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城市建设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和低碳城市建设和路径文献综述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城市建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2

低碳城市建设和路径文献综述,该文是城市建设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与文献综述和低碳城市建设和路径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城市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城市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模板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幼儿园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一、引 言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低碳的主要研究与实施载体.建设低碳城市,创建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新布局,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低碳城市的研究涉及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对学者的研究总结并加以评述,将从低碳城市内涵的提出与发展、不同视角下的低碳城市建设路径、低碳发展路径研究分析方法的选取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研究成果,归纳并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低碳城市建设与发展路径的实证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低碳城市建设与发展路径研究文献综述

(一)低碳城市内涵提出与发展.20 世纪90 年代末期经济学家Ann P.Kinzig(1998)等关于向低碳经济体转型的文献中出现了“低碳经济”.英国是最早重视低碳城市的国家,在2003年,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第一次提到“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提出源于低碳经济,是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共管理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随后,日本提出了建设“低碳社会”,“低碳”理念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林莉杉(2011)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在较低的水平,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涵盖到城市的产业结构、建筑、交通、居民生活方式和政府政策等多个方面.梁雪、赵默(2013)描述了低碳城市具有的特征:较高的碳生产力,较低的碳排放水平、较清洁的能源结构、较高的森林覆被率、较完善的碳排放检测与管理体系、较高的低碳意识等.

(二)不同视角下的低碳城市建设路径探究.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的视角下,对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究,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国外以各国城市特点,进行细致、专门的研究,具有针对性;国内主要集中于对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与路径研究.日本于2007年颁布了《日本低碳社会模式及其可行性研究》,政府与学者围绕低碳发展模式于发展路径展开了深入研究.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皮书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四项基本支撑体系:低碳城市的产业结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消费支出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付允等(2008)提出了未来发展低碳城市的四个主要路径:基底低碳、结构低碳、方式低碳以及支撑低碳.刘志林等(2009)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应包括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理念,以对全球碳减排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解决社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增加矛盾为目标,以技术和制度创新为核心.大部分学者在低碳发展路径的研究中,从低碳城市的特征与建设模式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低碳发展路径,也有学者选择独特的视角,借鉴生物路径依赖或足迹分析低碳发展路径,或者是基于不同尺度空间进行探析.

(三)不同方法在低碳效率与城市建设发展路径研究中的应用.在方法的选择上,定量分析法占大多数,少数学者采用了定性的方法.王志强等人(2014)使用了优劣势分析法,结合调研数据对乌鲁木齐市低碳城市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美国学者Edward通过对生活能耗数据的分析,研究了城市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并对低碳城市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Rankakrishnan Ranmnathan(2006)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来弄个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明了能源消耗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Ugur Soytas(2007)以VAR模型为基础,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劳动力和固定资本总额等变量进行分析,得到二氧化碳排放量Granger成因是能源消耗,而非经济增长.在环境和能源使用问题上,Miller R E,Blair P D(1985)采用的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能源投入与污染物排放,并为产业调整提供理论政策指导.宋涛(2007)针对我国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GDP进行了定量的长期协整分析,总结了两者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关系.也有学者基于数据建立我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协整合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能源与产业结构间回归模型,认为应该推进第二产业中高科技、低能耗产业的发展,同时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郭志等(2014)在绿色GDP社会核算矩阵的基础上,建立能源CGE模型,模拟能源税收和能源效率的变化效果.总之,在分析效率的方法上,多数研究建立投入产出模型和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GE)模型作为政策分析的模拟.

(四)学者们对低碳城市建设发展路径探讨出不同观点.基于不同的视角,选择多样的分析方法,学者们分别得出了低碳城市建设发展路径的不同观点.于文静(2012)基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尺度,对济南市低碳城市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家庭低碳生活与企业低碳生产时构建济南低碳城市的重要微观层面,优化产业结构、注重低碳导向下的城市空间规划、构建公交导向的低碳交通体系等是今后济南建设低碳城市的重点.王永琴(2014)认为城市绿色发展重在四大转变:增长方式由“高”向“低”转变、发展方式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变、城市建设布局由粗放非均衡向集约均衡转变、建设模式由线性方式向循环方式转变.因此,提出了完善城市绿色发展的制度设计、鼓励和扶持绿色科技创新等政策建议.赵晶(2013)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和调查法,在四川省生态假设总体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其建设中的成绩与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四川省生态建设的路径及具体措施建议.总之,国内外学者从各国关注“低碳”开始,纷纷对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以及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元化方法的研究与探析,对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不足

(一)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评估体系具有普遍性,缺乏地域特色.从国内外学者不同视角下构建的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来看,大部分是建立在对全国低碳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使得指标体系具有普遍适用性.然而,各省市不仅生态建设规划目标不同,在实际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域也不同,不同的环境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地位与特色,也使得对低碳城市建设综合评价的指标应当体现一定的特色与地方差异性.因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既要有共性指标,也要包含个性指标.

(二)低碳城市发展路径较为统一,未能体现个体差异性.低碳城市发展路径分析,不同的国家、地区或城市,具有不同的发展方式,低碳城市的建设方案也不同,具有个体差异性.因而对发展路径的研究不能统一归纳为:能源、经济、社会和排放的低碳化;或者是依据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统一路径.

(三)多数研究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缺乏微观调研.大多数学者对于指标体系的建立仅仅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对于实证分析检验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和有效性则涉及较少.同时,有些研究侧重于低碳城市发展评价,甚至是局限于低碳经济评价,落实在低碳经济发展上,没有将重点放在建设模式的评价上,也没有在实证分析后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同时,由于数据的不足,对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微观指标的设定.

四、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综述国内外学者在低碳城市、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农业)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价方法的选取,探究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构建出符合安徽省低碳试点城市发展的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确定评价目标,建立评价层.根据低碳城市的内涵,所谓低碳城市建设,即从城市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消费、技术、制度等各方面实现节能减排,用科学技术推动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目标是评价的宗旨,研究安徽省合肥市、池州市两个低碳试点城市的建设路径,需要以安徽省各城市低碳建设的效率为目标,构建与实际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因此,目标层为低碳城市建设的绩效,体现建设“成绩”.根据目标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即实现低碳城市建设较高效率的途径;并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具体指标——指标层.

(二)寻找影响因素,筛选合适指标.以国家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建设低碳城市为宗旨,结合安徽省低碳城市建设的相关措施,尽可能多的选择低碳城市建设效率的影响因素.参照国内外关于低碳城市建设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系统性、科学性、独立性、可行性的构建原则,或者运用多元统计的方法,筛选出指标层的指标,具体体现低碳城市建设效率.

(三)定量定性结合,构建科学指标体系.低碳城市的建设,不仅考查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生产、低碳消费等,这些指标可以用一定的数量衡量,故为定量指标.定量指标可以用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充分挖掘数据中包含的一切信息,总结规律.然而,并非所有的指标都可以量化,一些性质指标在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评价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制度,在低碳城市建设上很多试点城市也都有政策法规进行约束与保障.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构建出科学完整的低碳城市建设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日后进一步搜集数据,做数据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谭纵波,韩春强,刘志林等.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6):1-7.

[3]伍国勇.农业生态化路径研究——基于超循环经济的视角[D].重庆:西南大学,2014.

[4]王春杰.基于低碳经济的西安城市发展路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1.

项目名称: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6A418)

作者简介:高芳菲,女,安徽芜湖,硕士,安师大皖江学院经济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应用.

括而言之:这是关于城市建设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文献综述和低碳城市建设和路径相关城市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低碳城市绿道建设
高健丽1,李润楠2( 1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2 承德避暑山庄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的.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
低碳发展理念已经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主导性理念之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城乡格局优化发展,我国城市规划必须切实进行有效变革,着力以生态为导向,走城市规划的“绿色”发展之路.

传统工业园区低碳转型路径
【摘 要】传统工业园区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未来园区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成为必然选择,能够促进发展模式的转变,降低对城市环境的消极影响,并且促进了产业链的整合延伸与产业升级 传统的工.

低碳节约型城市市政规划设计
摘 要文章通过阐述低碳节约型城市的内涵特征,分析现阶段城市市政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低碳节约型城市市政规划设计提出“推进节能材料及技术的优先使用”、“推进城.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