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英语教学类论文范文检索 和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类论文范文检索

主题:英语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2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本文是英语教学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视域和大学英语教学和语言学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论文大学英语杂志英语教学论文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朱云翠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 要:生态语言学是将生态学和语言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相关理论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生态语言学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化的外语教学观,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大学英语;生态系统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6.012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5—0043—03

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又称语言生态学,是生态学和语言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也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基本理论和观点为外语教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广阔的空间.

一、生态语言学概述

“语言生态”一词首次被提到是在一篇关于亚利桑那州的“语言状况”的文章中.[1]之后,在1970年的一次语言学会议上,“语言生态”的概念被美国斯坦福大学语言学家豪根正式提出,他明确地把语言和生态学联系到一起.1972 年,豪根又在他的《语言生态学》专著中,把语言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自然生态中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做隐喻类比.[2]豪根的语言生态隐喻观点成为语言生态学的主要研究范式之一.[3]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一些将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语言研究的著述纷纷涌现,如威廉·麦基的“语言转换的生态研究”、诺尔曼·丹尼森的“欧洲的语言生态”等.从20 世纪90 年始,生态语言学才真正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1990 年,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在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AILA)上发表了“新的定义方式——对应用语言学的挑战”一文,指出语言和语言研究是生态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在日益增多的环境问题中语言所产生的影响和起到的作用,这一观点后来成为生态语言学的另一研究范式.[4]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正式确定了“ecolinguistics”这一术语.

1993 年,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菲尔在《生态语言学引论》一书中较系统地阐述了生态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问题等内容.[5]同年,麦凯在《生态语言学:迈向语言科学的新范式》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生态语言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和范式.[6]在1993 年的AILA 上,开展了关于“生态语言学:问题、理论与方法”的专题讨论.1995 年,菲尔又召集了“语言、生态学与生态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996 年,AILA成立了生态语言学分会.此后,以菲尔、亚历山大、格特利、多尔、穆尔豪斯勒等为代表的一些学者,纷纷撰文立说,进行有关生态语言学理论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实践,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菲尔和穆尔豪斯勒编著的《生态语言学读者:语言、生态学和环境》一书.该书由四部分构成:生态语言学之根源、作为隐喻的生态学、语言和环境、批评生态语言学,共收录了27 篇关于生态语言学方面的文章,内容涵盖了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早期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一些重要论文基本都收录其中,引用率达上百次.[7]从2001 年起,应用语言学学会每年都召开生态语言学学术年会,促进了该学科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生态语言学在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内学者对生态语言学的关注始于20 世纪80年代.厦门大学的李国正早在1987 年就发表了“生态语言系统说略”一文,[8]又于1991 年出版了专著《生态汉语学》,尝试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汉语问题,但并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9]

直到近几年,随着全球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及我国关于“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等理念的提出,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生态语言学的研究.从本世纪初开始,陆续有学者开始翻译介绍国外的生态语言学研究成果,对生态语言学做理论方面的介绍和评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范俊军、黄知常、舒解生、[10]王晋军、[11]杨朝军、[12]蔡永良[13]等学者.

除了对生态语言学做理论方面的介绍和评述,我国学者还非常重视生态语言学理论的应用研究,主要围绕语言生态、语言保护、语言政策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将生态语言学相关理论用来指导外语教学实践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但一定程度上为外语教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观

随着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生态语言学这一新兴学科,生态语言学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基本观点逐渐渗透到二语习得领域,形成了生态化的外语教学观.

(一)外语教学环境观

众所周知,环境因素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语学习是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指物理、自然环境,还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大到人文、社会环境,小到个体的精神和心理环境等,是指“环境系统”.所以,外语学习要注重学习者与环境的互为主体性,强调学习者是在与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语言习得的.

(二)外语教学互动发展观

生态外语教学观认为外语教学中存在很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这些因素相互依存与制约,通过各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构建知识与发展能力,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和成长.

(三)外语教学多元文化观

语言是传承人类文明和智慧结晶的文化载体.“多掌握一种语言,就是多一种交际功能,多一种文化体验,多一种观察事物的角度,多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14]外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多元文化的传承.所以,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以包容的心态辩证地处理本土语言文化与外来语言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树立多元文化观,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外语教学的能动性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观认为外语教学具有能动性.外语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共同探索如何进行外语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只有充分发挥生态外语教学的能动性,坚持“以生为本”,才能使外语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从而实现外语教学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观认为,外语学习是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外语课堂教学中多种因素相互依存与制约,共同作用,通过各种互动,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树立多元文化观,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挥生态外语教学的能动性,能使外语教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三、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分析

“生态系统”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于1935 年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系统中各生态因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15]在宇宙空间中存在着无数不同大小的生态系统,最大的是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及其生存条件,小的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都可视作一个生态系统.很多密切关联的小系统又可以组合成一个大系统.

陈坚林认为“外语教学是一个系统,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部分,按照一定层次和结构组成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16]笔者认为,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也是一个系统,同样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征.

生态系统的形态/基本结构,是由生物(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从宏观层面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教学生态主体——“人”和“环境”两个维度.其中“人”可以细分为教师和学生;“环境”也称“教学生态环境”或“教学环境”,可细分为物质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精神环境三方面内容.

在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师作为主要生产者,将外部生态资源和自我积累的信息(知识)进行生产加工,通过教学环境和教学互动,以学生能够吸收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他们将这些资源和信息(知识)进行消化分解,再通过教学环境反馈给教师.所以,可以说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是由特殊的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和生态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且各要素之间进行着不停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输出,与内外环境间保持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从而维持着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平衡和稳定.

从微观层面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主体的教师和每个学生个体都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因为每个教师都有着自己的教学理念和不同的教学风格,每个学生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方式等.尽管他们各个个体之间千差万别,但都是在不断的相互磨合和适应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着,共同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教学环境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与大学英语教学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各种环境因素(即生态因子),如物质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精神环境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特征,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之间是协同共处、共同成长的关系.各教学要素的这种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关系,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使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Voegelin,F. M. & Noel W. Schutz,Jr.The Language Situationin Arizona as Part of the Southwest Culture Area[A].D.Hymes and E.B.William(eds.).Studies in Southwestern Ethnolinguistics:Meaning andhistor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American Southwest[C].The Hague:Mou?ton,1967.

[2]Haugen,E.The Ecology of Language[M].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72.

[3]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02).

[4]Halliday,M.A.K.New Ways of Meeting:The Challenge toApplied Linguistics[J].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0(06). Al?so in A. Fill & P.Muhlhausler(eds).2001.

[5]Fill,A.?kolinguistik. Eine Einführung[M].Tübingen:GunterNarr,1993.

[6]Makkai,Adam.Ecolinguistics:Toward a New Paradigm for theScience of Language[M]. London:Pinter Publisher,1993.

[7]Fill,A. & Mühlh?usler,P.(eds.).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Language,Ecology and Environment[C].London:Continuum,2001.

[8]李国正.生态语言系统说略[J].语文导报,1987(10).

[9]李国正.生态汉语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10]黄知常,舒解生.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11]王晋军.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域[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1).

[12]杨朝军.生态语言学理论概述——兼论《语言:生态学视域》[J].外语教育,2008(01).

[13]蔡永良.关于“语言生态学”[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14]张公瑾.语言的文化生态[J].民族语文,2001(02).

[15]Golley,F. B.A History of the Ecosystem Concept in Ecology:More than the Sum of the Parts[M].New H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 [16]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此文汇总,上文是关于视域和大学英语教学和语言学方面的英语教学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英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从管理学视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学发展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高校英语教学更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契机,高校应当对其能有全面系统的认识,继而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组织管理…………,从管理学的角度去完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助推其更.

能力培养视域下高职院校解剖学教学改革
娄丽芳(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 河南 · 郑州 451460)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12 036摘 要 新.

中西民俗文化的双向导入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商洛学院为例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过多次改革,也逐步日趋完善,但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仍然有不同程度的缺失,需要通过文化双向导入教学,提高传统文化的比重,使学生在比.

美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英语在国际外贸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英语学习应用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美剧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开始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