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文心雕龙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跟再论《文心雕龙》相循参伍,因革通变文本分析和刘勰通变观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主题:文心雕龙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8

再论《文心雕龙》相循参伍,因革通变文本分析和刘勰通变观,该文是文心雕龙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跟刘勰和《文心雕龙》和通变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文心雕龙论文参考文献:

文心雕龙论文参考文献 毛概论文格式高被引论文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政论文

[摘 要]检阅《文心雕龙》中一些“莫不……”句式,“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的断句方式与它们的习惯用法相符.“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相循参伍”与“因革通变”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分工,既互相配合又互不重复,共同完整准确体现刘勰的关于文学继承与创新的观念.简略分析文学创新的过程.创新有两种要素:纵向的力度和横向的广度.“因革通变”,“因革”为文学创新,“通”为文学创新的广度,“变”为文学创新的力度.适当掌握力度、灵活推广应用,是创新实践的方法、机制.它们配合发展,互相促进,形成了创新的全过程.结合以上分析,“《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等中的“变、通”意思最为接近,可以视为词源.

[关键词]《文心雕龙·通变》;释读;文本分析;因革;通变;广度;力度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8)05-0013-09

doi:10.3969/j.issn.1672-8610.2018.05.002

拙文《〈文心雕龙〉“相循参伍,因革通变”文本分析通变观》[1]发表后,又从《文心雕龙》“莫不……”句式的应用、语法结构与释读、文学创新当谓、“通变”的《易》学词源探讨等方面,对“相循参伍,因革通变”做了进一步的文本分析,以求更准确地认识刘勰的通变观.

一、从《文心雕龙》中的“莫不……”句式看“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

“莫不……”是一种固定句式,“莫不”引领假设条件,有的后面回应以结果.例如: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庄子·杂篇·外物》)

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庄子·外篇·天运》)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乎江,苌弘死,藏其血三年而为碧.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吕氏春秋·必己》)

这样的句式《文心雕龙》出现多处.考察《文心雕龙》中“莫不……”句式的情况,对确认“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的断句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爰自风(姓)[兴],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原道》)

原夫兹文之设,乃发愤以表志.身挫凭乎道胜,时屯寄于情泰;莫不渊岳其心,麟凤其采,此立体之大要也.(《杂文》)

观其大抵所归,莫不高谈宫馆,壮语畋猎.(《杂文》)

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定势》)

所以文谢于周人也.至于扬班之伦,曹刘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莫不织综比义,以敷其华,惊听回视,资此效绩.(《比兴》)

至如气貌山海,体势宫殿,嵯峨揭业,熠耀焜煌之状,光采炜炜而欲然,声貌岌岌其将动矣,莫不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也.(《夸饰》)

且《诗》《骚》所摽,并据要害,故后进锐笔,怯于争锋,莫不因方以借巧,即势以会奇,善于适变,则虽旧弥新.(《物色》)

古来辞人,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物色尽而情有余者,晓会通也.(《物色》)

扬班以下,莫不取资,任力耕耨,纵意渔猎,操刀能割,必裂膏腴……(《事类》)

蔡鑫泉/再论《文心雕龙》“相循参伍,因革通变”文本分析与刘勰通变观

蔡鑫泉/再论《文心雕龙》“相循参伍,因革通变”文本分析与刘勰通变观

“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是一组条件,犹如“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莫不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莫不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甚至于“莫不原道心以敷章,莫不研神理而设教,莫不取象乎河洛,莫不问数乎蓍龟,莫不观天文以极变,莫不察人文以成化”.“莫不高谈宫馆,壮语畋猎”,犹如“莫不高谈宫馆,莫不壮语畋猎”.“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犹如“莫不因情立体,莫不即体成势也”.各个条件句之间的协同呼应非常明显.

从《文心雕龙》“莫不……”句式应用的情况看“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貌似齐整的四言句,但是词组之间失去照应,结构支离破碎,语义阉割分裂.“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则符合上述《文心雕龙》“莫不……”句式应用习惯.“莫不”引导两个并列分句.“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犹“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之术也,莫不因革通变之术也”是也.

二、句子的语法结构与释读

某一句话是一个整体.句中的字词是互相关联,互相配合,共同表示这句话的意思.所以解释某个词时,不能脱离它所在的句子,不能不照顾同一句子中其他字词的意思.正如洪成玉先生《古汉语词义分析》所言:“语言的结构是由词构成的,进入结构中的词必须受结构内部规律的支配.词的意义只有在语言结构中才能得到确切的理解.”[2]又如王泗原先生《古语文例释·自序》言:“据句法判断语意及词义的疑难,是研究古语文特别重要的方法.这一点,前人的认识是不清楚的.注家训诂的差错多是由于不明句法.某字训某,古有其例,但是按这一句句法,训某不可通,就不当援引为证.词本来是不能离开句的结构,不能离开它在句法中所居的位置而成义的.必须究明句法,然后训诂之用才落实.”[3]《文心雕龙》也云:“句司数字,待相接以为用”;“寻诗人拟喻虽断章取义,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若辞失其朋则羁旅而无友,事乖其次则飘寓而不安”.(《章句》)

用这种方法观察“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相循参伍”与“因革通变”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分工,既互不重复又精密无遗,共同准确完整体现刘勰的关于文学继承与创新的观念.

再看一些“通变”的释读,可谓脱离“通变”所在语句结构,断章取义.例如陈书良整理《文心雕龙》:

通变

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4]127

因革

继承和革新

按:《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因,沿袭.《易·革》:“象曰:泽中有火,革.”孔颖达疏“火在泽中,二性相违,必相改变,故为革象也.”革,改变.《法言》:“可则因,否则革.”又《太玄》:“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刘勰将因革用于文论,意为继承和革新.他认为“参伍因革,通变之数耳”,继承和革新是文学发展的途径.[4]129

下面是“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的三种释读:

许多这样的例子,都是互相模仿的,其中既有所继承又有所改革,这就是通变的方法呵.[4]321

诸如此类的例子,无不互相沿袭,因袭继承和革新变化交错运用,这就是通变的方法.[5]203

类乎这样的,没有不是互相沿袭的.必须错综变化,有继承有革新,才是通变的方法.[6]275

《文心雕龙辞典》的解释大致相同.[7]“通变”是“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表述较为一般化了一点.事物之间有交叉关系,排斥关系,从属关系,互不相干的关系,“通变”是哪一种?有的则把这种“关系”表述为“通”指继承、“变”指创新.[7]28“通变”是继承和革新;“因革”是“继承和革新”;“相循”是“互相模仿”,“模仿”也是继承.同一个句子“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的释读中,继承两出甚至三出,无论语义表述还是逻辑关系,都是说不过去的.《文心雕龙今译》在“没有不是互相沿袭的”的后面用句号,继承重出的程度有所缓和.但是一来这与原文不相称,二来同一段继承重出的情况依然如故.究其原因,“是由于不明句法”,从而“辞失其朋则羁旅而无友,事乖其次则飘寓而不安”.

三、文学创新当谓

《论语》释读属于诠释学的范畴.中国历史悠久,经典丰富,经典诠释由来已久,有着优良传统.学者对经典诠释多有研究,论述纷繁.傅伟勋先生的创造诠释说,因五种层次的表述,较为易于理解.创造诠释包括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必谓五种层次:(一)原思想家(或原典)实际上说了什么?(二)原思想家想要表达什么?(三)原思想家可能蕴涵什么?(四)原思想家(本来)应当说出什么?或创造的诠释学者应当为原思想家说些什么?(五)原思想家现在必须说些什么?或为了解决原思想家未能完成的思想课题,创造的诠释学者现在必须践行什么?诠释的目的是为了继承经典,继承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当下.[8]25为了准确释读“通变”,为了“服务于当下”,我们不但要探讨通变的实谓、意谓、蕴谓,而且要探讨通变的当谓、必谓.通变是与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尤其要注意创新的当谓.

黄仁生先生:“产生于东汉初期的《吴越春秋》则以其七实三虚的写作原则、双线交叉结合的宏伟结构、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确立了它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①35

黄仁生先生:“从《吴越春秋》的七实三虚原则和双线交叉结合的叙事结构,到《三国志通俗演义》七实三虚之法和复线交叉结合的叙事结构;从《吴越春秋》的文言语体,到《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半文半白语体,正好清楚地揭示了长篇历史小说发展的逻辑联系.”①36

有的学者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实七虚”: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七实三虚”说,源自清人章学诚.章氏《丙辰札记》有云:“惟《三国志通俗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尔后经胡适、鲁迅加以论述,此说几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创作方法的定论,而为众多的文学史、小说史以及有关论著所接受、所注释.这里的虚实之争,自然以史实为界.其实只要将《三国志通俗演义》与《三国志》等史书认真比较,就不难发现《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方法非但不是,“七实三虚”,反而倒是“三实七虚”.[9]

这里不讨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七实三虚”抑或“三实七虚”.下面的论述中沿用“三实七虚”.

谨以上述有限的材料,来论述创新的当谓.

内容虚构的小说,脱胎于以纪实为主要任务的史传.从纪实到虚构,无疑是一种创新.“三实七虚”是创新,“七实三虚”也是创新.显然,两者创新的力度是不一样的.前者创新力度比较小,后者创新力度比较大.“三实七虚”是原创,“七实三虚”是在它基础上的再创新.“三实七虚”的功绩不可小觑.

从普遍崇尚纪实到部分虚构,既没有先例,更可能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因此步子不可能迈得太大.虚构作为一种新的形式要为人们认识,就的有一定的力度.“九实一虚”,“一虚”很可能引不起人们的注意,甚至会被误以为是纪实的差错.这一步要么不迈出,就要迈出一步,即使是一小步.而且,内容部分虚构,必然对结构安排、情节描写、词语应用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这最初迈出的一小步的步距,也为结构安排、情节描写、词语应用的相应创新赢得施展的空间.如果这最初迈出的一小步太小,就不足以形成与史传体的区别.《吴越春秋》采用“七实三虚”的写作原则,是有它的道理的.

《吴越春秋》面世后既可能得到责难,也可能会赢得欢迎,甚至以为时髦.一些人也会像追随《吴越春秋》,采用“七实三虚”的写作原则写作,类似的作品逐渐多了起来,经验也越来越多.于是,“三实七虚”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应运而生.再后来,完全虚构的小说的出现,终于成为主流.中国文学史,从纪实史传到完全成熟的小说,经过了三步.

《吴越春秋》用的是文言语体,《三国志通俗演义》用半文半白语体.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开启了小说白话语体的时代.从文言语体到白话语体,中国文学史经过了两步.不去计较其中的原委,仅就创新的力度讲,从文言语体到白话语体的创新过程的力度,要比从纪实史传到完全成熟的小说的创新过程要大一些.

双线交叉结合的叙事结构是创新,复线交叉结合的叙事结构也是创新.后者的创新力度更大些,写作难度更大些.但双线交叉结合的叙事结构是原创,复线交叉结合的叙事结构是在它基础上的再创造.

创新呈现在作品中间、读者层面的两个最主要的特色或者要素,就是纵向的力度和横向的广度.这是从纪实史传到完全成熟的小说、从文言语体到白话语体的创新过程归纳出来的.但应该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文学创新实践,离不开适当推广.基于五四运动的新形势,由于胡适、陈独秀等人的提倡,更有鲁迅等人付诸实践并取得很大成绩,中国新文学取得极大发展,其中包括白话文应用.其实胡适以前,就有人提倡白话.前人提倡白话之所以终被淹灭,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配合以灵活持续的推广.②明代后期文坛,袁宏道的“性灵说”昙花一现.袁宏道前期“性灵说”中最积极的部分来自李贽的“童心说”,并有屠隆作为先导.而“童心说”的依据其实是王守仁“心自认能知”的学说.但是这种新思想的社会基础既然薄弱,在理论上有没有足够的力量,其迅速失败自是必然的.这或许正是历史的一个悲剧.③换一种说法,袁宏道的“性灵说”创新的力度和广度都颇为薄弱.

文学创新实践,从酝酿到推出,要经过复杂漫长的过程,经过作者的辛勤劳动.作者最关心的,应该是这项创新进行到怎样的力度,既能能为读者接受又有新意,既有新意又不离奇.一项文学创新,包含众多的纵深变化活动和横向推广活动.某一文学作品中作者应用了某一项创新,他会应用于以后其他作品的创作中,这是创新的一种推广.应用了某一项创新的作品问世,在起到文学作用的同时,这项创新也为人们认识接受,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应用这一创新,这也是创新的推广.针对某项创新的研讨会、学习班,更是创新的有效推广方法.纵深变化要适当,横向推广要灵活.两者协调配合,创新顺利有效进行.

人们常说通变反映了文学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更确切地说,纵深适当变化和横向灵活推广,是创新的辩证发展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说,通变表现了创新的辩证关系是适宜的.灵活掌握力度、适当推广应用是创新实践的方法、机制.它们配合发展,互相促进,形成了创新的全过程.打个比方.一石激起千重浪比作创新,波浪的大小好比创新的力度,波浪传播的范围好比创新的广度.蔡钟翔先生《释“通变”》也已经注意到:“‘通’就是新法的推行,故曰:‘推而行之谓之通’”.[10]136黄霖先生《关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三点感想》提出了通变说统率下的“三变说”,其一是“变”语“通”,要关注“通”的研究.[11]诚然,这里的“通”有作者自己的理解.但是就倡导“关注‘通’的研究”这一点,我们是赞同的,即要关注对创新的推广的研究.

文学创新要注重纵深变化的力度和横向推广的灵活性,是刘勰的通变观的高明之处,有重大现实意义.对《文心雕龙》中一些语句的解释也有帮助.例如,“变则堪久,通则不乏”(《通变》),周振甫先生解释为“善于变化才能够持久,善于变化才不会贫乏”[6]276;周锋先生解释为“只有求变才能持久,贯通才能不竭”.[5]204按照刘勰的通变观,似更宜解释为:只有创新力度适当才能够持久,只有积极推广创新才能够不孤寂.

四、《文心雕龙》“通变”的《易》学词源

古文释读中的词语解释,要注重的语源性研究.汉字的一个基本属性是多义性,语源性词语也是如此.在语源性研究时,也要注重词语的多重性.从相关词语的众多语义中,寻找最为匹配的.

例如通变,常常溯源至《易》中的“通变”.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那末‘通变’就是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来的.”[6]269王运熙、周锋撰《文心雕龙译注》:“通变一语源于《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5]197其实,《易·系辞》中“通变”多处出现: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系辞传上·第五章》)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系辞传上·第六章》)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系辞传上·第十一章》)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系辞传上·第十一章》)

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系辞传上·第十二章》)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系辞传上·第十二章》)

大意为:化育而裁制万物的就称作“变化”,推广并实行这种变化的就叫做“旁通”,将《周易》中的这些道理用之于天下的民众就可以称之为事业.[12]601-602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系辞下·第一章》)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第一章》)

这些论述中,“通变”的基本含义是相同的,但是又有一定的区别.与“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的“通变”的寓意最为接近匹配的,为“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中的“通、变”,“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中的“通、变”.

词源给出所讨论词的义理的源头.所讨论词的义理探讨,对词源的理解也会有所贡献.例如,“《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杨天才先生译为:“《周易》中蕴涵的道理是事物发展到穷极时就促使其变化,变化后就能使事物达到通顺,通顺了就能长久.”[12]614一些《易》学书著大致都是这样解释的.④然而,这一解释存在两点局限.“事物发展到穷极时就促使其变化”是过程,“变化后就能使事物达到通顺变”“通顺了就能长久”是结果:两者的属性不一样.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式样的排比修辞,所描述的对象的属性应该相同.“穷则变”是神农氏,是黄帝、尧、舜,隐含的主语是仁人君子;而“变化后就能使事物达到通顺”“通顺了就能长久”的逻辑主语是事物:句子的主语发生了转换.这就回到我们上面所讨论的,古文释读不应该违背语法修辞的规则.

围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中有一系列论述.“黄帝、尧、舜氏”“通”的是神农氏所作的耜,耒.这里,“通”做“通顺”其实说不通的,而应该做“推广”解.“以教天下”正是推广的意思.“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仁人君子所做的变化,都要经过“推而行”的称之为“通”的阶段.“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仁人君子所做的变化以及推行变化都要掌握时机.“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仁人君子所做的变化以及推行变化都要进行大力宣传.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服牛乘马、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弦木为弧、剡木为矢等创举都要经过“以教天下”的推广而且是持久的推广.《易》“变化”的全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促使变化,推广变化,持久推广变化.事实上也只有经过这三个阶段,才能“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造福广大庶民,成为“举而错之天下之民”的“事业”.

综上所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似乎宜解释为:

《周易》中蕴涵的道理是:事物发展到穷极时就促使其变化,变化要大力推广,推广要持之以恒.

这样解释,避免了前面所说的局限性.并且可以看到,正如周振甫、王运熙等先生所指出的,“《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文心雕龙》“通变”的词源,“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给予补充支持.

刘勰的通变论,明确包括前面两项促使变化,推广变化.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刘勰的推广变化包括持之以久的阶段,因为文学创新同样需要韧的战斗,持久的推广.《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通论》在分析“通变论”之哲学“本源”时,将“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列为其一,只是具体分析时仍强调“通”的“会通”这一种义理.[13]111-112

总书记近年在多个场合引用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015年9月22日,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他指出:“‘穷则变,变则通.’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世界,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活力.”[14]2014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前进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近代中国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因循守旧,畏惧变革、抱残守缺,跟不上世界发展潮流.‘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们一定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不断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动力.”⑤“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改革开放的精神源泉之一,是治国理念的重要元典.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纵观四十年,改革开放经过了酝酿启动、推广、持久的阶段.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也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最现实、最伟大的并正在进行中的案例.这就使得准确阐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⑥

五、几点说明

1.正如有专家指出:“《文心雕龙》的文学术语不易被准确理解有五个原因.一是一词多义.二是不习惯刘勰的造词法.三是《文心雕龙》是用骈体写作,而骈体要求避重,往往换字.这么一来,容易使人产生捉摸不定的感觉.四是刘勰间或采用当时高门世族说话的所谓‘才语’.其中有些词语现在已经僵死.五是因版本不善、字句脱误而引起错解.”[4]3《文心雕龙》的“通变”也存在多义的情况,“通、变”单独应用时更是如此.我们的讨论,主要是针对“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而言的.

一义多词的情况仍然存在.例如有的讲文学继承与创新,有的讲文学继承与革新.创新与革新,一义两词.《易》有革卦,似乎革新更具有词源学依据.但是,文学中的创新并不要求革除替代.叶圣陶等积极提倡推广白话文,同人好友之间却经常之乎者也的不亦乐乎.现在白话文已经得到极大程度的应用,但是古文仍然随处可见.文科学术论文,很多是文白相间.越是著名的学者的重要书著,古文的意味越重.大众也很乐于享受古文的意味,讲话作文时,宁愿用“该”代替“这个”,“其”代替“他的”,而且很多时候用得并不是无瑕可指.看来,无论口头语还是书面语,文白混同的现象会长期存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白话文相对于古文是一种创新,但并非革除替代.

2.《易·系辞下》“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杨天才注:“参,三.伍,五.变,指爻变、卦变.错,交错.综,综合”[12]590;郭彧注:“参者,三数之也.伍者,五数之也.即参以变,又伍以变,一先一后,更新考核,以审其多寡之实也”.[15]250《汉语大词典》:“参伍(II)亦作‘参五’.参,三;伍,五.或三或五,指变化不定的数.”并以《易·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为例.⑦“参伍”意即三五,或这或那,亦此亦彼.“错综”才是综合交错的意思.

《文心雕龙释义》言:“‘参伍因革’,即因循或创新交互错综”,“‘因’和‘革’错综交互,融为一体.”《文心雕龙辞典(增订本)》释:“‘参伍’,指交互错综”.[7]170“‘参伍’之意为‘参合’‘错综’.”[17]《辞海》注:“参伍交互错综;错综比验.”[18]将“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中的“参伍”解释为“交互错综”已成套路,几成“定论”.其实,是把“参伍”李代桃僵为“错综”了.

文学作品从前辈传统那里继承“参伍”什么,是作者要仔细斟酌的,更是要后人认真分析后才能体会认识到的.例如鲁迅《狂人日记》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从《红楼梦》就可以找到渊源.不但如此,甚至可以上溯到《儒林外史》《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⑧又例如:从1917年开始的新文学的思想基础,在龚自珍那里其实就已有端倪可寻.⑨这些理解对认识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关系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⑩《红楼梦》在对女性的尊重和欣赏、诗歌的巧妙运用、命定思想的体现、小说主题的融合等方面对唐传奇作了继承.[19]继承是有所指的,是及物的,它的宾语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它的宾语可以用不同词语指称,只不过刘勰选择了“参伍”.

3.有的学者认为:“刘勰认为在文学领域中必须‘通’的地方有三”,其“二、各种文体都有其特质.它的内容、形式、语言、风格等都有为历史形成的一定的规定性,所谓‘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4](《通变》)”似乎文体只能继承.但是,如果春秋战国就“体必资于故”,就不会有楚辞《离骚》;如果“体必资于”史传的纪实之“故”,就不会有“七实三虚”的《吴越春秋》,不会有“三实七虚”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更不会有完全虚构的小说了.“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的前后文为:“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然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涂,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术疏耳.”可以看到,这段文字是针对“诗赋书记”而言的.把它作为文学创作的关于继承与创新的“普遍依据”,就很成问题了.应该说文体继承的比较常见,但文体创新绝非不可能.文体创新酝酿的时间较长.一旦突破,产生的影响往往较为深远.

4.“此并广寓极状”是总结提示,“诸如此类”也是总结提示.同一段文字总结提示没有必要重复.这说明,“诸如此类”是另一个层次总结的开始.此外,“诸如此类”,是对两项以上的事项而言,这表明是对上面的数项论述进行总结.这也提示,“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应该归到下节.文本分析时,不能不注意这些细微末迹.

本文评论:该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刘勰和《文心雕龙》和通变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心雕龙本科毕业论文文心雕龙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从《文心雕龙?明诗》看诗歌风格的三维结构
摘要文心雕龙明诗中对诗歌风格的讨论虽然是分散的、隐含的,但涉及到主体的自我、客体的对象物、诗歌的体裁形式之间的三维结构关系,反映了刘勰对于诗歌风格结构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文心雕龙;明诗;风格;体裁一般认.

《文心雕龙》中的文变问题到政变问题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赵岐章句以为“王者,谓圣王也”,诗与圣王的命运休戚相关,“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班固两.

文心续铸费思量:从《小说稗类》到《文章自在》试析张大春创作理念 和演进
杨君宁(中山大学中文系 广东 珠海 519082)关键词小说书写;非虚构;教化;抒情摘 要台湾作家张大春的旧作小说稗类,以分章专攻,各个击破的笔记体形式,条分缕析地对小说这一文体的各种形式和内.

依托《文心雕龙》涵养当前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文论巨制文心雕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刘勰对人才、美文、世风的诸多思考 刘勰论情思与文辞、性情与体式、创作者的身与心、才思与习得、风格的多元化……方面,蕴藏着他对“.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