化敏感的实证研究在逐年增多,但对于如何增强交流者跨文化敏感的研究却很少.孙有中(2017)在谈到如何提高大学生跨文化能力中曾指出:“把具体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跨文化交际的具体案例来理解跨文化交际的一般原理,通过跨文化交际的一般原理来剖析跨文化交际的具体案例”.鉴于此,笔者在对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角度由具体案例出发到一般原理的理解再剖析具体案例的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了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内部 5因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多模态语篇分析为教学手段分析增强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实际教学方法,以期给跨文化交际教学以理论参考和实际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中国某高校非英语专业 60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多模态视频话语分析法,在了解学生跨文化敏感度 5因素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多模态视频话语分析的教学方法分析其能否影响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问题一: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现状如何?

问题二:多模态视频话语分析的教学方法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与跨文化敏感度 5因素间存在何种相关?

(二)研究对象

Nokelainen和 Tirri (2009) 研究发现,语言能力对跨文化敏感度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英语水平无明显差异的 2016级 班的 60名学生.分级测试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试卷由本校老师完成,经语言测试专业老师进行了校对,具有较高的信度.60名学生中男性 15名,女性 45名,年龄在 18-19岁之间,分别来自中文、化学、经管、生物专业.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所用的调查问卷为 Chen和 Starosta于 2000年开发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主要包含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 5个因素.量表有中文和英文版,各包含 24个问题,满分 120分,分数越高说明被试者的跨文化敏感越高.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本研究采用的中文量表.

话语在社会认知的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Foueault,2002),各种社会话语实践又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胡美馨、赵冬,2013).文化习得的困难除了文化的差异性外,其还具有隐形特征.在大学英语课堂的文化教学中,视频就实现了学习过程中语言和非语言的结合.本研究主要通过教学过程中对文化视频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认知能力.

(四)实验步骤

2016年9月22日和2017年9月21日,测试者对被试者进行了跨文化敏感度的前测和后测.其中量表采用李克特 5点计分法,由学生针对自身的情况给 24个问题进行打分,将学生每个题对应的分数用 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后测结束,又随机抽取了 8名学生进行访谈,同时对语音数据进行了文字转换.

所选取的文化视频和学生所用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二册)中所涉及的文化内容相关.其中包括纪录片《世界著名大学》第8、9集;《我们的故事》第7、11集;电影片段《当幸福来敲门》、《我盛大的希腊婚礼》.通过从文字、声音、画面三方面对文化内容、文化意义的建构进行分析和解读.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提炼视频文化主题的框架、细读文化内容、分析文化内容话语建构、文化分析练习和文化视频制作.

三、实验结果

(一)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前测实验结果

前测实验共收回量表 58份,回收率 96.7%,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极大值、极小值和均值分别为108、64和84.47.

从以上数据中看,被试者的差异认同感水平明显高于其他 4因素,其次是交际专注度、交集愉悦感,交际信心和交际参与度.

其中交际愉悦感、交际专注度和交际信息的内部差异较大.前测数据得出学生差异认同感水平较高.

为了进一步了解跨文化敏感度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笔者又对数据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

从数据可知,跨文化敏感度 5因素间呈正相关,具体相关关系有:

交际参与度与交际信心之间相关系数为.505,呈中度相关;

交际参与度与交际愉悦感之间的系数为.596,呈中度相关;

差异认同感与交际愉悦感之间的系数为.430,呈中度相关;

交际愉悦感与交际信心之间的系数为 .666,呈强相关,表明二者关系十分紧密.

从上述关系中可以看出,交际参与度与其他 4因素之间都存在着相关关系,这说明交际参与度是衡量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重要指标,也是促成有效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参与度来培养其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后测实验结果

前测实验共收回量表 60份,回收率 100%,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极大值、极小值和均值都有所提高,分别为 113、71和 89.36.跨文化敏感度的 5因素在后测实验中,极大值、极小值和均值也都得到了提高.后测实验中普遍上升的数据也显示出了采用多模态视频话语分析方法的成效.

从上述数据可知,交际参与度和交际专注度呈现出负相关(-0.103),说明频繁的视频分析和文化练习导致学生产生了疲劳感,从而降低了学生的交际专注度.交际信心和差异认同感、交际专注度 2项因素的影响程度基本持平,说明学生越能接受文化差异也就越有交际信心同时也原意参与到交际中.交际信心对交际专注度的影响最为显著,说明学生的交际信心越强越愿意参与到跨文化交际中.由此可得出,通过多模态视频话语分析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

(三)多模态视频话语分析教学法的效用分析

后测实验中,笔者为了了解多模态视频话语分析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究竟起了多少作用,设计了调查问卷,由学生自己对教学中的提炼视频文化主题的框架、细读文化主体建构、文化分析练习和文化视频制作几个环节做出评价,得分分为 5等.从数据中得出:细读文化内涵建构环节得分最高,说明学生普遍认为该教学环节最能提高跨文化交际敏感度.从后期的访谈中得知,其原因是因为,学生认为老师通过解释相关文化主题体现在哪些具体文化细节中,这些文化细节在所在国家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建构,便于他们理解这些文化内容在特定国家的语境中所具有的特定文化意义,因而能更好的掌握解读跨文化知识的方法;文化分析练习和文化视频制作分数基本持平,从学生访谈中得知,学生对文化练习和文化视频的制作可让自己分析跨文化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笔者又将多模态视频话语分析课堂教学的五个方面同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 5因素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数据显示,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中,学生认为“提炼文化框架”(0.321)和“细读文化内容”(0.308)最能满足学生的“差异认同感”.“文化视频制作”(0.286)最能满足学生的“交际参与度”.“文化分析练习”(0.245)最能满足学生的“交际信心”.五个环

节对学生的“交际信心”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显著.

四、结语

本文在了解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多模态视频话语分析的方法,通过提炼视频文化主题的框架、细读文化内容、分析文化内容话语建构、文化分析练习和文化视频制作五个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了两学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多模态手段分析视频中的文化表达话语策略、文化练习强化学生跨文化知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有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发现,教学中过度的进行文化分析及练习反而会降低学生的交际专注度,从而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得知,学生普遍认为掌握分析文化的理论框架最有助于他们解决实际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本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意义:首先,本研究采用文化视频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为互联网时代拓展课堂外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供了资料来源;其次,本研究教学中所采用的五个教学环节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多模态网络资源提供了借鉴.但本研究中利用精品文化视频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还需更多的实证研究和系统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Chen G M & Starosta W J. 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J].Human ommunication,1997,1(1):1-16.

[2]Chen G M & Starosta W J. 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J].Human Communication,1998,9(2):27-54.

[3]Chen G M & Starosta W J.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nsitivity scale[J].Human Com-munication,2000,(3):1-15.

[4]Foucault, M.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2.

[5]Nokelainen, H. &K. Tirri. Relationship of gende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o Finnish students’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J]. High Ability Studies,2009,(2):187-200.

[6]胡美馨 ,赵冬 .皇帝祭祀文化认同的话语嬗变 [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1).

[7]严慧仙 .多模态视频话语分析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启示——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J].外语电化教学 ,2015(5).

作者简介:张丽,衡水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课题项目:衡水学院 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多模态”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互动课堂的构建(项目编号为jg2016093).

归纳总结:该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模态和培养研究和敏感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跨文化本科毕业论文跨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多模态理论下英语电影课堂教学不同输入模式过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07 019摘要本文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旨在探究英文电影教学中,不同频次和不同语料输入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以.

武侠电影字幕英译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一、武侠电影字幕翻译概述国内字幕翻译研究多注重个案分析,鲜少依据电影类别进行研究 而李运兴指出,字幕翻译由于语篇范围即影视类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特点,翻译策略也相应不同 武侠电影作为一种语篇范围受海内外.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学生能力、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多元表达……多方面做好具体的教学工作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语篇阅读教学策略,基于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