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一带一路类本科论文范文 和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议基于京津冀一体化与一带一路的双重视角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主题:一带一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3

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议基于京津冀一体化与一带一路的双重视角,本文是一带一路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和京津冀一体化和建设和双重视角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一带一路论文参考文献:

一带一路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文化建设论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议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及“一带一路”的双重视角

宋小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 要:本文探析京津冀一体化及“一带一路”双重视角下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所需的文化理念支撑及路径选择,从而对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给予一定的思考.文章提出北京需要文化自觉、文化传承、文化再生产作为北京文化发展的理念;北京在国际国内经济合作、文化合作的实践和经验;北京需要依靠自身的经营主体、企业行为等实现区域性合作与地域政治、文化、经济的互动,从而巩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

关键词: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4-0001-0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及先进文化之都,其城市文化发展对全国文化的发展有带动和示范作用.早在1954年,就确定了北京作为我国文化中心的地位.2016年6月,北京市正式发布实施《“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文化作为北京城市发展建设的手段与资源,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京津冀一体化”是以三地合作为主要手段,形成三地之间互补、利益共享的产业链接,同时,依托北京作为首都的作用,形成有利的区域资源整合与区域合作.由此,北京在文化中心建设方面需要有文化理念及正确的路径选择,这有助于建设及巩固北京的文化中心地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便是北京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但是当时城市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发展,文化发展相对滞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期,北京调整产业结构,文化产业得到重视.且在20世纪末期,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北京市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文化产业才第一次被市政府提上日程.2000年以后,北京市的文化开始逐步得到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得到政府大力扶持,传统文化也得到有力保护,并且出台了相关条例,比如2005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出台,致使城市文化的保护得到了有力支撑.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其文化建设及发展与北京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关.北京成为全国文化中心经历了历时发展顺序,20世纪50年代北京被提出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至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城市规划中提出要把北京建设成全方位的国际城市,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均要成为最发达的,这给予了北京清晰明确的城市定位.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城市迅速发展之时,北京也呈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态势,尤其是作为一线城市、特大城市之后,国务院做了从2004年到2020年北京城市的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延续1993年制定规划中的部分内容,对北京定位为中国首都、全国政治中心、全国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现代国际城市.

北京建设国家文化中心,无论是宏观的理论分析还是微观的数据剖析,总体来说北京文化中心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建设进程中,需要有明确的文化理念指导及合适的路径选择.

一、京津冀一体化及“一带一路”双重视角下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理念

(一)文化自觉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理论基础

文化自觉概念最早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他指出:“‘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虽然说费老的文化自觉是在特定时空下提出的,但是文化自觉在任何国际国内大环境下都是可以运用的,任何的文化形态、任何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尊严,当多元文化交流碰撞到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趋向,对文化本身的自信、对他者的尊重,对多元文化的理解等都是当代语境下文化自觉的主要内容.

文化自觉是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支撑.要教育民众,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让民众对北京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传承.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推动北京核心文化发展,促进北京文化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推动北京文化建设发展均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做好北京城区文化品牌建设与传承,加强文化东城、朝阳区文化产业创新、海淀区的三山五园,丰台区的戏曲文化等文化项目建设.结合重大节庆日开展主题性文化活动,加强京津冀三地文化交流,通过举办一些人文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进民族之间对祖国文化的认同,让民众自觉增强文化意识.

国家文化中心城市需要城市居民对城市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当经济发展时,城市文化也趋同发展,形成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双重要求.北京作为国家的中心城市,需要本地群众对北京本地区的文化有认同感且要传承和发扬,而对外来的文化则要有包容之心,从而形成多元的文化生态.

(二)文化传承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根基

北京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从单纯的物质层面到深层次的文化改造阶段,文化传承在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其文化构成元素有宫殿街衙、皇城文化、庙会文化、建筑文化、胡同文化、饮食文化等.从历史形成看,北京文化主要有官府文化、士大夫文化、市民文化等.它们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文化表征,彼此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铸造了北京的文化特质,这些文化特质的传承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主要根基.

传承是架构人类历史文化的桥梁.文化承载着过去,人们可以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人类历史发展脉络.传承有继续传播人类优秀文化思想内涵的功能,人们只有了解过去,自觉地承继过去,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北京要更加自觉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城市文化作为中国城市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更要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任.传承在社会大环境下使中华民族文化能够保持自己的特点.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地传承还能为人类文化发展贡献多样的文化资源,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文化只有不断被传承才能使子孙后代对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文化才有深远的影响力.

(三)文化再生产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有力推手

文化再生产主要是文化通过不断再生产所进行的能够使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文化想要传承和发展,再生产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文化再生产涉及文化资本概念.文化资本要么以意识形态存在,如存在于我们的精神或身体记忆中的形态;要么以客观形态存在,如实际物品、图片、文化商品、机器等.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1930-)也曾说:“文化在我们探寻如何去理解它时随之消失,接着又会以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重现出来.”现代商业文明猛烈地冲击着古老的北京文化.比如原来的北京胡同生活和今天的生活文化相比更讲究创造性、艺术性、文化性,在人类生活服务的功能上,虽然北京胡同文化已非原来样貌,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道路四通八达、商品形式繁多,现代文明装饰着、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但是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经验和价值让我们再次对它重估.今日对北京城市文化的重新认识和挖掘,不仅表现了北京城市文化的人文精神,更是为现代人们继续在北京城市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参照.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如何面对新旧传统文化的交织,如何面对文化生态,全新的文化观念带来的一些时代应有的社会问题又要如何面对,有些问题需要用文化再生产理论来面对、解决.

二、京津冀一体化及“一带一路”双重视角下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路径选择

依托“一带一路”和“京津冀一体化”,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路径选择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北京参与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

文化中心的文化资源分配,要立足首都是核心区域,但是要避免将各种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聚集化,要分散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推动文化建设均衡发展,让远郊地区的民族及新型社区也能享受到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北京各个区域要重点发展其优势,“文化东城”“产业朝阳”“数字石景山”“戏曲丰台”“运河通州”“会展顺义”“冰雪延庆”“影视怀柔”,要让各个区域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多元文化建设发展.如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要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要做到城市保护和更新相互衔接,要让成为遗产的古文物、古文字等活起来,展现北京历史文化风貌和城市独有的特色,要让北京能够有效参与到“一带一路”中来且突破一些限制,为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建设目标提供一些条件和机会.

(二)京津冀综合起来,相互扶持,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规则、文化设施、文化资源拥有最多的还是北京,北京拥有诸多资源,让北京融入“一带一路”,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可以使天津和河北获得巨大经济、文化效益;北京的自然资源、市场资源、政策资源的占有为京津冀协同一体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北京加入“一带一路”的建设,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建设和机制经验.

(三)区域性合作与地域政治、文化、经济的互动

1.区域性合作的探索

“一带一路”建设与京津冀一体化主要以北京为主导,带动天津、河北地缘空间联结起来,实行区域性合作.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使地缘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全部结合起来,结合“一带一路”的契机与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促使北京在区域合作方面起到带头的实质性作用.

2.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

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促进了地缘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一带一路”本是中国与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它从中国周边出发,联合起来打造共同体,形成国际政治经济及人文新互动.

三、京津冀一体化及“一带一路”双重视角下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思考

(一)全面掌握京津冀一体化的实际内涵

所谓区域一体化是指不同参与主体之间,为了实现各自利益,形成既合作、妥协,又竞争、抗衡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竞合关系的状态.区域一体化不仅能让经济有新机遇,文化也有新机遇,各个参与主体可以利用此政策做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从而使社会发展与各方面均能平衡利益.京津冀一体化是实际需求,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能最大限度发挥文化资源的效能,也能使京津冀三地在文化方面共同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

(二)加强北京文化设施规划与建设

城市文化生活的载体便是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城市社会学》认为,文化场馆的建设是城市文化建筑的基础,也是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造这些基础文化设施时,要打造民众满意的场域,满足人们应享有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保障城市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延续,提升民众精神文化水平,强调城市文化高雅品位,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规划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要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北京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及文化氛围.

(三)加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

北京现在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有保护名城的工作人员梳理的资源,一些专家学者政府媒体反复论证的历史文化资源,一些与现阶段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资源.面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政府要建立专门机构,组建专门队伍,各部门在其中起到不同作用,工作人员要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专业性服务.

(四)转变开发理念,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第一,在促进北京相关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北京将打造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布局,深度参与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京津冀一体化下,提高对周边津冀区域的文化聚集辐射作用.第二,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创出北京自己的文化品牌,让北京有自己的品牌效应,提及北京能由关键词想到北京.第三,文化产业与科技相结合.比如我国的动漫产业是文化科技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体现了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2014年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累计备案公示剧目数量达到425部271 133分钟.2009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是368.4亿元,到2015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到1 131.51亿元,增长了3倍多.

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传承城市文化传统,某些新的文化产业可以取代旧的不适合时展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城市经济结构类型的转变.产业带动经济有很明显的效果.文化创意产业是对已有旧产业的一种更替,它能进行文化艺术加工,使文化继续生存.

(五)京津冀一体化下,提高文化科技的国际影响力,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科技是北京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是目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仅在10%以下,科技创新应用于北京的文化建设方面显然力度不够,从科技开发的潜在力量和贡献力量看,未得到最大效益的发挥.

(六)构建全国文化中心,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解决只懂文化不懂技术、只懂技术不懂创新、只懂创新不懂国际环境的问题.依托一些国家级重点项目,学习并积累一些先进文化知识,设立一些引进高级人才的政策,吸引人才为北京服务.重点培养或引进高端文化人才,通过“百人工程”“海聚工程”等项目,资助扶持一批领军人才,以用人为本、高端引领、统筹规划各类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七)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扶持文化建设力度

文化政策中要加大文化遗产、文化保护、文化创意、文化立法体系建设.对文化创意中的优秀想法要给予奖励,加强文化创新指导,积极借鉴国外文化创意先进经验,但不是照抄照搬,而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八)引导公众参与体验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避免城市“摊大饼”模式.可以从学校或社区入手,做软配套,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体验文化然后写观后感,可以把民众按年龄分类为少年儿童、中青年人、老年人,要让公众参与,吸纳公众意见,这是人本主义的体现.

四、结语

本文分析在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双重背景下,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所需的文化理念支持及路径选择,为推动北京成为全国文化中心、解决京津冀发展的不均现状、解决北京传统与现代文化衔接不上等问题给予建议.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标志性、排他性、独特性.全球化背景下的北京文化,以自己的本土性、独特性为特征.北京城市文化符号是城市文化的外部表现,是民众情感与思想的表达.文化本身不断变化发展,需要通过政策导向、自身创造及再生产以调适文化适应现代社会,以维持城市文化的价值.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不仅是国家的政治需求,也是对传统文化与民众思想、审美、现代技术等诸多元素相结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玮,欧为.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2).

[2]李建盛.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市性质定位对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影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5(3).

[3]李建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 促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2(1).

[4]罗先武.先进文化之都含义及其在首都建设中的地位[C].2011北京文化论坛——打造先进文化之都培育创新文化论坛文集,2011.

[5]张小乐.国家文化中心的内涵与特征初探[J].人民论坛,2012(3).

[6]陶东风.人文北京的内涵与北京的国家文化中心建设[J].北京人大,2011(9).

[7]金元浦.做好文化“顶层设计” 转变文化增长方式[J].福建论坛,2011(10).

[8]王琪延,王博.将北京建设成为世界文化中心城市的建议[J].北京社会科学,2015(4).

[9]金经元.芒福德和他的学术思想[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增刊).

[10]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

[11]萨林斯.甜蜜的悲哀[M].王铭铭,胡宗泽,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41.

[12]张耀军.论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14(10).

①1954年10月,国家计委对北京1953年上报规划的意见是,赞成首都应成为我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提法.参见陶一凡、张妙弟主编.北京(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305.

收稿日期:2018-02-09

作者简介:宋小飞(1981-),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民族文化研究.

此文结束语:上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京津冀一体化和建设和双重视角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一带一路本科毕业论文一带一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甘肃一带一路建设给静宁苹果产业转型带来的良好机遇
【摘要】甘肃的水果产业丰富,甘肃静宁的水果种类繁多品质优质,其中苹果产业已经逐渐成为甘肃水果业产业化的标志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中国大多数产业带来了挑战以及机遇,.

河南每年1亿元奖补基层文化中心建设
日前,河南省财政厅、省文化厅联合下发河南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省级奖补资金管理办法,从2017 年至2021 年,河南省每年设立1 亿元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省级奖补资金 该专项奖补资金主.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势下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一、福州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状据统计,福州市现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3家,覆盖率为100;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有2627个,设置率为80以上;农家书屋有2195个,基本实现每村覆盖;实.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文化政策
摘 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在建设的微观操作层面,文化产业是支撑,文化人才是关键,文化收益是动力,这些要素与特色村寨建设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但在具体实践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