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马歇尔方面有关论文例文 和T.H.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与其当代方面论文例文

主题:马歇尔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4

T.H.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与其当代,该文是马歇尔类有关硕士论文范文和马歇尔和公民身份和启示类论文例文.

马歇尔论文参考文献:

马歇尔论文参考文献 理论月刊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军事理论论文2000

[摘 要] T.H.马歇尔(Thomas Humphrey Marshall)的公民身份理论对西方公民身份的理论研究起了开创性的作用,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以及西方的政治体制理念起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对马歇尔的公民身份理论进行理论探析,梳理公民身份的权力结构发展逻辑,重新思考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以及福利国家政策实行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建构带来深刻的当代启示.

[关键词] T.H.马歇尔;公民身份;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D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053(2017)05—0025—05

  公民身份(citizenship),又可以译为公民、公民资格等,公民产生自古希腊的城邦之中,伴随着城邦政治文化形成而发展,它的概念与政治一同产生,发展至今.美国学者茱迪·史珂拉认为“再没有哪一个词汇比‘公民权’(citizenship)这个概念在政治上更为核心,在历史上更加多变,在理论上更具争议了.”[1]对于公民身份理论的研究是理解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变迁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T.H.马歇尔(Thomas Humphrey Marshall)复兴了公民身份的理论研究,并且明确提出了公民身份的概念,建立起了公民身份理论研究的研究框架.随后的8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进行了理论评价与延展.90年代产生的诸如雅诺斯基、希特、莫里斯·罗琦等成体系的公民身份理论,都是在马歇尔的公民身份权力结构框架下做出的理论评价延伸.1949 年在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纪念会上,T.H.马歇尔发表了《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的演讲,次年,他将自己的演讲内容进行扩充形成了著名的著作《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他的著作一经问世,便在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内产生了意义重大的影响.

  目前中国正处于深化社会主义改革的关键时期,因此,了解西方的公民身份理论,对于切实走好群众路线,完善社会主义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T.H.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的历史逻辑演进

  (一)十八世纪公民权利的确立

  十八世纪的公民权利的发展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身份的三个要素所依赖的机构通过法律的制定和逐步完善的功能而实现的分化,是向公民已有权利中增加新权利的过程.在法律的制定领域和经济领域中的公民权利主要表现为象征着自由的《改革法》(Reform Act)的制定,和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来自由的选择职业的权利,也就是公民的工作的权利,以及自由的订立契约的权利,并且由此逐步扩展到拥有自己的财产的权利.在这一过程中,法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利用十二世纪王室建立的确立和保护个人权利的司法体系普通法(common law)打破了已经成为障碍的旧的习俗和成文法,《伊丽莎白技工条例》对于职业的地域性的限制和阶级性的限制也得到了制约.

  (二)十九世纪政治权利的扩展

  《伊丽莎白技工条例》很快便被废除,因此,在十九世纪伊始,个人的经济自由已经能够得到实现.从“农奴”到“自由劳动者”的转变,是政治权利扩展的标志.公民权利的发展,带来了公民身份从地方性到全国性制度的转变.此时政治权利逐渐显露,主要体现在更多的人可以享有已有的权利,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享有选举权人数范围的增加,在1832年之前的选举权可以说是固定在一个封闭的群体之中,在这样的群体中没有任何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进入其中,一切决定都完全的取决于这个封闭群体中的现有成员的意志,土地的所有权也是一样,因此,自1832年的废除衰败选区法案制定之后,选举权便得以扩展到了租赁农和有经济实力的佃农那里.“从而打破了上述垄断,并承认了那些在经济竞争中取得成功的人在政治方面的要求.”[2]在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严格的说选举权还并非是公民权利中的一项,虽然它的范围在随着每一次的改革而扩大,但是它仍然紧紧的局限于某些特定的经济阶级中.可以说在此阶段,公民身份的政治意义是人们参与的能力得到了承认,正常的公民不会再因为个人地位而被禁止参与选举,公民的权利使人们有资格自由的挣钱、租赁房屋、购置财产,并且可以享有与这些经济行为相伴随的政治权利,在这里,主要是指参与的权利.十九世纪的“政治权利”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仍然是“公民权利”的一个副产品,直到二十世纪,1918年的改革法确立了成年人的权之后,政治权利才真正的成为与公民权利起头并进的公民身份的组成部分,因此,政治权利的扩展是十九世纪的显著特征.

  (三)二十世纪社会权利的突显

  在封建社会中,地方性共同体和功能性组织的成员资格是社会权利产生的地方,它得到了工资管理体系(由国家设计但是由地方管理)和《济贫法》的补充,然而到十八世纪工资管理体系快速的崩溃了,这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影响以及经济领域中公民权利的确立使得工资管理体系违背了公民自愿订立契约以及自愿选择在何地点从事何种工作的权利.而《济贫法》也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是人们争取自己权利的武器,但是它的出台也并非要建立新的秩序,只是要维护伊丽莎白时代的社会秩序.到了1834年《济贫法》便成为了只是向由于年龄和疾病而不能继续劳动的人提供援助的法案.这与《工厂法》走了同一条路,到十八世纪末期,社会权利一度成为了站在与公民权利的新势力相左的旧势力的一边,只有不再是真正的公民的人才可以申请救济,而在工厂中也一样,保护绝对不会向成年男子(杰出的公民)来提供,妇女受到保护是因为妇女绝对不算是公民,如果她们想要成为公民那么就必须放弃这种保护.这样便导致了公民的社会权利与公民身份的分离.直到十九世纪末期,这种论点才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十九世纪都是社会权利的奠基时期.在这一时期,接受教育的权利被重新提出,并且将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与成年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相等同,因为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塑造一个未来的成年人——未来的公民,在这个意义上,教育便成为了公民自由的一个坚决条件.十九世纪末期,人们逐渐的意识到,受过教育的选民、工人、技师才是政治领域和科学制造领域最最需要的,所以教育由一项个人责任提高为了社会的责任“履行这一责任的共同体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自己的文明是一项民族遗产.”[3]公共教育的发展为二十世纪社会权利的复兴奠定了道路.到了二十世纪,社会权利才得以凸显、重建,取得了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等同的地位.

  二、T.H.马歇尔公民身份的理论内容

  (一)公民身份权力结构

  马歇尔用结构性的分析方式,建立起公民身份的权力结构研究框架.将公民身份的权力结构内部分为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这三种权利的产生意味着公民的权利范围的扩展和增加.随着十八、十九世纪的公民权利的确立,政治权利的扩展,以及十九世纪末期公共教育的发展为二十世纪社会权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三种权利联系紧密,可以看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对于社会不平等并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公民权利赋予的合法权力在行使时受到了阶级偏见和经济机会缺乏的严重限制.政治权利赋予的潜在权力的行驶则要求经验、组织以及对政府恰当功能之观念的转变.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改善.”[4]而社会权利对于公民身份中的平等原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马歇尔更加注重讨论社会权利的发展.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社会整合、社会分配的改变,使得贫富差距缩小,可是这种不平等程度的缩小反而增加了消除不平等的愿望.公民身份中社会权利的进入使得这些愿望能够部分的得到满足.社会权利已经不再以减少社会最底层的贫困所带来的痛苦,转而采取行动来改变整个社会的不平等模式.

  (二)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的内在关联

  “公民身份是一种地位(status),一种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享有的地位,所有拥有这种地位的人,在这一地位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上都是平等的.”[5]公民身份中内含着个体权利平等的基本原则.沿着公民身份的理想发展前行,通过与“身份”相关的福利范围扩大来调和社会中的不平等因素.可以看出公民身份作为一个平等体系,通过福利的配置来实现个人权利.与之像对的社会阶级是一个不平等的体系,而不同的阶级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理念和价值观念之上而形成的.这两种体系同时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之中.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体系始终保持者内在的张力.在马歇尔看来,他主要关注的是公民身份对于社会阶级的影响.

  马歇尔将阶级体系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封建社会的等级阶级体系,指的是世袭人群,在这里每个阶层的文明都是一种秩序的表达,各阶层之间的生活水准不同,享有的权利也不同.第二种是这个阶级的差异是个人财产与各种制度,国家和经济领域等等的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人们之间的阶级分化.在这样的阶级差异中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努力的规划权利分配,也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与社会阶级体系一样,公民身份也在随之发展着,并且在不断充实权利的内容,二十世纪之前并没有与社会阶级的不平等体系性抵触.十八、十九世纪中发展的公民权利和社会权利,在人们看来是一种为了促进和保护社会阶层的体系.“从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以及在理论上他们都能够享有权利这一点出发,公民身份逐步发展起来,并且不断地充实所有人都能够享有之权利的内容.不过,这些权利并没有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发生抵触;相反,它们是维持某种不平等所必需的.”[6]在这一时期,权利是有的,但是救济无法跟上,权利与救济之间的障碍就在于由于体系的影响而使得财富的不平等分配以及阶级偏见的原因.

  二十世纪,社会权利得到了发展,这一时期是社会权利与社会阶级产生对抗的时期.进入二十世纪后,过去许多的不平等现象逐渐消失,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开始思考如何能够获得更大的平等.人们意识到,贫困救济不应当是对于弱者展开的,而应当是每一个与公民身份相对应的享有的政策,是与公民的身份与尊严匹配的权利.在马歇尔看来,伴随着社会公共服务政策范围的扩大而带来的公民社会权利的增加,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权利获取,个人对于国家的应该履行的义务也是同样重要的.要达到权利和义务的平衡的一种状态.一方面,社会权利的发展打破了社会阶级体系的束缚,另一方面也在促进阶级分层的产生.他在文中举了“贫困底线金”的例子,然而这项福利政策同时又促使一个新有特权的阶级出现,这意味这这些人可以付出较少的义务而获取更多的权利.二十世纪公民身份中社会权利的发展缓和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社会阶级体系所带来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在马歇尔看来,他想要实现的平等一定是建立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原则下实现的,因此,公民身份的平等原则要与社会阶级的不平等模式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张力,来缓和社会权利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公民身份实现——福利国家的建构

  在马歇尔看来,国家的福利在于权利的满足,这要通过福利国家社会来实现,同时,权利与义务并存,公民享有了何种权利就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这样,受教育的青少年成年以后要履行回报社会的义务等等.对于福利体系他也进行了详细的划分.福利国家的建构也面临着与其他国家形式样的难题,那就是个人权利与社会共同体权利之间的矛盾.马歇尔作为公民自由主义传统的代表人,坚持个人主义原则,这样就使得与共同体的融合过程更加复杂.在均衡个人主义与国家这个问题上他提出了承认差异和天赋的判断.总的来说福利国家是个人自由的一个否定性实现,它也无法实现给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机会的平等,但是,它可以从最大限度的为人们提供公正、无特权的社会环境,让公民在限定的范围之外享有范围更广泛的自由与权利.

  T.H.马歇尔的公民身份理论虽然是以英国的历史发展为背景,没有扩展到其他国家,但是他对于公民权利的三要素的划分以及三种权利结构的历史演进分析具有普遍性.在这里,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严格意义上也可以看做是政治权利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如果没有公民权利的确立,政治权利无法得到扩展,因此可以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看作是权利实现的要求所在,而将社会权利看作福利权利的实现.正如吉登斯概括的“民事与政治的权利是并驾齐驱的发展的,民事权利在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开始,也就被明确的视为是‘政治性的’.民事权利与政治性权利相伴随发展.”[7]在马歇尔看来,与福利相互的互动与兼容是社会制度的理想类型,从争取到获得福利,基本实现社会.

  三、T.H.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可以看到,二十世纪以来,在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指引下,人类社会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阶级斗争,作为阶级斗争的阶段性成果,英国顺利的实现了公民身份制度中的社会权利.这一改变确实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它用公民身份制度的发展,在社会中展开福利范围的有效配置,缩小阶级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来调和社会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并且试图将阶级之间的差距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这样,通过个体的平等权利实现,来消解存在于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差距.最终,通过公民身份的发展完善,建立起福利资本主义的福利社会.T.H.马歇尔的公民身份理论源自于公民的自由主义传统,主张通过个人权利的实现来维护社会平等发展.在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确实在一定程度达到了缓解阶级之间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当代的人类社会仍然是一个阶级社会.因此,除了马克思对阶级理论的经典论述,无论公民身份还是任何一种制度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阶级之间的对立差距,而只是削弱了这种差距.公民身份的短暂调和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各阶级之间的内在矛盾,其福利的调配性也无法解决社会最底层阶级的阶级需求.而且,马歇尔的公民身份理论聚焦的仅是英国本土的十八至二十世纪公民身份的发展进程,英国学者希特就指出“通过把其对于公民身份的讨论与阶级差别联系在一起,马歇尔忽略了深嵌于阶级分化中的性别差异.”[8]因此它必然无法实现现实中的普遍性.在西方,尤其是欧洲与美国的自由主义国家中,虽然普遍实行着公民身份制度,但是存在于其中的福利制度多以社会救济为主,因为在多数西方社会的福利国家中,政府由于无法合理的调配福利分配,往往容易导致国家经济无法负荷高昂的福利支出,而产生经济性的危机状况.由于马歇尔的公民身份理论是从个体出发,来探寻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在全球化程度高速发展的今天,必然带有理论与现实的局限性.因此的西方公民身份制度显然无法带领整个人类社会持续良好的发展.

  因此,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而言,还应该坚持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视域之下建立完善,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吸收和借鉴西方公民身份理论为我们带来的借鉴与启示.

  四、T.H.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的当代启示

  我国的价值观建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挣得.”[9]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工人阶级掌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立足于经济建设,着重发展生产力,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实现人民作为国家的公民和主人,建立“公民社会”成为了时展的核心所在.我国以往的价值观念中将政治与阶级紧密相连,将公民个人教育的目标定在圣人、伟人的特征,显然并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必然要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淡化.“由阶级斗争的工具转向建设公民文化系统工程的一部分;由意识形态的灌输转向为培养合格的优秀的公民服务,也就是转向公民教育的轨道.”[10]我国价值观的时展表明,只有符合人性的普遍的发展观念才会顺应时代而被公民所接受,这样,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才能成为社会中每一个公民所努力的方向.

  马歇尔的公民身份理论对于我们新时期的价值观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践行过程中应该将意义上的公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转化为“公民知识教育”,也就是对公民进行历史与政治知识的教育,同时鼓励公民的社会参与,通过学校、社区等等的参与活动来进一步学习公民知识,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对政治体系有所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上和理论上去开展工作,养成参与公民生活的技巧,增进公民能力,奉行公民制度原则的道德标准,同时要有能力分析这些道德标准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养成自重的习惯,而且所有参与公民生活的人,都能感觉由于其自身的参加而有所区别.”[11]将福利意义上的公民的“社会权利”转化为“公民权利教育”,随着公民知识的增加,每个公民个体的社会存在感也随之增强,这样,让更多的公民了解自己的权利所在来取代强调“义务”、与“奉献”的权利教育更能深入人心,当更加明确自身权的利范围之后,对于公民的“义务”的教育会从“被动接受”转化为“自发实行”.从与福利两个角度入手来丰富价值观念的内容,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注释

[1][美]茱迪·史珂拉.美国公民权—寻求接纳[M].刘满贵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3).

[2][英]T.H.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M].郭忠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7).

[3][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M].郭忠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21).

[4][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M].郭忠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34).

[5][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M].郭忠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23).

[6][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M].郭忠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26).

[7]G Anthony,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M].Cambridge: Polity Press,1985(207).

[8][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M].郭忠华译.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18).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

[10]丛日云.中国公民读本[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217).

[11][美]富兰克·布朗.美国的公民教育[M].台北:东大图书公,1988(89).

[责任编辑:一然]

此文结束语:该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马歇尔和公民身份和启示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马歇尔本科毕业论文马歇尔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我凭啥不能有自我意识
热词点击2017年10月25日,在沙特未来投资计划大会上,沙特阿拉伯宣布授予机器人索菲亚公民身份,开世界先例 这个与人类女性外形极为相似的高仿真机器人索菲亚由美国汉森机器人公司设计制造,她的&ldqu.

试析马克思绝对地租理论与其当代应用形式
摘 要马克思提出的绝对地租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马克思思想特征 马克思根据地租产生背景以及条件,将地租进行进行多种形式的划分 在当代经济及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市场逐渐趋向资本化发展,导致马.

当代室内设计的低碳理论
杜小芳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330000)摘要近年来,室内装修虽然提倡以节能环保为主的设计理念,然而,许多设计师与消费者依旧更为重视室内设计的舒适、华丽程度,却忽视了室内装修中健康的重要性 &l.

文化身份想象中的他者之维--谢阁兰笔下的高更形象与其当代意义
【摘要】 在谢阁兰眼中,高更是一个彻底的异类形象, 这个另类的形象中隐含的逻辑就是文化的反叛者的叛逆之路 导致高更不断反叛的动力是他对自我身份的想象,这种想象引导着他脱离法国文化,走向一个不被人们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