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少数民族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聚合和可视化展现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

主题:少数民族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5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聚合和可视化展现,本文是少数民族毕业论文怎么写跟少数民族和可视化和聚合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少数民族论文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胡昌平,石 宇,查梦娟

摘 要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中对少数民族特色资源的组织及展现不能有效反映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文章在特色文化资源聚合的基础上,将特色文化与地图联系起来,构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聚合与可视化模型并进行实例验证,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特色文化资源 信息聚合 可视化

引用本文格式 胡昌平,石宇,查梦娟.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聚合与可视化展现[J]. 图书馆论坛,2017(4):32-39.

Aggreg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HU Chang-ping,SHI Yu,ZHA Meng-juan

Abstract Ethnic culture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urrently,online organization of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fails to reflect the special cultures of minorities eff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aggregation of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this paper links special cultures with maps,constructs an aggregation and visualization model of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and verified it by practical example,so as to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of ethnic culture resources.

Keywords ethnic minority;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information aggregation;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0 引言

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消失的威胁[1-2],信息科技的发展为民族文化资源的保存和传播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利用信息技术保护并传播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成为重要研究主题[3-4],而信息聚合与可视化技术则是重要的技术路径.信息聚合方面,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聚合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共机构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建设和保存问题[5],也有学者从技术角度探讨公共机构内民族文化资源的聚合应用[6].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可视化展示方面,一些学者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组织聚类,揭示了资源间的相互关系[7];也有学者通过绘制文化地图展示地方民族特色文化遗产的地理分布,并发现地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不能忽视的作用[8-9],认为应用地图从地理信息上表达民族文化信息有助于在空间上形象地展现文化信息的内容[10-12].这些研究推动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播.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少数民族”+“资源建设”或“少数民族”+“网络传播”为检索式进行主题检索,为保证调研文献的质量与新颖性,将时间限定为2011-2016年,检索范围限定为CSSCI核心期刊,共得到28篇文献,经人工筛选,最终选取21篇与主题相关且有价值的文章.部分文献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并说明了网络中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分布分散,资源建设交叉重复现象严重,特色资源较难被全面获取和应用[13-15].对网络中分布广泛的资源有效聚合与应用传播的研究较少,直接影响资源聚合与可视化展示的效果.在可视化展现方面,已有研究多从资源角度或地图角度展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并没有以资源与地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资源可视化展现,影响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传播效果.因此,将文化地图引入网络中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组织和展示之中,展现文化资源的空间地理分布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以上分析,为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播,应注重对现有网络中文化资源的聚合,在此基础上,将资源与地图结合进行可视化展现.围绕这一思路,本文构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聚合与可视化展现模型,以湖北省恩施市来凤县土家族特色文化为例进行原型实现,结果显示该原型平台可以很好地展现其特色文化资源.

1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聚合与可视化展现构架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聚合与可视化展现构架可以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和传播提供指导,具有广泛的参考作用,其模型如图1所示:数据采集和预处理模块的作用是对网络中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进行收集和预处理,为实现资源聚合和可视化展示做准备;基于主题的特色文化资源聚合模块的作用是通过构建特色文化资源主题词表及分类体系,对特色文化资源主题进行识别,从而实现资源的主题聚合;基于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的特色文化资源聚合模块的作用是通过确定POI列表,建立特色文化资源、POI及地图三者间的关联,实现文化资源在地图上POI的聚合;基于主题的特色文化资源聚合模块和基于POI的特色文化资源聚合模块共同构成了可视化展示的基础,可视化展示模块则是将特色文化资源及实体地图联系起来,并统一展现给用户.

1.1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为实现网络中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聚合,需要对特色文化信息进行采集与预处理,形成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库.数据采集与预处理部分利用爬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等,实现网络中相关信息资源的自动化获取及处理,包括特色资源自动发现、信息资源自动采集、资源相关性判别、数据预处理四个方面.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信息较为广泛地分布于网络之中,已有的搜索引擎为发现特定资源提供了途径,因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自动发现可通过自动向搜索引擎提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关键词进行搜索的方法,获取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结果列表.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自动采集,利用爬虫工具将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获得的内容采集下来,采集的字段包括来源网站名、标题、作者、信息内容、所属分类等,形成原始数据集.由于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会存在大量弱相关的资源,因此需要对结果信息进行相关性自动判别,从而筛选出与主题相关的资源.信息资源相关性判别可以通过设定规则的方法自动实现,如依据资源的来源网站或通过资源内容中关键词的统计进行判断等[16].最后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信息资源去重、信息内容规范化等,形成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库.

1.2 基于主题的特色文化资源聚合

基于主题的特色文化资源聚合就是在特色文化信息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按主题方式聚合,其中涉及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分类体系构建、特色文化资源特征词表构建及特色文化资源按主题自动聚合三个方面.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分类体系构建.学界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分类的讨论众说纷纭,反映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复杂性[17].各类民族专著根据其研究的侧重不同,有着不同的分类,如何琼在所著的《西部民族文化研究》将民族文化分为图腾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建筑文化,交通、民俗文化,婚姻、家庭、人生礼仪文化,节日文化,民间文学艺术,民间工艺美术及旅游文化[18].通过参考学术文献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分类,并结合网络中少数民族网站中文化资源的分类体系,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归纳为民族建筑、宗教信仰、民族服饰、传统节日、民族文字、传统文学、民族工艺、民族歌舞、民族美食及民族传统医药十大类.其中对网络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分类体系的调研步骤为:首先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并获取各个少数民族网站,其次统计土家族文化网、苗族文化网、藏人文化网等多个权威少数民族文化网站的分类体系.由于各个少数民族网站会根据本民族特点突出介绍部分特色文化,如土家族的织锦艺术独具特色,介绍土家族文化的网站将民族工艺设定为重点介绍内容并设为大类进行介绍,而土家族并不存在民族特色文字,因而并不存在文字的分类.因此在进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组织过程中,可以在原有的十类划分基础上,综合当地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进行适当删减.

特色文化资源特征词表构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特征词表是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概括,包含其最核心的内容,通过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特征词表的构建,可以实现特色文化资源的自动标引.特征词表的构建可以基于样本数据进行人工构建,其构建过程包括三步:首先抽取代表性资源作为样本;其次进行人工标注特征词获取初始特征词表;最后通过同义词典等工具对初始词表进行扩充.

特色文化资源按主题方式的聚合.首先基于特征词表,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特征词自动标引;其次通过构建表征资源的特征词与目标分类体系间的映射规则,实现特色文化资源按目标分类体系聚合.为保证资源按主题方式聚合的效果,需要较为详细地制定映射规则,如特征词出现位置、词频统计等等.同时,由于特征词的总体数量较小,为保证较强的准确率,规则的构建需要结合人员经验来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图片、视频等非文本资源的自动标引时,采用基于文本的方法,将非文本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进行处理,如应用资源标题、来源网站及分类、标签、上下文信息等,实现对多媒体资源的自动标引[19-20].

1.3 基于POI的特色文化资源聚合

POI(Point of Interest)即兴趣点,泛指一切对地点地理位置具有标记或作用的名称[21].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因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往往与民族当地的地理位置联系紧密.本文将体现民族特色文化的地理位置当成POI,并发现大多数特色文化资源都与一个或多个POI相对应,通过建立特色文化资源与POI的关联,实现基于POI的特色文化资源聚合.其中涉及POI列表的确定、特色文化资源与POI的关联及POI与地图的关联三个方面.

(1)POI列表的确定.POI列表是指该地区具有当地特色的地理地点,此类地理信息在各大旅游网站中被称为景点.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各大旅游网站对于地方景点的总结较为详尽,列举了该地区的所有特色地理地点,因此可以通过对各大旅游网站的总结,获取一个地区的所有景点的位置信息,作为该地区的POI列表.在确定所有POI的基础上,根据地理及行政区域的划分,识别各POI间的隶属关系,构建POI的层次结构,为进一步建立资源与POI间的对应关系做准备.

(2)特色文化资源与POI的关联.建立特色文化资源与POI的关联可以通过直接提取资源中的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通过构建表征资源的特征词与位置信息的映射关系实现特色文化资源与POI的关联.本文以直接获取位置信息的方式为主,并结合间接方法构建特色文化资源与POI的关联关系.通过对部分资源的调研可知,大部分资源的标题、内容中会存在与资源相关的位置信息.因此,通过对此类资源内容的自动分词、位置信息匹配,可提取特色文化资源的位置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位置信息的统计,当资源中仅存在一个位置信息时,则默认此位置信息为与该资源相关的唯一POI;当资源中存在多个位置信息时,则需综合考虑位置信息的出现频次、位置信息与表征资源特征词在资源中的位置关系、位置信息在POI的层次结构划分等,建立资源与POI的关联关系;当资源内容中没有明显位置信息时,则可通过间接的方式,构建表征资源的特征词与位置信息的映射关系来进行POI的判别,映射规则的制定也需要结合人员的经验进行.

(3)POI与地图的关联.在建立特色文化资源与POI的关联的基础上,需要将POI与地图应用结合起来,实现在地图中展示特色文化资源.目前关于地图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并提供开放性接口供研究者应用,因此可以在现有地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以适应与资源对应的POI展示.其中,当地图中存在POI时,应对此类POI进行突出显示,并与相关特色文化资源建立链接关系;当地图中不存在POI时,应对此类POI进行批量标注,同时建立与特色文化资源的链接关系.

1.4 特色文化资源可视化展示

此阶段是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分类体系、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内容及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地图结合起来,构成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可视化展示界面.特色文化可视化展示界面可以实现特色文化资源的浏览和检索,包括以主题为导向的资源浏览和检索,以POI为导向的资源浏览和检索两个方面.

(1)以主题为导向的资源浏览和检索.用户可以通过浏览特色文化的分类导航体系,查找感兴趣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同时获得与该特色文化资源对应的地理信息,并以地图的形式呈现;资源的检索可以支持资源内容的检索,获取某一主题下的所有形式的资源.

(2)以POI为导向的资源浏览和检索.用户面对的是文化地图,通过对地图中的POI确定,获得该位置对应的特色文化资源列表,进而可以浏览资源内容信息;地图检索可以支持兴趣点的查找,并在地图上显示所有的位置信息.

2 基于平台的信息聚合与可视化展现

在实现中,以湖北省恩施市来凤县为例,进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聚合与可视化展示.来凤县隶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处,是中国第一个实行土家族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可供我们进行实例研究.

2.1 特色文化资源获取与处理

来凤县内的少数民族主要为土家族和苗族,其中土家族为世居民族,平台展现的当地民族特色的文化也以土家文化为主.由此,以“来凤县”“土家族”等为关键词,自动向搜索引擎提交检索,获取检索结果列表.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归纳,发现关于来凤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主要集中于较少的网站之中,因此本次实验的来源数据选取资源集中的几个网站,最终选取来凤县人民政府网、中国来凤旅游网、来凤百姓网、土家族文化网、土豆网、蚂蜂窝网、百度百科网为数据来源网站.在此基础上,抽取有关来凤地区的介绍作为样本资源信息,并利用采集工具采集下来.抓取字段包括标题、作者、所属分类体系、时间、内容、来源网站.在完成基本的资源采集基础上,需要对采集信息进行预处理,包括资源内容去重、无效数据剔除、内容规范化,最后统一存储于数据库中构成来凤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可视化展示做准备.采集的资源数据局部样例见表1.

2.2 基于主题的特色文化资源聚合

在进行平台资源分类体系构建时,需要对当地地理、历史进行介绍,因此设置来凤概况一级类目,并将其细分为来凤简介、行政区划、地理人文、土家历史及旅游资源.在进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分类组织时,依据上文对特色文化资源的分类组织,并结合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土家族文化的特点,同时借鉴土家族文化网、中国网等介绍土家族文化特站的分类体系,将特色文化分为民族建筑、民族服饰、传统节日、宗教信仰、传统文学、民族工艺、民族歌舞,并将此归为民族风情一级类目.此外,考虑以旅游网站为信息来源的资源内容多为介绍当地的特产特色,因此设置地区特产一级类目,并细分为地方名店、地方特产两类,由此构成了信息聚合与可视化展现平台的分类体系,如表2所示.

百度百科网关于土家族、来凤县的词条中概况了该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内容,本文通过人工辅助判断的方法对百度百科词条内容进行总结提取构建特征词表.在构建特征词表的基础上,利用分词软件NLPIR汉语分词系统对资源内容进行分词并与词表中的特征词进行匹配,实现资源的特征词自动标引[22].分析发现,特征词与目标分类体系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大部分资源可通过构建特征词与目标分类体系间的映射规则,实现特色文化资源聚合.由于资源数量较少,为保证准确率,采用人工辅助判断方法,对最终结果进行修正,完成资源按主题方式聚合.

2.3 基于POI的特色文化资源聚合

通过总结蚂蜂窝网、欣欣旅游网、途牛旅游网等大型旅游网站在来凤地区显示的景点位置信息,可以构建来凤地区的POI列表,此列表较为全面地包含了来凤地区特色地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位置在地理上的层级关系,构建POI列表中的层级结构.在特色文化资源与POI关联阶段,依据前文提出的模型,对资源内容、标题进行分词处理,并通过与POI列表匹配,实现资源位置信息的提取和确定,对于未识别出位置信息的资源,则根据资源所属特征词来间接判断其位置信息.

在POI与地图的关联展示方面,应用了百度地图提供的接口实现特色文化资源兴趣点的展示.通过注册,免费获取服务密钥,获取地图服务.在实现中发现,百度地图中已经对所有POI进行了标注,但其显示不突出,不能反映出来凤县少数民族特色聚集的地理位置,因此应用百度地图提供的批量标注功能对POI进行标注,并对标注点批量链接添加,实现特色文化资源与POI的对应.

2.4 基于聚合平台的可视化展现

在基本数据的准备完成后,笔者对展示平台进行设计,并根据前文所述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聚合与可视化展现构架,构建来凤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展示平台.平台中信息按照特色文化的分类进行组织,即分为来凤概况、民族风情和地区特产三大类,每类下细分各小类.具体内容展示分为两个方面,即主题模式及地图模式,可以分别实现以主题为导向的资源浏览和检索及以POI为导向的资源浏览和检索.

在主题模式中,以“摆手舞”为例,用户可以通过分类导航查看有关来凤县内摆手舞的全部信息,包括文字介绍、图片、视频、音频,同时可以获得地图上相应的位置点,如图2所示;同样,用户也可以通过检索方式获取有关“摆手舞”的所有信息资源.在地图模式中,以“舍米湖摆手堂”为例,用户可以通过地图上POI的浏览找到其位置地点,通过点击可以获得该地理位置上拥有的所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列表,并可以进一步查看详细信息,如图3所示,在点击地图中“舍米湖村”的位置信息后,“特色资源”列表中显示了在此位置的所有民族文化资源.

从展示效果来看,本平台通过主题及地图两种模式实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可视化展示,更为直观地展现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现状.在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信息展示网站,如土家族文化网等,用户仅能进行资源主题的浏览,并不能直观的获取资源对应的地理位置,而其他旅游网站虽然提供了地理地图,但却没有实现地图与资源的紧密结合.本原型系统在对资源进行聚合的基础上,结合了资源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并从文字、图片、视频三个方面展现具体资源主题内容,更有利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信息的全方位揭示,因此具有更好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展示和传播效果.

3 结语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聚合及可视化展现是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网络传播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聚合平台,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资源组织起来,有助于地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播,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从地域性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入手,进行网络中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归纳聚合,并将少数民族特色信息与地图上位置信息对应起来,构建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可视化平台.

在可视化展示平台构建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本研究的局限所在,也构成了后续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在资源预处理过程中,如何对大面积重复的资源处理并实现资源的融合;(2)如何更为准确地完成特色文化资源的自动判断,提高平台的自动化信息处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田敏,邓小艳. 近十年国内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述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6):36-40.

[2] Bortolotto C. UNESCO,cultural heritage,and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value-based analyses of the World Heritag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ven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15,21(5):528-530(3).

[3] Tomlinson,John. Cultural Globalization[M]//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Globaliza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8:352-366.

[4] 吾守尔. 论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保护[J]. 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8-105.

[5] 王小林,陈军. 基于异构网络的西部少数民族文献联合数据库建设[J]. 图书与情报,2014(2):44-47.

[6] 仝召娟,许鑫,钱佳轶. 基于关联数据的非遗数字资源聚合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1):21-26.

[7] 王伟,许鑫,周凯琪. 非遗数字资源中基于时空维度的传承可视化研究——以湖口青阳腔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1):27-34.

[8] Marc T,Jennifer S,Le H R,et al. Nature,culture,and the work of physical geography[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11,17(8):445- 450.

[9] 黄松,李燕林,李如友. 桂西地区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的空间关系及成因机理[J]. 地理学报,2015, 70(9):1434-1448.

[10] 林珲,张捷,杨萍,等.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进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2,8(2):30-37.

[11] Mousouris S,Styliaras G. Implementing 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Map[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Intelligence,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2014:1-6.

[12] Su F,Yang K,Zhu Y,et al. Research on digital protection of ethnic culture in Tibetan areas in Yunnan Province based on GIS[C]//Geoinformatics,2015 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2015:1-4.

[13] 张次第. 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5):115-119.

[14] 刘伟华. 省级公共图书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建设与传播[J]. 图书馆建设,2012(5):19-21.

[15] 陈峻俊,李远兰. 网络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与特点[J]. 当代传播,2014(3):110-112.

[16] 乔建忠. 一种基于统计特征面向“类型”主题抓取的网页相关性判断策略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6):9-16.

[17] 李耀宗.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界定与分类[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3):50-52.

[18] 何琼. 西部民族文化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47-312.

[19] 张志武,阚德涛,ZhangZhiwu,等. 基于语义学习的自动图像标注技术研究述评[J]. 情报学报,2013,32(10):1112-1120.

[20] Qi G J,Aggarwal C,Huang T. Towards semantic knowledge propagation from text corpus to web image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WWW 2011,Hyderabad,India,March 28-April. 2011:297-306.

[21] 赵卫锋,李清泉,李必军. 利用城市POI数据提取分层地标[J]. 遥感学报,2011,15(5):973-988.

[22] NLPIR汉语分词系统[EB/OL]. [2015-05-17]. http://ictclas.nlpir.org/.

作者简介 胡昌平,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教授;石宇,查梦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2016-11-20

(责任编辑:周坚宇)

该文总结,上述文章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少数民族和可视化和聚合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少数民族本科毕业论文少数民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且特色鲜明,通过旅游开发不仅能够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还能为社区居民带来发展机会 文章通过分析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适宜性,根据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整体开发的原则.

明清游记中的汉中旅游特色文化资源
明清游记在历代游记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文人途径汉中,在游记中对汉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着大量的记载 这些文献对于我们今天去开发、利用和保护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拟分别以清代学者王士.

东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
【摘 要】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然而,随着外来音乐文化的侵入,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一些民族音乐文化面临失传的危机,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资源越来越少,传承与发展民族原生态音乐,保.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文化政策
摘 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在建设的微观操作层面,文化产业是支撑,文化人才是关键,文化收益是动力,这些要素与特色村寨建设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但在具体实践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