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高校科技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与高校科技期刊稿件外流原因分析和应略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高校科技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7

高校科技期刊稿件外流原因分析和应略,本文是高校科技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跟科技期刊和应对策略和原因分析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高校科技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科技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中国科技期刊协会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农业科技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科技论文产出量的大幅增加,高水平学术论文外流的比例有显著增加的趋势,文中分析了高校科技期刊稿件外流的原因及其影响,提出了稿件外流的应对策略,以期缩小我国科技期刊与国外精品期刊之间的差距,使得我国高校科技期刊更好的为作者和读者服务.

关键词 评价体系;学术编辑;出版时滞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20-0146-02

高校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向广大学者展现了各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我国各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及论文发表的数量屡创新高,且多数发表于国外科技期刊,极少数在国内期刊上刊载,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国内科研评价体系导向存在不完善之处,另一方面国内大部分科技期刊在质量和影响力方面与国外知名科技期刊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使得稿件外流现象逐渐加重.因此文中深入分析高校科技期刊稿件外流的原因,并提出了抑制稿件外流的策略和措施,以期缩小我国科技期刊与国外精品期刊之间的差距,尽快融入国际优秀期刊之列.

1 高校科技期刊稿件外流原因分析

1)科技评价体系与标准的不完善、期刊评价体系的漏洞.目前国内高校对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培养的研究生均有评价体系与标准,目的是为了促进科技发展、为了扩大和提高本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其各种鼓励和支持措施对科研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还有一些不足、不健全、不科学之处需要不断完善、修改及补充.许多研究所、高校有关职称和岗位的评聘、各类专家称号的授予、科研成果的评审等,都与论文发表期刊的档次有关,使得教师将论文投向核心期刊、SCI、EI等收录的刊源,且按照影响因子、刊物级别发奖金.此类学术业绩评价体系和政策导向,使得高质量的论文被投向国外,由此导致创新优质稿件大量外流[1].现行的科技评价体系与标准的不完善、不健全导致国内期刊缺乏优质稿源.同时国内的期刊绝大多数无法收录国际一流的论文,使得稿件外流现象日益严重.目前评定职称和科研经费的评价体系非常重视发表的论文数,特别是高影响力期刊上的论文数,已得到我国多数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的许可.但是一些研究人员注意到,这会鼓励急功近利和行为.希望各大高校在考虑数量之外也要注重成果质量,将科研创新质量和影响也纳入评价体系,以工作本身的贡献来衡量,刊物级别及影响因子固然重要,但也仅是参考数据,并不应当被过分看重或是作为衡量科研成就的唯一标准.

2)国外期刊出版时滞短及吸引作用.发表周期成为期刊竞争的手段之一,热门研究领域的成果很大可能同时出现,而成果刊登以首次见刊的时间为准,期刊出版时滞短就能及时出现在大众视野,传播速度也快速,论文价值和学术影响力也能快速展现.国外的部分优秀期刊时效性强,成为多数作者投稿首选.我国期刊印张数普遍偏少,由于审稿环节中外审专家的审稿速度不均衡,出现时滞较长的现象.而相比较国外期刊种类多,出版时滞极短,造成了作者会第一时间发表于国外期刊.

《科技导报》副社长史永超表示,现今国际科学交流的通用语言无疑是英语,而我国大量科技学术期刊以中文为主,英文期刊只有300 多种,无法满足国内学者借发表文章进行国际交流的需求.此外,我国的英文科技期刊普遍缺乏国际知名度,也无法吸引国外高水平同行的稿件.事实上,国内还是有不少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和丰富的办刊经验.高校科研人员应优先将科研成果发表于国内期刊上,坚定信心支持中国期刊发展,同时,高校科技期刊更应努力提高自身水平,相关部门制定政策给予支持,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将指日可待.

2 优质稿件外流的影响

1)难以实现良性循环.由于与国外知名期刊相比,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均较低,导致创新性成果流向国外,而国内期刊极少能吸引国外优秀论文,长此已久我国科技期刊难以实现良性循环.具有原创性和高水平的论文刊登于国外刊物,使得世界对中国科技发展很难有整体的、清晰的、肯定的认识.科研人员的优秀成果首先展示在国外期刊,为其他国家期刊增添光彩,导致我国科技期刊优秀稿源日益减少,造成科技发展和科技期刊发展的不均衡.

2)难以进入国际优秀期刊之列.在某种程度上讲,科技期刊具有信息记录和信息传播的学术交流功能,科技期刊的竞争其实是优秀稿源的竞争,而目前多数优质的科研论文一般会投到国外优秀期刊发表,质量一般的会投向国内高校科技期刊[2].在《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1)》中,明确提出我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不能正面的映射出科技发展的真实水平,优质稿件外流是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国内高校科技期刊学科实力本身存在着地域差别,没有高水平的优质稿件,国外优秀论文和优秀成果不能投向国内,因此很难办出有有高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国内科技期刊难以进入国际优秀期刊之列.

3 稿件外流应对策略

1)科技期刊编辑转型学术编辑.要办出具有学术高度和影响力的科技期刊,首先需要建构一支具有学科背景、掌握编辑出版规范的学术编辑队伍,学术编辑是高校科技期刊的核心资源[3],期刊专业化的同时要求编辑专业与期刊方向相适应,要求学术编辑能够关注到学科前沿、热点问题,积极组织和征集原创性稿件,对优秀稿件的处理结果快速反馈,不要仅局限于文稿修改加工和其他编务,应朝着学科专业知识+ 编辑专业知识技能的学术编辑转型.

学术编辑应进行稿源的深度挖掘,打破以往的等稿来的工作模式,深入高校的课题组,与教师和学校附属单位的相关科研人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跟进阶段性成果,争取科研成果的首报权等方式留住优秀的稿源.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获取校内优质稿源.

2)缩短审稿周期和发表周期.广大科研工作者十分重视自己科研成果的首报权和首发权,也格外关注科研成果的传播广度和深度,因此科技成果报道的时效性是影响作者投稿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判断是学术水平高、且是前沿课题,更应提倡优先发表.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的刊期普遍较长,双月刊和季刊仍占较大比例,且中国科技期刊普遍比国外著名期刊的审稿及发表周期长,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与国际交流.因此科技期刊要保证稿件的时效性,需要在每一个环节努力缩短出版周期,而对于一些需延长发表的稿件要及时通知作者,有利于稳定作者群,可促进作者的下一次投稿.

3)提高科技期刊自身质量.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高质量的口碑才能吸引高质量的稿件.提高科技期刊质量,需从多方向努力,审稿过程严把质量关,在保障质量方面,要加快建立国内学术出版规范与标准,确保期刊出版论文的品质,积极探索,完善出版论文的质量保障.同时,还需要靠审者与编者同心协力,首要建立一批高素质的审稿专家队伍,并及时更新年轻学者专家数量.同时,期刊还应邀请国外科学家加入编委会,寻找高水平的审稿人,对投稿文章严格要求,吸引高品质的论文.科技期刊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科学水平,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是由发表论文的学术水平决定的,在这样的定位下,科技期刊应加强对国际检索系统收录标准、收录特点、检索系统的结构与要求,重视并积极学习国外著名期刊的可取之处.

4)端正引导方向.1977 年屠呦呦团队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关于化学结构及相对构型的论文,最终得到了国际的认知,期待更多的中国科学家能够将创新性成果,发表在国内的科技期刊,提高广大科研工作者对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的认同感和影响力,逐渐引导把优秀科研成果投向国内刊物,并将阅读和引用国内刊物变成自觉地行动[5].高校科技期刊必须面向世界办刊,学术国际化带来挑战的同时,更应注意到从内容到形式均与国际学术期刊存在较大差距.在各方的呼吁下,相关政策和评价指标和权重重新修订时,会得到国家部门的大力关注和支持,使我国科技期刊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在国际学术界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4 结束语

中国科技界、科技期刊界都在呼吁:我国高水平学术论文外流问题应当引起重视[1],评价刊物主要应看其刊载论文的水平和首创成果的数量,而不能只考虑影响因子作为论文和刊物的水平评价标准.随着全球化发展,高校科技期刊的运营管理、技术、语言等方面受到了极大挑战,因此,作为高校科技期刊的编辑,更应关注稿件外流的现象,增强逆境中的适应能力,高校科技期刊也会得到长远的发展.

综上资料:这篇文章为关于高校科技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科技期刊和应对策略和原因分析相关高校科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美术编辑在科技期刊中的重要意义与业务提高方法
摘要通过阐述科技期刊和美术编辑二者之间的联系,论述了科技期刊美术编辑的主要职责,指出科技期刊美术编辑应通过了解科技相关知识,提升个人审美能力,多看、多学,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4个方面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建构市场导向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
科技期刊评价的核心问题是缺乏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实际上,作为人类知识表达的一个重要产出机制,学术期刊与生俱来就具备市场的特性,真正优异、顶尖的科技成果,都应是摆脱了学术权力导向的干扰,而在市场优胜劣汰.

高校科技期刊载文相关指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塔里木大学学报20072016年刊载的论文分别从载文量、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高被引论文……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对学报当前的研究现状做出总结,从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推进内地和香港高校科技合作来自浙江大学的实践
摘要内地与香港高校科技创新合作的领域、形式、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提升空间,开展更务实、更全面、更深入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是两地持续发展、协同共进的必然要求 本文归纳了浙江大学与香港高校科技合作的实践,引出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