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新闻评论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双重文化影响下的胡政之新闻评论特色略论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主题:新闻评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8

双重文化影响下的胡政之新闻评论特色略论,本文是关于新闻评论类论文范文跟胡政之和新闻评论和文化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新闻评论论文参考文献:

新闻评论论文参考文献 船政文化论文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胡政之不仅是我国著名的记者,经营管理人才,也是著名的报刊政论家.身处于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过渡阶段,他即受到传统儒学文化的熏陶,又接受了现代法治的新观念,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影响了胡政之的一生,也体现在其文章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胡政之;传统与现代;新闻评论;特色

作为新记《大公报》著名的“三驾马车”之一,胡政之的报纸经营管理才能一直为业界所称道,但是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杰出的报刊政论家.从担任《大共和日报》的总编辑到接办新记《大公报》,在他从事报业的近40年中,所发表的社论、专论甚多,被同时代人尊为“报业祭酒,论坛权威”.

胡政之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过渡阶段,他即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了现代新思想的洗礼.而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他所写评论的字里行间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从“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济世精神到“文章报国”的现代报人情怀

生于旧官僚家庭,胡政之从小便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熏陶,熟知儒家经典,故而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家济世思想早已根植于心.后来,他投身报业,这种济世情怀便表现为他以“文章报国”的报人精神.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内国际形势,胡政之想要通过新闻事业改造国家社会的信念愈加坚定.在《社会新报》创刊一百号时,他发表感言说:“要改造世界,先要改造国家,改造社会.而改造人,又是改造世界国家社会的根本……我们做新闻记者的改良新闻事业,实是个人改造之一端.改造的前途无涯,个人的努力也不应有止境.”

纵观胡政之的新闻评论,不难发现其关注的对象主要为重大的内政外交事件.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发生后,胡政之发表评论《静穆的悲哀》,在文中既表现出了对中国报界面对这一重大事件集体失声的不满,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外国报纸的歪曲报道的愤慨.他说道“在一般人看来,上海是言论最自由的地方.历来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上海报闹得最起劲.这次当地出了偌大风潮,人心愤激达于极度.上海各报态度却都非常慎重,除两三家以极诚挚极悲哀的态度说两句伤心话以外,其他有不置一辞的,有依旧拿前三十年可用,后三十年可用的语调,敷衍一番的.而外国报纸反大放厥词,什么‘’咧,‘’咧,‘排外’咧,每天长篇短论,拿事情往扩大处伸引.”在文章的结尾处,他问道“中国人是静穆的悲哀吗?外国人是狂热的愤怒吗?…… 却是越可见静穆的悲哀,才真是彻骨的苦痛.”这篇文章充分的表现出了惨案发生后胡政之内心的苦痛,和对英人在我国施行暴行,歪曲事实的悲愤之情.除此之外,对诸如老西开事件、一战中对德外交问题、张勋复辟事件、国民会议运动、二战后世界局势走向等重大问题,胡政之都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说,充分的展现出了一位爱国报人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刻关切.

二、对桐城派文风的继承到独特评论风格的形成

胡政之的评论有其独特的风格,以说理见长.其文笔力雄健,言简意赅,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以独特的稳健之风征服大众.这与他从小受到桐城派古文的熏陶不无关系,也可以说是其文风与桐城派是一脉相承的.他九岁随父亲到安庆读书,进入私塾学习传统经史子集,开始接触桐城派的文章,并且对其进行了专研,为其以后从事新闻行业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对胡政之文风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胡政之的文章善于用事实说话,从事实入手,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条理明晰,逻辑性强,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如其在1925年所写的《经济战之前途》一文中,分析世界经济形势提出经济无国界这一说法,其后用充分的事实来证明了这一观点:“忆上月英国某轮船公司曾有订造一万吨船五艘之招商投标事件,按理应由英国造船厂承办,乃因生产费之关系,竟为德商所夺.缘各国造船厂所提预算费,德国某厂所开最低之建造费为每只十五万三千磅,英国则最低数目为二十一万三千磅,其间相差至六万磅之多.总成期间则英厂需要十四月,德厂则只需十一个月.所以然者,英国工资较高,租税过重,生产费已视他国为高,加以英国工人实行一日八小时工作制度.德国船厂则因卧薪尝胆抵制经济战争,每日作工九小时.每周劳动已较英国工人多六小时.是以德商投标较英商为低廉.自理论言之,英国轮船公司不应舍英而取德.然自事实言之,则经济无国界,价值愈廉者当然愈受欢迎.”

除此之外,胡政之的评论绝大多数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进行写作的,这与他从小受过桐城派古文的熏陶不无关系.文言文相较于白话文来说,言辞更加省约,能以简短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含义,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气势立现,这也是其评论雄健之风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文言文表达的钟情,既是胡政之良好的文史功底的体现,也是其对传统文人情怀的一种坚守.

三、现代法治视角下对国际国内问题的评析

胡政之不但从小就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他早年在安庆高等学堂求学时,就开始接触中西方的各种新思潮,他饱揽了大量的介绍近代东西方新思潮的书籍和报刊,为他开启了现代法治思潮的思想启蒙.后来胡政之又留学日本,在帝国大学学习了法律和科学,为其日后分析国际局势和纷繁复杂的中外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胡政之对现代法治的崇尚与追求,在其评论文章中多有体现.他称颂英国的政治谓:“其政治之良风善教,培养涵育.由来已久;最难得者为常识丰富,人人守法,而公私之分明,是非之判别,尤为彻底而合理.”而面对国内混乱的局面,胡政之对社会法制愿望的实现更加殷切,他一方面批评军阀,各自为政;一方面号召国民觉醒,监督政治,使国家走上法治道路.政治改革万端,宪政不立,国体终无保障. 此外,胡政之对法律的崇尚还表现在其善于从法律的角度分析问题,特别是在一些有关中外交涉的重大事件中,他经常在法理上寻找依据,阐明事理.这种分析问题的法律视角,不但为当权者提供了一些参考,更为群众了解事件背后的是非曲直指明了方向,有利于让法治的观念更加深入的受众心中,起到普法的作用.

早年的求学经历为胡政之后来的写作生涯奠定了雄厚的文化基础.对中国传统儒学之士“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的坚守,对桐城学派行文风骨的承袭,与现代法治的分析问题的视角,贯穿了胡政之整个的新闻评论写作,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成为其评论文章的一大特点.

参考文献:

[1]胡政之.《本报一百号的感想》.《社会新报》,1921年6月9日.[2]胡政之.《静穆的悲哀》.《国闻周报》, 第2卷第21期1925年6月7日.

[3]胡政之.《静穆的悲哀》.《国闻周报》, 第2卷第21期1925年6月7日.[4]胡政之.《经济战之前途》,《国闻周报》,第二卷第27期1925年7月19日.

[5]胡玫,王瑾.《回忆胡政之》.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年6月.

[6]胡政之.《国庆纪念感言》.《大公报》,1918年7月12日.作者简介:

貟学慧(1990- ),女,汉,籍贯:河北省,学历:研究生,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媒介文化与媒介史.

回顾述说:该文是关于经典新闻评论专业范文可作为胡政之和新闻评论和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新闻评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和
当今社会,是媒体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 新媒体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媒体行业又取得了一项突破性的进展,现如今新媒体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当然学校也不例外,运用新媒体的网络科技进行现代化教学,是我国教育部门.

英语微信平台在高职高专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影响和实践
摘要英语微信平台作为辅助英语学习的新媒体,同时也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 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育;微信微博和微信是基于网络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以及.

禅宗文化影响下的建筑水之教堂
郎天怡 (长春工业大学 130012)摘要自打禅宗文化传入日本以来,日本一直都深受着这种文化的深渊影响,而这使得日本在建筑上的表现更为抽象,注重的是精美的、细腻的设计手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 安.

论骆越文化影响下的南丹白裤瑶铜鼓舞蹈文化
【摘 要】有着千年历史的骆越古国是岭南骆越部落最著名的古国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就是在这浓厚的骆越历史底蕴中发展起来的地区,骆越古国在上下五千年璀璨的中华文明中有着重要的贡献,骆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铜鼓.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