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中国人方面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跟读经明义:《礼仪》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主题:中国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9

读经明义:《礼仪》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本文是中国人方面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跟读经明义和《礼仪》和中国人思想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人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人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礼仪论文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论文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读写算杂志

《礼记·冠义》:成人之道在于礼义

在世界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设有成人礼,尽管各个文化传统对成人年岁的规定不同,成人礼的仪式不同,但对成人礼的重视却是共同的,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成年”成为了一桩兼具自然和社会意义的事件.

历史上,礼乐文明隆盛的中国也有自己的成人之礼,对男子而言是冠礼,对女子而言则是笄礼,也就是通过发饰的改变,将初成年者与未成年人区分开来.但发饰的改变只是表面形式,在儒家看来,加冠礼作为成人之礼,还承载着更深厚的社会文化意义.

甫一开篇即云:“人之所以成为人,在于人有礼义.礼义的开端,在于端正容貌体态,神色表情得体,言辞和顺,然后礼义才可能齐备.君臣关系端正,父子关系亲切,长幼关系和睦,然后礼义才能确立.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行了冠礼,才能服饰完备,服饰完备才能容貌端正,表情得体,言辞和顺.因此说‘冠礼是礼的开端’,上古圣王都高度重视冠礼.”

服饰是古代礼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为了美观和区分身份阶层,更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外在的穿戴提醒、约束穿戴者的形容举止.譬如,腰间挂着珠玉环佩之饰的人,就必然需要小心走路,不能大步奔跑.身着宽袍大袖者,就必然不可随意袒露手脚,举手投足都需要庄矜持重.

在冠礼过程中,宾客要为冠者束发、加缁布冠,而冠者本人在整个仪式过程中也要数次更衣,从未成年人所穿着的彩衣换成玄端服,又换成白色的下裳和蔽膝,再换上绛色的纁裳和蔽膝等等.冠礼过程中,服饰的变改,不仅提示着冠者身份的变化,同时,随着衣服材质、样式趋于成熟稳重,也提醒冠者,从今日起,自己的言行举止、神色辞气,都不可再如少年般放任肆意.

在儒家看来,礼义是用以区分成人与否的关键,要进入成人世界,就必须懂得遵守规矩、法度,因此,冠礼正是接引青少年进入成人世界的重要步骤,只有先具备了庄重矜持的外在,才能逐步修养自己的内心变得沉稳端庄.

伴随着冠礼,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冠者会获得他的字.古人对姓、氏、名、字有着严格的区分.名相较于字为尊,因此,轻易不可直呼他人之名,是为极大的不尊重.三国时候,曹魏之臣卢志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问东吴名士陆机:“陆逊、陆抗是你什么人?”陆逊和陆抗分别是陆机的祖父和父亲,卢志当众直呼其父祖名讳,可谓无礼之极,于是陆机也毫不留情地回击道:“正像是卢毓、卢珽和你的关系一样.”卢毓、卢珽是卢志的父祖,陆机以此回敬了卢志的无礼之言.

《曲礼》云:“男子二十,冠而字”.为什么行冠礼后的男子会同时获得一个区别于“名”的“字”呢?根据古人的解释:“人二十有为父之道,不可复言其名,故冠而加字之,成人之道也.”男子二十岁被认为是成人的年纪,故有加冠之礼,既已成人,就意味着他将很快生儿育女,成为父亲,而获得了“字”的男子,他的“名”由此变得更加尊贵,只有父亲和国君可以称呼,而同辈与晚辈不再能够直呼其名.如果说加冠是提醒冠者内心趋向成熟的话,那么加冠之后的得字,则是要求周围的人也以新的态度对待加冠者,从而全面地帮助冠者理解和适应自己的新身份.

古人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从青少年向着成年人的过渡并不轻松,绝不仅是一个生理成熟的过程,而是需要在心理上经过一次重大的转变.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这种转变教育的缺失,很容易造成大量生理成年然而心理幼稚的“巨婴”.在古人的冠礼中,则有颇多值得今人借鉴效法之处.

《礼记·曲礼》:中国人“礼尚往来”的精神

新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频繁的走亲访友阶段.在亲友之间互相走动之时,客人总会带上礼品手信,赠予主人,以示对受邀的感谢,而主人一方通常也会回赠以礼品,以示对客人光临的谢意.如此一来一去,似乎显得有些繁琐,但这正是“礼尚往来”精神在现代生活中的一丝保留.

“礼尚往来”出自《礼记·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根据汉代大儒郑玄的解释,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三皇五帝的上古时代,民风浑朴,以德为贵,因而也不讲究施惠和报答.到了夏商周时期,礼开始产生.礼是提倡有来有往的,若他人施予恩惠而对方不来回报,这不符合礼,同样,他人施予我恩惠而我不作报答,这也不符合礼.在大量的古代礼制仪节规定中,都贯穿着这种“礼尚往来”的精神,如士相见礼中,主客双方的反复答拜,饮酒礼中,主客之间轮流的饮爵酬答等等.

在《礼记·檀弓》里,记载了一则关于孔子如何在现实中与人“礼尚往来”的故事.孔子到卫国去的时候,恰好碰到以前接待过自己的卫国宾客馆舍负责人去世了,家人正在张罗丧事,孔子既然与此人有过交往,按照礼制,当然要进门吊丧,为之哭泣.但孔子在吊完丧之后,走到门口,告诉门外等候的子路,让他把拉车的骖马解下来,作为赠予丧者之家的助丧之财.子贡感到非常诧异:“对于学生的丧事,尚且没有解骖马以为赠,现在您却为了一个并不怎么熟识的馆舍负责人,而要解骖马送给他的家人,这礼恐怕太重吧?”孔子答道:“方才我进去吊唁的时候,主丧之人见到我,哭得特别真切哀恸,这是对我的厚恩,因此我也涕泪交下,既然如此,怎么能够没有相应的助丧财货赠予他呢?你还是按照我的话做吧.”

在这个故事里面,虽然孔子与卫国宾客馆舍负责人的旧交不深,不至于赠予如此丰厚的财物.一般情况下,主持丧事之人对于前来吊唁的孔子有所致意即可,但这家的主丧者却对待孔子尤其情真意切,是特别施惠于孔子,因此,孔子作为被特殊对待的一方,也就不能再按照一般吊丧的礼仪行事,但随行所备财物简薄,故而临时决定,以驾车的骖马相赠.这是孔子的“礼尚往来”.

因此,“礼尚往来”不是繁文缛节的客套,一方面,它体现出人们交往过程中的平等精神,无论交往双方的社会政治身份多么悬殊,“礼尚往来”保证了地位较低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另一方面,“礼尚往来”也体现了古人对于“施惠”之情的珍重.于我而言,他人的施惠并不是天经地义的,而是一种善意的赠予,无论恩情深浅,都不可轻慢对待,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我的尊重.

摘自“腾讯儒学”2018-01-05

上文结束语,这是一篇关于中国人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读经明义和《礼仪》和中国人思想相关中国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余光中:《乡愁》诗人远去
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于12月14日辞世,享年90岁 2017年10月23日,台湾中山大学曾为余光中庆祝90岁大寿,那也是诗人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

丁捷:《追问》不宜八卦
●文 郑晓蔚在丁捷看来,选择写作,就要和普通人一样去生活,去体验时代,而不是躲在塔里闭门造车 丁捷,中国作协会员 著有长篇小说依偎亢奋如花如玉,短篇小说集现代诱惑症,诗集沿着爱的方向……十多部著作 获.

用感性抵抗虚无:《幻灭》中的慧女士形象新论
摘 要幻灭是茅盾创作的第一篇小说,是蚀三部曲的开篇之作 茅盾着重描写大革命失败后小资产阶级在革命与爱情中的心路历程,成功塑造了几位典型的人物形象,从而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 其中主人公慧女士,热烈狂欢,.

鲁迅:《野草》以与语言和生命困境的言说(上)
第一节“怎么写”  1924年至1927年a,鲁迅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语言危机,他自己也很清楚 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人,连续写了那么多年,却发现自己无话可写,无话可说,这是怎样的难堪.

论文大全